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抗战》第二十一集 :将军之死


blueski推荐 [2011-4-30]
出处:sohu
作者:张冬
 

八年抗战,无数的将士为此献出了宝贵的生命。本集主要讲述了三位将军,三位功勋卓著的将军,三个民族自强之魂。




  张自忠,陆军中将加上将衔,牺牲后追授为陆军二级上将军衔,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同盟国牺牲的最高将领。卢沟桥事变后,他本可以抗命带军杀敌,但他最终选择了成为北平代理市长,与日军斡旋,哪怕是背上汉奸的骂名。但张自忠有他的苦衷。最终,他用悲壮的牺牲为自己洗刷的冤屈,也捍卫了一个军人的忠诚之心。

  左权是共产党将领中学历最高的,也是最具有诗人气质的,他写给妻子的十一封家书,寄托了他在战争之外的全部感情——对妻子、对女儿的无限的爱。但在民族大义面前,他舍弃儿女情长,他的死,集中了所有舍小为大的将军们身上那种铁汉柔情。

  吕公良,国民革命军陆军中将,国民革命军第十五军新编二十九师师长。1944年在保卫河南许昌时,他与全体官兵誓死守卫,始终不肯脱去军服,因为目标明显,被日军击中,次日殉国。

  编导手记:张冬

  我一直固执的认为,身为将军,则必当战死。 “将军”一词是带有悲剧色彩的,比起胜利凯旋的荣光,青山忠骨的寂寞更贴近“将军”的内涵。

  古人有诗,“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这说的是少年志向;“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则是将军临战前的壮怀激烈。“将军之死”,我最先想到的就是这两句唐诗。

  将军当然离不开战场,但将军也有自己的亲情、爱情、友情。他有爱也有恨、有愤怒也有伤感、有家国天下也有儿女情长。

  但无论何种,死是将军的宿命。

  张自忠身上有延续千年的中国典型儒将的风采。张自忠喜读《三国演义》、《说唐》和《说岳精忠传》,古典名著对传统道德作了活生生的注释,关云长、岳武穆和秦叔宝的忠义侠行和浩然之气也令他心驰神往,由衷敬慕。

  但这也是他战死的根源。

  他在蒋介石“和平未到根本绝望时期决不放弃和平”的政策下,代理北平市长,与日军斡旋,却被人误为汉奸,从此便一心寻死来一雪前耻。如若是一员猛将,但求无愧于心,又何必求死?但张自忠不一样,忠君爱国的传统注定了他不会仅仅求内心之安定而苟且于世。他必然会选择一死以洗刷社会赋予他身上的污迹——这污迹,必然是需用鲜血来清洗的。这样的悲壮在张自忠看来 “良心很平安”,对于他来说,只有死才是最好的解脱。

  左权是共产党将领中学历最高的,黄埔军校毕业又在前苏联学习军事。他对于战争的理解有多本著作留下,在战争年月里这尤为可贵。在抗日的最紧急关头,他写给妻子的十一封家书(原本是十二封,但其中一封遗失了)寄托了他在战争之外的全部感情——对妻子、对女儿的无限的爱。左权是有诗人的气质的,十一封家书里,词词句句无不满含关爱。但家国事大,儿女事小,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在二者有冲突时,他的选择毫不犹豫。这是大义,但绝不是无情。他的死,集中了所有舍小为大的将军们身上那种铁汉柔情。

  将军亦有儿女情,他们是有血有肉的真汉子。

  中将吕公良在许昌保卫战将要开始的一刻也给妻子写了一封信:你这次到许昌短短的两天,走后真使我心中有说不出的难受……战事稳定下去,敌人打走后,再接你到前方来,痛快地住几天……恐怕此信到手时,我已在与敌人拼命了……当军人不打仗还有何用。

  这封信言辞简单的有些不尽人情,只在道及妻子时流露出一点点柔情,但仅是一闪而过的,甚至所有的感情都在这一刻戛然而止,他的眼前已经只有炮火硝烟了。

  我努力在寻找这些将军临死一刻的内心世界,也力求能够在片子中完成的表现出来,这个愿望如此难以实现。但有一点我始终坚持,我决不为他们悲伤,甚至是所有战死的将军。因为身为一个将军,没有什么比战死在抵御外辱的战场上更幸福的了。

  死是将军的宿命!

  将军之死,重于泰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