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战国之乐毅的外交军事策略


blueski推荐 [2011-2-6]
出处:来自网上
作者:不详
 

乐毅,战国时期赵国人,开始是在魏昭王手下做事,不受信任,后来听说燕昭王招贤纳士,转过来投奔燕国,拜为亚卿。乐毅的外交军事策略很有针对性,用乐毅的策略,燕国差点把强大的齐国给灭掉了。在这,我们看看乐毅外交军事策略的成功之处:
    一、取得燕昭王的信任。作为一个外人,乐毅深刻认识到要想实现个人抱负、指挥燕国大军和治理燕国,唯一的前提就是:燕昭王的充分信任。他意识到只有统帅和国君保持一致,各项工作才能顺利开展,才能做到后顾无忧。乐毅怎么做才能让燕昭王感到放心呢?他采用了当时通行的做法,把他的儿子放到燕王的身边,名义上是担任燕国的的官员,实际上是充当“人质”。为了让燕王放心,乐毅还把他的宗族迁移到燕国居住,入了燕国的国籍。乐毅的行动成功的让燕昭王放下了心。从而为乐毅铺设了个人才华施展的新舞台。
    二、要打败像齐国这样的大国,必须联合其他国家一起打,自己一个国家单独去和它打仗是不明智的。燕国和齐国结了28年的仇,因此乐毅的外交军事首要目标就是打击齐国。乐毅认识到要清醒、客观的看待齐国拥有的实力,齐国人多地多,军事力量也比较强,如果单独跟齐国打仗的话,并没有十足的把握击败齐国,而且这样打会大大削弱燕国的实力,这样做得不偿失。
    三、展开外交活动,联合与齐国有旧怨的国家和人一起对付齐国。敌人的敌人就是盟友,乐毅认为燕国的邻国中跟赵国关系最好,如果燕国能和赵国联合起来,那么和赵国关系好的韩国也会响应的。与此同时乐毅积极联络战国四公子之一、齐国宗室大臣的孟尝君,孟尝君受陷害而从齐国逃到了魏国,他对齐国国君也怀恨不已,作为政治盟友,也可以联络孟尝君来共同对付齐国。从这个例子可以看出,古代就有利用其他国家不同政见者从内部颠覆其他国家政权的先例,由此可见现代政治外交和古代政治外交有很多共同之处啊。
    四、对占领区的安排,乐毅积极实施了以下政策
    A,把占领区即齐国70多座城市都编成燕国的郡县,从地理上意图把齐城彻底纳入燕国版图
    B,在占领区尽量减少军事行动,让经过战斗而疲惫的军队得到充分休息,以利于今后的军事行动
    C,减少占领区老百姓的赋税和劳役,取消齐国发布的残酷法令和刑罚,让齐国的老百姓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从而记住燕国的恩惠 
    D,给齐国上下引以为豪的人物齐恒公和管仲立祠设祭,以示燕国对齐国先人的尊敬,减少齐国人的敌视情绪
    E,采取措施,让因战争而流离失所的齐国老百姓都回国,稳定民心,恢复生产
    五、对仍顽强抵抗的齐国最后两座城市,采用不战而趋人之兵的办法,把它们收服。乐毅认为齐国这最后两城都在掌握之中,成不了大事,拿下这两座城市是迟早的事,因此不动用大军强攻,而改用怀柔的方法,意图和平解决两城。
    应该说乐毅的策略是好的,并且取得了明显的成效。然而在外交军事策略实施的后期,乐毅没有考虑到国内和国际上形势的变化,作出了错误的判断和决策,最终齐国就是靠这最后的两城奇迹般收复了全部国土。不能不说是春秋历史名人乐毅个人政治军事生涯的一大败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