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韩灭赵(四)


编辑:桐风惊心 [2010-1-9]
出处:http://xiaoshui.gkong.com
作者:潇水
 

公元前233年,秦国名将“桓齮”西出太行山,威胁邯郸以北,欲对邯郸形成南北夹击之势。邯郸形势危急。李牧奉赵王迁命令,率领其主力南下解救。
  李牧的这近二十万北军,在匈奴战争中获得胡骑的大量补充,因而机动性增强。并且,北人雄烈:北地天寒,养成了李牧北军粗犷的体魄;放牧草原,策马狂奔,养成了代郡赵卒娴熟的马技。李牧的这只北军战力悍猛,为中原诸侯所难以匹敌,其间不乏常山赵子龙这样的北方猛人吧。
  总之,这是一只很强的来自北方的狼。他们所骑乘的代马,也闻名于天下。代郡盛产代马,代马是当时中国最好的马种。“代马依北风,越鸟翔南巢”,“蕃军傍塞游,代马喷风秋。老将垂金甲,阏氏着锦裘”——这些中国古代的诗歌,处处闪耀着代马的风采。
  再勇猛的军队,也需要高超的指挥官。李牧的代军到达邯郸以北的今石家庄地区,依托宜安城等重要据点筑垒,与汹涌而来的秦军对峙。李牧又拿出后勤主任的招术,指挥大家加紧修筑工式,误导桓齮。桓齮感到,李牧很可能在仿效长平之战中廉颇的作法,坚壁不战、消耗秦军。桓齮微微一笑,决定分兵袭击肥下(河北晋县),引诱赵军前来救援肥下。赵军只要移动兵力前去援救肥下,刚待出宜安壁垒或者蜿蜒在路途之中,秦军就可以一拥而上,与之展开决战。
  桓齮的这种作法,用现代军事理论讲,就叫做调动敌人,以获得战场的主动权,这大约是攻城不逞时候的必然作法。桓齮的这种思路,就是解放军常用的“围点打援”战术,目的在于调动敌人,敌人被调动后,我们就获得了战场主动权——可以在敌人进行运动时歼灭之(比敌在固守城池时好歼一些)。譬如说,鬼子都布置在太原城里,你强攻是攻不下的。于是你去围附近的武宿机场。太原的鬼子势必出动前来救援,于是你趁这批鬼子在运动中,进行设伏或者多段拦截等办法,干掉这批太原鬼子。这就是“围点打援”。所以,“围点打援”的用意不在于围点,而在于打援。桓齮在两千二百年前针对李牧,用的完全就是这种战术。他去围肥下,迫使李牧从宜安城出来援救,然后打掉李牧的援兵。
  看见秦军袭击肥下,赵将赵葱提议派兵前往支援。李牧制止说:“敌攻而我救,是致于人,兵家所忌。”对啊,孙武子说,致人而不致于人,怎么能受敌人随意调动我们呢?致人而不致于人,调动敌人而不是被敌人调动。
  于是赵牧拒绝支援肥下,命令守卫肥下的赵军给我往死里顶着。肥下赵将闻讯,一边大骂李牧坐视不救,一边哭着指挥赵军登城戍守。秦军拿着大盾牌抵挡着城上的抛射武器,步兵隐藏在大盾牌后面推进,一直逼近城墙根基,开始挖掘,想把肥下挖瘦。守军与之百般抗拮。
  当肥下已经打起来了的时候,李牧则在宜安城的壁垒内,按着军事地图分析道:“秦军袭击我肥下,其秦军大本营必然空虚。我们若倾巢而出袭击占领秦军大本营,则桓齮成了孤魂野鬼,不逞之徒,我们可以重创秦军。”于是李牧当夜出宜安城,袭击秦军营垒。赵军的行动出乎秦军意外。桓齮以为李牧应该是来解肥下之急(为此重兵在路上对李牧设伏),不想却是自己的大本营遭攻。桓齮也考虑过自己的大本营,但他觉得李牧在宜安城一副深沟高垒的样子,缩头不敢出战,觉得李牧不敢来攻自己的大本营,所以大本营防备不周,甚至敢于分兵离开大本营去攻击肥下,终于导致大本营兵力更加虚弱,竟被李牧一举袭占。桓齮闻得此报,见大本营军器粮食辎重尽失,而自己袭击肥下尚未成功,大为惊慌,急忙撤兵返回营救。本想调动别人,却被别人调动了。
  李牧军队中的骑兵比例较高,其所乘的代马素质高于中原马种。李牧充分利用了骑兵善于远距离机动出击的特点,在敌人回救之前迅速完成了远距离劫营任务。李牧攻占秦大本营之后,立即分出左右两翼,机动地迎击从肥下方面撤回的秦军,与秦人在路途上展开激战。
  赵国北军战力悍猛,个个争先,奋勇杀入敌阵,白刃翻飞。骑兵则不断穿插轰击秦人行列,从侧翼和后路打散秦军阵形。秦国也有骑兵,但不如赵国多、赵国强。特别赵军中有一些是胡人骑士,与豺狼虎豹为邻的生活塑造了他们的勇敢无畏。经过反复激战,秦军大败,近十万秦军尽被歼俘于宜安附近,史称“大破之”,是战国末期规模最大的歼灭战之一,实乃秦军百年战史上遇到的一次大伤亡。
  喜讯传到邯郸,赵人同声庆祝,赵王迁嘉奖李牧,封之为武安君。至此,战国历史上受封“武安君”者计有四人:张仪、苏秦、白起、李牧。
  李牧挽狂澜以既倒,岂不壮哉。能够和从前的张仪、苏秦、白起并号,岂虚誉哉。
  

点击查看大图
 
武安君

  
  潇水曰:颇有长平之战的翻版的特点,都是调动对方出击,然后端对方的老窝。只不过胜负易手,这次是李牧扮演了白起的角色,端了冒然离营的桓齮的老窝。后来曹操与袁绍对峙于官渡,袁绍也想来李牧这么一手:见曹操去乌巢劫袁绍的粮草去了,于是赶紧来端曹操空虚的大营。不料曹操不愧深知兵法战例,有备在先,截断道路,殴打了袁绍一通。
  而桓齮则不能似曹操,他出兵袭击肥下,却对大本营未加严守,以至于被李牧劫掉。他以为李牧不敢劫他的营——这也是李牧事先装出了怯懦的样子,高壁不出,麻痹了他吧。总之,桓齮是倒了霉了,败了家了,全军尽灭。看来,古代的战争,打来打去不外乎这些个打法,就在于谁运用得更加灵活高妙了。
  按秦国法律:大将带兵出战,未能完成朝廷规定的斩首定额(八千个)的,就要被朝廷议罪,何况覆军丧众而返,必然更得重重诛灭。桓齮畏罪,不敢回国,落荒逃奔燕国。后来燕国史书上有一个来自秦国的逃将“樊於期”,大约就是桓齮,读音相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