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廉颇


Blueski推荐 [2009-6-26]
出处:来自网上
作者:不详
 

史海寻踪说廉颇英魂归故里

  诸侯纷争,百年兵仞,弱肉强食,兼为七雄。
  秦强纵横,赵雄抗衡,远交近攻,分割吞并。
  廉颇统兵,百仗百胜,相如应变,机敏过人。
  黾池赴会,完璧归赵,智勇摄秦,为赵争荣。
  论功论勋,廉颇盛名,颇为公卿,相如上卿。
  将心不平,相忍将醒,胸怀荡坦,勇于自责。
  赤臂负荆,请罪跪门,将相和好,义结刎颈。
  同心佐赵,诸侯威震,美德盛赞,万世扬名。
  千古认过,廉公第一,高风亮节,古今典范。
  苍松挺拔,源远根深,地灵人杰,沃土育根。
  史海寻踪,释疑解谜,发掘史料,故籍正名。
  金碧辉煌,銮驾圆门,廉宗祖祠,老将魂归。
  史记不详,史踪有遗,连公细考,史学定界。
  晋阳湖畔,唐陶之地,老将故里,圣地廉庄。
  史海寻觅廉颇归故序
  华夏文明五千载,史记局限难详编,
  纷争战乱史料残,廉颇祖史更难全。
  腐儒正统文史占,蓄意抹杀轻描淡,
  显赫战功轻带过,德昭日月薄雾幛。
  亘古认过第一人,廉公坦荡敢负荆,
  负荆请罪登门跪,将相和好说到今。
  能征惯战忠良将,高风亮节启后生,
  古今伟人唯廉公,国民为重赤诚心。
  千秋赞颂老将德,万古名标廉公品,
  勋铭青史风范垂,活水源头有根基。
  一个赵字是故里,宗根祖籍是何处,
  史河悠悠千古憾,祖籍不详魂难还。
  祖籍不详无处归,生于赵地骨葬处,
  树高千丈叶归根,夙愿难了成遗憾。
  发掘千古文明史,拂去沉淀有史迹,
  可见清晰有史料,魂归可慰有宗祠。
  宗祠宏伟品位高,地峻灵秀极显耀,
  将相宗祠圆门贵,鸾驾仪仗金碧灿。
  庆幸广瑞卓识广,连公伏骥史考研,
  慧眼识珠览宝地,攻坚故里界定位。
  先祖归故称盛事,世遗名城增光辉,
  一城两庙皆故里,名满华夏神州誉。
  标新立异旗帜明,开发立足诚传德,
  华夏武魂常胜威,和谐瑰宝闻过喜。
  千古文明光华地,熠熠生辉祖故里,
  显赫风采展英姿,老将故里传美誉。
  廉颇是与“文圣”孔子、“武圣”关公相媲美的华夏“德圣”
  在华夏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时而静默沉璧,时而大浪淘沙,涌现出了多少脍炙人口、叱咤云霄的风云人物。他们犹如一颗颗璀璨的明珠,嵌镶在中华民族文明古国的广阔天空,闪烁着华夏民族自强不息的光辉,启迪着华夏子孙振兴奋进的行程。
  在这些风云人物之中,笔者对战国时期赵国名将廉颇,有着情有独钟的钦慕。纵观华夏五千年,古之良将,无逾其功;古之良臣,无越其忠;古之耄耋,无过其志;古之名贤,无超其德。可以这样说,廉颇百战百胜的神威,是华夏民族的脊梁;廉颇闻过则喜的美德,是于古文明的光华;廉颇“刎颈之交”的赤诚,是构建中华和谐社会的精神瑰宝。
  忠勇保国第一将
  西汉伟大的历史学家司马迁在他的《史记》中,对廉颇有这样一段高度概括的记载:“廉颇者,赵之良将也。赵惠文王十六年,廉颇为赵将,伐齐,大破之,取阳晋,拜为上卿,以勇气闻于诸侯。”后来,廉颇又领兵大败魏军,取房陵,收安阳;痛击燕兵,入冀地,围燕京,升任相国,封信平君,集相国、大将军于一身,主持全国军事。“赵有廉颇马服,强秦不敢窥兵井阱”(《汉书》),“四十余年强秦不能得其所欲”(《战国策》)。
  廉颇不仅是骁勇惯战的一代良将,而且也是一位勇谋兼备、能攻善守的三军统帅。当时,廉颇所在的赵国,在强大的秦国面前是力不足恃的。秦国采用“各个击破”、“远交近攻”的连横之策,对战国六雄不断的征战,半个世纪时间,问鼎天下的大局基本奠定了。但慑于廉颇威名,强秦不敢对弱赵轻举妄动。公元前262年,为上党郡十七座城之故,赵韩联盟,共御强秦,廉颇奉命率军驻扎长平(今山西高平西北),与长途跋涉前来讨伐的秦兵摆开了决战的态势。
  廉颇审时度势,表现了优秀的军事指挥才能。他命三军“坚壁以待秦”,以逸待劳,筑垒修塞,蓄足涧水,广设疑兵,以丹河为障,壁垒为屏、大粮山为大本营。平安固守三年,使秦疲而无功。后秦针对廉颇展开外交收卖手段,使赵王中了反间计,派仅能“纸上谈兵”的赵括到长平取代廉颇挂印。结果,秦将白起大败赵军,于长平坑杀了赵卒四十万。
  长平之战走马换将导致最后惨败,也从反面证明了廉颇知己知彼、骁勇善战的军事才能。为中国古代战争史留下了空前绝后的“杰作”。
  闻过则改第一臣
  自古高官多矜恃。在位专横跋扈者有之,在位贪婪养尊者有之,在位好大喜功者有之,在位粉饰太平者有之。这些人高高在上,盛气凌人,文过饰非,我行我素。成了一个视国事如常物、视百姓如草芥的特殊阶层。
  老将廉颇,在这些紫袍华冠之中,却出污泥而不染,独树一帜。他有过粗鲁,有过矜恃,然而,他能把自己的言行置于国家利益的天平来权衡,他能把自己的言行与赵国老百姓利益这个秤砣来掂量孰轻孰重。他以国事为重,以民为天,放下架子,掉下面子,省身思过,知错改错,在数千年的历史中,第一个唱响了坦坦荡荡“负荆请罪”的高歌,成为“闻过则喜”、“知错改错”的亘古第一臣!
  对廉颇的这一坦荡率直的美德,司马迁在他的历史巨著《史记》中做了淋淳尽致的生动描述:在暴秦的凌辱中,赵国使臣蔺相如,不辱使命,不失国体,唇枪舌剑,面斥强秦,接连取得了“完璧归赵”、“渑池之会”的胜利,又“舍人”封“上大夫”,由“上大夫”拜“上卿”,位列于身为“大将军”的廉颇之上。这下廉公想不通了。他想:“我为赵将,有攻城野战之大功,而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而位居我上。且相如素贱人,吾羞,不忍为之下。”便想当面羞辱蔺相如。相如听到这个消息,只要望见廉颇挡道,立刻回车“避匿”,宁可不前行上朝,也不与争锋失和。廉颇得意愈甚。当手下告诉他,蔺相如此举非怕他,而是怕“将相不和国灭亡”的苦衷:“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今两虎相斗,其势不俱生。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听了这话,廉颇大为震惊。率直的他,便“肉袒负荆”,跪相如门谢罪。从此,两人结为“刎劲之交”。谱写出了一段“将相和”的千古佳话。
  廉颇这种可敬可爱的“为国释恩怨、请罪敢负荆”的坦荡襟怀,在我们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不是有着十分深远的现实意义吗?
  皓首壮心第一翁
  廉颇一生,忠于国事,身经百战,不避斧钺。过关斩将,岁月染白了他的双鬓;守土御敌,硝烟布满了髯髯长须。对他这样一位功劳盖世的三代名将,昏庸的赵悼襄王惧怕他权高震主,妨贤的赵氏贵族集团猜忌他名倾朝野,在他晚年的时候,硬是削去了他的兵权相位,逼得他奔走魏、楚。
  然而,就是在这样的逆境中,廉颇仍然割舍不断对祖国的眷恋之情。他梦魂牵绕着被秦、燕攻伐的祖国。在他临终的前两年,已是六十八岁高龄了,他还跪危请缨,希望返回赵国为国效命杀敌。在赵王使臣探望的宴席上,就像当年少年投军时那样,“一饭斗米、肉十斤,披甲上马,以示能国。”表现出这位“位卑不敢忘忧国,境逆常怀赤子心”的皓首壮心耄耋老将的耿耿忠贞。
  当然,在华夏历史上,白发老将血染沙场的不乏其人。如老将黄盖,“苦肉计”火烧曹兵八十万,但那是在周都督重用的顺境中使然;如老将黄忠,雕翎箭威震严颜十万兵,但那是在刘皇叔御封“五虎上将”的隆恩中使然。“士为知己者死”,顺理成章。难的是廉颇,功高遭妒、流落异邦,在如此不公的逆境中,他眷念的仍然是自己的祖国。他既没有心灰意冷“一樽还酹江月”的闲情,也没有“采菊东篱下,悠然是南山”的逸致,他有的是难能可贵的“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精忠报国的精神!
  而正是廉颇的这种忠贞爱国的精神,与江山共存,同日月争辉,当之无愧地成了我们华夏民族永恒的宝贵财富!
  懿德高风第一人
  廉颇老将,起于行伍之间,立于戎马之背,战功显赫,出将入相。忠于国事,襟怀坦荡。知错必改,“负荆请罪”以从善;释怨和衷,“刎颈之交”而报国。一曲“将相和”成为华夏民族构建和谐社会的精神文明财富;一颗“逆境不丧报国志”的拳拳之心更是华夏子孙振兴中华大业的巨大动力内核。
  千百年来,人们推崇孔子为“文圣”,筑“文庙”以祭之。孔子的以“仁政”治天下的政治主张和“雄才伟论参天地,奇子万文贯古今”的精深儒家学说,在漫长的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有着巨大的历史贡献;
  千百年来,人们推崇关公为“武圣”建“武庙”以奉之。关公的“志在春秋功在汉,心同日月义同天”的巍巍正气,在中国社会的历史长河中,喷珠吐玉,卷起了无穷无尽的激浪春潮;
  我们今天,冷静地坐下来,对独树一帜的廉颇文化进行一次全面的、系统的、深入的研讨,难道能不被廉颇那“封侯拜相不居功,知错必改敢负荆,位卑不敢忘忧国,襟怀坦荡第一人”的品质道德所打动、所感染吗?
  对廉颇文化的研究越深入,越会使我们强烈地感觉到:廉颇的品德,应该当之无愧地成为我们华夏民族不懈追求的道德典范。把他尊为“德圣”修“德庙”以拜之,让廉颇身上禀有的诸多中华民族传统文明的道德品质,发扬光大,永照千秋!
  古城人杰第一景。
  廉颇,一位瑕不掩瑜的历史人物
  廉颇是中国历史上令人饮敬的著名军事家。令人钦敬的特点有三:一、忠勇,二、爱国,三、勇于改止错误。
  关于廉颇忠勇的事例,司马迁在他的《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中记载的事例很多。廉颇为赵国人,忠心为赵国做事,赵惠文王十六年,廉颇率赵军攻打齐军,取阳晋之地。赵王赏识他的忠勇,官拜上卿,“以勇气闻于诸侯。”后“廉颇东攻齐,破其一军。居二年,廉颇复攻齐,几拔之。后二年,廉颇攻魏之防陵、安阳,拔之。”可以说正是廉颇的忠勇,才捍卫和拓展了赵国的安全,也是赵慧文王的慧眼识才,才成就了廉颇的功名,使廉颇对赵国产生了深厚的爱国感情。
  后赵孝成王即位,在馋臣的游说下,赵孝成王对廉颇的忠勇产生了怀疑,让纸上的谈兵的赵括代其统率部队,使赵国遭受了历史上最为严重的军事损失——长平之战,赵国锐卒40万,让秦将白起“尽坑之”。赵孝成王卒,子悼襄王即位,对廉颇更是采用让乐乘取代其军职的不礼貌之举,使廉颇的忠勇再次受到最严重的委屈,于是他由不理解而发展到攻打乐乘的不理智地步,使自己再没有回到赵国的余地,只得落了个逃奔魏国的结局。
  由此看来,廉颇的忠勇优点是很突出的,但由于他不善于扼制自己的偏激情绪,终于铸成出逃外国的严重错误。但人们直到现在一听廉颇这个名字,似乎都感觉不到他的这个重大过失,就是由于他还有一个明显的优点,就是能勇于改正错误。廉颇作为中国历史上的一员勇将,脾气大,易犯错误,这应是明显的缺点。但由于他有知错能改的优点,从而使他又成为一个令人可敬可爱的历史人物。
  “负荆请罪”,是他在正确处理错怪蔺相如任上卿位列己上的著名故事。在《廉颇蔺相如列传》中,司马迁不仅详细写了这个故事,而且还写了有关这方面的其他几个事例。如长平之战赵国失败后,赵王遂将削去兵权的廉颇起复委用。这时,原先散去的宾客又都汇聚而来。这时廉颇对这些势利之徒很是生气,便下了不再接受这些人的逐客令。这时其中有一人就劝导廉颇说:“您怎么连这点道理都不懂呢?天下人的交往,就跟在市场上做买卖一样。您有权势,人们就投靠您,当您失去权势时,当然人们也就不再跟随您了,这是天底下很正常的道理,您怎么能埋怨人呢?”廉颇听后豁然开朗,于是便放弃了自己的主张。
  再如,廉颇后来因攻击被赵王派来接替兵权的乐乘,而使自己最终逃往魏国。但他仍很想念赵国。后来,赵悼襄王想再次起用他,便派使臣去魏国看望他。这时的廉颇很兴奋,“饭斗米,肉十斤”,表示自己身体还很硬朗,完全还能再为赵国出力。他的努力终于因奸相郭开的从中破坏而归于失败,但他却给世人留下了一个“廉颇老矣”,仍壮心不已的完美爱国者的形象。
  在有关廉颇的所有一切的战例记载中,廉颇几乎没有一次失败的记录。在当时诸侯列国中,廉颇不仅善于打硬战,而且还善打坚守战。长平之战前,秦王派大将白起率锐师攻赵,在秦国大兵压境的情况下,廉颇情知不敌,遂采用坚壁固守的持久战战略战术。这种战术在当时确实是最正确最恰当的打法。但由于赵孝成王中了白起的离间计,以纸上谈兵的赵括取代了熟练老成的军事家廉颇,终于酿成了千古悲剧——长平之战的悲惨结局。也正是廉颇的“人在阵地在,人去军队亡”的客观事实,从而使廉颇成为名列中国著名成功军事家的行列而毫不逊色的人物。
  总之,廉颇正是由于他的忠勇爱国,善改错误,从而使他成为中国历史上一位瑕不掩玉的历史人物,一位有着独特个性的优秀军事家,并赢得千古人们的无限崇敬和爱戴。
  “德圣”廉颇爱国无瑕
  ——廉颇奔魏剖析
  连春锦先生“在高平市廉颇文化研究会成立大会讲话”中,首次推崇廉颇将军为“武神”、“德圣”、“国栋”。并在《史海寻踪说廉颇》书稿再次作了论述。我十分赞赏先生对廉颇生平功绩的研究,对廉颇思想内涵的洞察,对廉颇将军功绩、道德品质、人权观念的高度评价,对廉颇历史地位和现实价值的定位。
  树立廉颇“德圣”形象和地位,必须对“廉颇奔魏”这一重大历史事件有个全面的认识,做出公正的判断,得出正确的结论。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记载,公元前245年,“赵孝成王卒,子悼襄王立,使乐乘代廉颇。廉颇怒,攻乐乘,乐乘走,廉颇遂奔魏大梁。”廉颇奔魏直接削弱了赵军实力,加速了赵国的灭亡。因而对廉颇道德品质、人格形象造成了极大的负面影响。直到今天,仍有人认为“廉颇奔魏”是对赵国的背叛,因而对树廉颇为“德圣”有所置疑。通过查阅历史资料,对赵国君臣进行对比,对廉颇一生进行全面分析,得出的结论是:廉颇奔魏是唯一正确的选择,是忠君爱国思想的高度升华。
  一、廉颇奔魏的历史背景
  1、赵王专横跋扈。封建专制时期君王有一种通病,专横跋扈、独断专行;翻手为风,覆手为雨;顺之者昌,逆之者亡。赵孝成王如此,赵悼襄王更甚。长平之战后期,赵孝成王欲用赵括时,蔺相如劝谏赵王说:“王以名使括,若胶柱而鼓瑟耳。括徒能读其父书传,不知会变也。”赵括的母亲也上书赵王称:“括不可为将”。但赵王固执己见,命赵括至长平代替廉颇为将,致使四十五万赵军全军覆没。
  2、郭开馋言弄权,“君好法,则端直之士在前;君好言,则毁誉之臣在侧”《商子·修权》,因为君王专横跋扈,所以给佞臣造成可乘之机。赵国红极三世的佞臣郭开是廉颇的政敌、对头。他曾多次欲置廉颇于死地。长平之战,廉颇坚壁固守三年之久,秦军一筹莫展,秦相范睢施反间之计,在邯郸散布谣言,说秦人只怕赵奢之子赵括,廉颇不久便会降秦。郭开在朝中煽风点火,致使赵王做出以赵括代替廉颇的决定。将廉颇卸职回邯郸遭受冷遇。
  3、白起杜邮教训,白起乃秦国功臣良将,长平之战一举击败赵卒四十万,可谓功勋卓著。但在攻伐邯郸时不听秦王之命,遭范睢馋言,秦王将其贬为士卒,逐出咸阳,最后赐剑让白起自刎与杜邮。
  4、廉颇连续侍奉赵惠文王、赵孝成王,战功显赫,德高望重。赵悼襄王时已是第三代,廉颇虽听命悼襄王,但悼襄王却惧其权高势重,常有戒心,廉颇老谋深算对此也有发觉。
  5、佞臣郭开当朝,馋言弄权倍受悼襄王信用。这对廉颇无疑是最大威胁。
  在上述历史背景下,虽然廉颇忠君报国,一片诚心,却处在君王惧、佞臣恨,朝不保夕的危难环境之中。
  二、廉颇奔魏的主观动意
  公元前245年,在危机四伏中的廉颇忠君报国,一如既往。廉颇奉命攻取魏国繁阳后,赵孝成王去世,其子赵偃继位,称为悼襄王。悼襄王昏庸无能,重用郭开。郭开奸诈毒辣,早就想置廉颇于死地。悼襄王对德高望重的三世老臣廉颇怀有戒心,加之郭开在赵王面前尽说廉颇的坏话。赵王信以为真,便派乐乘到繁阳代替廉颇职务。廉颇知道来者不善,忍无可忍,为防不测,击败乐乘,乐乘败走。按照当时的条件,廉颇德高望重,兵权在握,击败乐乘后可以有两种选择:一、起兵闹事,另立新主;二、改朝换代,自立为王。这两种情况对能征善战,威震诸侯的廉颇来说易如反掌。但他一不另立新主,二不自立为王,而选择了“奔魏大梁”。廉颇奔魏是什么思想动机呢?
  1、效仿乐毅,奔魏省君。廉颇奔魏之前,早有乐毅奔赵先例。廉颇奔魏,是否有意效仿“乐毅奔赵”,不可育断。乐毅乃燕国名将,固统率燕、秦、赵、魏、韩五国联军大败齐国而永垂青史。当乐毅包围齐国最后两座城池莒和即墨时受阻,三年没有攻下。正值此时,燕昭王去世,其子姬乐资继位,即燕惠王。齐相田单趁机用反间计,散布谣言说,乐毅跟新燕王早有嫌隙,害怕受燕王处分,借口进攻两城不敢回国,还说他想当齐国的国王。燕惠王原来对乐毅就不信任,听到流言,决定对乐毅下手,派大将骑劫前往接替他的职务,并下令乐毅回国。乐毅见善者不来,便投奔赵国。此后,齐相田单用“火牛阵”将燕军打得溃不成军,主将骑劫被杀。田单乘胜攻取齐国七十余城。此时,燕惠王后悔用骑劫代替乐毅,于是派人到赵国向乐毅表示歉意,请乐毅返回燕国。廉颇乃赵国良臣重将,廉颇想以他的奔魏唤醒赵王良知,让赵王反省自己的错误,重整朝纲。但赵王昏庸无道,无自律之明。正像《宋史·刘黻传》所说:“用贤如转石,去佞如拔山”。任用贤才,就像转石头一样容易,说去就去,铲除佞人,就像搬山一样艰难。赵悼襄王缺乏燕惠王的明智。枉费了廉颇奔魏省君的努力。
  2、奔近魏,上在待君。赵、魏、韩三国都与秦国接址,同属抗秦第一线。廉颇击败乐毅乘若无忠君报国之心,完全可以远离赵国,直奔齐、燕。廉颇心系赵国安危,奔近魏是为了随时听候赵王召唤,返赵抗秦。廉颇奔魏后,赵国与秦国交战,屡次被困。“国难思良将”,此时,赵王又想请廉颇率军抗秦。于是派人到魏国考查廉颇健康状况,看他是否能复出为帅。廉颇见到赵使来访,想必回赵报国时机已到,兴高采烈,面对赵使,一顿饭吃了一斗米,十斤肉,饭后,身着铠甲,纵身上马,演武献艺,威风不减当年,表明自己仍能率兵征战。廉颇此举足以表明他奔魏决非背君判国,而是守边待命。
  3、爱国之心,至死不灭。由于佞臣郭开贿赂使臣,向赵王谎报廉颇实况说:“廉颇将军虽然年迈,饭量不错。可是大小便失禁……”。赵王听信馋言,认为廉颇老而无用,没有召他回国。廉颇报效祖国的道路被佞臣堵死。在廉颇报国无望之际,楚王派人将他阴迎至楚,任其为大将。廉颇以为报国时机来了,想率领楚军抗击强秦,以侧应赵军,减轻秦对赵国的压力。可是,楚军腐败,丧失了战斗力,廉颇调遣不动,为将无功。廉颇再次由希望变为失望。他感叹说:“我思用赵人。”无日不想统帅赵国子民率兵为国效劳,念念不忘为赵国人民报效出力。廉颇身在异国他乡,忧国忧民,公元前241年死于楚国寿春(今安徽寿春),但其爱国之心至死未灭,有史为证,不被误传。
  三、廉颇奔魏的意义
  通过对赵国末期君臣良莠的甄别,对廉颇奔魏动机的剖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廉颇奔魏是唯一正确的选择。
  不反不乱,走为上策。古人曰:“为治之道,无如择人”。在赵王眼里拉帮结派维护自己的权势比得到贤臣良将更重要。“上有好者,下必有甚焉”!(《孟子·滕文公上》)。由于赵王专于集权好言,所以佞臣郭开几世受宠。廉颇屡受郭开诬陷,但因忠君而忍。到了赵悼襄王时,郭开眼中已容不得廉颇,廉颇对郭开也忍无可忍。“人之邪正不两立,政之善恶不并行”(《读通鉴论·唐高宗》)。繁阳一事若廉颇从命返朝必有两种结果:一、郭开加害廉颇至死;二、廉颇与郭开公开对抗。前者,高谋善断的廉颇不会就范。后者,廉颇不会背上反君乱朝之骂名。“三十六计走为上策”。
  廉颇奔魏是老谋深算的决策
  “忿欲忍与不忍,便见有德无德”。一个人克制忿欲与欲望是一件十分困难的事,人的涵养德性有多深,克制的能力就有多强。公元前245年攻取繁阳的廉颇与公元前279年渑池会盟时的廉颇大不相同。他审时度势,深谋远虑,为国家民众的利益决定自己的言行。第一,他留在赵国,凭他单枪匹马无法改变昏君佞臣狼狈为奸的现状;第二,佞臣弄权弄不好自己会死于非命;第三,若抗争势必造成国内混乱,伤害国济民生;第四,作为三世老臣奔走他国,难免天下人非议。但只有保全生命才能待机为国效力,思前想后,决定离开“是非之地”。廉颇担心郭开陷害是多余的吗?不是,廉颇奔魏后,李牧成为赵军主将。幽缪王七年,寿趁国发生饥荒,分兵三路大举攻赵。赵派大将李牧、将军司马尚率军御敌。“秦多与赵王宠臣郭开金、为反间、馋言李牧、司马尚欲反。赵王及使赵葱齐将颜聚代李牧。李牧不受命,赵使人微捕得李牧,斩之。废司马尚”(《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附《李牧传》)。李牧之死验证了廉颇的预测,若廉颇不奔魏,必先死于郭开馋言。廉奔魏保护了自己,也为日后应召回国效力保存了实力。
  廉颇奔魏是忠君报国的升华。
  廉颇奔魏,躲过了郭开陷害,保护了自己的生命,换来了多次报效祖国的机会。第一,赵王失去廉颇,如果能像燕惠王那样,不听馋言,反省自己,请廉颇回国为将;第二,赵王失去廉颇后,如果反省自己,识破郭开,除掉佞臣直接使人召回廉颇。这样廉颇回国,赵国实力倍增,军心大振,赵军御秦将是另一番局面。第三,魏王如果大胆启用廉颇,魏国抗秦实力也会增强,同时也可以削弱秦军对赵国的压力;第四,楚王任用廉颇为大将,如果楚军若服从调遣奋力抗秦,也能分散秦军攻赵的兵力。上述四次“如果”虽然都是“如果”,但都是廉颇奔魏的愿望。这些愿望虽然破灭,但它们同“食斗米,肉十斤”,“吾思用赵人”一起成为廉颇忠君报国思想的升华亮点。
  廉颇将军一生攻城略地,战功累累;能征善战威震诸侯;刚正不阿,佞臣计恨;自律和衷、群臣折服;爱民抚民,不恋战功;忠君报国,至死不已。尊其“德圣”无瑕可击。 
  廉颇人格美德的现代价值
  廉颇是战国时赵国名将,拜上卿、相国,其故里是平遥廉庄。因其重要的历史地位和高尚人格,青史留名,向为推崇。但史书所载,残缺断失,难窥全貌。近数年,高平连春锦先生历千辛万苦,穷数十万平方公里山川,跑遍赵国全境(仅平遥廉庄就往返十余次),循历史轨迹,遍查断垣残碣,遍访智叟野老,遍翻史书故纸,左考右证,史海钩沉,于廉颇文化之研究,获可喜收获。在其倡导带动下,一些志士学人也纷纷介入廉颇文化探讨之列,并已成立廉颇文化研究会,致廉颇文化之研究渐成气候。
  廉颇所处的战国时代是诸侯割据纷争的时期。由于诸侯争雄称霸的政治、经济、军事需求,造成了人才辈出、百家争鸣、百花齐放、学术思想空前发展和繁荣的局面。这一时期已经是中华大地各民族经历了长期的原始文明积淀,并已有一千多年有文字考证记录的文明历史时期,已经出现了孔子、孟子、荀子、韩非子、墨子及商鞅、李斯、以及孙武、孙膑等等才智卓绝的思想家、政治家、经济学家、文字学家、军事家和他们的著作。这一时期中华民族在哲学思维、科技军事、人文道德等文明领域的成熟进步已卓然可见。
  任何时代个体的人,都离不开所处时代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无论是构成生命体的全部物质,还是思想灵魂,都来源于环境,和环境紧密相关。廉颇作为战国时的一名杰出人物,其行为方式、人格美德,均受到了当时环境的熏陶,受到了截至当时中华大地精神文明的滋养。其人格美德所闪耀的亮丽,是中华民族的文明之美。
  作为研究对象,廉颇身上表现在处世态度、行止作为、思想品质、人格美德等等诸多方面的文化内涵非常丰富,涵容了以儒家为主兼容其它优秀思想文化品质的复合文化,应予充分的梳理研究,扬弃传承。但最精彩的是“负荆请罪”,是“将相和”,是“和合”的儒家思想,是“和谐”发展的原理。
  十九世纪以来,人类开始构建现代性,那就是以征服自然、控制资源为中心的努力,其结果是社会与自然不协调,个人与社会不和谐,自然和社会付出双重代价。上世纪末与本世纪之交,全球社会生活景观还呈现出更为严重的迹象:人类对自然的倒行逆施造成了越来越严重的“绿色惩罚”;人欲的激发和资源的匮乏所引发的对资源控制权力的争夺导致了价值尺度的扭曲、伦理准则的变形。于是人类“向地球的战争”变成了“走向自我毁灭的战争”。
  近几年美国在发动巴尔干战争之后,再次入侵伊拉克,找借口曰:“伊拉克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现又正在对伊朗、叙利亚、朝鲜等国施压;打着和平反恐的旗号,在人权、核能、经贸等许多问题上都在制造双重标准,极力营造单极世界。日本军国主义分子面对铁铸般的历史,说什么也不肯认罪。凡此,都把伦理道德扭曲到了极致。
  奴隶制、贫困、集中营、核武器、种族灭绝、文明冲突、世界的东西隔离、南北分野、不断的吵闹和战争,颠覆了历史进步信念的基础。西方社会学、各种宗教和各种信仰流派一再对这些畸形的社会现象进行审视、反思和批判,力图找到解决问题的方程。然而迄今,这类思考还没有对上述问题的解决给出睿智的回答。
  在此危机绝境中,在此人类社会罹患“癌症”之际,突现于儒学的“和合”思想,表现在廉颇身上的“和合”人格品质,就是一剂治癌救危的良药。“和合”是治疗化解人类这种严重病症、解除种种烦恼痛苦,通达健康和乐之境的理念和实施方式,“和合”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精髓和首要价值。
  “和合”的基础是道德感,蕴含着深沉的善性和理性。“和合”是一门“沟通”的艺术,“对话”的伦理。儒学的“和合”思想,其现代价值主要在于以其和平宽容的品质推动当代世界文明对话。“和合”思想和蕴含“和合”思想的儒学,是人类文明高度发达的产物,它彰显和谐、互尊、互助的社会群体精神。儒学的性格是和平宽容的,它曾在中国历史上多元文化良性互动中发挥过沟通、融合的重要作用,也促成了中华民族在数千年历史进程中的团结和统一,它也一定会在当代世界文明对话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积极作用。
  “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小德川流,大德敦化。”(《礼记·中庸》)“天下同归而殊途,一致而百虑。”(《周易·系辞传》)人类各族群、各地域、各语系的文化方式、能力、传统、价值都是相对的,多样多元的,唯有如此,才有丰富多彩的世界文明。我们需要和合,需要互相尊重、学习、礼让的精神。我们古代文化的这些原理可以作创造性的转化,并使之在文明的交往、沟通、对话、理解中,逐渐成为可普遍化的伦理。
  “和合”思想是中华文化的宝贵遗产。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目标,就是对这宝贵遗产的创造性的传承。十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再次强调并着手实践和谐社会的目标,可喜可贺。事实上,近几年我国国内建设和外交活动的战略思想已融入了这种“和合”“和谐”的思想,取得了非常可喜的成功。
  我认为廉颇的人格美德极具现代价值。
  我希望在廉颇文化的研究中多些创造性思考,深入挖掘廉颇人格美德的思想品质,为世界文明的进步提供精神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