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三年考古改写先秦历史


blueski推荐 [2011-12-5]
出处:兰州晨报
作者:宋维国 柴用君
 

 

     总结礼县先秦文化考古之上篇:发现三大城址

  上世纪90年代,在礼县大堡子山发现秦公大墓以后,一直让考古界和学术界难以求证的关于秦祖先早期生活的课题开始破解,2004年,一个围绕礼县大堡子山探求先秦文化发端的5年计划开始实施,由5家单位组成的联合考古队进驻礼县,经过3个年头的探寻和考察,取得了令人振奋的结果。而这些结果的取得将要改写或者正在改写着我们已知或者未知的先秦文化的历史和分布范围。

  每天2万人参观大堡子山

  上世纪90年代头几年,在礼县大堡子山及其附近10多平方公里的沟沟川川里,云集了来自全国各地10多个省份的几万盗墓人,大量的珍贵文物通过各种渠道流向国外。后来当我国一位文物专家在英国大英博物馆看到此前未见的“秦公觳”时,他的一篇《英国惊现秦公觳》的文章见诸报端,这一报道引起了我国相关部门和单位的重视。

  2006年11月,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国家博物馆田野考古部、陕西省考古研究所、西北大学文博学院等5家单位联合呈具给全国有关专家和有关单位领导的一份名为《早期先秦文化考古工作汇报》的书面材料公布之后,报告上所披露的“考古成果”如同英国惊现“秦公觳”一样再一次惊动了各方。国家文物局、甘肃省文物局以及全国其他一些省份的文物局负责人和国内有关专家先后赶赴礼县,对此次联合考古的重大发现给予了高度关注。

  11月13日至17日,本报记者前往礼县考古现场进行了为期一周的实地采访。虽然已进入初冬时节,但大堡子山上,甚至在附近的山头上,都挤满了前来参观的人群。据现场考古人员讲述,在高峰期,大堡子山上每天有2万多人前来参观,当地有关部门只能限量进行参观。

  周秦文化三个活动中心区

  据联合考古队有关专家介绍,此次在礼县的调查共发现各类遗址98处,新发现70余处。由于一个遗址往往包含两种以上的文化遗存,所以如果按文化性质来统计,则包含仰韶文化的遗址78处,石岭下类型的遗址2处,马家窑文化类型的遗址4处,常山下层文化的遗址22处,齐家文化的遗址34处,周秦文化的遗址38处,寺洼文化的遗址22处,汉代遗存的遗址27处。在渭水流域所见到的史前文化及其类型,包括从史家、庙底沟、仰韶晚期到相当于中原龙山文化阶段的常山下层文化和齐家文化,在这里都有发现。

  在调查的47处周代遗址中,以周秦文化为主的遗址38处,按面积大小可分为三个级别:一、面积在30万平方米以上的遗址,有红河乡六八图遗址、永兴乡赵坪遗址、永平乡大堡子山遗址、石桥乡石沟坪遗址等处。二、面积在10—30万平方米之间的遗址,有龙八村、蒙张等。三、面积在10万平方米以下的遗址,有费家庄、焦家沟、周家坪、高楼子、沙沟口、王磨、雷神庙、古泉、彭崖等。除了一些文化内涵单纯的遗址外,多数遗址叠压几种文化遗存,若要搞清楚周秦文化在某个遗址空间上具体的分布范围,势必要再对遗址作详尽的测绘和细密的拉网调查。

  大、中、小不同规模的遗址错落有致,占据了流域中的不同位置。三个第一级别的大遗址,与次一级别以及更低级别的小遗址相结合,构成了“六八图—费家庄”、“大堡子山—赵坪”、“雷神庙(西山)—石沟坪”三个相对独立又互有联系的遗址群;也可以说是周、秦文化三个活动中心区。

 三大城址遗址辉煌空前

  甘肃省考古研究所副所长王辉告诉记者,2005年6月-2006年4月,早期秦文化联合考古队在礼县的西山、大堡子山、山坪三个地方先后调查时发现三座周代城址,这些城址的规模在此也是辉煌空前。

  西山城址:西山遗址位于礼县县城西侧的山坡上,南面为西汉水与燕子河交汇的宽阔河谷,北面隔刘家沟与鸾亭山遗址相望。遗址总面积约20万平方米,除周代城址及墓地外,尚包含丰富的新石器和汉、元、明各时期的遗存。

  根据考古调查和西北大学考古系师生2005年春季的发掘情况,西山遗址的周代遗存包括雷神庙和刘家沟两片居址、鸾亭山山腰和大雪坪两片较单纯的墓地(另,雷神庙居址内也分布较密集的墓葬)。其中雷神庙居址位于城址内,另三处地点均位于城外。城址依山而建,平面呈不规则的长方形,面积约10万平方米。

  城内已发掘的重要遗迹有设排水管道的夯土基址,具有典型周文化风格、又显露秦人特点的三鼎两簋贵族墓葬,以及一批春秋时代的秦墓。据调查整理结果,周秦遗存繁盛的时间为西周中晚期及春秋初,同时共存一定比例的寺洼文化遗物;从两个地点的城墙解剖工作看,城墙的废弃年代不晚于春秋早期。

  大堡子山城址:2006年3月开始,对大堡子山进行了全面钻探。到目前为止共发现各类遗迹699处,发现有夯土城墙、建筑基址、墓葬、车马坑、陶窑、水井、灰坑等遗迹。城内目前已钻探出夯土建筑基址26处,探明的规模最大的一座南北长102米,东西宽17米,平面形状呈回字形;另一座东西长70米,南北宽13.5米,形制与前者基本相同。此外,城内还有较丰富的灰坑、文化层等生活遗迹及分散的中小墓葬,上世纪90年代被盗的两座秦公等级大墓和车马坑也位于城内。城外西南方有被山体阻隔而与城址不相连接的居址一处,面积约5万平方米,发现较丰富的灰坑和中小墓葬等遗迹。

  据已进行的调查和钻探工作,大堡子山遗址除少量齐家文化遗存外,主体为周代城址、城外墓地和居址。城址修建在山坡上,平面大致呈长方形,面积约25万平方米。城内遗迹主要为秦公墓及“大型房屋”(宫殿)基址和灰坑及中小型墓。

  山坪城址:大堡子城址被发现后,联合考古队又根据文献记载调查了西汉水对岸的山坪遗址,在山顶和山腰发现长300米以上的夯土城墙,在山腰发现寺洼文化墓地和周代居址,由于此遗址除周代遗存外只有少量齐家遗存,可以初步判断这里也有一座周代城址。目前此城址工作开展有限,城墙尚未封闭,兴废年代尚无绝对证据。另外,考古队在大堡子城址西北约两公里的永平河西岸调查发现一处被盗严重的墓地,据了解,此处墓葬等级较高,年代可早至春秋早期,墓地上还有夯土建筑基址存在的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