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战略和战术的角度论黄海海战(一)


blueski推荐 [2011-2-18]
出处:来自网上
作者:王萌
 

内容摘要:
  1894~1895年的中日甲午战争同时在海洋和陆地两个战场进行。其中海洋战场的战斗对陆地战场——进而也对整个战争的成败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由于这个原因,甲午战争中的海战一直为历史学家们所关注,然而对战争中一些是非曲直的争执经常会压倒战争中最重要的两个要素——战略和战术,成为他们研究的重点。本文力图从这个常被忽视的战略和战术的角度,对战争中一次决定性的海战——黄海海战加以研究。
  黄海海战是中日双方舰队主力的决战,这一战役的失利使中国完全丧失了制海权,从而导致了北洋水师的覆灭和整个战争的失利。
  中国政治家和海军首脑在战略上所犯的错误,北洋水师将领们在战术上的一成不变,以及他们胆怯或莽撞的行为导致了北洋水师的战败。
  当然,从根本上讲,造成这一切的罪魁祸首是清王朝腐败落后的制度。但是这已在本文研究范围之外,因为清朝的制度早已为历史学家们足够充份地予以研究了。

目录:
一、甲午战争前夕中日双方的海军
二、甲午战争爆发后双方海军所采取的战略
三、黄海海战爆发前双方舰队的战斗准备、士气及既定战术
四、黄海海战的第一阶段:联合舰队行险求胜
五、黄海海战的第二阶段:联合舰队战术优势充分发挥
六、黄海海战的第三阶段:北洋水师死里逃生
七、黄海海战的影响
八、总结

引言:
  1895年2月17日上午,幸存的北洋水师官兵和丁汝昌等水师高级将领的遗体一起挤在被解除了武装的“康济”号练船上,离开了威海卫军港。康济舰上象往常一样飘扬着既是国旗又是北洋水师军旗的黄底青龙旗——但在威海卫港内,这却是唯一一面仍在飘扬的龙旗了。港内那些水师残存的战舰,全部降下龙旗,升起了日本海军放射着光芒的太阳旗。而那些没有更变旗帜的战舰,则早已静静地停在黄海海底冰凉的泥沙之中。自1885年,北洋水师的两艘主力舰定远和镇远从德国伏尔铿船厂驶抵天津以来,这支在10年时间里吞掉国家无数白银的舰队,就在这一天全军覆没了,只剩下一艘没有任何武装的康济舰和搭乘它的败军之将们。
  这些活着的和逝去的败军之将们,大都在国内和国处接受过现代化的教育,也曾经指挥中国最具威力的战舰,如今却只能履行降约的条款,赤手空拳地在敌舰的巨炮监视下离开战场,品味战败的苦果。对于生者,他们将毕生蒙受忍辱苟存的责难;对于逝者,也还要默默承担不明不白的罪名①。这些耻辱深深地压在他们的心头,以至每当回忆起这场不幸的战争,总有些勉为其难,强要为之,则难免言不由衷。何况即使他们真地想要一吐衷肠,恐怕也难以认清使他们登上康济练船的真正原因。因为如果他们有这种能力,又怎么会落到这步田地呢?
  当局者迷尚不为怪,然而旁人和今人,每论及甲午战争,也大都纠缠于这段历史的是非曲直之中,无非是丁汝昌、刘步蟾、方伯谦的功过和邓世昌、林永升的勇烈。就算超出了上述人物的“忠奸之辨”,一般也都拘泥于清政府和淮系军阀的腐败落后、洋务运动的不彻底、投降派的卖国、慈禧太后挪用海军军费、李鸿章“避战保船”以及洋员的暗中破坏等等,对于海战中最重要的两个要素——战略和战术,反而较少论及。本文力图超越“忠奸之辨”的史观,只就战略和战术的角度来研究甲午战争中一次决定性的海上会战——黄海海战。
  本文不可避免地将要揭示战败者的错误和战胜者的明智,而这战败者不是别人,正是我们自己;战胜者也不是别人,正是对我们作恶最多的仇敌。然而正如历史学家茅海建先生所言:“历史学最基本的价值,就在于提供错误,即失败的教训。”②这就是106年前“康济”号练船上那孤独的龙旗,对于今人的期待。

一、 甲午战争前夕中日两国的海军

  1894年中国海军有四支舰队,即北洋水师、南洋水师、福建水师和广东水师。其中北洋水师实力最为强大,南洋水师也有几艘可战之舰,其它水师的战舰仅可作为辅助舰之用。
  中国四支水师的建制是地方势力各自发展海军的结果,各支水师在战争期间互不支援是一种惯例,中法战争期间北洋水师即拒绝支援福建水师。所以甲午战争中除了北洋水师外,只有广东水师广甲、广乙、广丙三舰因在战前参加会操而滞留北洋参加了海战,中国其它海军则在整个战争期间坐视着陆军的溃败和北洋的覆亡,直到马关约定,它们的经费被用来支付赔款为止。北洋水师向联合舰队投降之后,广东水师委托中方参加投降谈判的代表致信联合舰队司令伊东祐亨,提出归还广丙舰,因为“广东军舰不关今日之事”③!此信成为一时之笑谈,中国各水师之间的门户之见也可见一斑。
  日本海军各支舰队于战争爆发前夕由新任海军军令部长桦山资纪海军中将统一整编为联合舰队,伊东祐亨海军中将担任联合舰队司令。1894年7月22日,伊东召集各舰长开会,决定联合舰队的编队分为以下小队:本队第一小队、本队第二小队、第一游击队和第二游击队。
  中国参战的唯一舰队北洋水师的主力舰与日本联合舰队的主力舰相比,平均航速慢了近3节,而与第一游击队相比则慢了近5节,300毫米以上的火炮北洋水师比对方多5门,200毫米以上火炮多3门,但155门速射炮(当时普通火炮,弹头与火药是分离的,需分别装填;速射炮则弹头与火药合为一体,可以整体装填。因此速射炮的发炮速度比普通火炮快5~10倍)则为联合舰队所独有,而北洋水师所无。从以上简单对比来看,似乎北洋水师整体实力弱于联合舰队——这也正是大多数历史学家所持的观点。然而这种对比忽略了两个问题:1.在大舰巨炮的时代,战列舰对巡洋舰具有压倒性的优势。黄海海战期间北洋水师的二级战列舰定远中弹159发,其姊妹舰镇远中弹220发,都没有受到严重伤害,相反,联合舰队旗舰重巡洋舰松岛中了1发定远305毫米主炮的巨弹之后,即丧失了战斗力。当黄海海战的最后阶段,联合舰队五艘巡洋舰围攻定远和镇远而无能为力,日本水兵不由惊呼“定远怎么还不沉呐!”④其实一点也不用奇怪,因为那个时代巡洋舰的主炮根本射不穿战列舰的装甲。拥有两艘战列舰的北洋水师相对于只拥有巡洋舰的联合舰队所有的额外优势,不是可以从上述整个舰队的数据对比中得出的。2.日本联合舰队的主力“三景舰”存在严重缺陷。“三景舰”指重巡洋舰松岛、岩岛和桥立,其4200吨级的舰体,320毫米口径的主炮,难免给人一种威猛的印象,掩盖了它们先天不足的事实。“三景舰”是日本海军当局为了对付定远和镇远而设计的,由于日本无力购买战列舰,故试图在重巡洋舰的舰体上安装战列舰的主炮。根据这一思路,聘请了当时著名的船舰设计师法国人白劳易设计“三景舰”。问题在于再高明的设计也解决不了船轻炮重的矛盾,因此“三景舰”下水后,沉重的主炮导致舰体容易晃动,不仅使行进间瞄准极为因难,而且还降低了的发炮的速度⑤。所以在整个战争期间竟不曾有过一艘中国军舰被“三景舰”320毫米主炮击中过。考虑到北洋水师两艘战列舰的强大威力和联合舰队“三景舰”的外强中干,只通过双方舰队整体数据的对比来评价双方实力就不再可靠了。本文同意这样的意见:甲午战争前夕的北洋水师和联合舰队是两支各具特点、实力相当的舰队。所以它们在战争中的表现,将主要取决于它们的指挥者使用它们的艺术。

二、 甲午战争爆发后双方海军所采取的战略

  1894年7月25日,日本联合舰队第一游击队向丰岛海面的北洋水师济远和广甲两舰发动突然袭击,打响了甲午战争第一枪。战争爆发以后,朝鲜半岛成为双方争夺的第一个焦点,因此北洋水师和它的对——日本联合舰队也就面临着相同的任务:争夺朝鲜半岛附近的海域——黄海、朝鲜海峡和日本海西部的制海权⑥。
  那么,北洋水师为争夺朝鲜半岛近海的制海权都做了些什么?
  从丰岛战役之后,到8月10日以前,提督丁汝昌率北洋水师在威海至大同江口一线巡游,目的是防止日军侵扰当前在平壤的清军主力的后方。其间联合舰队护送运输船队向朝鲜增援的行动,北洋水师则根本不闻不问。8月10日,联合舰队突然出现在威海口外,与炮台短暂交锋后,采取虚假航线退走。其时北洋水师正在大同江口,得到消息后立即返回,却未遇敌舰。本来光绪帝和主战派一直责难丁汝昌“畏葸”,日舰迫近威海后却担心京畿的安全,下令丁汝昌巡游渤海搜寻敌舰,于是北洋水师从威海出发,顺时针绕渤海一周,一艘日舰也没找到。23日,光绪又命水师只在威海、旅顺间“往来梭巡,严行扼守,不得远离。”⑦三天后,即26日,却以“观望延迁”的罪名将丁汝昌革职留任。李鸿章不得不命丁汝昌离开渤海口,赴黄海巡查以平息皇帝的愤怒,缓解舆论的压力,但不让其越过鸭绿江口,直到9月12日北洋水师护送运兵船赴大东沟为止。

  从丰岛海战后到黄海海战前,北洋水师就这样象没头苍蝇一样在渤海和西朝鲜湾里瞎转。究其原因根本在于,大清国内身居文武要职的人,没有一个知道应该怎样使用这支花费无数白银建成的舰队。光绪帝和主战派一会儿怕京畿危急,令北洋水师守护海口,一会儿又责备丁汝昌藏身威海卫而让北洋水师主动出击。李鸿章则把北洋水师看作一支战略威慑力量,如其奏折所言:“但令游弋北海内外,作猛虎在山之势,倭尚畏我铁舰,不敢轻与争锋,不特北洋门户无虞,且威海、仁川一水相望,令彼时有防我海军东渡袭其陆兵后路为虑,则倭船不敢全离仁川来犯中国各口。……此臣所以兢兢焉保船制敌为要。”⑧他的这种理论只有在联合舰队永远找不到北洋水师的情况下才可能实现,否则双方一旦遭遇,“猛虎在山之势”也就成了虚张声势,只能靠尖牙利爪以决胜负。既然早晚也得打,不如主动出击,迫使敌人在对我方有利的时间和地点接受挑战。按照丁汝昌本人的意愿,倒是愿意主动出击,可是怎么寻找敌人,他也制定不出一个计划,只知道敌人在哪里出现,就到哪里去找;敌人不出现,就巡海迎敌。不过茫茫大海,又让他从何找起?其实迫使敌人接受会战的方法只有两个,那就是攻击敌人必须援救的目标和保卫敌人必须攻击的目标。1941年,山本五十六以攻击美军所不能放弃的中途岛,来迫使太平洋舰队接受会战,和1905年,东乡平八郎在俄军所必须经过的对马海峡设伏,以迫使波罗的海舰队接受会战,就是这两种方法的实例。
  与北洋水师在战略上无所适从不同,日本大本营在战争之前就制定了以舰队决战夺取制海权的明确计划⑨。但在1894年9月12日以前,对日本而言当务之急是向朝鲜半岛增兵,所以联合舰队也就暂时将主要精力用于护送运输援军及其给养的商船队。9月12日联合舰队护送30只运输船抵达仁川之后,日本向朝鲜增兵的行动告一段落,联合舰队腾出手来,准备与北洋水师决战,争夺制海权。
  9月13日,日本陆海军首脑开会,海军军令部长桦山资纪估计北洋水师有可能配合驻平壤之清军而驻泊于大同江口,因此命令伊东祐亨率联合舰队向该地进发。15日伊东到达大东湾外之大青岛,派第一游击队各舰到大东河口和大同江口侦察,均未发现北洋水师。伊东判断北洋水师主力很可能在鸭绿江口一带,因为该地是目前从海路增援朝鲜的中国陆军唯一可以登陆的地点,北洋水师绝不可能放弃。于是16日,伊东率本队和第一游击队及浅水炮舰赤城和武装商船西京丸,共12舰启锚,向北方搜索前进⑩。本队以松岛为旗舰,由伊东亲自坐镇;第一游击队以吉野为旗舰,由坪井航三海军少将率领;携带赤城缘其吃水浅,可在沿岸和岛屿间侦察;而西京丸则为桦山资纪的座舰——这个狂热的主战论者希望亲眼目睹即将到来的辉煌海战。

附:1.黄海海战中北洋水师舰艇表——

舰名 舰种 舰质 排水量
(吨)

长度
(呎)

螺旋浆 实马力 武器 速力 乘员

下水
年代

管带
鱼雷管
定远 装甲炮塔 7,335 298.6 2 6,000 22 3 14.5 331 1880 右翼总兵刘步蟾
镇远 装甲炮塔 7,335 298.6 2 6,000 22 3 14.5 331 1880 左翼总兵林泰曾
来远 装甲炮塔 2,900 270.4 2 5,000 14 4 15.5 202 1887 副将邱宝仁
经远 装甲炮塔 2,900 270.4 2 5,000 14 4 15.5 202 1887 副将林永升
致远 巡洋 2,300 267 2 5,500 23 4 18 202 1886 副将邓世昌
靖远 巡洋 2,300 267 2 5,500 22 4 18 202 1886 副将叶祖珪
济远 巡洋 2,300 233.2 2 5,500 18 4 15 204 1883 副将方伯谦
广甲 巡洋 铁骨木皮 1,296 221   1,600 10 4 15 145 1887 都司吴敬荣
超勇 巡洋 1,350 220   2,400 18 15 135 1881 参将黄建勋
扬威 巡洋 1,350 220   2,400 18 15 135 1881 参将林履中
平远 巡洋 2,100 200   2,300 11 1 14.5 145 1889 都司李和
广丙 巡洋 1,000 226   1,200 11 17   1891 都司程璧光
镇南 炮舰 440 127 2 350 5 8 55 1879 游击蓝建枢
镇中 炮舰 440 125 2 750 5 8 55 1881 都司林文彬
福龙一号 鱼雷艇 115 144.4   1,500 2 3 23   1885 都司蔡廷干
左队一号 鱼雷艇 108 128 1 1,000 2 3 24 29 1887 守备李仕元
右队二号 鱼雷艇 108 35.27 1 145 2 2 18 28 1885 守备刘芳圃
右队三号 鱼雷艇 108 35.27 1 145 2 2 18 28 1885 守备曹保赏

附:2.黄海海战中联合舰队舰艇表——

舰名 舰种 舰质 排水量
(吨)

长度
(呎)

螺旋浆 实马力 武器 速力 乘员

下水
年代

舰长
鱼雷管
松岛 海防 4,278 314.81 2 5,400 31 4 17.5 355 1890 海军大佐梶本知道
岩岛 海防 4,278 314.81 2 5,400 32 4 17.5 355 1889 海军大佐横尾道昱
桥立 海防 4,278 314.81 2 5,400 32 4 17.5 355 1891 海军大佐日高壮之丞
吉野 巡洋 4,267 388 2 15,968 34 5 23 385 1892 海军大佐河原要一
扶桑 巡洋 3,777 242.8 2 3,650 17 2 13 345 1878 海军大佐新井有贯
浪速 巡洋 3,709 320.49 2 7,604 24 4 19 352 1885 海军大佐东乡平八郎
高千穗 巡洋 3,709 320.49 2 7,604 24 4 18 352 1885 海军大佐野村贞
秋津洲 巡洋 3,150 321.07 2 8,516 22 4 19 314 1892 海军少佐上村彦之丞
千代田 巡洋 2,439 320.88 2 5,678 27 3 19 306 1890 海军大佐内田正敏
比叡 巡洋 铁骨木皮 2,284 254.5 1 2,515 15 2 13.2 321 1877 海军少佐樱井规矩之左右
赤城 炮舰 622 167.32 2 1,963 10   10.25 126 1888 海军少佐坂本八郎太
西京丸 代用巡洋 4,100 320.95 1 4,300 4   15     海军少佐鹿野勇之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