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春秋时期的“建筑”


blueski推荐 [2011-2-20]
出处:国学网
作者:孙健
 

 现在《论语》很热,大家也读得很多,今天我们就说一个以《论语》为主的问题。在说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来看一段《论语》:
  
    子曰:“由之瑟,奚为于丘之门?”门人不敬子路。子曰:“由也升堂矣,未入于室也。”(《论语•先进第十一》)
  
    成语“升堂入室”就是从这里面来的,这就话里面的微言大义就不用说了,大家有兴趣的可以回去自己阅读。今天我们就说说这个“升堂入室”。

    这个问题其实是关于中国古代,尤其是春秋战国时期的建筑的。建筑太专业的,我讲不了,只能说说我们读书学习中经常遇到的普通知识。

    1、墙

    中国的春秋战国时候,就开始以家庭为单位,建筑也是这样,通常一家就是一个建筑整体,好像今天北京的四合院市似的。这个建筑整体呢,周围是用墙围起来的,《论语》中提到这个问题:

    子贡曰:“譬之宫墙,赐之墙也及肩,窥见室家之好。夫子之墙数仞,不得其门而入,不见宗庙之美,百官之富。得其门者或寡矣。夫子之云,不亦宜乎!”

    注意,“宫墙”有两个解释,一个解释是“宫殿的墙壁”,这个解释有点儿望文生义,虽说不错,但不确切;另一个解释就是“四周的墙壁”,“宫”的原意就是“四周”的意思,比如“宫县”,所以后面这个解释就比较贴近本义。这则《论语》说,墙矮了,可以窥见里面的“家室”;这个墙要是高了呢,找不到门进去呢,就看不见里面的东西了,可见这个墙确实四面包围着的。

    2、门(附:阈)

    这个四周围绕的墙上当然是要有门的啦。古代这个门的意义很重要,在《论语》中出现的次数也非常多。一般,进门就是家,里面就是家人;出门就是社会。门是隔绝家与社会的一道屏障,《论语》里面说:
    仲弓问仁。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

    看看,“在邦”与“在家”是两个世界,中间起到分割作用的就是门。而这个“出门如见大宾”,那么在家、或者说“入门”呢,就不用“如见大宾”了,人也过得随意随和些。“出门”这个词语,我们现在还在每天用。

    刚才说了,门内一般是家人,其实也不对,还有一些人也是日常出没与“门”的:

    互相难与言,童子见,门人惑,子曰:“与其进也,不与其退也,唯何甚?人洁己以进,与其洁也,不保其往也。”

    曾子有疾,召门弟子曰:“启予足!启予手!《诗》云:‘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而今而后,吾知免夫!小子!”

    子游曰:“子夏之门人小子,当洒扫应对进退,则可矣,抑末也。本之则无,如之何?”
    子曰:“从我于陈、蔡者,皆不及门也。”

    上面说的“门人”、“门弟子”、“门人小子”、“及门”,都是弟子,这些人用“门”这个词来形容,就是表示融入老师这个家庭,侍从老师,学习洒扫应对,叩学问道,就像另一则《论语》中说的:

    颜渊死,门人欲厚葬之,子曰:“不可。”门人厚葬之。子曰:“回也视予犹父也,予不得视犹子也。非我也,夫二三子也!”

    学生视老师“犹父”,老师视学生“犹子”,可见这个“门人”入门,就是作为一个家人一般融入这个家庭,由此亦可见“门”之于家的关系。“入门”最初表示初入老师之家,接受老师教诲。后来这个“入门”的意思就有了引申,表示学习有了开始,有了一定的良好开始。
   

    当然,院子顶上是一片空旷,想来门是隔住家室,隔不住声音的,很容易就泄露一些有用的信息,《论语》中说:

    子击磬于卫,有荷蒉而过孔氏之门者,曰:“有心哉,击磬乎!”既而曰:“鄙哉,硁硁乎,莫己知也,斯己而已矣。深则厉,浅则揭。”

    门外听孔丘,不能窥见一斑,也能“听”见一斑。所以就要小心“隔墙有耳”。

    说到门,我们顺便提一下“阈”,阈就是门槛,门槛应该是门的一部分吧?《论语》中说“立不中门,行不履阈”,就是告诉大家两个行走时候的小细节:“不要站在大门中间,也不要踩到门槛。”细节体现教养,大节体现修养。所以大家也要注意自己的细节性部分,不要给别人留下不好的印象。

    3、萧墙,树

    我们说北京四合院的结构是“三房一照壁,四合五天井。”进了门就是一照壁,把里面的精彩给遮住了,那么春秋时期有照壁么?从我们现在看到的材料来看,国君所处的宫殿里面是有类似于照壁的东西的,那时候称之为“萧墙”:

    子曰:“……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

    这个“萧墙”就是宫室内当门的小墙,和后世的“照壁”同一个功用。

    这堵墙可能比较突兀,古人多称车马出入,没有后来的轿子,当门就是一堵墙,确实非常不方便,就有了一个变通的主意:当门不再建一堵墙,而是树立一个屏风,出入的时候,屏风移开;家居的时候,把屏风立起来。这样即方便了出入,又保持了萧墙的作用,一举两得,这个东西有个特定的名称,叫什么?

    子曰:“管仲之器小哉!”或曰:“管仲俭乎?”曰:“管仲有三归,官事不摄,焉得俭?”“然则管仲知礼乎?”曰:“邦君树塞门,管氏亦树塞门。邦君为两君之好,有反坫,管氏亦有反坫。管氏而知礼,孰不知礼?”

    “邦君树塞门,管氏亦树塞门。”对,这个屏风就叫做“树”。有人望文生义,说“国君用树塞住门。”比较冷幽默。学习古文,最忌就是望文生义。

    “萧墙”、“树”这些东西都是国君这些领导人用的,普通人用了那叫“僭越”。所以普通士大夫家,进门之后应该是没有什么遮拦的东西。所谓君子,是“事无不可对人言”,同样,也是“事无不可给人看”的。

    4、庭

    因为没有东西遮拦,所以进门就是步入了“庭”,庭就是院子,这个“庭”是古人举行大型活动、正式活动的最重要场所,所以我们看金文的时候,经常可以看见“立中廷”、“立于中廷”、“即位中廷”这类的词句。我们在《论语》中也经常遇到:

    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这个以前天子国君才用的“八佾”就是“舞于庭”。我们再来看看另一则:

    陈亢问于伯鱼曰:“子亦有异闻乎?”对曰:“未也。尝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诗乎?’对曰:‘未也。’‘不学诗,无以言。’鲤退而学诗。他日又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礼乎?’对曰:‘不学礼,无以立。’鲤退而学礼。闻斯二者。”陈亢退而喜曰:“问一得三,闻诗、闻礼,又闻君子之远其子也。”

    看看,人家孔子培养儿子都是在“庭”。插句闲话,“鲤趋而过庭”,唐朝著名书法家孙过庭的名字就源于此处。
这个“庭”,到后来也一直是家庭的主要活动场所,我们读以后的书,还能读到“行到中庭数花朵,蜻蜓飞上玉挠头”这样的句子。

    5、阶(附:霤)

    从庭再往里走,就要经过“阶”,这个“阶”不是一道,我们看《仪礼》,就知道“阶”分“东阶”、“西阶”,在不同的礼仪场合,有不同的用处。《论语》中也提到了:
 
    师冕见,及阶,子曰:“阶也。”及席,子曰:“席也。”皆坐,子告之曰:“某在斯,某在斯。”

    这个台阶有一定高度,而从“庭”进入“堂”,必须经过“阶”,阶一般比较高,用砖、石砌成,所以也称“砌”。其他不是阶的地方叫“霤”,也作“溜”,就是用以接屋檐滴水的长槽,主要作用是避免屋檐的滴水冲刷中庭、造成中庭的凹凸不平。《左传•宣公二年》中的“晋灵公不君”一节中说到:

    将谏,士季曰:“谏而不入,则莫之继也。会请先,不入则子继之。”三进,及霤,而后视之。曰:“吾知所过矣,将改之。”

    士季劝谏晋灵公,而晋灵公不给他机会,一见面说话就躲开了,结果被士季逼到了“霤”,由“霤”不能进堂,前面没法上去,只好“后视之”,也就是向后转过头,说,“我知道错了”。(见文后“附”)因为阶高,堂也就比庭高,所以说叫“升堂”、或“登堂”。

    6、堂(附:柱、楹)

    当然,叫做“升堂”还有一个原因:“堂”是位于“庭”的北方,而我们一直以北为上,我们现在还说“南下”、“北上”。这可能也是一个原因。
经过阶以后,就登“堂”了,“堂”在中国古代是举行政事的场所,《木兰诗》中说“归来见天子,天子在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奖赏花木兰的地方就是在“堂”。再比如《红楼梦》中,林黛玉进荣府看到的“荣禧堂”,都是这一类。所以登堂,就表示上得了场面了。《论语》中说:

    三家者以《雍》彻。子曰:“‘相维辟公,天子穆穆’,奚取于三家之堂?”
    在堂上举行会议,以正中面南的位置为最尊,所以《论语•雍也》说:
    子曰:“雍也,可使南面。”
    就是他可以出师,去作管事的了。然后除开正中面南的位置最尊,由于古代以右为尊,所以接着就是右面朝东的位置,再接着是左面朝西的位置。
    前面,里面说道蔺相如拿着和氏璧来到秦国,秦王坐在章台宫的大殿明堂上接见他,秦王拿到和氏璧,就像贪污掉,蔺相如一看不好,就骗秦王说:“和氏璧上有个瑕疵,我指给你看看!”然后:
    王授璧,相如因持璧却立倚柱,怒发上冲冠,谓秦王曰:“大王欲得璧,使人发书至赵王,赵王悉召群臣议,皆曰:‘秦贪,负其强,以空言求璧,偿城恐不可得。’议不欲予秦璧,臣以为布衣之交尚不相欺,况大国乎?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不可。于是赵王乃斋戒五日,使臣奉璧,拜送书于庭。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今臣至,大王见臣列观,礼节甚倨;得璧,传之美人以戏弄 臣。臣观大王无意偿赵王城邑,故臣复取璧。大王必欲急臣,臣头今与璧俱碎于柱矣。”相如持其璧睨柱,欲以击柱。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固请,召有司案图,指从此以往十五都予赵。
    蔺相如想用来自杀的柱子,就是我们所说的“柱”。大家也可以想知:“柱”的位置。在堂的前部、靠近阶的地方的柱子,还有个特定的名字,称作“楹”,我们现在所说的“楹联”,就是贴在楹柱堂中使用了柱,所以“南面”坐在堂上的人视野也比较开阔,我们看《孟子•梁惠王上》中有说:

    王坐于堂上,有牵牛而过堂下者,王见之……

    如果堂要是千遮百掩,那坐在堂上,定是看不见走在在堂下、也就是庭中的牛了。

    7、户,牖

    古代的主建筑是被中间一道墙壁隔为前后两段,前面是我们刚刚说的“堂”,后面是我们等会儿要说的“室”,而中间的墙呢,当然是要留下门径,便于堂、室之间的出入了。按照惯例,墙的东边,也就是进堂的右手边是出入用的小门,特定的称谓是“户”,《论语》中说:

    子曰:“谁能出不由户?何莫由斯道也?”

    古代从室到堂,再到阶、庭、门,必须经过的就是户,所以孔子比之“谁能出不由户”。

    而墙的西边,也就是进堂的左手边呢,是一扇窗户,特定的称谓是“牖”,因为“室”的北面是墙,所以也称为“南牖”、“北墉”以称之之。因为“户”是出入用的,而牖则本意在通风、透光,后来常常被用作从室内窥视堂内情况的地方,我们看古书也就会经常读到“自牖窥之”之类的话了。偶尔,在不方便的时候,牖也可以作为室内人与堂上人交流的地方,比如《论语》中:

    伯牛有疾,子问之,自牖执其手,曰:“亡之,命矣夫!斯人也而有斯疾也!斯人也而有斯疾也!”

    据说,按照礼制,病者居北墉下,国
    君来探病,才迁于南牖下,使得国君能以南面视之。伯牛家以此礼尊孔子,孔子不敢当,所以不入其室而“自牖执其手”。另一说是伯牛有恶疾,比如说传染病、或不雅观之类的疾病,不欲见人,说孔子“从牖执其手”。这些说法都各有道理了,但归根到底的原因,就是正常情况下不方便,所以才用“牖”来探视。

    因为户、牖是家庭内联系内外的要道,因此也常常被用于借指“家庭”“门派”等,我们以前在高中学过明代张溥《五人墓碑记》,其中说:

    不然,令五人者保其首领以老于户牖之下,则尽其天年,人皆得以隶使之,安能屈豪杰之流,扼腕墓道,发其志士之悲哉!

    就是“户牖”借指“家庭”的一个例子。

    8、室,奥(附:房)

    由户再往里面走,就是家庭的最内部的地方了:“室”。因为室是东、西、北三面为墙,南面是凿有户、牖与室相通的相对封闭的空间,除了“户”这个小门外,别无出处,所以用“入”室。

    以户为界限,户外就是公共场所,现在好像把“户外”的意思更加明确化了,“户外运动”什么的?而户内,也就是“室”,一般是私人的空间,有时候也简称“内”,所以妻子就是“内人”,这个词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是一脉相承的叫法,都是用“室”这个方位来说明女子的。因为内室是私人空间,外人是要避讳的,《世说新语•简傲》中说:

    桓宣武作徐州,时谢奕为晋陵,先粗经虚怀,而乃无异常。及桓迁荆州,将西之间,意气甚笃,奕弗之疑。唯谢虎子妇王悟其旨,每曰:“桓荆州用意殊异,必与晋陵俱西矣。”俄而引奕为司马。奕既上,犹推布衣交,在温坐,岸帻啸咏,无异常日。宣武每曰:“我方外司马。”遂因酒,转无朝夕礼。桓舍入内,奕辄复随去。……

    内室一般人不该进,这个谢奕跟着进去了,异于常理,所以《世说新语》把他的放肆行为给记下来。
    堂对于普通人家来说,室也是“寝”,即是住宿起居的地方。在正常情况下,人宿住在室内的“北墉”之下;而室内的西南角,也就是靠近牖的地方,则是古人祭祀设立神主的地方,特定的称谓是“奥”,所以《论语》中说:

    王孙贾问曰:“与其媚于奥,宁媚于灶,何谓也?”子曰:“不然!获罪于天,无所祷也。”

    献媚于“奥”,也就是祭祀天地神主,孔子后面说的“获罪于天”,就是承此而来。奥是建筑中最隐蔽的地方,利于神主的出没。所以对于“升堂入室”,有时候还会听到有“经堂入奥”一说。“堂奥”因其最隐蔽,也用来喻指含义深奥的意境或事理。

    因为是神主所处的位置,所以显得比较尊贵,后来“奥”所在的位置也渐渐变成尊者所居处的地方。因而在室内,尊卑位置与堂上的位置存在差别,在室内坐西面东为最尊,坐南朝北为其次,坐北朝南又其次,坐西朝东为最次。如果了解到这一点,我们回过头来读《史记•项羽本纪》中,“鸿门宴”一节上说的:

    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项王、项伯东乡坐。亚父南乡坐。亚父者,范增也。沛公北乡坐,张良西乡侍。

    项羽和项伯坐在最尊贵的位置上,让亚父范增坐在次尊贵的位置上,而让刘邦坐在第三等座位,张良更是最差的座位。以此可见项羽的傲慢,和对刘邦的轻视、或者说不重视吧。当然,说他不重视刘邦,还有另外一层,我们再读《论语》:

    子游为武城宰。子曰:“女得人焉得乎?”曰:“有澹台灭明者,行不由径,非公事,未尝至于偃之室也。”

    室,在古代对于尊贵的人来说,不是寝处之处,而是商榷密谋,或跟亲昵的人交游的地方,子游说澹台灭明“非公事,未尝至于偃之室也”,所以是个君子。鸿门宴中,项羽在室中接待刘邦,而不是在堂上宴请,也是另一层意思上的不庄重,也就是不重视的意思。

    因为室在堂的北面,而北方为上,所以从室到堂,习惯称为“下堂”,我们习惯说的“糟糠之妻不下堂”,就是一个例子,再如《长恨歌》中说杨贵妃睡醒了之后:
    云鬓半偏新睡觉,花冠不整下堂来。

    这句诗歌就生动的描写了贵妃刚睡醒,就从后面睡觉的室来到前面的堂的情形。

    前面说了,古人房屋内部,前叫“堂”,堂后以墙隔开,后部叫“室”。这里顺便还要提一句,室的东西两侧称为“房”,习惯称为“厢房”。

    到了室,一般就是一个家庭的最里面,也就是尽头。上面说的都是标准的建筑形式,还有一些小的、或者不常见的,诸如厩、灶,室后面还可以有很多建筑,就不多介绍了。

    我们知道了上面的一些知识,在回头看看下面两则文章片段,就可以更好的理解文中所要陈述的意思:

    入公门,鞠躬如也,如不容。立不中门,行不履阈。过位,色勃如也,足躩如也,其言似不足者。摄齐升堂,鞠躬如也,屏气似不息者。出,降一等,逞颜色,怡怡如也。没阶,趋进,翼如也。复其位,踧如也。(《论语》)
  亲者在室。众妇人户外北面,众兄弟堂下北面。君使人吊。彻帷。主人迎于寝门外,见宾不哭,先入,门右北面。吊者入,升自西阶,东面。主人进中庭,吊者致命。主人哭,拜稽颡,成踊。宾出,主人拜送于外门外。(《礼仪》)
  好,今天,我们就暂时说道这里。
  附:《左传•宣公二年》的“晋灵公不君”一节中,“三进及溜”,一说“三进”是进堂、进室、进后庭,及于后庭北面墙壁之溜。也说得很有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