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阳家(邹衍的"天人合一"思想)


Blueski推荐 [2009-6-5]
出处:来自网上
作者:孙开泰
 

一·邹衍在齐、燕活动的时代背景:战中晚期的帝制运动到齐的灭亡

1·秦为西帝,齐为东帝的短暂局面

齐威宣之时国力强大,齐宣王已是雄心勃勃要做天子。《史记·乐毅列传》说:"齐闵王那时侯,齐国很强盛,南边打败楚国相唐昧于重丘,而抗拒三晋(魏)于观津,又和三晋(魏)共同攻击秦国,并帮助赵国灭了中山国,又打败宋国,扩展土地上千里。" 

当时秦自立为西帝,使魏冉致东帝号于齐闵王。《史记·田敬仲完世家》有关于齐闵王36年,齐为东帝,秦为西帝的记载。即公元前288年,秦昭王要为西帝,担心齐国强大而派使者魏冉致帝号给齐闵王,齐闵王于是称东帝。后来,齐闵王接受苏秦的建议,去掉帝的称号,只称王,于是秦也去掉帝的称号。

应该说齐闵王的前期,国力仍然相当强大。《盐铁论·论儒》说:"齐闵王继齐威王、宣王之后,不断向外扩张,南边攻下楚国准北之地,北边兼并宋国,威摄泗水流域十二诸侯国,西面攻伐三晋,对抗强秦,使五国服从,邹、鲁之君,泗上诸侯都表示称臣。" 齐闵王讨伐宋国,宋王出逃,死在温。齐闵王进而灭宋。 这便使得诸侯们都感到恐惧。

可见齐闵王比齐宣王在帝制运动中更为积极,而成为帝制运动的主要人物。他足以和强秦抗衡。而邹衍的学说,正是为齐宣王、闵王新的统治所设计的政治方案。因此他的学说受到齐宣王、闵王的重视。(《史记·封禅书》说"齐威宣之时,邹子之徒论著五德之运。"有误,当不及齐威王,而是在战国后期。)当时邹衍36岁。

2·苏秦设谋"秦為西帝,趙為中帝,燕為北帝,"以对付齐国

苏秦为了对付齐国,而說燕昭王:先使齐闵王的强大引起了秦的注意,苏秦让秦王相信燕赵是相信秦国的,从而在公元前288年提出:"秦為西帝,趙為中帝,燕為北帝,立三帝从而可以号令諸侯。"的战略计划。

3·燕昭王报齐仇,齐闵王死,齐几乎被灭

燕昭王正打算积蓄力量以报齐仇,于是同意了苏秦的计划并加以重用,加紧伐齐的各种准备。(《戰國策》卷二十九·燕一)(《史记·苏秦列传》,《战国策·燕策》都说是苏代,实误,应据《马王堆汉墓帛书·战国纵横家书》更正为苏秦。)

从上面苏秦的建议分析,所谓并立三帝的计划是为了燕昭王报复齐国的仇恨而提出来的。它西面让强盛的秦国相信燕赵无异心,拉拢赵、魏,孤立齐国。然而齐闵王并不知情,他在灭宋以后,便作起当天子的梦来了。对燕昭王的复仇计划全然没有放在心上。齐闵王因胜利而充昏了头脑,变得十分骄暴,

4·齐闵王骄暴,稷下先生逃散,邹衍为燕昭王师

齐闵王在军事上的确取得了很大的胜利,但是他仍然大规模对外用兵,其他方面则弃而不顾,消耗了过去的积蓄,所以使老百姓不堪忍受,人民罷弊不堪,齐泯王却自以为是,稷下先生们多次规谏,但他根本不听。《战国纵横家书》第八章苏秦说齐闵王刚愎自用,只要"独断"而不要"兼听"。不仅如此,还对稷下先生十分怠慢,物质待遇也大为下降,以致使一些稷下先生穷困潦倒,由于这种情况,稷下先生纷纷逃散,《盐铁论·论儒》记载,"慎到、捷子逃亡在外,,田骈跑到薛国,而荀子到了楚国"。 《吕氏春秋·正名》记载,尹文"逃走到毂(今山东东阿)进而到卫(今河南濮阳一带)"。在此混乱中邹衍到了燕国为燕昭王师。

5·齐的灭亡

不仅如此,而且齐闵王还滥杀大臣,杀了狐爱、陈举、司马穰苴(《战国策·齐策六》)因此"内无良臣"。齐闵王在外徒有虚名,齐国内部危机四伏,他的失败是注定了的。据《戰國策》记载,燕昭王任令乐毅为上将军,帅领燕国与秦、楚、三晋的联军讨伐齐国,齐国节节败退,齐闵王逃走在外,燕兵紧追不放,临淄城被攻占,燕军将齐宗庙的祭器宝物强掠一空,又焚烧其宫室、宗庙。齐泯王被淖齿所杀。燕军接连攻下齐国72座城市,只有莒与即墨两城未被攻克。正如刘向《新序·杂事》所说:"齐闵王昏庸愚昧,……以致于造成国破家亡。"燕国的联军打破了齐闵王的"王天下"的美梦,邹衍为齐国设计的明堂制度,没有来得及在齐国施行。

虽然有赖于田单火牛阵进行反攻,重新又夺回了失地,但是新继位的齐王建思想保守,毫无进取之心,而有名的稷下先生则跑到秦国去了。齐王建的相国后胜嫉贤妒能,拒绝批评意见,而为秦国间谍所收买,"不修攻战之备",因此使秦对齐的远交近攻战略得以实现,韩、赵、魏、楚、燕等国被秦先后各个击破,而到前221年,秦国攻齐,齐不战而降,齐王建被俘,齐国最后亡于秦。

二·邹衍的"天人合一"思想:

对天、地、人"三才说"的运用与发展

1·"天人合一"的阴阳五行学说是一种宇宙观

在稷下学宫,邹衍形成了他的"天人合一"的主要思想--包括天地人的阴阳五行学说,这是阴阳家试图对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作为一个统一体而做出解释。"天人合一"即是阴阳家沟通人类与自然界而虚构出来的一座桥梁。而这种"天人合一"的思想与思孟学派也是一致的。

2·这种"天人合一"的宇宙观,是"三才说"的运用和发展

是从他对时间与空间来推衍而形成的:从他顺推的五行相生说,主要讲天(大自然);逆推的五行相胜说,主要讲人(人类社会历史);从他由小推到大,由近推及远的"大九洲"说,主要讲地(地理);可见其包罗万象,十分丰富。这是对春秋战国时期的天、地、人"三才说"的运用与发展。

3·春秋战国时期诸家对"三才说"的讨论

(1)老子

《老子》第25章说:"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具有一焉。"

老子又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同上)

从人、地、天、道、自然的顺序来看,人是最低层次的。

(2)范蠡

其次论及天地人"三才说"思想的是春秋后期的范蠡。他说:"持盈者与天,定倾者与人,节事者与地。" (《国语·越语》)

即要保持满盈的就赞成天,要使自已稳定而不被颠覆的就赞成人,要省事而不想招惹麻烦的赞成地。

又说:"圣人上知天,下知地,中知人;此之谓天平地平,以此为天图。"(《越绝书·外传·枕中》)

即有圣德的人上能知道天,下能知道地,中能知道人,这就是能禀赋天地平和,用这个来图谋天。

(3) 《黄老帛书》

《黄老帛书·经法·六分》说:"王天下者之道,有天焉,有人焉,又(有)地焉。参(三)者参同之,而有天下。"

即取得统治天下的道理,不仅要懂得天,而且要懂得人,还要懂得地。要懂得天地人三者参同在一起,这样才能取得天下的统治大权。

(4)《鹖冠子》

《鹖冠子·度万》认为,天文、地理与人相同,所以说:"知无道,上乱天文,下灭地理,中绝人和,治渐终始。"

即知其无道,上则乱了天文,下则灭了地理,中则断绝人和,这样他的治理国家就只见头与尾,而缺乏中道。

看来道家对天地人三者的关系不如儒家讲得明确。

(5)孟子

《孟子·公孙丑》认为:"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已经透露出人在天地人三者中居于重要地位的思想。

(6)荀子

荀子说:"天有其时,地有其财,人有其治,夫是之谓参。"(《荀子·天论》)而且在天地人三者中,他明确地说:

"人最为天下贵。"(《荀子·王制》)

可见儒家比道家更注意人在天地人"三才说"中的地位。

(7)韩非

韩非受荀子的影响,他也有"人为贵"的思想。他说:

"聰明睿智天也,動靜思慮人也。人也者,乘於天明以視,寄於天聰以聽,託於天智以思慮。" (《韩非子·解老》)

即聪明智慧与先天的素质有关,努力学习勤于思考,则靠人后天发奋,凭借着眼睛来观察,以耳朵来倾听,依托着天生的智慧来思考。这里韩非也很强调人后天的努力。

(8)《易传》

《易传·说卦》说:"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 

即使天能成立的基本道理(法则)是阴与阳;使地能成立的基本道理(法则)是柔与刚;使人能成立的立道理(法则)是仁与义。"

《易传·系辞下》说:"有天道焉,有人道焉,有地道焉,兼三材(材即才)而两之,故六。六者非它,三才之道也。"即将"天道","人道","地道",这"三材"以两相乘,所以得"六"。认为"六"不是别的什么,它就是"三才"的思想。因为它是从三材演变出来的。高亨《周易大传今注》认为,这话是说:"《易》卦六爻乃象天地人三才,上五两爻象天,四三两爻象人,二初两爻象地。" 

由此可见《易传》关于天地人的论述比以上诸家的说法更为具体。

4·小结

邹衍的哲学思想也包括了天地人的广博内容,这可说是受老子等道家,以及儒家孟子思想的影响。在老子那里,天地人是比较抽象的。到《易传》较为具体,而在邹衍那里要比老子更充实得多。甚至比《易传》更具体得多。其天地人的学说,已经具体化为五行相生说,五行相胜的五德终始说,和大九州的地理说。这是邹衍对天地人"三才说"思想的进一步发展。

二·邹衍"天人合一"的主要内容

(一)邹衍由"天论"推衍的五行相生说与天子的明堂制度

1·邹衍的五行相生说与其明堂制度的设计

裴駰《史记集解》引如淳的话,说邹衍的书有"五行相次转用事,随方面而服。"即是主张五行相生说,按五行的相生顺序与四时相配:

即春为木;

木生火,夏为火;

在夏与秋之间增加季夏,以便与五行相配,即火生土,季夏为土;

土生金,秋为金;

金生水,冬为水。

天子在明堂的方位:

春季在东方,

夏季在南方,

季夏在中间,

秋季在西方,

冬季在北方。

天子所穿的衣服的颜色:

春季为青色,

夏季为赤色,

季夏为黄色,

秋季为白色,

冬季为黑色。

天子在明堂发布四时教令:内容即是历法,要求天下臣民都要执行。

这与邹衍"钻燧改火"之说,也是相符合的。《周礼·夏官·司爟》郑玄注引《邹子》:

"春取榆柳之火,夏取枣杏之火,季夏取桑柘之火,秋取柞楢之火,冬取槐檀之火。"

即周天子居明堂,按四时不同,所用以取火之木也不同。按《周礼》的规定,司爟之职:执行四时行火的政令,取火之木的顺序:

按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的五行相生说来排列的。这种办法是为了除去"时气之疾"(贾公彦《周礼疏》)。它是用五行来比附自然现象。

依据天文历数、阴阳之消息而先定四时(春夏秋冬),然后以四时不同行不同教令的明堂制度,这就是刘勰在《文心雕龙·诸子》中所说的"邹子养政于天文"的具体内容。

关于明堂的式样,据《史记·封禅书》记载,西汉元封二年秋天,建明堂于汶上,这个明堂是按照当时济南人公玉带献出的黄帝明堂图的式样来修建的。明堂中有一殿,四面没有墙壁,用茅草盖顶,四周有水沟,环绕宫殿围墙有复道相联,上面有楼,从西南方进入,名叫昆仑,天子从此进入,以祭祀上帝。由此我们可以想见,邹衍所设计的明堂,与此当类似。

2·邹衍对"天子"的明堂制度是如何论证的?

邹衍是如何论证明堂制度的呢?他继承了《管子》中的《四时》、《幼官》等篇的思想,进而加以完善。(参考胡家聪、娄良乐说)《管子》中以阴阳五行来确定四时教令,是用的五行相生说。

重点是要论证五行中土居中央的重要性。

认为认为春为木,夏为火,秋为金,冬为水,而又在夏秋之间加上季夏为土,而且说"中央曰土,土德实辅四时入出。"又说:"其德和用均,中正无私。"(《管子·四时》)这显得十分生硬的编造,表面看来是为了凑数,实则体现了阴阳家为齐国当政者是黄帝的后裔,应当位居中央成为天子而制造舆论。

3·邹衍五行说的特点:既有五行相生说,又有五行相胜说

过去学术界多注意到邹衍学说与《管子》的《五行》等篇的不同之处,而忽视了两者的共同点;多以为邹衍主要学说是五行相胜的五德终始说。我们认为这并不符合邹衍的思想实际。侯外庐《中国思想通史》第一卷指出,邹衍对于五行说"抱有两种相反的见解,"

即既具有五行相生说,又有五行相胜说的观点,是完全正确的。

而如何正确解决这个矛盾,则需要从邹衍当时的政治背景来分析研究。用五行相生说论证明堂制度,正是邹衍依据《管子》中的《四时》、《幼官》等篇加以发挥而成。也可以说,邹衍是要把《管子》中的《四时》、《幼官》等篇变为现实。然而却因为齐闵王的失败,邹衍所设计的明堂制度未曾实施面已。

(二)邹衍朝代更替规律的学说------燕昭王欲称北帝与邹衍的五行相胜暨五德终始的历史观

1·燕昭王欲称北帝的形势

(1) 燕王哙的"禅让"与子之之乱

我们首先来追述齐宣王与燕国的战争。据《史记·燕召公世家》记载,在燕王哙三年,燕国出现内乱。燕相子之独断专行,想要南面为君,而迫使燕王哙退位,将王位"禅让"给子之。三年之间,造成国家大乱,老百姓恐惧,闹得人心惶惶,不可终日。将军市被认为形势危急,与太子平商议,出兵攻打子之。于是燕的内战暴发了。

将军市被战死,老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纷纷逃走他乡。

(2)齐宣王伐燕,全胜,太子平立为燕昭王

此时儒家大师孟子曾对齐宣王建议说:"现在要是讨伐燕国,就好比周文王、武王讨伐商纣王一样,时机不可错过啊!"于是齐宣王任命匡章为将军,浩浩荡荡率领齐国大军讨伐燕国。燕军早已厌战,大开城门,让齐军攻入,燕王哙被杀,齐军大获全胜。子之死后的第二年,燕国人共同立太子平为燕王,即燕昭王。

2、燕昭王求贤复国

(1)重用郭隗

燕昭王在齐国大败燕国之后即燕王之位。燕昭王是个很有作为的国君,他一即位就盘算着如何恢复燕国地位,报齐国之仇。他执政谦躬,以优厚的待遇招致贤德的人才来燕国参与政事。他重用郭隗就是很典型的例子。燕昭王对郭隗说:"齐国趁我燕国内乱之机,大举进攻燕国,······我决心为先王报仇雪恨。希望先生能帮助我。" 郭隗说:"古时候有个国君,以千金的价钱使人买千里马,结果千里马已经死了,买千里马的人用五百金的高价买了千里马的头,将它带回来。国君知道后非常生气,买马的人说:死了的马都买,何况是活生生的千里马呢?千里马很快就会到了。果然,不到一年,千里马送上门来的就有三匹。君王若要招来贤德之士,就应该从我郭隗开始。因为郭隗并不是贤德之士,如果君王对我都十分重用,那么比我更贤能更贤德的人士,就会不远千里而来投奔燕国了。"燕昭王以为很有道理,就重用郭隗,为他改建宫殿,并用师礼尊敬对待。

(2)乐毅为上将,复兴燕国

诸侯国的贤能之士知道后,纷纷投奔燕国。首先是乐毅从魏国来燕,其后,邹衍便从齐国来,接着是剧辛从赵国来,燕昭王任命乐毅为亚卿,授以国政。燕昭王特别礼贤下士,国家渐渐富强起来。而且士卒勇于战友斗,有不怕牺牲的精神。

前章讲到的燕昭王任用苏秦而提出"秦為西帝,趙為中帝,燕為北帝,"的战略计划,其目的是为了复齐国之仇。苏秦的计划确实起了作用。据《史记》记载,燕昭王以乐毅为上将军,联合秦、楚、三晋(韩、赵、魏)讨伐齐国。如前所说,燕军复齐国之仇的战争大获全胜。

3·邹衍为燕昭王师,著《主运》,论述五行相胜说,即五德终始的历史观

(1)邹衍的著作

《史记·孟子荀卿列传》说:"有《终始》、《大圣》之篇十万余言。"《汉书·艺文志》说有《邹子》49篇,又说有《邹子终始》56篇,合起来是105篇。但是都失传了。

据姚振宗《汉书艺文志条理》引《历志》说:在汉昭帝时邹衍的著作还在流传。到《陏书·经籍志》不见著录,可见已经失传。

但一部分还保留在战国诸子的文集中,如《吕氏春秋·应同》等。

清人马国翰《玉函山房辑佚书》中辑有《邹子》一卷。

(2)《主运》是五德终始历史观的专著

《史记·孟子荀卿列传》:"如燕,昭王拥彗先驱,请列弟子之座而受业,筑蝎石宫,身亲往师之。作《主运》" (《邹子》书的一篇。)内容是讲邹衍的历史观。

司马贞《史记索隐》引刘向《别录》说:"邹子所著的书有《主运》一篇。"

《史记集解》引用魏人如淳的话也说:邹衍的著作有《主运》一篇。所以张舜徽:《周秦道论发微》[中华书局1982年11月出版]认为,"主运"为邹衍邹奭的理论。(略) 

4·五德终始说如何为燕昭王称北帝而制造舆论?

(1)邹衍是识时务的学者,为燕昭王称北帝造舆论

公元前284年(齐闵王18年。燕昭王28年,)邹衍约40岁,在燕,为燕昭王师。燕以乐毅为上将军,联合秦、楚、韩、赵、魏,伐齐。邹衍在燕,没有直接参与这场战争。但他确能参与战争的谋划。他这一阶段所从事的理论著作,即是为燕昭王称北帝而制造舆论。

邹衍是个十分识时务的学者,他的五行学说,也是有相当大的灵活性的。于是他改变了在齐国所用的五行相生说,而向相反的方向推衍,成为五行相胜说,其目的是要论证燕为"北帝"。因为燕国的地理位置在北方,北方,属水;为水德。水德,将代替火德(周)为帝。

(2)邹衍对五德终始的论证

《准南子·齐俗训》高诱《注》引《邹子》说:

"五德之次,从所不胜,故虞土、夏木、殷金、周火。"

这是用阴阳五行说来解释社会发展的规律。所谓五德,是指土、木、金、火、水五种德,按照五行相胜与朝代的盛衰更替相附会。即每一个朝代都有五德中的一种与之配合,由这种德支配着这个朝代的命运。历史的发展是按五行相胜说顺序,一代又一代循环往复。他认为:

虞舜一系的国君属土,按五行相胜说,木克土,所以取代它的朝代的君主夏禹即属木德;

因为金克木,所以取代它的朝代的君主商汤即属金德;

因为火克金,所以取代它的朝代的君主周文王属火德。

《吕氏春秋·应同》说:

"黄帝的时代,天先看见大蚯蚓、大蝼蛄,黄帝说:'土气胜!'土气胜,所以颜色崇尚黄色,这是因其以土为法则的缘故。

到夏禹之时,出现树木杂草到秋冬时仍不枯萎,夏禹说:这是'木气胜'。木气胜,所以颜色崇尚青色,这是因其以木为法则的缘故。

到商汤之时,天上出现大火,有赤色的乌嘴上含着红色的书落在周社,周文王说:这是'火气胜'。火气胜,所以颜色崇尚赤色,这是因其以火为法则的缘故。

这段有名的材料,正是如此论说历史的。它是邹衍的思想的如实反映。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上引《邹子》与《吕氏春秋·应同》一说"虞土",一说黄帝属土。表面上有矛盾,其实并不矛盾。因为虞舜是黄帝一系的君主(据《国语·鲁语上》9、《展禽论祭爰居非政之宜》),而《应同》正是把黄帝、颛顼、帝喾、尧舜均看作属土的。

在这里邹衍认为,

黄帝"以土德王",木胜土,故代之而兴的是"以木德王"的夏;

金胜木,故代之而兴的是"以金德王"的殷;

火胜金,故代之而兴的是"以火德王"的周。

这与上述《准南子·齐俗训》高诱《注》引《邹子》之说是完全一致的。

而且邹衍还进一步说:"代火者必将水。"代替周朝而兴起的必然是"以水德王"的朝代。燕在北方,当属水德,立为"北帝"将代周朝而统一天下。

邹衍还说,如果燕昭王犹豫不决,不理会燕昭王将应水德而兴,统一天下的将是属土德的君王。这里面属土德的君王,不一定是"中帝"赵国的君王,而可能是指黄帝的后裔齐国的君王。

(3)汉代以后的五德终始说(略)

《吕氏春秋·荡兵》中还保存着五德终始说的观点:"黄炎固用水火矣,共工氏固次作难矣,五帝固相与争矣,递兴废,胜者用事。"或者这即是邹衍的遗说的一部分。······

  我们将以上记载简而言之即是:

炮羲氏即伏羲氏为木德;木生火,继之而王的属火德的炎帝神农氏;

火生土,继之而王的是属土德的黄帝轩辕氏;

土生金,继之而王的是属金德的少昊金天氏;

金生水,继之而王的是属水德的颛顼高阳氏;

水生木,继之而王的是属木德的帝喾高辛氏;

木生火,继之而王的是属火德的唐帝陶唐氏;

火生土,继之而王的是属土德的虞帝有虞氏;

土生金,继之而王的是属金德的伯禹夏后氏;

金生水,继之而王的是属水德的成汤,即商汤;

水生木,继之而王的是属木德的周武王;

木生火,继之而王的是属水德的汉高祖刘邦。

(三)邹衍的大九州地理说

1·邹衍大九州说的基本内容

(1)邹衍大九州说的基本内容

邹衍的学说主要包括天、地、人三个方面,上面我们已经讲过了前两个方面的内容,现在我们来着重讲第三方面的内容:大九州的地理说。

据《史记·孟荀列传》说,"先列中国名山大川,通谷禽兽,水土所殖,物类所珍,因而推之,及海外人之所不能睹。称引天地剖判以来,五德转移,治各有宜,而符应若兹。以为儒者所谓中国者,于天下乃八十一分居其一分耳。中国名曰赤县神州。赤县神州内自有九州,禹之序九州是也,不得为州数。中国外如赤县神州者九,乃所谓九州也。于是有裨海环之,人民禽兽莫能相通者,如一区中者,乃为一州。如此者九,乃有大瀛海环其外,天地之际焉。"

邹衍认为:我们所说的中国,在天下只是八十分中它佔其中的一分罢了。中国名叫赤县神州。赤县神州里面包括有九州,这就是夏禹所说的九州了,它不得算为州数,在中国以外如象赤县神州这样的还有九个,这就是所说的九州。于是其外还有"裨海环之。" 据明杨慎撰《丹铅续录》卷六《禆海》说:"《说文》禆,接益也。以小益大曰禆。《西域传》有禆王。《汉书》有禆将。邹衍书四海之外有禆海环之。书名有《禆苍》、《禆雅》,皆以小益大之义。"从杨说则"裨海"是以小益大,其外还有广扩的天地,以致于民众与飞禽走兽都不能相互来往,就象是一区之中,乃成为一州,这样的州有九个,而再有大瀛海环绕于它的外面,以接于天地相交的地方。

但仔细推敲,《史记》所说"中国……于天下乃八十一分居一分"之说,可能有误。因为中国外既已有"如赤县神州者九,"两者合而言之当有十州,而非九州。十州之内,按赤县神州又分九州计算,则世界共九十州。中国当为世界的九十分之九,而非八十分之一。除非说中国以外的"九州"之"九",为八之误,才能得出中国为世界的"八十一分居一分"的结论。不过这里的问题不必深究,我们可以作如下解释:"九"在古书中常常泛指多数,并非如今人所说的实数。而邹衍的大九州说,本来出于想象,大可不必认真计较其实有州数。

2·汉代人作《河图括地象》保存有邹衍大九州说的佚文(略)

3·邹衍的大九州的地理说是怎样形成的?

(1)邹衍的大九州的地理说是怎样形成的?

王梦鸥《邹衍遗说考》认为,

邹衍的大九州说是"以是阴阳五行来解释方舆,""他的遗说本来于中央之外,是以'四极'对应'四时'"。因此原本中有五州,"后来经过燕齐间的后继者,用八卦九宫之数来排列,"才成了九州。

我们认为这只是一种推理,不一定符合实际。

因为九州之说,在先秦早已有之,《禹贡》、《周礼·质方》都有九州之说,《逸周书·成开》也记载:"地有九州,别处五行"。邹衍的大九州说是总结这些地理知识,加上他的想象而成的。

常金仓《邹衍"大九州说"考论》(载《管子学刊》1997年第1期)他认为,

九州早已存在,邹衍是把《禹贡》的九州改造成为大九州说而已。《禹贡》的九州为

冀州、预州、雍州、扬州、兖州、徐州、梁州、青州、荆州。

以后的著作,大体上沿袭这一说法。

而古史辨派学者则认为《禹贡》成书于战国末年乃至秦汉,它反映的是战国秦汉的地理概念。如此说来就不可能是邹衍先序禹之九州,从而推及于海外人所不能看到了。其实"九州"的说法,起源泉很早。

成书于战国早期的《左传》鲁襄公四年就记载了禹时有"九州",

鲁昭公四年也说及"九州"。

成书于春秋晚期的《逸周书·成开》也出现"九州"。

先于邹衍的《墨子·尚贤上》

《庄子·秋水》与《天下》均有"九州"的记载。

可见在战国之前早已有了"九州"的观念。邹衍由《禹贡》之九州,推衍出他的"大九州说"完全可能。

(略)

邹衍曲解了"四海"、"八荒"的概念,他将"四海"解释成水域,如今之东海、南海、九州之外是既是水域,故九州各有"裨海环之",而"八荒"也只好与中国"人民禽兽莫能相通"。就这样邹衍将儒家学说改造成方士的理论,由《禹贡》而推出了大九州。

从政治上说,《禹贡》是为了国家征收贡赋而制作的。邹衍深知《禹贡》在典籍中重要地位,诸侯们对此都很重视,所以他才在用儒家学说来求得奉禄官位失败之后,不得不略加变通,提出大九州说,满足君主臣诸侯而朝四夷、征地方的贡赋的野心。

据杨树达《邹衍九州考》说,《淮南子·地形训》所记载的九州即是邹衍所说的九州。因为邹衍所说大嬴海环其外的九州,过去无人详细论说。(论证从略)

(2)九州与十三州之分是如何来的?

  关于邹衍大九州说,从文献记载看,有一些不同说法,有所谓九州与十三州之分,现将有关材料辑录如下:

宋罗璧撰《识遗》卷二记载:(略)

《汉书》颜师古《注》亦谓九州外别有营、幷、幽三州。(略)

4· 大九州地理说的历史贡献

(1)邹衍对我国古地理学的贡献

邹衍的大九州说在战国时代确是惊世骇俗的。就是王充也认为,邹衍"此言诡异,闻者惊骇。"(《论衡·谈天》)但我们认为,邹衍对古代地理学是很有贡献的。他反映了我国战国时代人们对中国和世界地理的知识与推测,认为中国只是世界的一小部份。此学说的产生与齐国东临大海不无关系。当时已经有了与海外的往来,顾颉刚《邹衍及其后继者的世界观》(载《中国古代史论丛》1981年第1辑,福建人民出版社)一文中就提到战国时期与朝鲜、日本等往来的的材料。这就自然容易引起人们对海外世界的遐想。就近处来说,观乎蛮夷与戎狄四裔之民,也可知"天下"并非唯炎黄子孙所居。因此邹衍的大九州说,绝非隅然。

邹衍的大九州说,对《山海经》的产生有直接影响。王梦鸥《邹衍遗说考》认为《山海经》是据邹衍大九州说的方式来编排的。因此认为《山海经》是邹子之徒承袭其大九(五)州说而写成的。我们认为这一看法是很有道理的,但还需进一步比较研究和论证。

(2)邹衍对海外地理学的贡献

邹衍大九州说对海外地理学说也有影响,现将有关材料辑录于后:

明徐应秋撰《玉芝堂谈荟》卷二十二记载:

"衍谓九州之外又有九州,

东南神洲曰旦土,

正南邛州曰沃土,

西南戎州曰滔土,

正西弇州曰幷土,

正中冀州曰中土,

西北台州曰肥土,

正北济州曰成土,

东北咸州曰隐土,

正东扬州曰申土,

而神州为中国,自有九州。汉人采之,作《河图括地象》,

近西洋耶酥教,称天下总分五大洲:

一曰亚细亚,中国四夷天竺回回国居此内,南至沙马、大腊、吕宋等岛,北至新増白蜡及北海,东至日本岛、大明海,西至大乃河、墨河的湖大海、西江海、小西洋。

二曰欧罗巴,则大西诸国居焉。南至地中海,北至卧兰的亚及冰海,东至大乃河墨河的湖大海,西至大西洋。

三曰利未亚,黒人国在此,南至大浪山,北至地中海,东至西江海,仙劳冷祖岛,西至河折亚诺沧。

四曰北亚墨利加,与亚细亚大洲,幷东方奴儿干国相连。

五曰南亚墨利加。

(其余从略)

又明胡应麟撰《少室山房笔丛》卷三十一记载:(从略)

三·邹衍"天人合一"思想对屈原的影响

(一)屈原及《天问》

邹衍的思想影响了同时代的屈原的思想。屈原(约公元前340-前278年)战国中后期楚国贵族、诗人,是我国历史上有名的文学家与哲学家。《天问》是反映他哲学思想的代表著,载于《楚辞》。它总结了上古至战国初中期,特别是邹衍关于天的认识,并对荀子的《天论》有直接的影响。而对东汉王充的《谈天》、《说日》,唐代柳宗元的《天对》、《天说》与刘禹锡的《天论》等都有相当的影响。这就奠定了屈原在中国哲学史上的地位。这里我们要作简单述叙:

屈原的《天问》反映的思想,是继往开来的,他大约相当于邹衍与荀子之间。也可以说是屈原继承了邹衍以前的关于天的思想,而开启荀子的《天论》之说。

(二)屈原与邹衍之关系的推定

屈原出使齐国的意义

记·屈原列传》、《楚世家》明确记载,楚怀王十八年,屈原出使齐国。当时邹衍是有名的稷下先生,正在稷下学宫。屈原当然要到稷下学宫会见邹衍等有名的学者,与他们探讨当时学术界的热门话题。

邹衍的天、地、人学说就是在这时为屈原所接受。

(三)屈原《天问》中明显反映了邹衍天、地、人学说。

关于天地是怎样形成的?即宇宙的发生论问题:

《天问》说:"遂古之初,谁传道之?"

关于上古的开端如何形成?这是谁传说下来的?

"上下未形,何由考之?"

天地还未形成,依据又是什么?

"昭瞢暗,谁能极之?"

黑夜与白天未能分辨,一团混沌状态,谁又搞得清楚?

"冯翼为像,何以识之?"

在天地未生成之前,只有大气充满,这种无形的样子谁又能认识呢?

"本始之茫,诞者传焉。"

关于天地生成的种种传说,他都明确不信。他认为:关于天地未形成以前的恍惚状态,是荒诞的人传说下来的。

"鸿灵幽纷,曷可言焉!"

所谓开天辟地的巨神鸿灵,那是混乱不堪的传说,并不值一谈。

屈原对于创世说也持否定态度,他问道:

"女娲有体,孰制匠之?"

创造人类的女娲的奇形怪状的身子又是谁造出来的?

屈原明确提出"阴阳三合,何本何化?"

天地人三者的结合,本源是什么?又怎样变化? 

这些正是讨论的宇宙发生论的问题,也是邹衍所研究的专长。王逸释"三合"为天地人三者的结合,也不是没有道理。因为春秋战国思想家们经常讨论天地人的问题。当然,进一步说,

"阴阳三合"当指气与阴阳的结合。

《谷梁传·庄公三年》说:"独阴不生,独阳不生,独天不生,三合而后生。"即单独有"阴"不会产生什么,单独有"阳"不会产生什么,单独有"天"也不会产生什么,只有阴、阳与天三者结合以后才能产生新的东西。

这是说天与阴阳三者汇合而后产生万物。

这与《湘夫人》记载:"乘清气兮御阴阳"的说法并不矛盾,因为这里所说的"清气"实是指天。

《国语·周语》说:"气无滞阴,亦无散阳。"也是说气与阴阳的关系,只是从另一角度来说明罢了。

总之都是说明"三合"是气与阴阳三者的统一。这也正是屈原所说的气与阴阳为"阴阳三合"。

我认为这样屈原就把稷下先生邹衍等的思想从总体上给予发挥,以提问的方式表达出来。

这里要说一下《内经》有 "三阴三阳"之说, "太阳、少阳、阳明、太阴、少阴、厥阴。"三阴三阳划分的依据是阴阳之气的多少盛衰。

《素问·至真要大论》指出"阴阳之三者,何谓?曰:气有多少,异用也。"

气的多少盛衰的不同,对生命的作用也不同,所以就用三阴三阳来表示。这与屈原的阴阳三合当也有密切的关系。

邹衍是战国时代阴阳家的代表人物,《史记·孟子荀卿列传》说他"深观阴阳消息",即专门研究阴阳消长的道理。而《天问》说:"天式从(纵)横,阳离爰死。" "天式"即天的法式,"天式从横"即讲阴阳消长之道。具体说是"阳离爰死",即阳气离开人的躯体,人就会死亡。这种思想明显来至邹衍。

"立天之道曰阴与阳。" (《易传·说卦》)这反映了邹衍的学说的核心。就是说,阴阳是天道的根本。也可以说邹衍天论的核心是阴与阳。这是解开邹衍是阴阳家代表人物核心秘密的一把钥匙。这与屈原的"阴阳三合"之说不正好相符吗?

屈原从地理上讲"九州",《天问》问道:"九州安错,以谷为(wu 乌,深也)。"即九州的地势错综复杂,禹又如何划定?而川谷为什么那么深?又《离骚》也讲到:

"思九州之博大兮,岂唯是有其女?"这与邹衍的"大九州"地理说当然不会没有关系。

四·邹衍五行学说的矛盾性与统一性及其历史意义

邹衍在齐主张五行相生说,在燕则主张五行相胜说,从表面上看,他以上下不定,变化莫测的怪异的语言,以此取得当世国君以作为老师的资格。即《后汉书·杨雄传》所说,"邹衍以颉亢而取世资"。实际上他的学把这两种相互矛盾的学说统一于一身。这正是他比前人更高明的地方。邹衍在阴阳五行说发展史上居于重要地位。

从五行说发展看,先是如《洪范》的"水火木金土"的没有相生相胜的排列,后有《管子》的《四时》、《五行》等篇的五行相生排列,

而五行相胜,虽在《周书·周祝》:"陈彼五行,必有胜";

《左传》:"火胜金"、"水胜火";

《孙子·虚实》《墨子·经下》:"五行母常胜"等有所萌芽,

而系统地论述五行相生说与相胜说,达到矛盾的统一,则更是邹衍在五行说发展史上的贡献。它使其同时代以至秦汉时代的阴阳家与儒家都受到深刻的影响。

邹衍还将五行说引入人类社会,形成五德终始的历史观。他认为历史是变化的,不是停止不动的。但这个变化不是发展,而是循环。他把历史发展的原因说成"五行相胜。"这仍然是历史唯心主义。

但邹衍主张"守一而不变者,未睹治之至也。"(《汉书·严安传》引《邹子》)这是在政治上反对保守,主张变革的进步思想。他的学说论证了周王朝的必然灭亡,新的王朝必然取而代之,这在当时是符合历史发展趋势的,是适应新兴地主阶级的中央集权的封建政权需要的。因此邹衍才受到新兴地主阶级代表人物的礼遇。邹衍的学说在当时有进步意义,起过积极的作用,但它以后却成为历代封建统治者"奉天承运"的理论根据的组成部份。

五·邹衍"天人合一"说的评价

与对否认中华传统文化没有科学的批判。

过去的《古史辩》派,主要是顾颉刚先生,还有梁启超等先生贤,他们把主要精力用于研究五行,而却没抓住阴阳这把解开五行的钥匙,所以导致理不清头绪,或者犯错误。当然他们的探索是有意义的,他们以后的研究者,正是在他们走过弯路的基础上进一步前进,并利用了大量考古发拙的新史料,才有了今天的研究成果。

同时我们通过一段传统文化的研究,说明中华传统文化不是没有科学,而是很有科学。不过这是与西方人所说的科学不相同的一种科学。是从东方人的角度来看问题的科学。邹衍与阴阳家的思想里,自然科学很丰富。对宇宙有自己独特的看法。邹衍的自然哲学模式,与《周易》和老子的哲学思想,都充满了自然哲学的精彩内容。那种说中国没有哲学的说法只是无稽之谈。

那种说中华传统文化里归纳法没有,演绎法也没有,两个方法辩证的综合方法也没有。不是无知,就是别有用心。从上面我们已经讲过的邹衍对天地人三者的认识,他的天论与历史观的形成,大九州说的推测,其思想方法是什么?这种把天地人相通的"天人合一"思想,是辩证的综合方法,在当时的世界上也是先进的思想方法。

由此可见,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科学精神,吸收外来文化的优秀成分,进行"综合创新",构建社会主义的和谐社会,是中华民族的历史责任,我们研究中华传统文化的学人任重而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