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轲刺秦毁于三人之失


blueski推荐 [2011-2-26]
出处:书生刀客
作者:不详
 


荆轲刺秦一直被描绘成弱燕对付强秦的一次恐怖活动,是注定要失败的。但如果我们仔细品读《战国策》和《史记》里的诸多细节就不难发现:刺秦,并非我们想象中的刺杀秦王;荆轲,也并非一个简单的勇武杀手。刺秦的失手看似荆轲的一段义勇悲歌,实则与燕太子丹的失察、秦武阳的失常、无名氏失约有着必然联系。 
  要说燕太子丹,优柔寡断与其父燕王喜毫无二致,且因常年作为人质困于秦国,更形成了猜忌多疑的心性——荆轲刺秦的整个过程,都由这么一个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太子暗中把持着。所谓三人之过失,其实都源于燕丹子一人。 
  在荆轲刺秦之前,太子丹就让几颗高贵的头颅相继落地了。首先是那位深谋远虑、勇敢沉着的田光,就因为太子丹的一句“愿先生勿泄”,便在引荐荆轲后便自刎而亡。这位田光可是太傅鞠武向太子丹举荐的,虽已过精力旺盛的黄金时期,不适合出使秦国,但他的经验和谋略是别人无法替代的。燕丹子竟然怀疑这样的忠义之人,给出那样明白的暗示,足以说明他是个心胸狭隘的伪君子。其次是与秦王有深仇大恨、避祸于燕国的秦将樊於期。樊於期刚逃到燕国,太傅鞠武就说此人不可收留,应该送樊於期到匈奴去,太子丹没有听从,继续装出一副假仁假义——其实他早就把樊於期的人头计划好用在哪里了。两次,燕丹子都是恭敬在先而算计在后,甚至到了荆轲身上也不例外——派秦武阳当荆轲的助手,就是最好的证明。
  秦武阳何许人?《战国策》里的描述非常简单,只说他是燕国勇士,十三岁就杀过人,目光凶狠,人们都不敢与其对视。但这位秦武阳显然不是荆轲所挑选,而是燕丹子所指派。作为身负特殊使命的搭档,两人应该有相当默契的配合,至少在谋划上应该通气吧——他们没有。等到了咸阳宫接受秦王的接见时,秦武阳凶狠的目光没有了,害怕得连脸色都变了,或许手还在发抖,因为秦王的臣子们都发现了。如果不是荆轲非常从容地打圆场,恐怕那“图穷匕见”都轮不着上演。在那把喂有剧毒的匕首出现在秦王面前时,一场惊心动魄的刺杀活动开始了。史书将荆轲的行动描绘得细腻入微,而对这位有燕之勇士的秦武阳只字未提——他束手就擒了,还是当场瘫软在地?肯定是其中一种情形。
  要知道,燕丹子在此次行动上是煞费苦心的,连那把匕首都是用重金从赵国徐夫人那里求来的,喂的毒足以见血封喉。这不能不说有准备,但为什么在选择荆轲助手上这样大意呢?燕丹子没有大意,只是选择的标准有偏差:主角荆轲由别人举荐,得胆识过人、勇武过人、智谋过人,但助手并不由荆轲挑选而由他燕丹子自己选择,便于监控、钳制荆轲。试想想,如果有两个荆轲在咸阳宫,秦王还能逃脱?
  史书两次写了荆轲的“笑”:一次是秦武阳面露惊惧之色,荆轲回头微笑;一次是事已落败,荆轲倚柱冷笑。他在笑什么呢?他肯定在笑自己,为什么不多一点耐心等待那个无名氏(此人未曾出现,令狐暂曰他无名氏),不然大功定能告成。
  过易水之前,荆轲一直在等待着这位无名氏,想和他一起去干这件大事(如果秦武阳足以让荆轲满意,就不用等无名氏了)。但无名氏住得太远,没有按时到达。太子丹沉不住气了,多次催促荆轲启程,并说出了那句带有挑衅的“日已尽矣。荆卿岂无意哉?丹请先遣秦武阳”来。荆轲被太子丹的不信任激怒了,怀着愤怒的情绪,唱着悲怆的音调,带着秦武阳就出发了,头也没回。
  这位无名氏真值得荆轲那么耐着性子等待么?我们不妨把问题聚焦在“刺秦”二字上。其实这“刺”字,除了“刺杀”还有“刺探”之意,荆轲刺秦分了上下两策:上策,活捉秦王,逼他退还所侵夺的诸侯土地;下策,如若不成,夺秦王性命以报太子丹。在荆轲看来,秦武阳帮自己完成下策都比较困难,而要成就上策,非这位无名氏同行不可。
  寻觅相关史料,也难觅这位无名氏的踪迹,后人也不好做无端猜测,但还是可以大胆做些分析:首先,这位无名氏在勇武、智谋上肯定不亚于荆轲,荆轲其所以苦苦等待,就因为有无名氏同行,他才觉得踏实,有胜算。从其他文献我们可以发现,荆轲的智谋是上等的,非秦武阳的匹夫之勇——无名氏肯定属于那种大勇若怯、大智若愚的人。其次,荆轲认为自己的计划还不完善,或者他无法解决里面存在的漏洞,得等这位无名氏来妥善安排、周密部署,他也知道这是绝密,连太子丹也不能透露。第三,荆轲是个懂大义的人,他非常明白,仅仅从肉体上消灭秦王是无济于事的(甚至会加速燕国的灭亡),得实现上策,才有可能对强秦形成震慑,让其他诸侯得到鼓舞,以便联合起来延缓强秦统一的进程。显然,荆轲在咸阳宫里充满着犹豫:凭实力,他没有把握实现上策;凭意愿,他确实没有准备杀死秦王。
  自古燕赵多侠士,燕太子丹应该拥有了非常丰富的人才资源去行“刺秦”之事,但他没有很好地珍惜、利用好这些资源,而是在不断的猜忌与优柔寡断中,断送了一次次绝好的出奇制胜的机会。

荆轲,为燕太子丹性格的弱点付出了代价——不过,倒留下了“荆轲刺秦”这一荡气回肠的千古史话。“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这一慷慨激昂的历史英雄悲歌,将永世流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