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疑友人--《临潼拜偈扶苏墓》


blueski推荐 [2010-3-3]
出处:blog
作者:左撇子
 

近日回了一趟临潼老家,顺便去拜访老朋友刘君。刘君以前供职于临潼旅游部门,并担任要职。退休后,在家潜心研究临潼文化,著作颇丰,三、四年内出版三部书。刘君辞别时,他送我他的三部书,谦虚地说,希望我给予指教。我虽喜欢舞文弄墨,却无甚著作问世,说到指教,是真不敢指教的。

  回家无事,便拿出刘君的书研读。在读到其中《临潼拜偈扶苏墓》一文,我产生了诸多疑问。文中:清顺治《临潼县志》“秦太子扶苏墓在县东三十五里”,清康熙《临潼县志》“扶苏墓在县东谷北里药水村”。扶苏墓真在临潼吗?仅仅根据一个土冢,还有临潼县志记载,就认定扶苏墓在临潼,我认为理由不够充分。

  史载扶苏乃秦始皇长子,因其母郑妃是郑国人,喜欢吟唱当地流行于郑国的《诗经》、《山有扶苏》篇,始皇便给他取名“扶苏”。“扶苏”是古人对树木枝叶茂盛的形容,以此命名,显见秦始皇对此子寄托着无限的期望。

  年少时的扶苏机智聪颖,生具一副悲天悯人的慈悲心肠,因此在政见上,经常与秦始皇背道而驰。始皇偏执的认为这是扶苏性格软弱所致,于是下旨让扶苏协助大将军蒙恬修筑秦直道,抵御北方的匈奴,希望培养出刚毅果敢的性格。

  几年的塞外征战果然使扶苏成长得与众不同,他身先士卒、勇猛善战立下了赫赫战功,敏锐的洞察力与出色的指挥才能让众多的边防将领自叹弗如。他爱民如子、谦逊待人,更深得广大百姓的爱戴与推崇。就在扶苏热切期待回到朝堂一展宏图之时,始皇一旨诏书传至上郡,竟是责备他办事不利,赐其与将军蒙恬自尽。扶苏悲愤交加,便自刎而死。

  扶苏究竟葬于何处?
  《史纪.李斯传》这样说:使者至(上郡),发书,扶苏泣,入内舍,欲自杀。蒙恬止扶苏曰:“陛下居外,未立太子,使臣将三十万众守边,公子为监,此天下重任也。今一使者来,即自杀,安知其非诈?请复请;复请而后死,未暮也。”使者数趣之。扶苏为人仁,谓蒙恬曰:“父而赐子死,尚安复请!”即自杀。蒙恬不肯死,使者即以属吏,系于阳周。

  由此可见,扶苏是死于上郡,由蒙恬的部属安葬于上郡的疏属山,蒙恬则被囚禁于阳周(今天的陕西子长县北)。上郡在今天的什么地方?疏属山今天又叫什么山?上郡据史载在今天的陕西绥德县境内。在绥德县的疏属山,山上有扶苏墓,墓呈长方形,长约 三十米,宽 六米,高约 八米。墓旁原立一石碑,上刻“秦太子扶苏墓”六字。

  此碑在文革中已被破坏。 1978年文物部门重新立碑,上刻“秦扶苏墓。”墓地周围瓦砾遍地,当年似有殿宇,今也已毁坏殆尽。

  我把这些告诉老友刘君,刘君和我争论了很长时间。但是,学术上的争论并不影响我们之间的友谊。“有争论很正常,你做的很对。虽然我已经快七十了,我愿意很你争论,也很钦佩你。”
b]



点击查看大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