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五、屈原——楚国的政治家和大诗人


blueski推荐 [2012-1-3]
出处:《先秦历史故事》
作者:蜀山剑侠
 

楚是战国七雄中最大的国家。战国初年,它已有现在的湖北全省、湖南、江西、安徽的大部分和半个河南。后来南面从湖南伸到广西的东北角,东北面取得山东南部,东面灭掉越,把春秋时吴越的土地完全收入版图。

这个地址大、人最多的国家,在春秋时一直保持发展的势头。庄王“问鼎中原”已有混一天下的雄心。假使这个趋势不变,按理顺章,由楚来统一全中国,应该不成什么问题。但是楚在战国时很不顺利,屡遭挫折,最后竟被后起的秦国所灭。

这个悲剧的根子在哪里?我们认为根子在旧贵族的势力太顽强,他们破坏了一切改革运动,使楚国从强国变成弱国。

我们在《魏国的兴衰》篇中提到过两件事。一件是战国初年的魏把楚的势力从大梁一带打退,魏正是当时在政治上、军事上都有新气象的国家。另一件是魏武侯时名将吴起被迫逃往楚国。

这时的楚国是悼王在位。悼王一向钦佩吴起的才能,用他做执政的大臣,进行改革。吴起限制贵族的特权,裁减官吏,集中财力抚养战士,楚的国势果然大有起色。公元前三八一年,楚攻魏救赵,一直打到黄河边上。不幸悼王就在这年去世,楚的宗室大臣作乱,要杀害吴起。吴起逃进灵堂,伏在悼王尸体上面。贵族一阵乱箭,射死了吴起,也中了悼王。太子肃王即位,追究射悼王尸体的罪行,贵族被灭族的达七十余家。吴起改革的时间很短,改革的内容主要限于军事,他一死,改革运动也完了。

悼王和吴起以后的五十年中间,楚国表面上仍旧很强盛,在东面还有发展。但是天下的大局改变了,一个强大的邻邦——秦正在崛起。公元前三二九年,楚威王去世,儿子怀王熊槐即位时,楚过去的强敌魏已在上一年把河西的地方献给秦国了。

在这样的情形下,任何人做楚王都不能不把秦看做是假想的敌人。公元前三一九年(怀王十年),怀王支持公孙衍做魏相;第二年,怀王同意充当第一次合纵的纵长。这两件事的矛头都针对秦国。但秦还不曾有过侵侮楚的事实,所以楚反秦的积极性又不太高,怀王只当了名义上的纵长而没有出兵。怀王本人又极昏庸,几年以后,竞会听信张仪的极明显的流言,换来破军失地的恶果。从此楚国走上了下坡路,国势一天不如一天。

屈原生活在这样的时代里,他明了列国形势,立志振兴楚国,而环境不让他施展胸中的抱负。他深通中原华夏族的传统文化,又熟知富有浪漫色彩的南方神话传说,于是在苦闷和愤激之中,写下了不朽的诗篇。他没有做成功兴楚的英雄,却成为中国有史以来的第一个伟大的诗人,这实在是为他本人所无法预料的。

屈原名平。昭、屈、景三氏都与楚王室同姓,屈原长期担任的三闾大夫,就是世袭的掌管三氏族姓的官职。屈原的生年大约在公元前三四○年,可能还要早一点。

楚怀王时,他先做过左徒。这是一个在内议论国事、在外应对宾客的官职。任职的时间在怀王上当受骗以前,当时他是一位青年政治家。怀王曾命他起草法令,准备进行一些改革。同事的上官大夫看见他的草稿,想把它抢来算自己草拟的文件,好献给楚王争功,屈原自然不肯答应。上官大夫就在怀王面前搬弄口舌,说屈原在朝中吹牛,把怀王发出的号令,统统说是他的主意,没有他什么都不行。怀王的耳朵骨很软,听了这些话,信以为真,勃然大怒,就不要他再当左徒了。

是屈原碰到的第一回挫折。后来他在《九章•惜往日》的诗篇里回忆这段经过,说他受怀王信任,努力工作,想要建立法度,使国家富强,不幸受人破坏,到写诗的时候,还觉得十分遗憾。

不久以后,他出使到齐国去了。联齐拒秦是屈原一贯的主张。当时的形势很明显,东方的齐和南方的楚两个大国联合起来,支持三晋,就能阻止秦国的东进。楚国要生存,要发展,这是唯一的正确的策略。

我说到这里,读者也许会有一个疑问,既然秦统一全中国是历史的进步,那么反秦岂不是妨碍了统一呢?

这个问题提得很好。我们认为:战国时,统一是历史发展的方向。至于由谁来统一,在很长的时间内,谁也没有法子预料。各国的政治家的任务是努力搞好自己的国家,争取统一领导者的资格,否则就是没有完成历史托付给他们的使命。再说,我们也不要把历史上有些统一战争理想化,秦就是一个实例。那种战争并不是吊民伐罪,充满着屠杀、奴役、流放、劫掠……种种暴行,被征服者没有不反抗的理由。征服者遭到了激烈的反抗,不能不改而采取比较温和的手段。然后,反抗运动逐渐停止了,征服成功了。我国古代史上的统一战争基本上都是这么一套。我们肯定的是统一在客观上起的效果,不是要肯定统一过程中的暴行。对于失败的抵抗者,我们肯定的是他们面对强敌时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决不是希望那些古代国家或王朝千秋万代地存在下去。

让我们回到本篇的主题上来。屈原从齐回楚时,正好碰上怀王放走张仪,他毅然提出了“为什么不杀张仪”的意见。这在上一篇里已经提到了。

公元前四世纪的最后几年里,楚怀王并没有接受失败的教训,楚与关东各国的关系越来越坏。齐、魏、韩两次联合攻楚,韩、魏夺取了现在河南西南部南阳以北的地区。秦昭王却把上庸(现在的湖北竹山)还给楚国,表示对楚亲善。怀王渐渐觉得秦人可亲,把可怖可恨的印象忘却了。

公元前三○○年(怀王二十九年),秦攻楚,取襄城(现属河南),杀将军景缺。到了第二年,秦昭王又以和楚通婚做借口,邀请怀王到武关(在陕西丹凤东南)会盟。怀王既怕秦国,又幻想秦楚亲善,决定要去。这时屈原只是一个三闾大夫,久已失去顾问朝政的地位,他见怀王要去秦国,不能不挺身而出,谏阻怀王,说:“秦国如虎狼一般,不可信赖,不宜前往。”怀王的小儿子子兰怕激怒秦人,失掉亲善的机会,竭力劝父亲答应秦人的要求。

怀王一进武关,秦兵立即封锁关口,把怀王作为人质,要求楚国割让巫郡(在长江三峡南北一带)、黔中郡。怀王到这时方知秦人确是虎狼,他拒绝秦的要求,又冒险逃走,居然逃到赵国边界。赵人不敢接待,他走投无路,终于仍旧落入秦人手中,到公元前二九六年,死在秦国。

怀王的长子顷襄王即了位,用兄弟子兰做令尹。子兰劝怀王入秦,楚人对他很不满,此刻却掌握了国政。这对兄弟并不考虑楚国怎样才能自强,只想求得眼前的安宁。公元前二九三年(顷襄王六年),秦昭王威胁楚国,说楚不亲秦,秦将伐楚。顷襄王害怕,答应与秦通婚,做了昭王的女婿。

他们对秦很软弱,对内部却很强硬。这时屈原四十多岁了,他已完成了最著名的诗篇《离骚》。“离骚”是心情悲痛的意思,表达的正是“信而见疑,忠而被谤”,怨苦之极,而始终不忘故国安危的思想感情。

令尹子兰知道了,当然非常恼怒。他指使一些人在顷襄王面前诬陷屈原。顷襄王大怒,把他流放出去。

公元前二七八年(顷襄王二十一年),秦将白起攻破楚的郢都,烧夷陵(现在的湖北宜昌),东进到竟陵(现在的湖北潜江西北),南进到洞庭湖一带。楚国被迫迁都到陈(现在的河南淮阳),受到了空前的沉重打击。流放中的屈原悲愤已极,投汨(mi)罗江自杀。相传他投江的日子是五月初五。楚国人民每逢这个日期,用筒装了米,投入水中祭他。到了汉朝,又传说投到水里的米筒,常被蛟龙窃取,若用练树叶塞口,缚上五色丝线,蛟龙见了害怕,就不敢窃取了。这就是端午粽的起源。还有民间龙船竞渡,也因纪念屈原而起。相传他投江以后,人民恐怕蛟龙吞食他的身体,一面敲锣打鼓,驱逐蛟龙;一面驾船打捞尸体。后来就形成端午节龙船竞渡的风俗。人民热爱这位以身殉国的大诗人,在这些传说和风俗上表现得最清楚了。

屈原的诗篇有《离骚》、《九章》、《九歌》、《天问》等。他的诗篇中的感情和想象都异常丰富,他忽而征引远古的历史,忽而上天入地,把读者引进神话的世界。他时而历数夏启、少康、后羿、寒促、桀、封、禹、汤等历史人物;时而罗列九个头的巨人、九个头的巨蛇、十日代出、流沙千里的恐怖形象;时而又坐上四条玉龙拉的车子,乘着长风,从容不迫地在仙境里漫游。但是不管形象如何繁复,文辞如何华美,宗旨却只有一个:“哀民生之多艰”,怕君王的乘舆(指国家)要被毁坏,所以始终奔走效力,纵使死上九回也决不后悔。

让我们来看看《离骚》的最后一段吧。

屈原在天空中看遍了四极八荒,到处碰壁,决心乘了八尺高的龙马拉起用琼瑶和象牙装饰的车子,离开故乡,走向远方了。

然而,“在皇天的光耀中升腾的时候,

忽然间又看见了下界的故丘。

我的御者生悲,马也开始恋栈,

只是低头回顾,不肯再往前走。

(尾声)

算了罢!

国里没有人,没有人能把我理解,

我又何必一定要思念着乡关?

理想的政治既没人可以协力施行,

我要死了去依就那殷代的彭咸。”(译文据郭沫若《屈原赋今译》。)

屈原的情操是何等的高尚啊,他永远忘不了故国。尽管他愤激地声称何必一定要思念乡关,其实这是反话,他不是已经远去了而终于回头望见故丘吗?他宣言要以身殉志,去依就过去的贤人。他是做到了的,他决不远走他乡,终于殉了楚国。他的高尚的情操教育了两千多年的中国人,他的美丽的诗篇也光照了两千多年的诗坛。

屈原是不朽的,他的所以不朽,关键在于他始终忠于楚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