鄙人看名家之惠施与庄周


Blueski推荐 [2009-6-11]
出处:Sina Blog
作者:随风
 

惠施是战国中期名家的代表人物之一,是先秦名家中科学主义一派的创始人。他不仅是一位哲学家、逻辑学家、科学家,还是一位十分著名的政治家。非常可惜的是,惠施的著书已全部散失,现存于世的只有《庄子.天下篇》所记述的“历事十事”及“辨者二十一事”中的某些论题。因而想弄清惠施的思想,就不能不提及他与先秦时期另一位伟大的思想家--庄子的关系。因为惠施于庄子不仅在个人关系上是非同一般的朋友,而且在思想上也是一对诤友,惠施的许多思想也是由于通过与庄子的交往而被记载于《庄子》中保留下来的。正因为如此,致使后来的学者往往将惠施化入道家,并采取“以庄解惠”的方法来研究和评价惠施的思想。
    然而事实远非如此简单,我们还是从惠施与庄子的个人交往和思想辩论两个方面来看看这二人的关系,以期弄清两人在思想实质上的差别吧。
    据有关文献记载,惠施与庄子的交往并不是从一开始就有十分良好的关系,甚至二人之间还存在一定程度的敌意。据《庄子.秋水》篇记载:惠施在魏任宰相时,庄子前去拜访。有人私下对惠施说:庄子此来,是打算夺取你的相位。于是惠是十分恐慌,派人在国内搜了三天三夜,想抓住庄子。这个小故事充分说明了二人开始交往时,关系并不好。这从《淮南子.齐俗》的一段记载也可以得到佐证。“惠子从车百乘以过孟诸,庄子见之,弃其余鱼。”可见此时庄子对惠施铺张的作为还甚为不屑一顾而且是十分鄙视的。
    大概是惠施被张仪逐出魏国,丢了官位从而一心钻研学术之后,他与庄子的关系才逐渐的亲热了起来。造成两人关系改善的原因估计有好几个,一是由于惠施丢官以后痛切的感到了政治的无情,已无在政治上东山再起的雄心,进而刻苦钻研学士,只言自然而不言政治,这样就与视名例如粪土的庄子有了共同点,二人的地位也完全平等了;第二个原因是惠施丢官之后去了宋国,而庄子主要在宋国生活和活动,这样就为二人的接触提供了方便,随着接触的增多,互相间的了解自然也会增强;第三个原因,恐怕也是最主要的原因,即二人所进行的学术研究主要都是自然,这样二人就自然有了共同的志趣和共同的话题。虽然两人观点和立场不同,但因研究对象相同,这样就可以使他们从各自的观点、立场出发互相批评对方的学术思想,通过这种学术交往以致二人成学术思想上的诤友。据《庄子》记载,惠施在宋国期间常与庄子一起游玩、论辩,二人成为莫逆之交。在《庄子.徐无鬼》的一段记述,就清楚的表明了二人及位深厚的友情:庄子送葬,经过惠施的坟墓时,回头对随行的人说了一个鼻尖削泥的故事,并感叹自从先生去世,我也就没有了谈辨的对象了。他深切的表达了对惠施的怀念之情,对庄子的这段话,《淮南子.修务》曾作过这样的评论:钟子期死了以后,伯牙绝弦破琴,认为世上无人能真正欣赏它的琴声了。惠施死后,庄子再也不与人谈辨,说世上再没有人能与他谈辨了。这是把惠施与庄子的关系比作钟子期与伯牙那种知音的关系,可见二人的友情是何等的深厚。
    虽然惠施与庄子的情谊非常深厚,但在思想观点上却有着本质的不同,因而二人之间经常进行辩论,正是通过这些辩论,而人才成为学术思想上的诤友。
    对惠施的思想观点,庄子从总体上持否定态度,他认为惠施的思想虽然十分广博,但其道理却十分驳杂,说的话也不中用,其根本原因就在于他“弱于德,强于物”,即忽视自身的道德修养,一心只研究关于万物的道理,这样就根本离开了“道”,所以走上了一条迂回曲折的道路。在大道面前,惠施所作所为就象一只蚊虫那样徒劳无功。庄子之所以对惠施的思想作出如此消极的评价,根本的原因就在于他与惠施在根本的原则问题上持有相反的看法。这在庄子与惠施的多次辩论中显露无疑。
    《庄子.德充符》记述了惠施与庄子关于人有情欲还是无情欲的辩论:惠施对庄子说:“人是没有情欲的吗?”庄子回答:“是的。”惠子进一步问:“人若无情欲,怎么能称作人?”庄子答:“道给了人以容貌,天给了人以形体,怎么不能称为人?”惠施再问:“既然称为人,怎能没有情欲?”庄子说:“这不是我所讲的‘情欲’,我讲的无情欲,是说人不以好恶来损害自己的内在本性,往往顺其自然而不以人为来养生。”惠施说:“不养生,又如何保存自己的生命?”庄子说:“道赋予人以容貌,自然赋予人以形态,不要让好恶伤害本性。现在你却使自己精神向外操劳,劳费你的精力,倚在树下歌吟,伏着几案上休息,上天给了你形体,你却以‘坚白’之类的题目来争鸣。”  这个辩论反映了惠施于庄子在“人之情欲”问题上的不同见解。惠施认为人有情欲,没有情欲则不能谓之为人,有情欲就要知道如何养生,以保存自己的生命。惠施所强调的就是人的情欲乃人之本性,失此本性就不能称为人了。庄子则否定人有情欲,他认为道赋予人以容貌,上天赋予人以形体,所以不应以好恶来损害人的本性,顺应自然不人为地去养生,反对人向外去追求。而惠施则相反,人的情欲乃人之本性,人的本性就是要向外去追求以保存生命。庄子否定人情欲的存在,主张内省,向内心去下功夫,这样才能悟得“大道”,这是他“堕肢体。。。离形去知,同于大通”这一根本思想总值的表现。而惠施则反对庄子否定人的情欲,否定积极认识和利用万物来保存人的生命的消极无谓的观点。这一辩论充分表明了二人在基本的思想原则存在着的根本分歧。
    《庄子.秋水》记载了一则惠施与庄子关于人能否知道鱼之乐的辩论。大意是这样的:庄子与惠子二人同游于濠水桥上。庄子对惠子说:“白鱼悠然自得的游来游去,看上去很快乐阿!”惠子质问道:“你不是鱼,怎么能知道鱼是快乐的?”庄子反问“你不是我,怎么知道我不知道鱼的快乐?”惠子答道:“我不是你,固然不知你;但你也不是鱼,你也不能知道鱼的快乐,这不是很明显的道理吗?”庄子回答:“这得追循我们这一话题的缘起。你说:‘你怎么能知道鱼是快乐的?’这句话说明,你已经知道了我知道鱼的快乐才来问我。我是在濠水桥上知道的。”  这个看来似乎是玩弄概念的游戏,但却包含着十分深刻的哲学意义,它涉及到一个十分严重的认识论问题,即认识者考虑问题的角度以及认识者的认识能力问题。  庄子从相对主义的立场出发,否定认识事物的可能性,但这里似乎他是认为可以知道鱼的快乐的,者是否与他的哲学总值违背呢?其实庄子并不是在说明鱼的快乐是可以知道的,他所要说明的是,人们考察事物的角度不同,那么得出的结论也就不同。他在《齐物论》中说过:世界上的事物没有不是“彼”的,也没有不是“此”的。从他物那方面就看不到这方面,从自己这方面来了解也就知道了。“此”和“彼”并没有什么区别,“此”也就是“彼”,“彼”也就是“此”。按照这种理论,如果在你的立场上不知道鱼的快乐,那你换个角度,站在鱼的立场上不就知道了吗?惠施则反对这种抹杀事物彼此区别的相对主义理论。认为你不是鱼,是无法知道鱼的快乐的。惠施这种说法,从认识论上来说,其意思是既然你认为外界的事物是不可认识的,那你就不可能知道鱼的快乐。惠施对庄子的这个诘难是有道理的,庄子正是从上述相对主义的观点得出否定人有认识事物的能力的不可知论的。在他看来,既然“此”也就是“彼”,“彼”也就是“此”,因此“是”是“非”,“非”也就是“是”,根本就没有判别是非的客观标准,这样人们所获得的对外物的认识是不是真正对外物的认识这是无法判定的。然而庄子在与惠施的“鱼之乐”之辨中又说他知鱼之乐,所以惠是抓住他言论中的这一矛盾来驳斥他相对主义的不可知论。为了避免这一矛盾,庄子十分狡猾的玩弄了一个偷换概念的手法,他把惠是的问话“你怎么知道鱼的快乐?”偷换成了“你在哪里知道鱼快乐的?”然后回答施惠说“我是在濠水桥上知道的。”这就把“能否得知鱼之快乐?”这一认识能力的问题,偷换成了“在哪里知道鱼的快乐的?”这样一个关于地点的问题了。庄子由于此避免了从正面回答惠施对他的责难,并没有从根本上面答“如何的之鱼的快乐”这一关于人的认识能力的重大问题,但由此也可看出,庄子还是不承认人有认识万物本质的能力的。这方面还可以从庄子鱼惠施的另一个著名的辩论--孔子之辨中进一步了解到。
    《庄子.寓言》中记述了这一关于孔子的辩论:庄子对惠子说:“孔子生年六十,而六十年中发生了许多变化。起初认为对的,后来又认为是不对的,不直到现在认为对的东西,就不是五十九岁时认为错的东西。”惠子说:“这是因为孔子能够激励自己的心智而努力学习新的知识啊。”庄子说:“孔子早已拒绝这样做了。”  这个辩论中,庄子的用意在于证明人的认识能力的有限性,证明是非标准是不存在的,从而论证人们没有必要去追求关于外界的真知这样一个相对主义不可知论的观点。在庄子看来,由于事物的变幻莫测,人们根本无法去正确的认识它们,即便是孔子这样的圣人也是如此。比如他活到六十岁时认为正确的东西是否是他五十九岁是认为错误的东西,这是无法判定的。在惠施看来,孔子看法的改变是因为他不断刻苦追求新知识的结果。随着知识的丰富和深化,过去认为是正确的,现在就可能认识到是错的,反之,过去认为是错的,今天也可能认识到是正确的。惠施的目的在于说明,人们对某一问题看法的改变是与认识主体知识积累的多寡有关系,这是对认识或认识能力具有相对性的一种辩证看法。从这种观点出发,他主张认识主体应不断努力增加新知识,从而提高自己的认识能力和判断是非的能力,这是与庄子相对主义的不可知论根本对立的。而庄子却反对惠施的这种看法,他认为,孔子正是由于无法区别是非对错,所以改变了过去那种刻苦追求新知识的态度,而且拒绝再这样做了。这里再次表明了庄子对判别是非客观标准的否定,对人的认识能力的否定,他从夸大人的认识能力的相对性,夸大是非标准的相对性导致了极端的怀疑论。
    通过以上三个有名的辩论,基本上可以看到惠施与庄子在思想本质上的根本区别之所在。确切的来说,惠施是一个中国古代杰出的辩证论者,而庄子则是一个极端的相对主义者。历来一些学者将惠施与庄子的思想混为一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在于他们只看到了惠、庄二人个人关系十分友善,有很深的情谊,却没有看到他们在思想上的根本差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