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国明珠 晋祠


blueski推荐 [2009-10-6]
出处:纪念太原2500
作者:不详
 

来晋祠旅游,首先应该弄明白的,就是这处风景名胜区何以叫做晋祠。

司马迁在《史记·晋世家》中,记述了一个“剪桐封弟”的故事。说周武王姬发灭商后即位天子,他死后儿子周成王姬诵继位,因年幼,由武王之弟周公姬旦摄政。这其间诸侯国唐国发生叛乱,周公姬旦带兵去唐国平叛,让年幼的成王留在宫中。有一天成王与弟弟姬虞游戏,成王捡起一片飘落的桐叶,把叶片剪成了圭的形状,递给弟弟说;“我拿这个玉圭做封赏,封你去唐国做个诸侯吧。”原本是兄弟俩的一句戏语,不料被跟随成王的史官当即记录在册,并且奏请成王选个吉日,为姬虞举行受封大礼。周成王说:“我是和弟弟开玩笑呢。”史官却正色道:“天子无戏言。”于是,周成王便将弟弟姬虞正式封为唐国的诸侯了。

我国古代河东一带称为唐地,在兄弟排行中,伯为兄,叔为弟,姬虞被封为唐地,又是周成王的弟弟,所以人们便称他唐叔虞。唐叔虞带领唐地的百姓治理山川,让老百姓能够安居乐业,他死后儿子姬燮继位,改国号为晋,唐叔虞也就被人们改称为晋国的开国国君了。再后来,人们为了纪念这位开创晋国的第一人,便在悬瓮山下,晋水源头,为他建起唐叔虞祠。唐叔虞是晋国的开国之君,唐叔虞祠自然也被叫做晋祠了。

唐叔虞祠始建年代不祥,只有元、明、清历代重建和扩建的记载。

与唐叔虞祠直接相关的庙宇,便是晋祠那座被称为国宝建筑的圣母殿。圣母殿始建于宋天圣年间,即公元1023—1031年间。上世纪末山西省古建保护研究所对圣母殿进行落架大修,其后有专家根据大修时发现的有关文物,对圣母殿的始建年代,又有新的考证,说它始建于宋太平兴国四年至九年,即公元979—984年。无论是哪种说法,这座历史建筑创建至今已近千年,是没有疑问的。

圣母殿虽然建于唐叔虞祠之后,因内中供奉的是唐叔虞的母亲,这座宏大的建筑,就成了晋祠的主体建筑。

圣母殿的价值,在于它的古代建筑艺术和殿内的古代彩塑艺术。

以古代建筑艺术而论,圣母殿面宽七间,进深六间,重檐歇山顶,四周又建有进深两间的围廊,平面呈正方形,形制十分宏大。大殿前檐显出优美的典线和弧度,飞翘而起的殿角,与殿顶飞梁展开的两翼相互映衬,斗拱的调配与形制复杂多变,将整座大殿与围廊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大殿前檐的八根廊柱上,又缠绕着做工精细的木雕盘龙,这些在中国古代建筑史上,都是鲜有的实例。大殿前的“鱼沼飞梁”,更是制作奇特,造型优美,既衬托出圣母殿的肃穆和庄严,又是一座让人通过水面观赏水底游鱼、岸上景物、具备多种功能的十字桥。我国古建专家梁思成先生曾撰文指出:“此式石柱桥,在古画中偶见,实物则仅此一孤例,洵为可贵。”坐落在“鱼沼飞梁”前的献殿,系金代建成,是祭祀祖宗神灵的殿堂,建筑师采用了既节省原料,又轻巧坚固的建筑方式,四周无墙壁,只有直棂栅栏,整个大殿显得宽敞明亮,一眼望去,这座稳重的大殿,又似一座玲珑秀美的凉亭。到了明代,在献殿前又建起了对越牌坊。对越二字,取自《诗经》“清庙”一诗中“对越在天”,意指面对天上祖先的英灵,后人应当敬畏和发扬他们的功德。与对越牌坊遥遥相对,还建起了专供在祭祀大礼后唱戏的水镜台。“水镜”二字,取自《前汉书·韩安国传》“清水明镜,不可以形逃”之意,如此命名戏台,是将戏台比做清水和明镜,千秋历史,善恶忠奸,自可从其中一出出戏剧中映出。历代建筑的积累,形成了以圣母殿为主体,至水镜台为主轴线的建筑格局。而圣母殿、鱼沼飞梁与献殿,也因其独特的建筑艺术,成了享誉全国的三大国宝级古建筑。

以圣母殿内的宋代彩塑艺术而论,更是闻名海内外,在中国美术史上,占有十分突出的位置。圣母殿内共有43尊彩塑,除圣母神龛内的两尊侍女为明代补塑外,其余41尊均为宋代珍贵艺术品。5名为宫廷宦官,余者除主像圣母外,皆为宫廷侍女。我国雕塑艺术家刘开渠先生曾赞美这组侍女群像是“古今中外历史上最伟大的雕塑品之一”。他这样描述她们:“这些塑像各有各的特殊形象:身体的丰满与俊俏、脸形的清秀与圆润,各因性格和年龄而差异;口有情、目有神,姿态自然,各呈现出极不相同的思想感情。全身比例适度,服装鲜艳,衣纹轻快随身体动作而转动。我们站在这些像中间,不但看见她们轻巧的行动,还像听见了她们清脆的笑声、快乐的言谈,或不乐意的小小的讽言讽语,清楚地了解她们彼此间的思想感情关系;这是人的社会,令人难忘的抒情的美的境界。”

不论游客是否对古代建筑和彩塑艺术有所研究,只要你身临其境,面对巍然的圣母大殿和殿内栩栩如生的宋代彩塑,那种艺术的感染力,都会让你的心灵产生一种共振。

位于古城太原市郊西南端的晋祠风景文物名胜区,是镶嵌在我国黄土高原上的一颗璀璨明珠。它是一处集儒、释、道三教与民间诸神共处的庙宇群,也是一处保留有多种古建筑的北方园林。我们脚下的黄土地,有着博大精深的文化积淀,山西人民,更有着容纳各种进步文化的襟怀,正是这种积淀和襟怀,造就了晋祠,使这座文化宝库历经千年沧桑,至今依旧大放光芒。这里有许多国宝级的历史文物,有令人心旷神怡的自然风光,还有丰富的人文景观和众多的民间传说。

大唐发祥地

来晋祠这块风水宝地游览,还应该了解中国历史上盛唐的崛起,正是发祥于此。

太原古称晋阳,它既是古代中国北方一座政治、经济、文化重镇,也是作为北方屏障的一座军事战略要地。隋大业十三年,即公元617年,隋炀帝命山西河东抚慰大使李渊留守太原,镇守晋阳。其子李世民劝父亲起兵反隋,夺取天下,并受父亲密令,在晋阳招募将士兵勇。李渊父子在晋阳起兵举事之前,专程前往晋祠,在唐叔虞祠中祈祷,企盼这位晋国的开国之君,保佑他们父子取代隋王朝而争得天下。李氏父子起兵反隋成功,建都长安,国号大唐,从此掀开了中国历史上极为辉煌的唐代画卷。晋阳城具有特殊的地理位置,又是李氏父子创建大唐的发祥地,所以李渊一登上皇位,就将晋阳定为大唐的北都。在晋祠,有两大国宝级石刻,其一是唐太宗李世民亲书于碑石之上,然后由工匠刻就的御碑《晋祠之铭并序》,存放石刻的碑亭也称“唐碑亭”或“贞观宝翰亭”。其二是女皇武则天亲自作序,刻于晋祠又几经磨难,终于得以传世的《华严经石刻》。这两份无比珍贵的唐代文物,为晋祠的文化内涵,增加了一般风景园林和寺庙均难以相比的内容。

李世民的《晋祠之铭并序》,是唐贞观二十年,即公元646年的作品。其时李世民御驾亲征高丽受挫,在回长安途中,先至北都晋阳休息。他在重游晋祠后,感念当初与父亲在这里起兵的历史,遂写就此文,一面歌颂唐叔虞的政绩,一面抒发了大唐王朝的文治武功。字里行间,文采斐然,书法艺术,炉火纯青。

李世民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也是一位有着极高艺术造诣的书法家。他的书法,可以说直接承袭了晋代大书法家王羲之的风格和神韵。经过玄武门之变继承了皇位的李世民,曾经下令天下,寻访王羲之的作品和传世之作《兰亭序》,虽然各地敬献来不少王羲之的作品,但多为以假充真者,而心仪已久的《兰亭序》真迹,却始终不见踪影。贵为天子,却寻访不到这件宝贝的下落,更甭说弄到自己手中了,这真让开创了“贞观之治”的李世民一筹莫展,伤透了脑筋。

毕竟是皇帝,李世民终于得到密报,说《兰亭序》在一位叫做辩才的出家人手中。李世民诏令这位僧人献出《兰亭序》,辩才却一口否认自己藏有这件珍宝。李世民崇尚佛教,也拿这位不认账的僧人无奈。这位辩才的师父,原来是王羲之的七世孙,《兰亭序》在王羲之后代中代代相传,到了这位七世孙手中后,这位王羲之的第七代传人却出家做了和尚。他临终前,身无后人,便将祖传的《兰亭序》,赠给徒弟辩才。辩才虽然也是出家人,但能书善画,天赋极高。得此价值连城的传世珍宝,除一个人独自品味,观摩临摹外,为防失盗,又在自个的禅房梁上,掏出一个长洞,将这件宝贝藏在里面。他自以为只要矢口否认,就能瞒过当今皇上,不料李世民求宝心切,对辩才使出了一个损招。他派御史萧翼装扮成一位书生,先与辩才交上了朋友,又拿了几幅王羲之的作品请辩才观赏辨识。辩才一双慧眼,当然识得其中真假,萧翼故意与之争辩,辩才终于取出密藏的《兰亭序》,让其对比。萧翼不露一点声色,只是感谢辩才让他开了眼界。没有防人之心的辩才,将这位书生视为手足,却没想到萧翼却趁他有事外出之时,盗走了《兰亭序》,交给李世民。得到《兰亭序》的李世民,勤于赏读临摹,他的书法艺术也好似得到王羲之的真传。据传说,李世民逝世前,下令将《兰亭序》殉葬,意欲后人再学《兰亭序》而无真迹可寻,惟有学他这位太宗皇帝传世的墨宝了。这则故事不论是真是假,但李世民的书法达到极高的造诣,却是后世书法界不争的共识。

《华严经石刻》现存130余块,陈列在晋祠十方奉圣禅寺院内的南北碑廊中。它是武则天女皇尊崇佛教的见证,也为后人留下唐代大量风格不尽相同、韵味各自流芳的书法艺术。这批国宝在未被人民政府搬迁至晋祠前,却在离晋祠5公里的风峪沟风洞里面,度过了它们千年的隐匿岁月。

武则天未做女皇前,曾以皇后身份,陪唐高宗李治驾幸北都晋阳。她的出生地在山西文水,而李氏王朝的发祥地又在晋阳,山西北都之行,唐高宗李治也是要让武则天以皇后之尊,回乡祭祖,光宗耀祖。武则天荣归故里,发誓日后要“刊经藏寺”,以求佛祖继续保佑自己。《华严经》是大乘佛教的著名经典,武则天做了女皇后,尊崇佛教,曾令中外名僧与朝中重臣一道,将这部著名佛教经典译成中文,共有80卷藏于宫中。武则天晚年愈加迷信佛教,如何将这80卷佛经变成石刻,藏于文水与晋阳一带的名山大寺,以保佑李氏天下和她的大周王朝,就成了这位女皇的一件心事。她在晚年传旨并州,着地方官吏,组织名书法家照经文书写,再采备上好石料,由精工巧匠刻于石上,然后再择日选寺,将其永久地藏于名山大寺。为此,她亲自作序以示圣心。

这真是一项浩大的“刊经藏寺”工程。然而,女皇心愿未遂,已进入82岁的高龄暮年。她在退让皇位、还江山社稷于李氏后,不久便撒手人寰,再无力实现“刊经藏寺”的心愿了。女皇既死,天下重归李氏,远在北都的这项工程,也就再难以延续下去。大约,这就是《华严经石刻》业已完工、当时没有进入名山大寺的原因。因为后人发现了它们的藏身之地,《华严经石刻》又被人称之为《风峪华严石经》,也称《晋祠藏风峪华严石经》。

巡台御史

李世民亲自书于石上,再由工匠刻就的唐碑,怎么在唐碑亭里竟然会有两尊呢?大约初来晋祠游览的游客,在观赏“贞观宝翰”时,都会由不得生出这种疑问。

解答这个疑问,首先应该了解杨二酉其人。

杨二酉就是晋祠南堡村人,生于清康熙四十四年,即公元1705年,在雍正十二年,即公元1734年考中进士,进入朝廷翰林院,之后被授予编修之职。乾隆三年,即公元1738年,杨二酉授命做了巡台御史,作为钦差大臣,赴台湾“巡视台湾,兼理学政”。他在巡视台湾两年的时间内,整饬吏治,发现人才,受到宝岛人民的极大爱戴和欢迎。

乾隆十六年,即公元1751年,杨二酉因得罪了满族中的皇亲国戚,被乾隆皇帝下令“原品休致”,他从29岁入仕,到47岁休致回乡,从此再没有离开晋祠。自打回乡,就致力于对晋祠的保护和对晋祠文化的研究。为了更好地保存好“贞观宝翰”,杨二酉出面邀请当时的大书法家杨,依照“贞观宝翰”上《晋祠铭》的原拓,复制出一尊与原碑几乎可以乱真的“晋祠铭”石碑。

原碑由于年代久远,风雨浸漶,碑身上有些地方已有剥蚀,正因为有了由杨二酉亲自主持、由名书法家亲自勾摹书写,由经验丰富的刻工造就的一尊仿唐碑,后人才得以更为清楚地看到李世民当年书于石上的文采和笔力。在晋祠,有被书法艺术界公认的三块名匾,其一是由明末清初著名的大思想家、大学者傅山为难老泉题写的“难老”名匾,其二是由明万历年间大书法家高应元为对越牌坊题写的“对越”名匾,其三就是由杨二酉为水境台题写的“水镜台”名匾了。

兼容并蓄

当儒家的传人们在晋祠修起唐叔虞祠以后,佛教和道教的信徒们也相继把佛庙和道观修建在晋祠这块风水宝地上。始建于隋代开皇年间,清代乾隆十六年,即公元1751年,由杨二酉的父亲倡议并领头重建的舍利生生塔,以及始建于唐代,上世纪八十年代重新组建的十方奉圣禅寺,便是一座宏大的佛教寺院。十方奉圣禅寺原是唐代名将尉迟恭的一座别墅,他为自己平生攻城夺地、杀人太多而心生悔念,遂将这座别墅献给佛门,改建成佛寺。

晋祠的老君洞,敬奉的是道教的始祖老子。还有文昌宫、东岳庙、三清洞、玉皇阁、吕祖阁等等,也体现道家文化的古建筑。

在晋祠,还有许多民间诸神,都有享受人间香火的庙堂。这许多民间诸神的神话和传说,又给晋祠的多元文化大融合,增加了丰富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