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场小说走红原因何在?


blueski推荐 [2011-2-28]
出处:燕赵晚报
作者:不详
 

网上舆情要览:近期,在职的大小官员却纷纷出版官场小说引起网友关注。有评论说,官场小说越是“走红”,越是说明民众对公开、透明的“阳光政府”充满期待,渴望政府能满足他们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

新闻背景:

有人隐瞒自己的创作;有人利用周末两天进行文学创作,十年间写出了10余部小说;有人见缝插针地在纸片、餐巾纸上写下一条条感悟,最后集成数十万字的书。2010一个特殊的写作群体进入了公众视野。这些官场文学的作者不是专业作家,他们的正职是各个政府部门的官员(1月3日《华西都市报》)。

2010年走红的几部官场小说

网言网语:

网友:官场小说现象是好的现象,可喜可贺!

网友:谁敢将真的官场写出来?谁敢再写当代官场现形记?

网友:之所以是官员,才能明白官场的内幕,所以才会有那么多读者。因为毕竟很多情节都不是电视上可以展现的。

官员搞创作触犯官场“潜规则”

慎言、中庸、不做出头鸟等是官场的“潜规则”,由此导致的后果是,为了能够在官场上顺风顺水,官员们选择集体“自宫”,以扼杀个性来换取仕途步步高升。官员作家们也是如此,正式职业是官员的他们不可能逃离官场“潜规则”,拿做官这个“世界上最稳定的职业”去当文学创作的赌注。

除此之外,风行于社会每个角落的“红眼病”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原因。官员作家们选择“潜伏”,在某种程度上是为了避免是非,避免有意无意地被排斥、敌视甚至陷害。不得不说,这同样是一种官场“潜规则”。(徐光木)

官场小说难说是谜底还是谜面

官场小说于现实中的高调,与小说作者于工作中的低调,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它所隐喻的起码有两层含义:一是“官场”似乎总是力图保持一种神秘感,有很多制度法令之外的“规则”,被局内人“心照不宣”,一旦攻守同盟形成,则任何个体乱说的风险都很大;二是公众希望“官场”透明化,除了公开公示的部分,还有更多程序外的环节有待于晾晒在阳光下。

你很难说官场小说究竟是谜面还是谜底:因为小说毕竟是小说,它不是写实的官场;但小说又来自生活,难保那些盘根错节的纠葛就不是“真人真事秀”。(邓海建)

官员作家勾画的官场更真实

这类作品最大的魅力就在于:官员依据的是现实体验与真实经历,虽然并非绝对如实记录,和盘托出,但也远较那些局外人的擅自揣测与主观臆想要深刻得多、可信得多。正因为如此,与专业作家对官场一知半解,作品隔靴挠痒相比,官员作家往往通过艺术加工勾画出当下的官场及官员生态图,既比较真实地揭露了腐败现象,让普通大众了解到官场上运行而又绝不公开的“潜规则”,也从多个侧面展示了当今政治生活中许多公众关注、亟待破解的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民众的愿望和呼声,这或许就是此类小说畅销的最大原因。(郑福汉)

官场小说走红是官民脱离

官场成了小说的题材,而且还成了很多官员致富的途径,这绝对不是什么好现象,更不是什么所谓的文化现象,而是一种不伦不类的社会现象思考。一个真正的官场应该是透明的,是不应该有这么多悬念留着用小说给出答案。可我们的官场不但给小说或者影视作品提供了矛盾冲突点,还成了官员发家致富的手段,据说《侯卫东官场笔记》的作者小桥老树已经身居中国作家富豪榜中。这就需要官场进行反思了。官场与公众的脱离,在某种程度上也是解释当下官员与公众时有尖锐矛盾出现的最佳答案。(媒体人傅万夫)

官员出书少扯上权力为好

官员出书,还说明当前一些官员并非只会忙于应酬而疏于学习。原来,有官员还能利用业余时间创作出市场热卖的小说,自是说明他们有着不错的文学素养。虽不能说出书就有多么高深的学问,但至少可说明官员并非只是围绕桌子和车轮转。官员之中,也有高雅爱好者,甚喜。

官员出书,可不要利用手中的职权出版,然后由某些人发红头文件或变相地帮助摊派推销书籍,而应由出版社以书的质量而沽,由读者说了算。官员为官是工作,出书是业余爱好,是个人的私事,借出书敛财是腐败,少扯上公权力为好。(读者 王玉初)

官场小说“ 走红”说明民众“阳光政府”充满期待


在文学仍在低谷徘徊、连许多著名作家都感叹卖书难的当下,官员们的官场小说却异军突起,成为当代文坛上的一道亮丽风景,不能不说给低落的图书市场注入了一针“兴奋剂”。

不过,有一个悬念一直在脑海里翻腾――在过去,官场小说大多由专业作家撰写,而现在,这个“美差”为何竟被官员们抢了呢?难道官员们的文学修养、创作手法等方面超过专业作家?为什么许多专业作家写的所谓高品位的大作却红不起来?这不能不让当代文学陷入了尴尬的境地。

我以为,官场小说之所以“走红”,除了官员们的特殊身份引起了读者的极大兴趣外,有一点很重要,就是通过阅读官场小说,读者可以领悟到暗藏其中的许多官场“潜规则”――这是其它途径无法得到的一种“常识”,也再一次印证了“生活永远是创作的源泉”这一真谛。

由此可见,官场小说越是“走红”,越是说明民众对公开、透明的“阳光政府”充满期待,渴望政府能满足他们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读者看好的不是官场小说的文学价值如何,而是官场小说的社会实用价值。也就是说,在充塞着“为官的感悟”的官场小说面前,尴尬的不仅是文学,还有政府的信息公开原则。

所以,作为以“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为理念的政府官员,应回过头来,透过官场小说“走红”这一不寻常的现象,认真反思一下政府工作中的某些不足之处,特别是信息公开原则的落实情况,并不断加以改进。如果满足了民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让官场中的一切“内幕”不再“神秘”,谁还会对官场小说产生“好奇之心”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