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家政治哲学的兴起 


天鹅卵石 摘录 [2017-9-27]
出处:博客
作者:电子妖精星野琉璃


    中国古代著名的“三教”——儒释道在下古时期逐渐出现合流的趋势,而早在秦汉之际已经出现了类似的探索,即杂家哲学的兴起。然而杂家的概念长期以来比较复杂,因为关于杂家的定义有诸多争议,杂家哲学的著作归属也是一个难题。

    按《汉书·艺文志》,天下分十家,而杂家的定义如下:

    “杂家者流,盖出于议官。兼儒、墨,合名、法,知国体之有此,见王治之无不贯,此其所长也。及荡者为之,则漫羡而无所归心。”

    但是《汉书·艺文志》本身对于杂家的分类就有问题。《汉书·艺文志》里罗列的一系列杂家书籍,似乎并非那么纯粹。《尉缭子》《吴子》(《吴起兵法》)这些典籍是彻底的兵家,而且后世还归入《武经七书》,连班固自己都说:“右杂二十家,四百三篇。入兵法。 ”(《汉书·艺文志》)此外,这些书籍里面还有许多身份混杂的书籍,如司马相如的《荆轲论》,什么《东方朔》,这些东西似乎并非“兼儒墨,合名法”,归入杂家略显牵强,而且作者本人也并非“议官”,甚至连“知国体 ”都做不到。而且值得一提的《尸子》,按《汉书·艺文志》:

    “名佼,鲁人,秦相商君师之。鞅死,佼逃入蜀。”

    那么应该是法家的思想家了。可惜的是,这部后人伪托的书夹杂的内容实在太多,不得不说是一本“杂”家的著作。

    似乎《汉书·艺文志》只是说说罢了,分类的时候还是把没有归属的书籍全部列入杂家,让杂家真的变成了一个混杂的学说。

    但是,按班固的原文,似乎对杂家的界定本非如此。按《艺文志》的定义,杂家本应是兼通各个学派的学说,考察国体和治乱的流派。那么,从这个意义上来看,杂家哲学应该是集大成的政治哲学思潮。

    那么,符合这个条件的代表作,《吕氏春秋》和《淮南子》毫无争议。《吕氏春秋》间杂阴阳家、兵家、儒家、墨家、道家等诸家学说,而《淮南子》则是一本以道家为主体、杂以儒家的学说。但无论是《吕览·序意》还是《淮南鸿烈·要略》都指出,著书的目的是要通天人之变、知治乱存亡之理,符合《汉书·艺文志》的定义。

    杂家哲学兴起的原因似乎和政治形势相一致,这也是归于政治哲学的依据之一。抛开伪作《尸子》不谈,真正的杂家哲学著作兴起的时代是秦朝,确切地说是秦统一之后。那么杂家哲学兴起是和国家的统一相关,确实符合逻辑的:因为国家业已统一,需要有统一的学说来指出政治的方向,那么撷取百家之长来构建一种学说不失为最省力的办法了。正如同诸侯纷争之时,诸子百家学说的兴起一样,杂家哲学的兴起,不失为为统一政体提供政治哲学的探索之一,应运而生。

    然而,杂家哲学的兴起却是一次失败的尝试,至少在其所处的社会环境之下。从杂家的代表人物来看,吕不韦流放,淮南王刘安身死国灭,就算强行加进来的尸子最后也是流亡。那么从杂家哲学的主张来看,它们的主张也从未被正式地采用。

    为什么杂家哲学的兴起宛如昙花一现?很多人认为杂家哲学采取各家之长,没有自己的中心思想,是大杂烩,这种说法实际是不负责任的。杂家虽然取各家之长,但是中线是道家的思想,以道家为核心包容各派思想。无论是《吕览》还是《淮南鸿烈》,无不把养生摆在重要的位置,这种思想根源是道家、阴阳家的学说。但是秦始皇崇尚法家,而汉武帝崇尚儒家,这种与民休息、慎重用兵的思想必然与其不符合受到排斥。

     但是更深层次的原因似乎仍然值得探讨。中国古代的皇帝,撇开传说中的帝王不谈,其他的皇帝都希望臣子有些瑕疵(尤其是下古时期),这样能够控制他们,避免功高震主的情况发生,因为总是有把柄可言。对于学说似乎也是这样,相比于一个自称完美无瑕(真实情况有待商榷),采用一个大体上是完好的、但是稍有缺陷的思潮,更加有利于皇帝对它进行装饰,从而奠定皇帝在思想领域崇高的地位。这样以后,思想的主导权在于君,而不是某一派思想家。那么,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吕览》《淮南鸿烈》那些所谓通天通地的夸大之辞,不仅没有帮助它们发扬光大,反而起了相反的作用。其实这种猜想最好的证据就是“一字千金”,吕不韦希望验证它的学说完美无瑕,反而被秦始皇看成了一手遮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