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产的精明和糊涂


blueski推荐 [2009-12-3]
出处:大河报
作者:许禾钢
 

子产(?—公元前522年)是春秋时期郑国(都城在今新郑市)的执政,他精明干练,治国有方,政绩卓著。《韩非子》和《孟子》分别记述了发生在他身上的两件截然不同的小事,反差鲜明,说明再精明的人也有犯糊涂的时候。

    据《韩非子·难三第三十八》记载,一天清晨,子产乘车外出,经过东匠巷的大门时,忽然听到不远处传来阵阵女人的哭声。大清早就有人在哭,子产觉得很好奇,就示意车夫停下车,竖起耳朵仔细辨听那哭声。听了一会儿似乎听出了道道,于是吩咐差役速去捉拿哭泣的女人。差役把女人抓来一审问,果然问出了惊天案情,原来这个女人因婚外情对自己丈夫下了毒手,趁其熟睡之时将其残忍勒死。办案人员无不叹服子产的机敏与警觉。

    车夫是整个事件的亲历者,对子产的神奇判断百思不解,终于有一天忍不住问子产:“那女子有问题先生是怎么知道的?”子产淡然一笑,一语道破天机:“她异样的哭声里含有恐惧!大凡对于自己最亲近的人,在他刚生病时主要是担忧,而快死的时候则是恐惧,那么已经死掉的就只有悲哀了。但这个女人哭已经死了的丈夫,丝毫听不出哀伤而只能听出恐惧,因此知道这里面定有隐情。”

    仅凭常人难以分辨的哭声就能捉住杀人嫌犯,精明的子产向人们充分展示了他观察事物细致入微、分析问题干练老成的超强本领。然而,就是这个精明的子产,在另一件小事上却犯起了糊涂。《孟子·万章》记载,有人给子产送来一条活鱼,估计是比较名贵的那种。子产舍不得享用,便将其交给管理池塘的小吏,让他放进池塘里蓄养起来。不料这小吏却是个馋嘴的家伙,见到美味立即动了邪念,偷偷摸摸把大鱼煮吃了。这一解馋不当紧,可怎么向执政回话呢?小吏干脆将错就错,编出一套“真实的谎言”糊弄子产,言之凿凿回报说:“这条鱼可真是的,还假装斯文哩,刚放进池塘时,它还要死不活的,可一会儿便摇头摆尾自在起来,突然间一个打挺,就蹿得无影无踪了。”小吏编起瞎话来面不改色心不跳,说得有鼻子有眼,不由你不信。

    子产果然信以为真,连声说:“得其所哉!得其所哉!”小吏听了一阵窃喜,从子产那儿出来后喃喃自语道:“哈哈,谁说子产聪明呢?我明明已经把鱼煮吃了,可他还说‘它去了它应该去的地方啦!它去了它应该去的地方啦’!”成语“得其所哉”即出于此,意指得到理想的安置。

    从来办事精明的子产居然被小吏耍了一回,这是为什么呢?孟老夫子给出了一个答案:“君子可欺以其方,难罔以非其道。”就是说君子可能被人用合乎情理的话欺骗,但很难被人用不合乎情理的话蒙蔽。细想来,这话的确有道理,上面两个故事似乎是很好的注脚——子产所以精明,是他从妇人听似平常的哭声中听出了不合情理的“音符”;所以上当受骗,是他以君子之心度人,被小吏“合乎情理”的谎言蒙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