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持荥阳(一)下


编辑:桐风惊心 [2010-1-9]
出处:http://xiaoshui.gkong.com
作者:潇水
 

 于是刘邦当即批准:“这个主意好!你现在赶快去刻印,刻完先生您就带着印出城去给他们各处送去!”

 

  郦食其大喜过望,赶紧回去分析还可以给谁刻印。现在韩王成已经被诛杀了,楚义帝也死了,赵王歇死了,燕王韩广死了(被项羽分封的燕王臧荼逐杀了),比田氏更正宗的齐王则民间还有,这些都是可以择人刻了印分授之的,至于魏国,西魏王豹还活着,如今正在帮着荥阳守城呢,暂时不要刻魏国之后了。

 

  郦食其慌慌忙忙刻完印,装在皮兜子里,组织了一帮敢死队,准备保着他出城,找那些流落民间的贵族之后送印去。这时候张良找刘邦汇报工作来了。刘邦正在吃饭呢——因为有了新的课搜刮的现金流要来了,所以有心思吃饭了。刘邦举着筷子,嘴里一边嚼着,一边对张良说:“子房,往前面站站,有人为我设了一条好计,把项王给比下去,我现在又有心思吃饭了!”

 

  张良忙问:“什么好计啊,有这样的人?”

 

  刘邦说:“是啊,告诉我了,赶紧刻印复立六国之后,这样我就有德了,比秦始皇德大了,跟汤武一样有德了,全国人民和六国人民,都会挤着风从拥戴我了!”(当时人不光讲力,跟先秦霸主一样,也是讲德的。)

 

  张良不禁跌足而叫道:“这是谁给您出的馊主意啊,大王的事业从此逝去矣!”

 

  刘邦停下嘴,嘴里含着小米,说:“不会吧,你什么意思啊?为啥啊?我做有德的事情,而且又能拉来援助,又是有利的事情,怎么就逝去啦?”

 

  “非也!”张良说,“我请借用一下大王餐桌上的筷子,一根根地给你筹数一下。”

 

  于是刘邦傻呵呵地示意张良拿起筷子筒里的一大把卫生竹筷,然后在桌上画了两个圈,一个圈里写上了个“可封”,一个圈里写了个“不可封”,然后就看张良开始说了:“从前,商汤先生讨伐夏桀的时候却封夏桀之后为杞国诸侯,那是因为自忖可以致夏桀于死败,所以才敢封了,如今大王能致项王于死败吗?”

刘邦含着饭说:“不能。”

 

  “对啊,这是第一。”于是张良放下一个筷子,放在不可封的圈里,“这是封六国之后这个主意的第一个不合理、没道理的地方。”(其实,张良说的才不合理,商汤是封夏桀之后,而刘邦不是封项羽之后,而是封和拉拢中间力量,没有可比性。)

 

  “那么,武王伐纣之时,封纣王的后人于宋国,是因为他自忖可以战败和斩得纣王之头,所以敢于先这么做。您自忖可以斩得项王之头吗?”(同样不合理,不可类比。)

 

  刘邦既然第一个说不能了,现在自然接着说不能了:“不能。”

 

  “是啊,所以,这是他的计画的第二个不合理。”于是,张良又把一个筷子放到不可封里了。

 

  张良接着说:“武王伐纣成功以后,旌表商之贤人商容,释放被囚的善人箕子,重建苦人儿比干的坟墓,如今大王能够重建圣人之墓,旌表贤人吗?”

刘邦说:“不能。”

 

  (张良这话的逻辑很难理解,不能旌表商之贤人,就是证明复封六国之后不合理,不知这中间的逻辑是什么。大约要想让自己被人们认为是有德有义的人(以便让人民追随),光封贵人之后为王侯,还不够,还得旌表善人贤人,若不能做后者,则前者的意义和致刘邦为有德有义之人的效果,就不够了。大约是这样。可是,刘邦如何就不能旌表善人呢?做做秀不就行了。)

 

  于是张良把第三个筷子放在不可的圈里边了。

 

  “武王伐纣之后,把纣王仓库里的粟,都给老百姓分了,把鹿台上的钱,给散给了老百姓(但是鹿台上的玉,最值钱的保值品,却被周武王自己收了去了,呵呵),现在您能把府库里的钱财,都给贫穷的老百姓分了吗?”(张良这话还是那意思,有德有义,还得给老百姓分钱讨好才算足够,光封个贵人之后不够。)

 

  刘邦说:“这也不能啊。我哪有那么多闲钱。”然后他看了一眼桌上的小米饭和涪陵榨菜。

 

  张良于是把第四个筷子放在不可封的圈里了。

 

  张良接着说:“灭商之事已毕,周武王把战车和坦克都放进了大修场,改造成了民用汽车,把盾牌戈矛用虎皮兜子都裹了送进兵器库存着去,以示天下不再用兵。大王偃武修文,从此不再用兵吗?”(不打仗,放掉倒霉的老百姓,是大德和大仁。)

 

  刘邦说:“不行啊。这战事还没完呢。”(偃武修文,是在灭商之后,和刘邦现在还在讨项阶段,二者亦没有可比性。)

 

  “对啊。”于是张良把第五个筷子放在不可封的圈里了。

 

  “大王,周武王放马于华山之阳,以示不再用兵折腾老百姓。大王如今能撒了马不用了吗?”(还是不打仗,跟上文一个意思,跟现在的刘邦所处的阶段没有可比性。)

 

  “不能啊。马还得天天骑着打呢!”刘邦傻呵呵地说。

 

  于是,张良把第六个筷子放在不可封的圈里了。

  

  “周武王放牛于桃林之下,以示不再用牛车往前线输送军火和兵粮(同时牛那时候又不会耕地,所以干脆放了)。大王现在能放了牛不用吗?”

 

  刘邦说:“不能。很多集装箱需要牛拉呢!”

 

  是啊。于是张良把第七个筷子放在不可封的圈里了。(这第七个,应该跟第六个合并只算一个。牛和马有什么区别啊!)

 

  张良看看筷子筒里就剩一个筷子了,于是不再罗唆和讲逻辑不清乃至有点强词夺理不具可比性的分析方面了,说道:“如今天下游士豪杰离别自己的亲戚妻子,抛弃老爸老爷所埋的坟墓不去上坟,别离自己的故旧知交和老情人,单跟着大王能以游江湖者,只是欲日夜望咫尺之地(这话非常重要,意思是这般武将文臣,都是为了能受封城邑土地而来闹革命的),如今您把六国之后全都复立了,韩、魏、燕、赵、齐、楚的贵人之后,天下跟着您跑的这帮游士豪杰,一看都没戏了,纷纷返回故国,侍奉您所封的这些君主,守着自己的亲戚,跟着自己的故旧(和老情人),守着老爸的坟以给上坟。大王您还领导着谁去闹革命呢?!”

于是,张良把第八个筷子放在不可的圈里了——这大约就是运筹帷幄吧。

 

  这最后一个分析,是唯一有道理,也直接合逻辑的。所谓天下游士跟着刘邦,在荥阳城里饿着肚子守着,在北方南方和后方的各自战线上玩命辛苦地战斗着,就是为了能受封为王侯将相(跟陈胜起义时候说的一样,陈胜者和刘邦者,没啥区别),如今把六国土地都给了六国之后,这些人一看股全被六国分光了,不也就都打辞职报告回家了吗?

 

  张良把这最后一个——第八个筷子放在不可的圈里。刘邦当即大悟,立刻把嘴里一直在边听边吃边嚼的饭给吐出来了(他跟张良说话,就在一边吃饭的时候,他就是这样不尊重下属的,呵呵!但是下属都为了封王封侯,都不计较他这样不尊重人。只要能来点实在的就行——据说追随刘邦的都是些嗜利无耻之徒,又不好节义,不怕受污辱的)。刘邦一口把小米饭吐到盘子上,对着设想中的郦食其骂道:“竖儒,几乎败了你爸爸我的大事!”连忙下令叫郦食其不许再刻什么吃里爬外的印了。

 

  所谓张良本是贵族之后,如今却不肯另刘邦复利分封六国贵族,大约不是他不肯惠顾贵族,而是事情有轻重缓急,有大有小,现在终于是不能这么做的。还有一个可能,就是张良通过历史的教训,通过自己帮着韩王成的一番折腾,以及六国贵族称王者纷纷得到的悲哀下场,心中已经对贵族之人的命数,失去了迷信和为之努力的信心了。这大约也代表了当时人们的一般感观,人们普遍的根深蒂固的“分封情节”(复立战国贵族),至此已经不如秦末那么强烈了。

 

  另外张良不是反对进行分封,他只是反对封六国之后,而是腾出土地城邑来,封功臣谋士。这种追求分封的热潮,从秦末起义至今,从未有消歇过。它是秦王朝从分封制向皇权专制急剧全面过度中,一股历史的惯性的反弹,秦朝就是忽视了这种历史惯性,与天下豪杰贵人为敌,把自己葬送了。

 

  项羽在从前搞咸阳大分封时,早就开始排斥六国贵族之后,而大封自己的功臣诸将,而刘邦迟至今日,才意识到了这一点,开始跟六国贵族划清界限,专意留着天下给自己的功臣将士做封赏的股本。(刘邦岁数比项羽大,所以和老贵族们的感情和留念,总比新新人类的项羽大些。范增、郦食其更是老头子,更是留念着贵族。)

 

  不过刘邦似乎也有高于项羽的地方,就是他做决策快。听到郦食其的建议,当即履行,甚至不及与他人参议,就立刻决策。从前听了鲰生的意见,立刻就分兵守函谷关。这样的决策快,确实会出现错误决策,但是,在战争年代,见到事机,习惯于决策很快,比见机迟的人,是一个决定性的优点。据说曹操相比袁绍,就是有这个优点,袁绍“多谋少决,失在后事”(落在了事机后面),而曹操“策得辄行,应变无穷”。这是郭嘉说曹操的,但大约是从从前刘项的身上总结出来的。项羽在鸿门宴优柔寡断(但是这一点不能确定,因为“鸿门宴”一事有司马迁小说化的成分),但是对北征田荣拖了很久才去,对北方战场也迟迟没有开辟,确实有“多谋少决,失在后事”、“见事迟”的嫌疑。

 

  快速决策,敢于决策,无论如何,是个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