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三、秦变成了真正的强国


blueski推荐 [2012-1-3]
出处:《先秦历史故事》
作者:蜀山剑侠
 

在战国前期的关东人的心目中,秦是一个落后的国家,魏国向西发展,还在黄河西岸、北洛水以东夺取了一片地方。

公元前三八四年(秦献公元年),献公废除用人殉葬的旧习俗。不久,把都城迁到离北洛水不很远的栎(li)阳,显示不害怕东方强国的姿态。秦开始出现振兴的趋势。

公元前三*年,秦军进攻魏国,在石门(现在的山西运城西南)大破魏军,斩首六万。这是战国时秦对三晋作战的最早的一次大胜。石门在魏的内地,秦军大概是在函谷关(现在的河南灵宝东北)以西的黄河南岸渡过河去。魏占有陕北的河西,想不大到秦军从侧面打进来,所以吃了大亏。接着,秦军在陕北正面冲到沿黄河的西岸重要据点少梁(现在的韩城西南),俘虏了魏军的主将。

这几件事都在商鞅变法以前,可见秦在变法以前,国势已有抬头。不过秦军这些胜仗,只是打了就走,没有占领地方的力量。河西也仍是魏的土地。所以国势只是初步好转。秦只有在做对了两件事以后,才变成了真正的强国,这两件事,一是公元前四世纪中叶的商鞅变法,一是在公元前四世纪后期夺取了巴蜀。

商鞅是卫国的公族,原来叫公孙鞅,又叫卫鞅。卫是姬姓国,所以他的本姓是姬。春秋时叫公子某、公孙某的极多,国君的子侄一辈叫公子,孙儿一辈叫公孙。后来公孙成了一个“氏”,战国以后,姓氏不分,便有姓公孙的人。商鞅先在魏国,后到秦国,因为从卫国而来,便叫卫鞅。秦给他封地十五邑,主要的一个是商(现在的陕西商县东南),从此才叫商鞅。商鞅变法,共有两次。第一次在孝公六年(公元前三五六年),第二次在十二年(公元前三五○年)。秦迁都咸阳(现属陕西),就是第二次变法中的事情。

商鞅变法的内容,如废除井田制等,中学课本讲得比较具体,我们这里就不重复了。我们只把变法的效果稍为具体地讲一讲。

商鞅变法的精神,一是要求全体秦人,无论贵族、平民都要严格遵守法令,违背了就要严办;二是提倡耕、战两事,农业生产搞得好的有奖赏,立了军功的得爵位。

实行的结果是:行政效率较高,社会风气朴素,农业生产良好,军队的战斗力很强。战国末年的儒家大师荀子对这问题,做过一番考察,除农业生产以外,他都谈了自己的看法。荀子说:秦的各级机关,办事人员都很守纪律,工作都很认真。上层的大夫,从家里出来,到衙门上班,下班了回家,没有人营私舞弊,没有人搞小集团。政府办事效率高,处理问题很及时,没有积压的公事。

荀子称赞秦国的人民很朴素,不穿过于华丽的衣服,不听*的音乐,对官府很怕,能够服从命令。

荀子高度赞赏秦国军队的战斗力,他还把魏、齐的军队和秦军作了比较。魏用精选“武卒”的办法。应选的人,上身、两腿、脚胫都穿上甲,头上戴盔,腰间佩剑,带上弩,箭袋里装五十枝箭,掮着戈,随身带三天干粮,半天能走一百里(一里一百八十丈,周尺约合二十三厘米,百里折合四一点四公里),才算合格。中选的人免掉本户摇役,分配好田好房。这种“武卒”确实是精兵,但一个人体力的高峰维持不了多少年,又不好太快就淘汰,人数多了,国家的税收就减少,结果是兵力、财力都出问题,所以是“危国之兵”。

齐国兵制的特点在提倡“技击”,得一颗首级,就给赏金。士兵只顾自己杀敌得赏,没有整体观念。对弱军作战,问题不大。遇到了强敌,由于队伍散乱,很容易失败。这可以叫做“亡国之兵”。

秦兵跟他们完全不同,除奋勇作战,没有上进的途径;严刑峻罚,没有人敢违背纪律;斩获五个“甲首”(车战的武士,每人叫一个“甲首”,可以役属五户人家,这五户一面属于私人,一面仍旧要向国家纳税,政府不会因而减少收入。因此,秦兵队伍整齐,纪律严明,人人向前,不敢退缩,经常能打胜仗。

这是荀子的分析。此外,秦还招收三晋的流亡人户,供给荒地,让他们只种田,不当兵。秦的粮食多了,国力更加强大。

这些情形是好的,但有一个带有根本性的毛病。商鞅的政治思想要求人民盲目服从,反对的要受到*,赞美的也逃不脱刑罚。变法有了效果以后,开头说法令不好的人议论起法令的好处来了,商鞅说这些人都是“乱化之民”,统统驱逐到边地去。从此再也没有人敢议论法令的好坏。这是极端的专制主义,与子产不毁乡校的做法截然相反。

秦变法收到效果的时候,正好碰上魏国连吃败仗,秦军乘势攻魏,公元前三五二年,桂陵之战的下一年,秦军攻河东(黄河以东、山西南部),占领魏的故都安邑。公元前三四○年,马陵之战的下一年,商鞅攻魏,俘获魏将公子卬(ang)。秦封商鞅十五邑,就是赏这一战之功。魏越来越不行了。以后秦虽把河东占领区还给魏,魏却只能把河西地完全献给秦国了。

变法虽是秦国强大的关键,然而秦的土地不过现在陕西一省和甘肃东部,主要产粮区只有关中平原,灌概还没有搞得很好,秦的人力、物力资源都不算十分丰富。公元前三一六年(惠文王更元九年)取了巴蜀,秦的实力才有极大的提高,秦才变成真正的强国。

这年,巴、蜀互相攻击,都要求秦的援助。巴蜀两国,一在川东,一在川西。巴在春秋时和楚有些接触。蜀参加过周武王伐纣,以后几百年不同中原国家接触。古代交通困难,四川北有大巴山、秦岭,东有三峡,在古时实在是“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蜀与中原不相往来,或极少往来,并不奇怪。

蜀国遗留的历史传说,很富于传奇色彩。例如相传的周末蜀王杜宇,先称帝叫望帝,后传位给他的相开明。其时正在子鹃鸟鸣的时候,蜀人纪念杜宇,便把子鹃叫做杜鹃。另外一种说法,说他因做了点错事,心中惭愧,死后,魂化为鹃。

从四川到陕西南部的汉中山区,进入陕西关中平原,全是极难走的山路。人们在峭壁上凿出洞,架上木材,把断断续续的山路联接起来,叫做“栈道”。只要有人放上几把火,烧掉点木头,路就断了。栈道的创建,就是战国时候的事。这个工程太艰难了,于是又产生了一段传说。传说讲秦惠文王想攻蜀,没有进兵的道路。他就骗蜀王,说有五头石牛,能拉金屎。蜀王贪利,派了五个大力士,把石牛拉回蜀国。拉牛所经的地方出现了一条道路,叫做金牛道,即从陕西勉县向西南面进入四川,到达剑门关的道路。这个传说名叫五丁开山。世上并没有神话中的大力士,栈道是劳动人民修的。后人见那道路十分险峻,鸟飞过也似乎不大容易,人怎么修路更难以想象,因此流传出这一段故事。

秦在要不要取蜀的间题上,有过一番争论。

张仪反对取蜀,主张攻韩。他认为取了韩,周的洛邑便在秦的掌握之中。周没有抵抗的力量,只能把九鼎、宝器、图籍全部献出。秦把周天子抓在手里,用天子的名义号令天下,谁敢不听。蜀是西南偏僻的国家。我们丢了天下最主要的地方,与戎狄相争,怎么做得成天下之主。

司马错的意见和他相反。他认为秦国地小民贫,要想发展,应当先办容易的事情。蜀国内政腐朽,国力薄弱,极容易解决。秦得了蜀,版图扩大了,物力充裕了,可以实现富国强兵的目标。攻蜀有这么许多好处,而且不费力气,不致惹起诸侯的反对。攻韩,劫持周天子,会引起天下的反对。韩和周势必联络齐、赵、楚、魏,共同对秦,这就很危险了。

司马错的见解显然比张仪高明。秦惠文王采纳他的意见,出兵取了蜀;不久,又灭了巴。秦抓有了陕西、四川和甘肃东部,版图比三晋和齐的任何一国都大。秦的地理位置也比东方各国有利,西、北、南三面都没有敌国,无论攻守,都只消注意东方。这一面的地形又很险峻,北面一头是陕西和山西之间的黄河,水流湍急;中间从映西东进河南,只有丛山中的几条路,最主要的通道在函谷关,秦军封锁了这狭仄的路口,外面千军万马没有展开阵势的场合,根本打不进去;南面一头和楚国交界的地方,又有汉水上流的山地和三峡天险。秦人占了这个位置,要攻就攻,不能攻就守,比三晋有利得多。三晋中间,赵国在北面,受敌的面还比较少,魏、韩两国,四面都是大国,古人叫做“四战之地”,就是四面都可能受敌国攻击。他们以后就只有挨打的份了。

秦得了巴蜀,经营开发,很用了一番工夫。先后担任蜀郡守的张若、李冰都作出很大的贡献。

张若做蜀郡守四十年。他依照咸阳城的规模布局,建筑了成都城。他设置了管理织锦、冶铁、井盐的机构,对巴蜀的经济发展起了促进作用。

秦昭王时,李冰接任了蜀郡守。他和儿子二郎主持修建了著名的水利工程都江堰。他们先在岷江的江心用竹笼盛好石,堆砌成一个分水工程,叫分鱼嘴,把氓江分成两股。再在其中一股经过一块砾岩的地方,开凿一个口,叫宝瓶口,让水流经过,并分出许多支渠。在鱼嘴和宝瓶口之间,还修筑了一个溢洪道,叫飞沙堰。这个大工程,历代都有增修,两千多年来,一直发挥作用。由于工程异常艰巨,民间产生了许多传说,有的说李冰提刀下水,与河神战斗;有的说二郎下水斩蛟。至今灌县还有二王庙,可见人民一直怀念李冰父子的功绩。经过秦人的经营开发,巴蜀有了“天府之国”的美名。秦国在当时也因得了巴蜀,羽毛才得丰满,对东方的兼并自然更容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