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绾:邦哥,我也不想反啊,只是我实在心里不踏实(1)


编辑:桐风惊心 [2010-3-14]
出处:国学论坛
作者:郭灿金 许晖
 

“不能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愿同年同月同日死”,这是刘关张在桃园组建黑社会之时所宣读的誓词,同时也是引证率最高的誓词。自这句誓词横空出世以来,它就无数次地激荡起绿林好汉、豪滑大侠的壮志,成为他们与同伙相互鼓劲的经典用语。但我们应该注意到其中深深的遗憾—“不能同年同月生”。因此,“同年同月同日生”似乎也是衡量友谊的一个重要指标,只是古往今来一对异姓兄弟之间真能“同年同月同日生”的实在少之又少。

但有两个人例外,他们就是刘邦和卢绾。

刘邦与卢绾不仅仅是同年同月同日生,而且是同乡,不仅如此,他们的父亲也是莫逆之交。这么多的相同,使二人建立起了深厚的友谊。他们一起读书,一起玩耍,一起泡妞……即使刘邦被官吏追拿东躲西藏之时,卢绾也总是随同左右,东奔西走,如影随形。

天下大乱,刘邦起兵,卢绾就以宾客的身份相随。到汉中后,卢绾被刘邦任命为将军,但很少真正单独外出打仗,他似乎每天都陪在刘邦身边。即使刘邦做了汉王之后,卢绾依然可以在刘邦的卧室内自由出入,甚至连刘邦的避孕套放在哪个抽屉里他都了如指掌。明眼人看得很清楚,在刘邦这里,没有任何人比卢绾更吃得开。就是萧何、曹参等人,虽然也很受重用,但那更多是一种工作关系,一种上下级关系,这些关系是无法与刘邦、卢绾之间的关系相提并论的。

因此,在刘邦还是汉王的时候,卢绾就被封为长安侯。

汉高祖五年(前202年)冬天,不可一世的项羽已经在乌江边给自己的生命画上了句号,大汉王朝即将正式建立。刘邦深知卢绾还没有像样的功绩,就特意挑了一个风险较小但又易于建功的机会给卢绾,让他另带一支军队,和刘贾一起攻打纸老虎—临江王共尉,当然是旗开得胜。之后又随刘邦攻打燕王臧荼,臧荼也是俯首称臣。伴随着卢绾的几次轰轰烈烈的胜利,天下平定。

高祖平定天下之后,在诸侯中不是刘姓而被封王的共有七个人。高祖想封卢绾为王,但又害怕群臣心存怨恨,自己的真实想法因此不好说出口。于是就采取*推举的办法,让群臣推选谁可以做燕王。结果可想而知,卢绾以全票当选燕王,长时间热烈的掌声从汉高祖刘邦的朝堂里传出。刘邦随即以最快的速度签署了卢绾的任命书。

汉高祖十一年(前194年)秋天,陈豨在代地造反。这在当时可是个大事。

陈豨是宛朐(今山东曹县附近)人,也是刘邦的开国功臣。高祖七年冬天,韩王反叛,逃入匈奴。刘邦封陈豨为列侯,以赵国相国的身份率领督统赵国、代国的边防部队,统管这一带戍卫军队。

怎么说呢,陈豨这个人有很多优点,譬如他没有一点架子,对待宾客用的就是平民百姓之间的交往礼节,而且总是谦卑恭敬,屈己待人。他这人就是有些爱慕虚荣,有一次,他高调地休假回乡,后面随行的车子就有一千多辆。没办法,他就喜欢这么夸张,如同今人结婚喜欢弄几十辆轿车装点门面一样。那次回乡,走到赵国正好赶上天黑,就在赵国国都邯郸过夜,一下子就把邯郸所有的宾馆住满了,一时传为美谈。

自己不注意就容易给别人留下把柄。陈豨庞大的行亲队伍还没走出赵国国境,赵相国周昌就专程进京找刘邦去垫砖去了。周昌添油加醋,大肆渲染,依据陈豨宾客众多、独掌兵权的客观事实,推断陈豨必有变故。于是刘邦就派人追查陈豨的宾客在财物等方面违法乱纪的事,其中不少事情自然牵连到陈豨头上。陈豨非常害怕,不久便自立为代王,劫掠了赵、代两地。

刘邦御驾亲征,陈豨自然不是对手,情急之下只好派手下王黄去向匈奴求救。为了打乱陈豨联合匈奴的计划,燕王卢绾也派手下张胜出使匈奴,声称陈豨等人的部队已溃不成军,想以此来影响匈奴的出兵计划。

张胜是个很有政治头脑的人物,善于独立思考。这样就很可怕。

张胜抵达匈奴以后,恰逢被驱逐出境的前燕王的儿子臧衍,臧的一席话改变了张胜的命运,也改变了卢绾的命运:“您之所以在燕国受重用,是因为您熟悉匈奴事务。燕国之所以能长期存在,是因为诸侯多次反叛,战争连年不断。现在您想为燕国尽快消灭陈豨等人,但陈豨等人被消灭之后,接着就要轮到燕国,您这班人也要成为俘虏了。您为什么不让燕国延缓攻打陈豨而与匈奴修好呢?战争延缓了,能使卢绾长期为燕王,如果汉朝有紧急事变,也可以借此安定国家。”这显然是臧版的“狡兔死,走狗烹”,结合韩信等功臣的结局,张胜没有理由不认为臧衍说得在理。于是他掉转方向,开始暗中让匈奴帮助陈豨攻打燕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