三一、吕不韦和秦王政


blueski推荐 [2012-1-3]
出处:《先秦历史故事》
作者:蜀山剑侠
 

邯郸解围以后四年,秦昭王死去,在位共五十六年。他的儿子孝文王即位,一年后就死去,庄襄王续承王位。庄襄王任命大商人出身的吕不韦做相国。庄襄王在位不过三年,公元前二四七年,庄襄王死,儿子嬴政(即后来的秦始皇)即位,年才十三岁,国事都由吕不韦作主。我们可以说,从庄襄王元年(公元前二四九)到秦王政十年(公元前二三七)吕不韦免相止,这十二年中,吕不韦是秦国真正的主人。

为什么一个大商人能够做秦的相国?他执政的功罪究竟怎样?最后又为什么下台?我们在这一篇里就讲这些问题。

战国是一个商业很繁荣的时期。定陶是商业中心之一,传相范蠡化名朱公在这里做生意,发了大财,叫做陶朱公,前面已经提过。其余象齐临淄、魏大梁、赵邯郸,市面都很繁荣。周在政治上微不足道,洛阳却是商业很发达的地方。其他如卫的濮阳(现在的河南濮阳西南)、韩的阳翟(现在的河南禹县),商业也很发达。

经商的人也同春秋时不同了。到春秋时为止,商人在诸侯国里是一种有特种身份的人,他们受到国家的保护,但是没有资格做官。弦高帮了郑国大忙,简直是拯救了郑国,郑国也没有封他官爵。春秋末年,晋国赵鞅在战争中下令,商人立了军功可以做官。这是打被陈规的做法。当然,以前也有兼营商业的“士”,管仲是个例子,但似乎只是个别情形。

战国时情形便两样了。春秋战国之间,范蠡先做大官,后来经商,孔夫子的高足弟子子贡既做学问,又做生意,又替诸侯办交涉,做大官,一个人兼有几种身份。

有的大商人很有政治头脑。周人白圭识为做生意要用智谋,象孙吴(孙武、吴起)用兵,商鞅行法。他的经验有八个字:“人弃我取,人取我与”,其实就是贱价收进,高价抛出。最有政治头脑的大商人就是吕不韦,我们看了下文讲的事情,就可以了解清楚。

贵族大官兼做商业的大有人在。齐国孟尝君在封地放债收息,他经营的是高利贷。他养客的经费,有一部分就是高利贷的收入。出土文物中有一件“鄂君启节”,证明一位楚国贵族鄂君做生意的事实。这位鄂君的名字叫启,节是通行证件。楚怀王发给他两组青铜的节,上面刻有铭文。一组是水路通行证,一组是陆路通行证。规定每次陆运不超过五十辆车,水运不超过一百五十条船,在规定路线内往来运输,可以免税。从这个限额来看,可以知道他的生意规模很大。鄂君启靠他的身份地位,可以享受免税特权。一般商人当然享受不到这种优惠。大商人的活动经常超出诸侯国的国界,各处都要缴税,他们照样能够发财,这些人拉关系的能力必然很强,不强就发不了财,甚至不能够存在。在这个经济领域里,“兼并”(竞争)也很剧烈,能够发大财的是少数最工心计,最有活动能力的人,如白圭、吕不韦之流。

我们交代了战国时商业的一般情况,接着就可以谈吕不韦本人。

吕不韦是濮阳人,先在阳翟经商,积累了大量财富。后来到邯郸做生意,看见了秦质子异人,便产生出进行政治投机的想法。异人是秦安国君的儿子、秦昭王的孙子。安国君名桂,在昭王四十二年(公元前二六五年)被立为太子。安国君有二十多个儿子,异人的生母地位低微,不受宠爱。当时诸侯国有互派质子的习惯,秦国是强国,随便派几个人出去,人家都不敢反对,异人因此到了赵国。这个秦国公子收入不多,车辆服饰都很平常,在贵族社会中,模样很寒酸。根据“人弃我取”的原则,这是一个可以收购的对象,但是,收购为的是出售,将来有没有高价出售的机会呢?

安国君的正妃华阳夫人没有儿子,如果华阳夫人肯立异人做后嗣,异人就可以变成秦国王位的继承人。吕不韦了解这些情况,看准只要打通华阳夫人一关,将来就有高价出售的机会。他得出一条结论:“此奇货可居”(这是值得囤积起来的珍贵物品)。

吕不韦拜访异人,自称有办法叫他飞黄腾达。异人当他是开玩笑,说你自谋发达还来不及,怎么顾得上我呢?吕不韦说:“你不了解一个道理,我要等你发达了才能发达。”异人听他话中有因,才请他坐下细谈。

吕不韦说:“秦王老了,安国君做了太子。我听说安国君跟华阳夫人最好,华阳夫人没有生过儿子,能立继承人的却只有华阳夫人一人。你兄弟二十多人,你的排行在中间,素来不受重视,加以长期在外当质子,关系更加疏远。一旦大王去世,安国君做了秦王,你哪里有争做太子的机会呢?”

异人很明白这些情况,他从来也不敢想到争做太子,但是吕不韦一本正经来谈这问题,胸中必有打算。因此,异人问:“对啊,那么怎么办呢?”

吕不韦说:“你客居此地,景况不好,没有孝敬长辈和结交宾客的力量。我尽管不太富裕,可以拿一笔钱出来,到秦国去进行活动,请安国君和华阳夫人立你做继承人。”

异人听了,喜出望外,向吕不韦叩头道谢,说:“如果真有那么一天,一定把秦国分一半给你。”

两人谈判过后,吕不韦先送一笔金子给异人,让他结交宾客,从此这位秦质子便阔起来了。吕不韦用重金买了一批珍宝玩物,亲自来到咸阳,走华阳夫人姊姊的门路,把宝物送给华阳夫人,连带讲上一通异人在赵很有贤明的声望等话,再加上几句,说异人日夜想念太子和夫人。夫人对异人就产生了良好的印象。

吕不韦看火候渐渐成熟,便教她的姊姊一套说辞,让她去劝夫人。这套话入情入理,句句针对华阳夫人的心理:“女人靠美貌得到丈夫的宠爱,年长色衰就会失宠。现在夫人很受太子宠爱而没有亲生的儿子,应该在公子们中间挑选一个贤明孝顺的人,立为继承人,确定母子关系。将来丈夫百年之后,认的儿子登了王位,你仍旧不致失势。如采不乘现在树立根本之计,将来年长色衰之后,连讲一句话的机会也捞不到,那就后悔也来不及了。异人贤明,排行在群公子的中间,挨次序轮不到,他的母亲又不得宠,所以自已来靠拢夫人。夫人如能提拔他做继承人,他自然感激不尽,夫人在秦国的地位便永远不会动摇了。”

华阳夫人听了这一席话,果然使出全部本领,在太子面前讲异人的好处。太子终于同她刻玉符起誓,约定立异人做继承人。从此他们源源不断地送钱财给异人,并且聘请吕不韦做他的师傅。吕不韦的投资开始收到利息了。

吕不韦在邯郸娶了一个能歌善舞的小老婆,异人见了眼红,缠着不韦,求他割爱。吕不韦答应了。昭王四十八年(公元前二五九)正月,这个女人生了个儿子,取名叫政,这便是后来的秦始皇帝。

邯郸被围时,赵人想杀异人。吕不韦用重金买通了看守人,和异人逃到城外秦军曹中,同回秦国。赢政母子躲在娘家,逃过了这场灾难。以后安国君做了秦王,异人做了太子,赵国也把他们母子送回秦国。

异人刚回秦国,进见华阳夫人,吕不韦又用了一条小计。他知道华阳夫人原籍楚国,叫异人穿了楚国服装进见。华阳夫人见了,果然格外高兴,当场叫他改名子楚。

事情也真凑巧,孝文王即位不久就死了,庄襄王(子楚)虽则没有和吕不韦平分秦国,但是任命他做相国,也可以算是履行了诺言。秦王政即位后,称吕不韦做“仲父”。吕不韦比真的秦王还神气。太后原是他的小老婆,据传还经常往来,所以他在内宫外廷,都有极大的权力。他的封爵叫文信侯,封邑在河南洛阳,卒有十万户的租赋。洛阳原是周王的地方,秦昭王五十一年(公元前二五六)灭周。其时周已分裂成东、西两小国,昭王灭的是西面的一个。庄襄王元年(公元前二四九年),又灭掉东面的一个。吕不韦封侯就在这年。周人善于经商的很多,洛阳是商业中心,吕不韦挑这地方做封邑,并不偶然。他是个政界红人了,但他的商业越做越大,也是毫无疑问的。他有家僮万人,其中自然也包括做生意的伙计。

他在秦国做的最引人注目的事业是养士和著书。战国四公子除齐孟尝君在世的年代较早外,其余三个所处的时、地都在吕不韦见闻范围之内。他住在邯郸时,平原君还在世;信陵君和春申君死时,他已在秦国执政多年,信陵君率领五国联军大破秦军,也在他做相国的时候。吕不韦很羡慕四公子的举动,他有了权势地位,便学他们结客养士,据说也有三千门客。秦国从来没有这种情形,也从来不允许有这种情形。一有一种说法,说商鞅变法时就有焚烧诗书的措施。即使这种说法靠不住,我们至少可以断定:秦国并不提倡学术文化,战国时代的思想家、科学家非但没有秦人,到过秦的也只有荀卿、韩非两人。在“百家争鸣”的时代里,秦国却是一片寂静无声的土地。惟有在吕不韦掌权的十来年中,秦国的学术文化界才出现了活跃的气氛。

《吕氏春秋》就是吕不韦掌权时的产物。吕不韦命门客各抒所见,汇编成为八览、六论、十二纪,共二十六卷、二十余万字,合称《吕氏春秋》。吕氏的门客包罗各家各派,《吕氏春秋》自然也包含各家各派的学说,所以后来就有“杂家”的名称。所谓“杂”其实是综合的意思,综合各家而自成一家,这就是吕不韦的意思。

我们不想详谈《吕氏春秋》也就是吕不韦的思想,只准备讲很简单的一点。《吕氏春秋》 讲战争,提倡“救民之死”、“除民之雠”,反对烧杀掠夺,“残杀无罪之民”。由此可见,吕不韦是有些进步的、开明的思想的。假使秦国一直照他的方针办事,人民群众是否可以为统一少付出点代价呢?统一以后是否可以不在短时间内来一次大反复呢?我不想回答这两个问题,请年轻的读者们自己去思考吧。

吕不韦在*中失败了。这个失败是不可能避免的。秦王政小时候尊吕不韦做“仲父”,成人后就和他有矛盾了。相国应该是皇帝的助手,吕不韦这个相国却是个代理皇帝,他势必成为青年皇帝的眼中之钉。

公元前二三八年(秦王政九年),太后的亲信嫪毐(lao ai)在秦王政准备亲政的时候起兵叛乱,失败被杀。第二年,吕不韦就因为和这件事有牵连免相。秦主政十二年,秦王勒令吕不韦迁居蜀地,吕不韦知道不免一死,只得服毒自杀。这时离秦统一只有十四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