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书法简史 先秦


blueski推荐 [2010-3-14]
出处:中国文艺网
作者:不详
 

书法是中国特有的艺术,虽然书法艺术的自觉化至东汉末才发生,但书法艺术当于汉字的萌生同时。汉字的形成经历了很长的历史时期。目前发现的于原始汉字有关的资料,主要是原始社会在陶器上遗留下来的刻画符号但许多文字学家认为,它们还不是文字,只是对原始文字的产生起了引发的作用。大多数文字学家认为“汉字的形成时代大概不会早于夏代”,并在“夏商之际(约在公元前17世纪)形成完整的文字体系”(裘锡圭《文字学概要》)。

  为学术界公认的我国最早的古汉字资料,是商代中后期(约前14至前11世纪)的甲骨文和金文。从书法的角度审察,这些最早的汉字已经具有了书法形式美的众多因素,如线条美,单字造型的对称美,变化美以及章法美,风格美等。从商代后期到秦统一中国(前221年),汉字演变的总趋势是由繁到简。这种演变具体反映在字体和字形的嬗变之中。西周晚期金文趋向线条化,战国时代民间草篆向古隶的发展,都大大消弱了文字的象形性。然而书法的艺术性却随着书体的嬗变而愈加丰富起来。

周代帛书与简册

    秦代之前流传下来的书迹很少,只有甲骨和钟鼎保存较多,但经过鑴刻,不免失真,而墨迹更是很难再见到。自甲骨文出土后,陆续发现一些残留下来的朱书和墨迹;最近地下古物陆续出土,先秦的墨迹渐多,如长沙附近,信阳等地皆有出土竹简、帛书等,皆是书史上十分珍贵的宝物,且将书史改观,其价质难以估计。

  东周楚绘书:

  长沙因为广辟土地,附椁一带的周秦陵墓多被发掘出来,此书即发现于长沙东郊的晚周木椁墓中。墓中书皆用竹笈贮藏,折叠端正,但可惜出土时未受到爱护,导致毁损过半,有许多已经毁损,只有这本完好无缺。

  此书为丝质,出土时已呈深褐色,几乎和文字相混,现在为锡克来﹝Sackler﹞所有。有彩色和实物等大的照片,也有红外线拍摄的黑白照片,字迹相当清晰。此绘书纵十五寸,墨迹如蝇头小字,肉眼不易见,分二面书写,正反颠倒;一面有八行,每行三十七字,另一面有十三行,每行三十四字,但漶漫不明的字共有二一八个。书的四周绘有奇禽怪兽及谲诡的人物,及傅青红诸彩色,每个图片的旁边还有神名及注释,内容像古代祷神之文。

  至于年代,根据文字和同时出土的遗物推定,应该是晚周时的东西;根据帛上的图片,又可知应是楚国之书。

  其书体为大篆,与东周金文中南土系的柔美婉曲相近,笔画以曲线为主,结体横扁,字体端整,章法整齐,有「交理玄奥,篆法奇古」之称。

  战国策:

  和帛书老子甲本同时出土。全书二十七篇,一万七千余字,其中十一篇和今日的战国策和史记内容相合,剩下来的十六篇大概是战国策的后半部,可以补正战国策和史记的缺失。

  书体是大篆,较帛书老子甲本更为高古,曲线显著而结体繁复、风韵奇古,有东周金文南土系婉曲柔美之韵致,亦是东周末期南土书法之杰作。

  长沙仰天湖战国楚简:

  历史上记载晋代不准曾挖掘魏襄王的墓,得战国楚简十余万册;近年长沙和信阳出土战国竹简,前后达四次之多,内容多是记载赠送死者器物的谴册,只有信阳长台关有出土诸子尺书这一类的古物。

  长沙仰天湖战国楚简,在民国四十二年于长沙南郊仰天湖第四十五号木椁墓出土,共四十三简,长约二二厘米,内容也是谴册。书体和战国金文中南土系的圆滑柔美相似,是大篆墨迹的杰作、书史的无价之宝。

 

东周石鼓文 

  本图为《石鼓文》局部,是战国时代秦国刻石。石鼓共有十枚,形似鼓状,每件石鼓上以籀文刻四言诗一首,共十首,其内容为记述秦王游猎之事,故石鼓又称为猎碣。字迹磨损很多,今藏在北京故宫博物馆。《石鼓文》在书法史上有承前启后的重要地位。它的字体是典型的秦国书风,并对后来秦朝小篆的出现产生了很大影响。同时其本身的艺术成就也很高,它的结体方正匀整,舒展大方,线条饱满圆润,笔意浓厚,在《石鼓文》字里行间已经找不出象形图画的痕迹,完全是由线条组成的符号结构。

石鼓文

    继金文的一种重要字体则是“籀文”。一般认为“籀文”也就是狭义所指的“大篆”。汉朝许慎《说文解字·叙》中说:“及宣王太史籀著《大篆》十五篇,与古文或异”。

  此即是以籀为人名,因人而名书体的说法,其它尚有不同说法。但是这种文字已无迹可考了,现在可以看到这种文字体系的,就是“石鼓文”。

  石鼓文即是刻在鼓形石上的文字,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刻石文字。石鼓共十个,每块各刻四言诗一首,内容是歌咏秦国君游猎情况的,故也称“猎碣”。近代考证,认为它是战国时期的秦物。石在唐初被发现,后经历代辗转,原有700多字,现已仅存200多字,其中一石文字全无。

  《石鼓文》字势雄强浑厚,朴茂自然。用笔匀圆挺拔:结体已趋方正;章法行列均衡、疏朗。它是秦系文字继承西周书法特点的划时代的优秀作品。历代书家、名人赞誉和临摹者甚多。苏轼在他的《石鼓歌》中说:“上迫轩(轩辕黄帝)颌(仓颉)相唯诺,下揖冰(李阳冰)斯(李斯)同筘鞧”。意思就是,黄帝时期造字的仓颉对它也得表示称赞、尊敬。历史上的篆书名家,秦朝的李斯,唐朝的李阳冰,就是从石鼓文中培育出来的小学生。

  后来的小篆,即是由这种文字脱化而来。

  发展:三代传世之刻石,以石鼓文最着。据说其文词有诗经之遗风,书体则如「铁索金绳,龙腾鼎跃」,当奉为石刻之祖,诚为至言。

  石鼓之数凡十,高约三尺,直径二尺余,本是「碣」,唐人不识,看它长的像圆鼓,便给它起了这样一个名字。文字则刻于四周,内容多记狩猎之事,故又称「猎碣」,但书体尚古,极为难解,历经学者考订之后大体可读,体裁为四言诗,而修辞、用韵、诗风俱与诗经相近,应当是诗经时代的作品,旦大抵为东周秦国之书,大篆之代表作。

  考石鼓文之书体,与东周西土系极为酷似,但较西周金文整练,且笔划都是曲线,字型或长或方,随字而异,间架匀整,布白宽舒,有疏朗之趣,行款整齐,纵横成列,字体大小如一,益显端整浑厚之风。

  欧阳修又称「其字古而有法」,并不难明白石鼓文的美丽。



攻吴王夫差鉴

金文

    大盂鼎是西周康王时期的著名青铜器,内壁有铭文,长达291字,为西周青铜器中所少有。其内容为:周王告诫盂(人名),殷代以酗酒而亡,周代则忌酒而兴,命盂一定要尽力地辅佐他,敬承文王,武王的德政。其书法体势严谨,字形,布局都十分质朴平实,用笔方圆兼备,具有端严凝重的艺术效果,是西周早期金文书法的代表作。

 概论:除甲骨文外,在殷代的一种重要文字是金文。它的名称也是由书刻的原料而来。

  关于金文的起源,传统的说法是:起于商代,盛行于周代,是由甲骨文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文字。1987年公布的新说法则是:一向被认为出现于甲骨文之后的金文,实际上早在甲骨文之前就已存在。

  金文是铸刻在青铜器的钟或鼎上的一种文字。钟多是乐器,鼎多为礼器。例如九鼎则为传国重器,王都所亿即鼎之所在,故称定都为“定鼎”。铸刻上面的文字,多为记事或表彰功德的内容。这种铭文,有的是凹下的阴文,有的是凸出的阳文。前者称为“款”,是“刻”的意思;后者称为“识”,是“记”的意思。所以金文也可统称为“钟鼎款识”。以后书法“款识”或“款式”的名称即由此演化而来。

  周继殷,统治天下达800年之久,所以金文的形体是随着时代而有所发展的。

  殷代的金文和甲骨文相似,因是金属铸成的字,所以笔画较甲骨文祖圆,形体也略较方正,行款一般是自上而下,自右而左:

  周初主文,从笔画到结字,都与殷商甲骨文,金文接近。

  例如,从有代表性的西周时的《大盂鼎》铭文(西周初期青锏器,高约1米,重153.5公斤,铭文19行,291字,记载周康王策命其臣盂,以及对盂的赏赐)可看出这时期金文的特点,即笔画往往首尾尖细,中腹肥重;字形大小、斜正不一,多具变化,风格尚似甲骨文。

  西周自昭王以后,金文逐渐进入成熟阶段,出现了各个王政时期的代表作品。现以西周恭王(也有写成共王的)时期(公元前946一前935年)《墙盘》铭文为例,可看出西周中期金文特点。盘,是盛行于商周时期的一种青铜器盥洗用具,上面多铸有铭丈。《墙盘》铭文,1977年春出土于陕西省扶风县境内。铭分两段,前段称颂西周六世先王及时王的业绩,后段列史墙家史,铭为史墙手笔。

  这种铭文已具有下列特点:(1)笔画圆匀,起笔、收笔、转笔多为圆笔。这为以后篆书用笔打下了基础。(2)字的结构比周初金文更加紧密、平稳。字形也比较有规律性,也为以后的文字统一奠定了基础。(3)章法上也比较讲究字距行列。有的严整规矩,有的显得疏朗开阔。

  金文,在笔法、结字、章法上都为书法的进一步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发展:最早的甲骨文随着殷亡而消逝,金文起而代之,成为周代书体的主流,因铸刻于钟鼎之上,有时也称为钟鼎文。据考察,商代铜器上便刻有近似图画之金文;其后继续演进,至商末之金文亦与甲骨文一致。此种金文至周代而鼎盛,绪延至秦汉。但商代器物和铭文皆少,秦汉以已至末流,所以应算周代为主流。

  据统计,金文约有三千零五字,其中可知有一千八百零四字,较甲骨文略多。金文上承甲骨文,下启秦代小篆,流传书迹多刻于钟鼎之上,所以大体较甲骨文更能保存书写原迹,具有古朴之风格。

  金文之全盛时期为周,周以平王东迁分为西周及东周──西周趋于端整雄浑,造成金文之黄金时代;东周因列国割据而形成地域特色──所以分别介绍之。

  西周:

  西周承殷末书风,直到成王时方产生独特的风格,书体雄浑典丽而壮观;在昭穆之后,则变为严谨端正。

  学术文化之发展多少会受到社会及政治等因素的影响。西周前期,自武王克殷,至康王之世,由于天下统一,社会安定,加上周公制礼作乐,堪称太平盛世,故书法家得以表现雄浑典丽之风格,内容亦有逐渐加长之势,如大盂鼎即为此期最典型之杰作也。

  而至昭穆之后,书风渐变,笔画由粗细相参而趋于均匀划一;收笔与起笔亦由方圆不一,而变成圆笔;行款甚至演成方格之形式,书风极为严谨端正。端整典雅之颂鼎、典雅整赡之大克鼎及稍具早期之风之毛公鼎等,皆为此期之代表。

  东周:

  自平王东迁,周王室衰微,演变成列国纷争之局面,由于诸侯自制铜器,书法因受其影响,呈现浓厚的地域色彩。列国铜器可概略分为东土、西土、南土、北土及中土五大系统;因北土、中土出土器物及铭文俱少,所以以东土、西土及南土为代表。

  东土系──劲直峭拔

  包括齐、鲁、邾、莒、札、薛、滕诸国,以齐国为盛。其共同点为书体高长,笔划变为直线,与西周之曲线笔划异趣。齐陈曼簠之严整劲峭堪称东土系之杰作。

  西土系──古朴雄浑

  西土系包括秦、晋、虞、虢诸国,以秦最盛,其书体近似小篆,有古朴雄浑之风。

  秦并六国,书法亦融合各地之风,遂产生较完美之书法,为秦代小篆奠定良基。南土系──柔美浑圆

  南土系包括楚、吴、越、徐等国,而以楚最盛,书法柔美浑圆。值得注意的是徐国之器『王孙遗者钟』书风与齐器较近,章法纵横整齐,端整之中又有流丽之风;可知列国之书仍相互影响,东土、西土之分,也非绝对界限,交流亦不可能循后人所定之界进行。

  秦代金文渐至末流,所存石刻书迹亦不多存。秦始皇一统天下后,一法度、衡石、丈石之业,皆刻或铸于铜铁之上,以颁行天下。其以曲线为主,间架平稳,整齐中寓变化,气势奔放,堪称小篆之杰作,也为后代习小篆者提供了最可信之完整资料。

 

    毛公鼎是西周青铜器中赫赫有名的重器之一,作于西周晚期的宣王时期。内壁铸有多达498字的长篇铭文。其内容是周王为中兴周室,革除积弊,策命重臣毛公,要他忠心辅佐周王,以免遭丧国之祸,并赐给他大量物品,毛公为感谢周王,特铸鼎记其事。其书法是成熟的西周金文风格,结构匀称准确,线条遒劲稳健,布局妥贴,充满了理性色彩,显示出金文已发展到极其成熟的境地。

 《祭祀狩猎涂朱牛骨刻辞》,商代武丁时期的作品,风格豪放,字形大小错落,生动有致,各尽其态,富有变化而又自然潇洒。不愧为甲骨文书法中的杰作。

 概论:甲骨文主要是殷商后期刻在龟甲、兽骨上的一种文字,1899年(清光绪二十五年)在河南安阳小屯村一带发现。这里是殷的京城旧址,所以甲骨文又称“殷墟”文字。这些甲骨多是王室的档案材料,以后不断发现,先后出土达十几万片。

  这些甲骨的内容多是占卜。因古人崇尚迷信,不论祭祀、征战、田渔、出入、收成、风雨、疾病等都要占卜,并且把占卜的时间,占卜者的姓名,占卜事情的结果、应验情况等用刀刻在龟甲或牛骨上面。因为多是与占卜有关的文字,因此甲骨文亦称“卜辞”或“龟甲”文字。

  据考证,甲骨文已有3500左右的单字。有近一半的字已经认出,其余尚有待继续辨认。

  从字体的数量和结构方式来看,甲骨文已经是发展到了有较严密系统的文字了。汉字的“六书”原则,在甲骨文中都有所体现。但是原始图画文字的痕迹还是比较明显。其主要特点:

  (1)在字的构造方面,有些象形字只注重突出实物的特征,而笔画多少、正反向背却不统一。

  (2)甲骨文的一些会意字,只要求偏旁会合起来含义明确,而不要求固定。

  因此甲骨文中的异体字非常多,有的一个字可有十几个甚至几十个写法。

  (3)甲骨文的形体,往往是以所表示实物的繁简决定大小,有的一个字可以占上几个字的位置,也可有长、有短,有

  (4)因为字是用刀刻在较硬的兽骨上,所以笔画较细,方笔居多。

  由于甲骨文是用刀刻成的,而刀有锐有钝,骨质有细有粗,有硬有软,所以刻出的笔画粗细不一,甚至有的纤细如发,笔画的连接处又有剥落,浑厚粗重。结构上,长短大小均无一定,或是疏疏落落,参差错综;或是密密层层十分严整庄重,故能显出古朴多姿的无限情趣。

  甲骨文,结体上虽然大小不一,错综变化,但已具有对称、稳定的格局。所以有人认为,中国的书法,严格讲是由甲骨文开始,因为甲骨文已备书法的三个要素,即用笔、结字、章法。

  发展:甲骨文因镌刻于龟甲与兽骨上而得名,为殷商流传之书迹;内容为记载盘庚迁殷至纣王间二百七十年之卜辞,为最早之书迹。殷商有三大特色,即信史、饮酒及敬鬼神;也因为如此,这些决定渔捞、征伐、农业诸多事情的龟甲,才能在后世重见天日,成为研究中国文字重要的资料。

  商代已有精良笔墨,书体因经契刻,风格瘦劲锋利,具有刀锋的趣味。受到文风盛衰之影响,其大至可分为五期,底下分别介绍。

  一、雄伟期:
  自盘庚至武丁,约一百年,受到武丁之盛世影响,书法风格宏放雄伟,为甲骨书法之极致。大体而言,起笔多圆,收笔多尖,且曲直相错,富有变化,不论肥瘦,皆极雄劲。

  二、谨饬期:
  自祖庚至祖甲,约四十年。两人皆可算是守成的贤君,这一时期的书法仅饬,大抵承袭前期之风,恪守成规,新创极少,但已不如前期雄劲豪放之气。

  三、颓靡期:
  自廪辛至康丁,约十四年。此期可说是殷代文风凋敝之秋,虽然还有不少工整的书体,但篇段的错落参差,已不那么守规律,而有些幼稚、错乱,再加上错字数见不鲜。

  四、劲峭期:
  自武乙至文武丁,约十七年。文武丁锐意复古,力图恢复武丁时代之雄伟,书法风格转为劲峭有力,呈现中兴之气象。在较纤细的的笔画中,带有十分刚劲的风格。

  五、严整期:
  自帝乙至帝辛,约八十九年。书法风格趋于严谨,与第二期略近;篇幅加长,谨严过之,无颓废之病,亦乏雄劲之姿。

  甲骨上细瘦的笔迹,也受到刀刻的影响。

  占卜时常用〝是〞或〝否〞刻于龟甲中央纵线两侧,自此中线向左右书写,故两旁对称和谐,具有行款对称之美。且契刻后,大小字分别填上墨朱,或正反面分填朱墨,更深具艺术之意味,堪称书史奇迹。 

商晚期兽骨甲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