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相吕不韦(上)


编辑:小鱼的理想 [2010-4-1]
出处:网上流传
作者:未详
 

吕不韦是卫国濮阳人,世代经商,家境富裕。吕不韦在邯郸时,遇到了在赵国为质的秦国王孙异人。吕不韦认为异人奇货可居,对异人进行政治投资,倾其所有,使异人成为秦国太子安国君赵柱的嫡子,异人改名子楚。秦昭王死后,吕不韦成为秦国的相邦,开始主持朝政。为了实现自己心中的政治理想,吕不韦连续杀死了赵柱和赵子楚两位秦王。吕不韦执政期间调整了过于紧张的秦国内外政策,在秦国兼并六国的统一战争中起到了十分关键的作用。为了表明自己的施政纲领,吕不韦还主持编写了吕氏春秋。但是,胸有大志的吕不韦却并没有机会全面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秦国的另一位权臣嫪毐对吕不韦发出了挑战,并依靠太后的支持挫败吕不韦。在秦王政的支持下,吕不韦击败了发动政变的嫪毐。但是,秦王政亲政后,立即除掉了吕不韦,独掌秦国大权,为自己的祖父和父亲报了仇。卫国是战国时期的商业王国,卫国的都城濮阳和陶是战国时期最著名的商业大都市。卫人有经商的传统,吕不韦就是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吕不韦往来贩贱卖贵,家累千金,生活得很舒适。与濮阳离得不远的赵都邯郸是赵国最繁华的商业城市。邯郸历史上属于卫国,居住着很多卫人,与卫国同俗,许多卫国商人都喜欢到邯郸经商,吕不韦也经常到邯郸来,并且在邯郸还设立了自己的店铺。吕不韦在邯郸期间结识了在赵国为质的不得意王孙异人。异人是秦昭王的太子安国君赵柱的一个儿子。安国君妻妾成群,有二十多个儿子。异人排行中间,非长非幼,自己的母亲夏姬又不受安国君的宠爱,异人在安国君的诸子中处于十分低微的位置。但是,异人生得灵秀标致,年纪轻轻却城府极深,让走南闯北、阅历丰富的吕不韦也暗自称奇。卫国虽然在政治上一塌糊涂,在国际上也没有什么地位,但却盛产政治能人,端木赐、李悝、吴起、卫鞅都是卫国人。这些人在卫国浓郁的商业传统的熏陶下,十分擅长经营理财,在他们的政治生涯中屡屡在经济工作中有不俗表现。由于有了这些前人的标榜作用,尤其是横跨商界和政界的端木赐,已经在商业上获得成功的吕不韦打算在政界有一番作为。吕不韦有着自己的政治理念,志向远大,虽然一直在寻找从政的机会,却都不理想,与自己胸怀天下的大愿相去甚远。吕不韦见到异人后,以一个商人的眼光判断,异人奇货可居,非常值得下大本钱投资,虽然风险很大,还没有成功的把握,但是吕不韦知道,自己对异人的政治一旦成功,不仅可以成几十上百倍的收回投资,还可以平步青云,在政坛上有所作为。于是,吕不韦决定拿出自己的全部家底冒险豪赌一把。吕不韦的父亲知道商场的回报尚可计算,而拥立一个国王的回报则不可估量,对吕不韦的风险投资也很支持。

异人在赵国为质期间,秦、赵交恶。对于敌国王孙异人,赵人十分敌视,异人整日惴惴不安、提心吊胆。吕不韦的出现,让异人紧张的神经多少得到了一定的松弛。吕不韦财大势大,与赵国的许多大臣关系不错,对异人起到了很大的保护作用。而且吕不韦出手阔绰,为人潇洒豪爽,懂得享受生活,让异人觉得与吕不韦的交往很舒服。青年异人与青年吕不韦性情相投,终日里难舍难分。但是,异人觉得萍水相逢的濮阳豪富吕不韦对自己这个有今天没有明天的失意王孙如此礼遇,定然是别有一番深意的,只是自己与富贵无缘,实在是无以为报。在吕不韦的周济下,原来寒酸拮据的秦国庶孽王孙异人焕然一新,衣食住行的水平全面提高,人物也更加光彩照人,异人对吕不韦给自己的奢华生活十分感激,与吕不韦的关系也到了可以谈论一些心底秘密的程度。吕不韦见时机成熟,便向异人说明自己打算帮助他谋求大富贵的想法。身处窘境的异人起先以为吕不韦是在开玩笑,并不在意,后来才发现吕不韦是非常认真地,便让吕不韦说说他如何帮自己摆脱困境、谋求富贵。吕不韦便说出了自己的想法。原来,安国君最宠爱的正妻华阳夫人无子,吕不韦打算先设法使华阳夫人认异人为自己的嫡子,再通过华阳夫人说服安国君立异人为太子。等到年老的秦昭王去世后,安国君即位,异人就是秦国无比尊贵的秦太子了。而等到安国君去世后,异人就是堂堂大秦的王了。异人觉得吕不韦的话很有些痴人说梦的味道,从自己为质异国到登上秦王宝座的中间环节太多,异人无法想象靠什么样的力量才能取得最终的成功。异人虽然身处困境,但却也是一个有理想、有野心的人,便同意了吕不韦的成王计划。异人知道在这个计划的实施过程中必然要采用许多非常规的手段。经过与吕不韦一段时间的交往,异人知道,吕不韦是一个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的人,在向这个目标前进的过程中,吕不韦必然会不惜一切代价和使用各种方法排除障碍的,违法犯罪的事情几乎不可避免。而事情一旦败露,自己与吕不韦就都是主谋。而且,吕不韦对政治的热中程度远远超过了自己,他帮助自己登上秦王宝座,要的也不是富可敌国,因为吕不韦并不缺乏财富,他要的是彪炳青史,在政治上要有一番大作为,权力才是吕不韦最终想要的东西,而这必将会造成自己与吕不韦之间的矛盾。异人并不是一个甘于充当傀儡的人物,他对权力也十分渴望。正是同样对权力的渴望,异人才同意与吕不韦合谋,也正是由于同样对权力的渴望,异人和吕不韦在事成后成了敌人。异人经过一番深思熟虑,决定与吕不韦冒险赌一把,与吕不韦盟誓,如果吕不韦能够帮自己登上秦王宝座,秦国就是他异人和吕不韦两个人的。

吕不韦的成王计划本来是十分飘渺不确定的,在政治斗争激烈的秦国要想取得成功,必然要经历很多坎,但是,吕不韦已经决心用自己的全部家当和生命去争取自己一生中最大的一次赌博了。事实上,吕不韦内心深处的终极目标是自己当上秦王,但此时还没有那么明确。吕不韦将全部家底一千金分做两份,五百金交给异人,让异人广结宾客,在诸侯间散播礼贤下士、交往广泛的名声,自己则带着另外五百金购买奇物玩好,进入秦国,游说华阳夫人姐妹。华阳夫人无子是个事实,安国君的儿子们都在挖空心思地想成为华阳夫人的嫡子,那样就有可能成为安国君的太子,日后的秦王储了。吕不韦在仔细地分析了解华阳夫人的情况后,决心先说服与华阳夫人最亲密的华阳夫人的姐姐。游说与求偶一样,要是有一个好的中间人,事情就等于成功了一大半。吕不韦在华阳夫人姐姐那里做足了工夫,得到了华阳夫人姐姐的倾力帮助。华阳夫人姐姐一方面是由于得了吕不韦的好处,一方面也是为了自己将来的富贵打算。吕不韦通过华阳夫人姐姐把奇物玩好以异人的名义献给了华阳夫人,说异人贤智,结诸侯宾客遍天下,声势很大,将来必是一个很有作为的青年。然后又大夸异人孝顺,每每想起安国君和华阳夫人就很动情,尤其是对华阳夫人十分挂念。华阳夫人的姐姐对华阳夫人的心思了如指掌,因而有的放矢,句句说到妹妹的心坎里。华阳夫人对异人献给自己的奇物玩好十分喜爱,知道这些宝贝价值不菲,是自己收到的最贵重的礼物。虽然华阳夫人对异人早就没有什么印象了,但在姐姐的描绘下,异人想来必定是一个英俊潇洒、年轻有为的贤孝青年。华阳夫人的姐姐见妹妹对异人已经有了很好的印象,便等过了一段时间,瞅准一个机会进一步劝导妹妹,说以色事人,终有一天会色衰而爱弛。现在妹妹正得太子的宠爱被立为夫人,但没有儿子,不如在诸子中早结贤孝者,立为自己的嫡子,以固自己的尊重地位。而太子百年后,自己的嫡子被立为秦王,终不失势,可以永保荣华富贵。姐姐的话,华阳夫人其实早就在自己的心里盘算过,只是觉得自己身边的这些孩子都不中自己的意。毕竟立嫡子是一件非常慎重的事,不能草率行事。华阳夫人姐姐把异人献宝与劝说妹妹立嫡子这两件事处理得很巧妙,尽量使这两件事的内在联系淡化,不给妹妹造成异人行贿的明显感觉。华阳夫人在与姐姐的谈话中开始考虑立嫡子的人选,但都觉得想到的人都不太合适,不禁有些感伤。这个时候,姐姐非常适时的提了一句异人,果然一语中的,华阳夫人豁然开朗。姐姐帮妹妹分析了异人的条件,认为异人在安国君诸子中最为贤孝有为,而且对华阳夫人十分忠心尊敬。异人的母亲不受宠爱,自己又是中男,在诸子中竞争条件较差,如果华阳夫人能够立异人为嫡子,异人定会十分珍惜这来之不易的荣华富贵,对华阳夫人必然会万分感激,终生都会尊重报答华阳夫人。华阳夫人觉得姐姐的话很有道理,再加上对异人的印象也挺好,便决心见见异人。可是,这个时候异人在赵国为质,异人要想回到秦国需要得到赵国的同意才可以。于是,吕不韦买通了赵孝成王的宠臣,向赵孝成王提出了秦国质子异人要回国省亲的请求。异人不声不响地回到了秦国。

异人回国后,吕不韦亲自策划了华阳夫人与异人母子相认的感人一幕。华阳夫人是楚国人,喜好楚语楚风。而且,太子安国君赵柱从小生活在宣太后的身边,也十分喜好楚国风俗。吕不韦便让异人穿楚服,操楚语,习楚风,结果在与华阳夫人相见时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本来就很俊雅的异人身着宽袖细腰的楚服更加显得潇洒飘逸,再加上对华阳夫人格外尊重有礼,华阳夫人看着就高兴,早就在心里认下了这个儿子。异人又哭又笑,显得对华阳夫人的感情真诚单纯,把这场相见描绘成了一幅游子慈母图。华阳夫人的表现已经证明她认下了这个儿子。华阳夫人觉得异人的名字过于突兀,便把异人的名字该为自己喜欢的子楚。华阳夫人让子楚暂时先住下,等自己说服太子后,再让子楚与太子相见。在一场无比的欢娱后,华阳夫人突然莫名地抽泣起来,惹得安国君赶紧细问原由。华阳夫人掌握住火候,向安国君述说自己无子的凄苦,又说异人在诸子中最为贤孝,美名远播,自己想把异人认为自己的儿子,请安国君批准。安国君一直觉得华阳夫人无子是一件很遗憾的事,总想对她有所弥补,她提的这个要求也不过分,而且自己也确实应该在诸子中选择最优秀的一个做为自己的嫡子,毕竟自己已是人到中年了。安国君原先也曾听人说起过异人在赵国交接诸侯宾客贤名四起,早就想见见这个近来名声大噪的儿子,只是异人在赵国为质,回国很不方便。华阳夫人听安国君说很相见异人,大喜,立刻派人把异人叫来。安国君见楚服楚风的异人果然人物突出、举止得体,已不是当年的萎靡模样,十分喜欢。华阳夫人又说自己已经给异人该名为子楚了,安国君说很好。安国君与华阳夫人刻下玉符,正是确定了异人的嫡嗣身份。从此,异人便以子楚闻名于诸侯。安国君和华阳夫人厚馈子楚,请吕不韦傅之,派人送子楚又回到了邯郸。

子楚回到邯郸后不久,娶了赵国一位豪强大家的女儿为妻。秦昭王四十八年(公元前259年)正月,赵夫人在邯郸为子楚生下一子,取名为政。由于秦国王室是嬴姓赵氏,按照贵族姓氏制度,男子称氏,女子称姓,故而这个男孩的名字就是赵政,也就是后来大名鼎鼎的秦王政,秦始皇。对赵、魏、韩、楚、齐、宋等国的国君皆按照当时的贵族姓氏制度以氏和名来称呼他们,而单独用姓和名来称呼秦始皇,把秦始皇称为嬴政既不符合当时的历史实际的,也没有做到称呼与他同时代人物的原则统一,颇有些不伦不类,这应该是对当时贵族姓氏制度的不了解所致。即便是秦始皇本人也会按照当时的贵族姓氏制度,认同赵政这个名字是自己的本名,而不知嬴政指的就是他,他也当然不会接受这个不合礼仪制度的臆造名。由于西汉的领导集团是平民出身,除了韩国王室出身的张良等少数几人,建国前很少有人享受过贵族姓氏特权的,很多人虽然有姓有名但却无氏和字这些贵族标志,有的人出身更是低贱,甚至于连姓都没有,只有一个名。西汉时期,贵族姓氏制度彻底弛废,本来代表血缘的姓和代表身份的氏混用。但是在汉以前的贵族阶层,姓氏制度是严格遵守的,对于秦王政,还是称做赵政更符合历史的客观实际。关于秦始皇赵政的出生还有一段十分著名的公案,说吕不韦把怀有自己骨血的邯郸绝色歌舞美姬送给了子楚,生下了秦始皇,秦始皇是吕不韦的儿子云云。这个故事是不真实的,出自汉朝人之手。吕不韦送怀孕赵姬与黄歇送怀孕的赵人李园的妹妹给楚考烈王这两个虚构的历史故事如出一辙,故事情节雷同,女主角都是赵国女子。用赵女做故事的女主角是汉人经常采用的人物设计,因为赵女是当时能歌善舞、风情万种的绝色美女的代名词,可以给人很多联想。吕不韦私生秦始皇这个故事的背后还隐藏着一个案中案。西汉初年,吕后称制,成为汉朝实际上的统治者。为了给自己的篡权提供合法的理由,吕氏党人便编出了这个故事。编这个故事的目的有两个。一是说明秦始皇是吕不韦的儿子,吕氏才是秦朝真正的王室血统,在血统上与赤帝子刘邦相竞争。吕后说自己是吕不韦的后人,而吕不韦又是秦始皇的父亲,那么自己当然也是有资格称制执政的。这比小吏刘邦慌称自己是无人得见的虚幻的赤帝子而得到天命资格要更站得住脚。二是说明吕氏才是秦王朝的正宗继承者,而不是刘氏。既然秦始皇是吕不韦的儿子,那么秦朝当然就自此变成了吕氏的天下,以吕后为首的吕氏家族重掌天下也就成了天经地义的事了。刘氏复辟后,这个故事又由于可以给秦始皇抹黑而得以存活。由于司马迁写史记不是官方修史行为,因而得以在选材上随心所欲。司马迁对吕后很敬佩,对刘氏诸帝却多有诋毁,他在选入这个故事的时候,是带有同情吕后的成分的。汉朝与秦朝一脉相承是不争的事实,虽然汉朝一再想突破秦朝打下的政治大框架,但却很少有什么建树。吕氏声称秦朝也是吕氏的说法对刘氏政权的合法性和合理性是有很大威胁的。秦昭王五十年(公元前257年),秦国猛攻赵国的都城邯郸,赵孝成王大怒,要杀了秦国的质子子楚。子楚与吕不韦用六百金向看守他们的官吏行贿,逃回了秦国。赵国要杀死子楚的妻子和儿子,赵夫人凭借自己家中的强大实力,竟然得以隐匿逃过了此劫。赵夫人为子楚与吕不韦提供的行贿用的六百金和赵夫人能够凭借家族势力得以躲过赵王的追杀、母子平安,都足以说明赵夫人是豪强大家之女,而不是没有身份地位的邯郸歌舞伎。

秦昭王五十六年(公元前251年),秦昭王赵稷去世,安国君赵柱即位,子楚成为秦太子。赵夫人和儿子赵政也从邯郸返回国内。赵柱即位的时候五十二岁,身体十分健康。赵柱是宣太后亲自定下的接班人,在秦昭王的诸子中是体智俱佳的佼佼者。秦孝文王赵柱在服丧期满后,正式即位不到三天,就死去了。子楚即位。秦孝文王的去世是吕不韦和子楚一手造成的。急于实现胸中政治抱负的吕不韦已经等不及秦孝文王自然死亡后,子楚即位,然后再任命自己主持朝政了。他要人为缩短子楚即位前的等待时间。三十一岁的子楚虽然知道这件事情大逆不道,但还是没有抵御住自己对王位的渴望,默许了吕不韦的做法。吕不韦此时在秦国朝中已经广结党羽,特别是与秦军名将蒙骜的关系最为密切。事情做得没有任何先兆,一切都在不声不响中完成了。秦国没有发生什么变乱,就顺利完成了权力交接。子楚即位后,尊母亲华阳后为华阳太后,尊自己的真母为夏太后,任命吕不韦为相邦,主持秦国朝政。一心以为可以靠子楚享受晚年的华阳太后没过几年就去世了。子楚的成王之路充满阴谋和血腥,使子楚对吕不韦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商人吕不韦为了谋取商业利益可以不择手段,他为了实现自己胸中的政治理想同样也是不择手段的。而自己为了当上秦王竟然成了吕不韦的同谋。子楚越来越强烈地感觉到不是吕不韦在帮助自己成为秦王,而是自己在帮助吕不韦实现他的理想,自己只不过是吕不韦实现个人抱负的一个棋子。子楚越想越懊恼,决心摆脱吕不韦的束缚。此时,吕不韦已经控制了秦国的朝政,独揽了秦国的执政权,把子楚完全架空了。子楚不是一个甘于被别人摆布的人,他也有自己的政治见解和施政主张。而且他越来越为自己同意吕不韦杀死自己的父亲而后悔。子楚不能忍受自己在整个事件中的从属地位和失去亲人的悲痛,决心重夺大权,向吕不韦复仇。但是吕不韦没有给子楚任何机会。吕不韦在确定子楚已经把自己当成敌人后,便毫不留情的杀死了子楚。三十四岁的子楚在即位三年后,怀着满腔的遗憾和懊悔死去了。十二岁的少年赵政即位。从此,吕不韦成为秦国政坛说一不二的人物。
秦国在秦昭王朝打响了兼并六国的统一战争,吕不韦执政后,积极推动秦国对外的兼并战争,灭掉了东周,取得了韩国的成皋、巩,秦界至魏都大梁,置三川郡。接着又北定太原,攻魏高都、汲,攻赵榆次、新城、狼孟三十七城,攻上党,置太原郡。攻魏酸枣、燕、虚、雍丘、山阳二十城,置东郡。吕不韦连置三郡后,秦国的版图向东猛烈扩张,三晋地日蹙。随着秦国在兼并战争的连连告捷,秦统一天下的大模样越来越清晰,吕不韦十分兴奋,他为统一天下这一前无古人的丰功伟业能够由自己亲自完成而兴奋。为了迎接即将到来的胜利,吕不韦开始考虑秦统一天下后如何管理这一空前庞大的帝国的问题了。秦昭王与赵国连续恶战五年,虽然借外战消灭了国内政敌、掌握了军政大权、巩固了王权,并且极大的消耗了赵国的实力,但是秦国自身的消耗也很大。秦昭王还没有来得及亲自秦国的经济结构以适应越来越剧烈的战争需要就去世了,这项工作落到了吕不韦的身上。吕不韦本人对经济工作十分在行,迅速将秦国的农业和畜牧业的现有资源组织起来,转化为战争动力,使秦国在稍事休整后就恢复了大规模长期作战的能力。吕不韦知道,兼并战争必须要趁热打铁、连续打击,不能给对手喘息的机会,尤其是秦国最强劲的竞争对手赵国。而赵国正是在秦国的连续打击下,由于自身的战争恢复能力不如秦国,虽然一再战胜秦军,但最后还是被秦国不停息的军事打击活活拖死了。吕不韦的战时经济政策十分成功,把秦国的经济实力很好地转化成了战争潜力,继而又把这种战争潜力转化成了现实的军事实力,最后在战场上又变成了最终的军事胜利。在秦国统一战争的经济支援上,吕不韦建立了一套效率很高的保障体系。
吕不韦亲自主持宾客编写了这部经典巨著。吕不韦门客三千,多为来自各诸侯国的文化精英,与孟尝君充斥鸡鸣狗盗之徒的三千门客在文化水平上是天壤之别。来自各国的文化精英们对本国的民众心理、国家性格的优劣洞若观火,都充满热情地为即将到来的统一大帝国的统一意识形态贡献自己的才智。吕氏春秋是一个完整的思想体系,蕴涵着以吕不韦为首的当时各国知识精英对统一后的新帝国的政治、文化主张。可以说,吕氏春秋为秦统一天下提前做好了思想上的准备。如果吕不韦不倒台,如果秦王政能够沿用吕不韦治理统一帝国的思想,秦也不会那么短命,而中国的强大民族之路也必然要更上一个新的高度。吕氏春秋明确提出了吕不韦的治国主张,是吕不韦为迎接统一帝国的到来而提出的施政纲领。为了让各国了解自己的政治主张,吕不韦做了一个非常成功的政治广告。吕氏春秋的编写是十分严谨精细的,吕不韦把吕氏春秋在咸阳最繁华的市门发布,悬千金与其上,声明任何人如能增删吕氏春秋一字就可以得到一千金。这就是一字千金的故事。这个广告大获成功,吕氏春秋在各国广为传诵,吕不韦的治国思想也得到了宣传。各国从吕氏春秋中看出来秦国的治国方略即将发生大的转变,秦国将越来越包容不同的文化,使得各国的百姓和士人在吕不韦描绘的统一后的富裕稳定的生活十分向往。吕不韦在统一前夜的这次向各国做的未来宣言得到了各国士人和百姓的支持,为秦能够最终统一六国做了充分的思想和舆论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