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战国钱币


blueski推荐 [2010-12-4]
出处:来自网上
作者:迈可
 

(所有相关知识及文物介绍均来源于网络)

布币是中国古代货币,因形状似铲,又称铲布,春秋时期出现,直至战国晚期铸行并流通的铲形货币。“布”是“镈”的同声假借字,在古代通用。布币是从青铜农具镈演变而来演变而来的,主要在三晋、两周地区通行。

最初的布币,保留着其作为工具的模样,留有装柄的的銎,原始而厚重,故称为空首布;后来逐渐减轻,变薄,变小,币身完全成为片状,称为平首布。平首布上面通常铸有地名或纪重的文字。后来王莽的新朝亦曾造布币。

三晋,原是中国的战国时期的赵国、魏国、韩国三国的合称,后演变为中国山西省的别称。

春秋时期的晋国被战国的赵国、魏国、韩国三国所取代,史称“三家分晋”。因此,在《战国策》、《史记》、《资治通鉴》等书中,将赵、魏、韩三国合称为三晋。

三晋成为地理名词,指赵、魏、韩三国故地,见于《后汉书》“冯衍列传”:“龙门之阳,三晋之路,西顾酆鄗,周秦之丘,客观之墟,通视千里。”

点击查看原始尺寸

点击查看原始尺寸

圜钱也称圜金、环钱,是一种中国古代铜币。主要流通于战国时的秦国和魏国。圆形,中央有一个圆孔。钱上铸有文字。一说由纺轮演变而来;一说由璧环演变而来。是方孔钱的前身。

点击查看原始尺寸

刀币,又称刀钱,是一种中国古代的铜币名。可能是由古代戎狄生产工具的刀演变而成。

刀币最早起源于春秋时期齐国,由刀首、刀身、刀柄和刀环四个部分组成,齐刀币含铜量达到了百分之七十以上,制程精美,是刀币的代表作。战国时期刀币已流通于齐、燕、赵等国。种类很多,有齐刀、即墨刀、安阳刀、针首刀、尖首刀、圆首刀、燕召刀和明刀等。上面铸有金文(大篆)文字,有“齐法化”、“齐之法化”、 “安阳之法化”、“节墨之法化”、“簟邦法化”、“齐建(造)邦长法化”等字,因文字数不同又有“三字刀”、“四字刀”和“六字刀”之称。六字刀可能是当时的纪念币,一说姜太公封齐地时,铸此币以示造邦或建邦,另说齐桓公称霸后,铸此币以纪念之。

点击查看原始尺寸

点击查看原始尺寸

蚁鼻币又称蚁鼻钱、鬼脸钱,是中国战国时期楚国地区流通的铜币,高约1.8厘米,重约3克,形似海贝,是从贝币演变而来的。其名称乃因其形象而得。钱币的正面有阴文,下端有孔,但大多未穿透。最普通的为人脸形,文字多见为“咒”“紊”(有“圣朱”、“各六朱”及“五朱”等多种诠释),其他较罕见,有安、君、忻、金、行、匋、贝、三等铭文,共11种。近年来还不断有新品发现。

通过统计楚国铜贝,发现铜贝中的“咒”字贝占整过铜贝的百分之九十九以上,其次是“紊”,其余几种很少。提出圣朱及其他数种均为点缀品。通过分析楚铜贝上的铭文,认为如果以绝大多数咒字贝为主体,其字可释为咒、读如钱的话,其余数种贝文的含义,则是对“钱”的补充说明,或名其来源(如贝),或名其形体轻便 (圣朱 ),或名其作用和功能等(如君、行、安),当与地名、重量名等没有直接的关系。

建国以来,蚁鼻钱(“紊”字)多出土于河南、江苏。鬼脸钱 (“咒”字) 则在湖北、湖南、河南、江苏、安徽等地均有发现,1963年湖北孝感野猪湖一次出土鬼脸钱5000枚面文为“咒”字,平均约重4.37克。以出土的地点墓葬和数量上看。蚁鼻钱铸行于战国早期(西元前5世纪),鬼脸钱则铸行于大约西元前4─3世纪的战国中晚期。楚国疆土开始时并不算大,以后疆土逐渐扩大,蚁鼻钱和鬼脸钱的流通范围也随之扩大,逐渐在长江中下游一带形成了独立的货币体系。

点击查看原始尺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