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二、齐桓公和管仲的霸业


blueski推荐 [2011-12-5]
出处:来自网上
作者:蜀山见霞
 

公元前六八六年,齐国发生内乱,襄公被叛变的将领杀死。襄公的两个兄弟避乱出奔,鲍叔牙拥公子小白出奔到莒国(现在的山东莒县),管仲拥公子纠出奔到鲁国。

第二年,齐国的内乱平息,卿大夫们商议在两位公子中选立一个新君。齐国的贵族除公室以外,高、国两氏地位最高,世世代代做齐国的卿(执政官)。小白和高氏有关系,得到他们的通知,连忙赶奔回国。鲁庄公得了消息,也派兵送公子纠回国。他们怕小白先到,命管仲领兵截住齐、莒的通路。小白车到,管仲一箭射去,看见小白中箭跌倒,便赶奔回去报告鲁国。鲁人以为小白己死,行军的速度大大降低,等他们走到齐国边境,小白已经即位。小白便是有名的五霸之一的齐桓公。

这是怎么一回事呢?原来管仲的箭刚好射中小白衣带的钩子。小白颇有急智,马上跌倒装死。管仲一走,他们立即日夜兼程赶路,回到国内。高、国二氏本来愿意拥立小白,因此顺顺当当地做了国君。鲁国不肯罢休,被齐发兵打败。

桓公战胜以后,要求鲁国杀掉公子纠,交出管仲。鲁国没法,只得一一照办。他们再也想不到,管仲一踏进齐国国境,就解掉刑具;到了临淄(现在的山东淄博),便受桓公召见,官封大夫之职。

鲍叔牙是这场喜剧的导演。他和管仲早有交情,深知管仲的才学。相传他们曾经一同经商,瓜分利润的时候,管仲拿得多,留给鲍叔牙的少。鲍叔牙知道管仲家境贫困,要赡养母亲,就没有丝毫不满的想法。桓公回国得了位,他就向桓公推荐管仲。他说:“如果只要办好齐国的事,用高侯和我就够了;如果要想称霸,那么非管夷吾不可。”夷吾是管仲的字。桓公很爽快的同意了,只说要杀管仲报仇,一定要鲁国交出活的管仲。

这件事是我国历史上的一段佳话。鲍叔牙不但不忘记老朋友,而且热心推荐胜过自己的贤士;齐桓公惟才是求,不记一箭之仇。尽管他们是古代的奴隶主,他们的风格仍旧值得我们借鉴。

管仲做齐国的卿,地位比高、国二氏低,实权比他们大,这在春秋时是一次突破。春秋还是“世卿”的时代。一个国是一个宗族包办一切,这个宗族里的几个家族世代担任某个官职,即使官职偶然有点改变,总由这几个家族的人充当。管仲年轻时贫困,经营过商业,尽管他本来属于姬姓,总不是上层的贵族,在姜姓的齐国,关系更多隔一层。桓公破格任用一个地位低微的异姓人士来掌握国政,根据现有记载来看,是以前不曾有过的举动,在整个春秋时期,也是很少见的事情。

管仲执了国政,和鲍叔牙、高俱等人通力合作,修明内政。他把国都划分成十五个士乡和六个工商乡。士乡五家叫一轨,十个轨编成一里,四个里成连,十连成乡。乡的首长叫乡良人。每乡两千户,每户出一人,合五乡共有一万人,编成一军。十五乡共有三军三万人,兵车一千多辆。国都以外的“鄙”,也以三十家为一邑,编成邑、卒、乡、县、属各级。我们在前面讲过,那时候的军队由“国人”编成,“鄙(野)”的人没有服兵役的权利和义务。国都中的工商是特种人户,他们的职业活动受到保护,但也不算自己人,不好服兵役。士乡里的士是武士,但文武并没有分家,他们可以被推选出来充当官吏。

管仲规定用兵器和金属赎罪的办法。收到的“美金”(青铜)用来铸兵器,“恶金”(铁)用来做农具。他规定了依照土地好坏分别收税的办法。齐国的海岸线很长,管仲因地制宜,提倡发展鱼盐生产。

经过了多年的整顿和工作,齐国的国力大大的提高。这是齐桓公霸业的基础。

齐桓公的霸业,同我们现在所说的“霸权”,性质完全不同。齐桓公的霸,目的在充当中原诸侯的领袖。管仲提出的方针包括三个方面:对周天子要“尊王”,对戎狄和楚的进攻要“攘夷”,对中原诸侯要团结合作。这三方面很符合中原华夏族各国的利益,因此很容易受到他们的欢迎。

“尊王”是句空话,但是微弱的王室有个强国替他讲讲话,觉得有个靠山,心里当然高兴。桓公每逢大会诸侯,必请王室的代表到会,对诸侯总是要求照规矩向王室进贡,多少提高了王室的地位。

“攘夷”,特别是抵御戎人、狄人的进攻,则是实实在在的事情。桓公二十三年(公元前六六三年),攻山戎,救燕国,到孤竹(现在的河北卢龙)而还。二十五年,狄人攻邢(现在的河北邢台),齐出兵打败狄人。二十六年,狄人灭卫,齐出兵帮助卫人重建国家。接着,又帮助邢国东迁,避开狄人的兵锋。这几件事大得人心,后来孔子极口称赞管仲的贡献,说如果没有管仲,华夏族将被戎狄征服,指的也是这几件事。

这几件事,又以卫的灭亡和重建最为紧要,我们不妨具体地说一说。这必须从“卫懿公好鹤”说起。

卫懿公喜欢养鹤,他给鹤加上卿大夫的衔头,养鹤的开支相当于卿大夫的俸禄,据说还让鹤乘了卿大夫才能乘的车子上街。他重鹤轻人,剥削人民,把大量钱财用在饲养仙鹤,引起了“国人”的不满。狄人进攻的时候,奉命入伍的“国人”都说:“派仙鹤去打仗好了!仙鹤有官职,有俸禄,我们怎么能打?”卫军士气涣散,当然一败涂地,懿公也死在乱军之中。狄兵打进卫国都城,追击卫人,直到黄河边上,又大杀一阵。宋国派人派船,赶到南岸,靠着夜色的掩护,接应遗民渡河。到了南岸,清点人数,遗民总数只剩七百三十人。这真是一场大灾难。懿公当然应该负主要责任,那些“国人”在敌人的屠刀面前,只算旧账,不愿意团结对敌,眼光也未免太短浅吧!

宋和卫是亲戚,立懿公的堂弟戴公,住在现在河南滑县附近的曹。那时的黄河,从郑州以西的地方起,向东北面流去,河道在今黄河的北面,所以曹地已在黄河以南。这位国君住的是临时盖的草房,所有的人众,连遗民和黄河以南的两个邑,一共只有五千人。齐桓公派了一员将军,率领三百乘兵车、三千名甲士,驻在曹地;送去牛、羊、猪、鸡、狗各三百只,加上建筑材料、驾车的马匹、国君的服装等等。我们看齐国送的东西,可以知道劫后的卫一无所有,连家畜、家禽也得从头繁殖起来。

戴公不久死了,他的兄弟文公原来住在齐国,回去继位。齐桓公二十八年(公元前六五八年),桓公联合中原诸侯,帮助卫人在曹以东的楚丘建立新都。卫文公节俭爱民,休养生息二十余年,兵力从初年的三十乘兵车发展到三百乘,尽管还是小国,毕竟象个诸侯的样子了。

齐国援助卫国的重建,做得很周到,出了相当大的力气。桓公和管仲的行为是值得称赞的。不过,齐的兵力毕竟有限,桓公帮助卫、邢另建新邦,却不能派兵过河,帮他们收复失地,恐怕他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桓公的霸业还有一个重大的课题,就是帮助中原诸侯抵御楚国的北上。这件事更难做,更不是齐国的力量所能做到,因此只能出现一次虎头蛇尾的召陵之盟。

楚成王即位后,加强了对中原的进攻。公元前六六六年(楚成王六年、齐桓公二十年),楚军攻郑,齐、鲁、宋三国救郑,兵到时楚军已经撤走。从公元前六五九年起,连续三年,楚军都进攻郑国。当时中原的中小国家,蔡国已经投入楚国怀抱;郑国也在动摇,文公已有亲楚的意思;江(现在的河南息县西南)、黄(现在的河南演川)的地理位置都在楚的势力范围中间,却想靠齐国保护,摆脱楚国的控制。形势是既紧张又复杂,齐桓公和管仲不得不采取一次大规模的行动。

齐桓公三十年(公元前六五六年),齐会同鲁、宋、陈、卫、郑、许、曹,组成一支浩浩荡荡的八国联军,*楚国。联军先攻蔡国,蔡人不敢抵抗,四散逃跑,没有发生任何战斗。联军继续前进,直逼楚境,遇见成王派来的使臣,进行了一场舌战。楚国使臣代表成王,说:“君在北海,寡人在南海,各不相关,你们凭着什么理由侵入我们的国境?”

楚使臣的口气十分强便,管仲的回答却很婉转。他不正面指责楚国欺压中小国家,只说齐国在西周初年就被王室指定做诸侯领袖,暗示有保护诸侯的责任。他向楚国只提两个问题,一是为什么不向王室进贡浸酒的茅草;二是西周时昭王南征,为什么死在南方。这两条,前面一条是毫无意义的小事,第二条是陈年烂账(昭王攻楚,座船沉没,溺死在汉水之中。这事离桓公伐楚大约有三百年左右)。齐国如果真想同楚国决战,决不会提这样两个问题。

楚使臣的回答很干脆,他承认不进贡的错,答应照办;对昭王溺死一事,只说:“你到汉水沿岸去问好了!”西周时,汉水两岸还不是楚国的土地,他自然可以不负任何责任。

齐国碰了一鼻子灰,只得继续前进,但是行动迟缓,并没有真打的意思。楚国第二个使臣屈完一到,齐国就同意讲和,把联军撤退到召陵(现在的河南郾城东)。齐桓公想夸耀兵威,吓唬楚人。他请屈完同乘一辆兵车,检阅联军的阵容。桓公说:“用这样强大的兵力野战,谁能抵敌?用这样强大的兵力攻城,有什么城攻不下来?”

屈完毫无害怕的神色,不慌不忙地答道:“如果君用德行对待诸侯,谁敢不服?如果只靠兵力,那么楚把大别等山作为城墙,把汉水作为护城河,军队虽多,也起不了什么作用!”桓公被他说得目瞪口呆,只得罢了。双方约和以后,联军各回本国。第二年,楚国灭弦(现在的河南息县南)。郑国从此采取忽而亲齐、忽而亲楚的苟安政策。公元前六五四年,齐、鲁、宋、卫等国攻郑,楚攻许救郑,结果大国没有交手,小国吃足苦头。那个依靠齐国的黄国只知道楚的邹都在九百里以外,不看见楚的息县(从前的息国)就在眼皮底下,到公元前*八年,终于被楚国灭掉。

楚国的势力正在高涨,成王不断地兼并准河以南的小国。齐的霸业却在走下坡路。公元前*五年,管仲去世。两年后,桓公去世。他左右宠信的几个近臣拥立公子无亏,太子昭出奔,得到宋襄公的援助,才能夺回君位。齐国经过这一番*,当然谈不到继续当诸侯盟主了。

这段历史,古书上都说问题出在管仲去世,出在桓公宠信坏人,但从我们看来,齐桓公和管仲末年,齐的霸业已经维持不下去了。

齐桓公九合诸侯(九次召集诸侯大会),多次出兵应付各诸侯国的事变,开支浩大,齐人的负担太重,逐渐滋生了不满的情绪。管仲去世的下一年,鄫(现在的山东枣庄旧峰县东)被淮夷攻击。齐联合诸侯帮助鄫国筑城。役夫怨恨,深夜高喊“齐国有乱!”引起了一场骚乱,终于被迫停工。由此可见,齐国的霸业实在搞不下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