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一、南方之强楚国的崛起


blueski推荐 [2011-12-5]
出处:来自网上
作者:蜀山见霞
 

春秋前期,一个强大的南方强国——楚国在长江中游崛起。楚人跨过汉水,进入中原,震动了以姬、姜两姓为主的各个诸侯国。这是历史上的一件大事。

楚人的历史极为悠久。我们在湖北西部和河南的西南部,找到了多处新石器时代的遗址。考古学家起了一个专名,叫做屈家岭文化。这些遗址的居民很可能是楚人的祖先。东周时楚人自称是颛顼的后代,在遥远的过去,和周人本是同族。又说远祖做过火正(管火的官),得到祝融氏的称号。这实际上是说:楚人是火神的子孙。

不管楚人自己怎么说法,黄河流域的中原国家总认为楚人是南方的蛮族。商朝征讨过“荆蛮”, “荆”正是楚的别称。商朝末年,楚人的一个首领曾经追随过周文王、武王。西周初期,封楚熊绎做诸侯,实际上是承认楚做周朝的诸侯,因为土地、民众都是熊绎本来就有的。

熊绎不姓熊,他的族姓是芈(mi)。楚人开头住在丹阳(现在湖北秭归东),逐渐向东移动,到武当山东南的汉水地区。这是楚国的发祥之地。

这是森林茂密的山区,东面是汉水,东南面是湖泊众多的在汉平原。直到春秋前期,这里还有许多南方各族的小国和部落,楚人在这里有广阔的可以发展的天地。

公元前九世纪和前八世纪的上半期,楚人身上还穿得很不象样,驾的车子也是破破烂烂的,有些部分,只用柴草凑合。几代国君都是这个样子。但是缺少神气、阔气的楚人却有一股朝气和勇气。他们砍掉一部分原始森林,开辟出一片片肥沃的土地,势力一天天壮大起来。

公元前七四○年是楚武王熊通元年。武王时,楚国成为一个大国、强国。“王”是周天子的称号。中原各国叫楚君“楚子”,连公、侯都够不上,只好算个起码的诸侯。熊通偏要称王,而且自称武王,这是要和周王分庭抗礼的表示。

熊通在位五十一年,他决心称王是三十五年(公元前七○六年)的事情。三十五年以前,他有什么作为,不大清楚。我们只知道:当时的楚国已经很强大,照东周的水平,已经是个文化很发达的国家。它的势力虽则已经跨过汉水,可是还不大牢固,汉水东岸的小国怕楚国的武力,有联合起来抵抗的倾向。

这一年,熊通进攻涢水东岸的随国(现在的湖北随县),要求随向周朝提出,提高楚君的爵位。随人不敢得罪楚国,替他办了,但被王室一口拒绝。熊通三十七年(公元前七○四年), 他知道王室不同意,怒道:“天子不加我的爵位,难道我自己不能干吗!”于是他自称武王,与灭掉商朝的周武王采用同样的称号。这当然是向王室的挑战。

这年夏天,楚武王在沈鹿(现在的湖北钟祥东)大会诸侯。这里所说的诸侯主要是江汉流域小国、部落的君长。他们都到了会,只有黄(现在的河南潢川西)、随两国不到,这两国显然不肯承认楚国的霸权。

黄国太远,武王只派了一名使者,前往质问。随是汉水以东各国中最大的国家,随国不屈服,楚在汉东的地位就不巩固。因此,楚王立即出兵攻随。随侯手下有两个大夫,一个叫季梁,一个是少师(官名,名字不详)。季梁是贤士,他常劝随侯修明内政,团结汉东兄弟各国,共同对楚。随侯对他的话,有时信,有时不信,最相信的还是少师。公元前七○六年,少师代表随侯,到楚营交涉。楚国特地把精兵隐藏起来,让他看到些老弱兵士、军容不整的模样。他信以为真,认为楚国不难对付。这一次,季梁主张先派人求和,等受到了拒绝再打,借以激发随兵的士气。少师根据两年前的印象,认为楚兵不堪一击,主张立刻出击,以防楚军撤走,失掉战机。随侯接受了他的意见,整兵出战。

两军对阵,季梁提议:楚国人的风俗,与中原相反,左面是上首,楚君必在左军。所以先打较弱的右军为好,右军一败,楚军必然会失掉锐气。少师反对,认为不敢攻击楚王,等于承认自己不是楚军的对手。随侯又接受了他的意见,先对楚左军发动进攻。结果,随军大败,随侯步行逃脱,楚军缴获了他乘的兵车,抓住了他的车右少师。车右就是车上执长兵器的武士。

楚武王没有乘胜灭随,在整个春秋时期,楚也没有灭随,楚只想随一心一意做个附庸国。随开头并不甘心,经过几次挣扎,发现没有其他出路,只能这样做了。楚打败了随,声势大盛,就把濮人居住的地方收入版图。濮人号称“百濮”,分成许多部落,是江汉流域文化程度较低的少数族。

在以后几年里,楚同江汉流域的一些小国还发生过多次战争。公元前七○一年,楚将屈瑕领兵和贰、轸(都在应山县境内)二国会盟,也就是压二国服从楚国。郧(yun)国(在安陆县)屯兵蒲骚(在应城县西北),约随、绞(在郧县西北)、州(在监利县东)、蓼(在河南唐河县西南)四国一共进攻楚军。这时楚军的形势很危险,弄得不好,会面临与七小国联军对抗的局面。斗廉向屈瑕提出立即猛攻郧军的建议。他说:“郧军屯在本国境内,戒备必然不严。他们正在等候四国的军队,没有预备马上打仗。我们连夜急攻郧军,必可得胜。郧军一败,四国都不敢动了。”屈瑕起初迟疑不决,经过斗廉再三劝说,终于采取了他的建议,在蒲骚打败郧军,与贰、较会盟,然后回军。第二年,屈瑕攻绞,又获大胜。公元前六九九年,屈瑕攻罗(在湖北宜城西),却打了个大败仗。他连年打了几个胜仗,心高气傲,趾高气扬,把蒲骚之战因采纳斗廉的意见而得胜的事情,忘记得干干净净,下令军中,不准任何人提意见,违者有罪。兵到郡水(汉水支流,现在叫蛮河),乱七八糟地渡河过去,到了对岸,并不整理队伍,随随便便地向前进军。罗和另一个小国卢戎(在襄樊市西南)两面夹攻,把楚军打得大败。屈瑕没有面目回见楚王,自缢而死。这是楚国初期发展史上难得碰到的挫折,完全是主将骄傲自满产生的恶果。

公元前六九○年,武王去世,文王熊赀即位。文王元年(公元前六*年),在郑建都。郑在湖北江陵西北的纪南城。它的遗址是全国文物重点保护单位。城址正方形,东西长四点五公里,南北宽三点五公里,城墙外面有护城河。从这时开始,到战国后期的公元前二七八年,被秦军攻占为止,历时四百多年,是当时南方的一座繁华城市。

楚文王在位十三年,他灭申(在河南南阳北),灭息(在河南息县),灭邓(在湖北襄樊北),这几次都是有记录的。其实武王、文王两代灭掉的小国很多,前面提到的江汉流域许多小国,到后来都成为楚国的地名,可见都已灭亡。楚文王在占领的地方设“县”,派贵族到县里做“公”。直到现在,我们还用县做地方行政区域的单位名称。它的创始人就是楚文王。文王所灭的国,申、息都在河南南部。楚的兵力已经进入中原。文王六年(公元前六八四年),楚兵攻蔡,在萃打败蔡兵,俘获蔡哀侯。蔡是周武王兄弟蔡叔后人的封国,都城在现在的河南上蔡,交战的地点萃在河南汝南县境。中原的姬姓国家受楚国的兵威胁迫,发生亡国的危险,这是第一次。至于汉水以东的姬姓小国,早已被楚国并吞,那就更不用说了。文王十二年(公元前六七八年),楚军进攻郑国的栎(1i现在的河南禹县)。郑国受到楚军的威胁,这是第一次。从此以后,楚军经常攻郑;中原大国抵御楚国,也必须争取郑国。后来晋楚争霸,郑国成为争夺的焦点,竟遭受了一百年左右的兵祸。

文王死后,儿子庄敖继位。公元前六七二年,庄敖的兄弟熊恽杀庄敖自立。熊恽就是楚成王。成王时,楚军不断攻击郑国。中原国家越来越害怕南方的蛮族了。然而楚人何尝是蛮族,我们以后还要讲到楚国的文化,她既吸收了中原的传统,又保存了南方民间的许多特点,实在是高度发达的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