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之睡眠问题


blueski推荐 [2012-1-20]
出处:小春秋
作者:李敬泽
 

《易经》《乾》卦九三:“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

  就是说如果一人他是个君子,德才兼备,人五人六,这时候他绝不能松懈,必须“朝乾夕惕”,从早到晚奋发向上而战战兢兢,如服了伟哥之人,如横过马路之鼠,总之保持肾上腺素的充分分泌,永远兴奋和紧张。

  为什么呢?孔子给了两个理由,第一是人当了君子就必须奋发向上,不向上就会退步、堕落,就不再是君子;第二呢,人当了君子就比较招人烦,所以必须战战兢兢,以防小人暗算。

  后一个理由的依据是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如果换了庄子,就会说:得,咱也别当君子了,当棵小灌木成不成?但孔子他老人家不这么看,他认为不仅不能当灌木,而且还得越长越高;那么风来了怎么办?除了提心吊胆就只有长成一棵钻天杨,收枝拢杈,别去张牙舞爪地招风。

  --都是老掉牙的智慧,而且智慧和智慧之间还要吵嘴,所幸我在此要谈的只是一个相关的小问题:君子之睡眠问题。

  做君子,长期兴奋长期紧张,没有一副好身板显然是不行的。春秋时代人的平均寿命顶多三十几岁,孔夫子却活到了七十多,属于古稀人瑞,不作“文化昆仑”“大师”“巨人”真是天都不答应。考察老先生长寿之道,除了食不厌精,热爱旅行,还有一条是反对睡觉--这方面有个“宰予昼寝”的例子:弟子宰予大白天睡觉,老爷子看见了气得什么似的,一口断定“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可怜的宰同学别说是大树了,一觉就把自己睡成了朽木。

  这段公案成了现代人打倒“孔家店”时一个颇为煽情的口实。我上初中时正赶上批林批孔,老师愤怒声讨“克己复礼”,大家听了也无甚心得,但讲到“宰予昼寝”这一段,同学们对该老头儿的印象马上就不好,白天睡一小觉,多大个事儿呢?值得这么上纲上线?

  后来人长大了,读了《易经》,再读《论语》,读书而明理,终于比较理解孔老夫子的苦心:睡觉在古代的确是个大问题,那时候空气清新,人的想法又相对地少,大众娱乐活动基本没有,生活全面无聊,一个人就很容易昏昏欲睡,夜里睡了,白天想想闲着也是闲着,再眯一觉,这样下去他就比较慵懒、比较松懈,就比较不容易“朝乾夕惕”,他就只有堕落下去了。

  正因为明白这个道理,古典中国的有志青年乃至老年,与睡眠展开了艰苦卓绝的斗争,在此过程中产生了很多可歌可泣的事迹,其中最让人心惊肉跳的莫过于“头悬梁、锥刺骨”,那是苏秦在苦读,头发吊在房梁上,一锥子扎进骨头里,知道的,他在读书,不知道的还以为他在玩儿S/M。

  话说到这儿,又说回到“古老智慧”:孔子催人上进,这很好,但人太上进了,就难免自虐、变态,自己跟自己过不去,也就难免别人看你不顺眼。所以,让我选择的话,吾从庄周,我认为我们的问题不在不上进,而是两千年来太上进,自己把自己逼拧巴了,所以,重新把自己理顺溜的办法之一,就是睡个好觉,放松,爱怎么着怎么着。

  孔门弟子做好事

  孔子有弟子三千、贤人七十二,孔子的弟子都是“活雷锋”,在乱糟糟的春秋时代努力做好事。做好事分为两种,一种如颜回,躲在破巷子里哪儿也不去,天天思考人生的意义,有个窝头吃,有一瓢清水喝,颜先生就乐呵呵的了。在孔子看来,这就是做好事,世道这么乱,一个人呆在屋里不出去添乱就是最大的德行。

  帕斯卡尔说:世上一切灾难都起于人不肯呆在自己的房间里,做一棵“思想”的芦苇;颜回有芦苇之风,孔子在众弟子中对他评价最高。说起来,孔老先生也有些凡人的毛病,看《论语》就知道,他也喜欢背后议论人,但他对颜回是一贯地夸奖,这可能是因为颜回能做到的,孔夫子本人也做不到。

  孔子就是个不肯呆在屋里的人,他要奔走,要实践,总想干点什么,他的大部分弟子都和他一样,很积极,很忙,忙于做官、办外交、做买卖,忙于改变世界。这当然也属于做好事,是做好事中的行动派。

  行动派的代表人物是子贡和子路,他们做的好事想必很多,但历史上鲜有记载--古代的史家如同现在都市报的记者,对人性抱着相当阴暗的看法,他们通常喜欢报道坏事--但有几件还是流传下来了,连同孔子的评论。

  比如有一次,子贡在外地碰见了一些鲁国老乡,也不知是掳去的还是骗去的,老乡们已经沦为奴仆;子贡是仁人,有不忍之心,况且又是老乡,于是出钱把他们赎出来带回了鲁国。

  然而当时的鲁国有一项政策,凡赎回在外为奴的鲁国人,赎金由国家财政支付。但子贡在做好事啊,怎么能拿着发票去报销呢?所以,“来而让,不取其金。”

  至此,子贡算是把好事做到底了,他完满实现了中国人对“好事”的全部预期,但事情传到孔子那儿,老爷子却不以为然,子曰:都像子贡这样,以后鲁人被拐卖了恐怕就没人再去赎了。

  相反的,有一次子路见义勇为,抢救了落水者,被救的人千恩万谢,最后说:也没别的,这头牛你牵了去吧。子路竟不客气,施施然牵着牛回了家。这件事真的有点不靠谱,把好好的一件“事迹”弄的不好报道,但孔子得知,竟大加肯定,断言:鲁国人民从此必将争先恐后地拯救“溺者”矣。

  两件好事,两种态度,由此可见孔子对人的道德实践抱着相当现实的态度,他相信人有道德之心,但也相信人有利己的本性,他的意思是,你的境界那么高,高得凡人跟不上,那么德行也可能就变成怪癖,失去了教育意义。

  当然,按我的想象,子贡也可能不服气,心里说:做好事还做出错了,都像颜回那样倒是不会出错。可是他做了什么?

  孔子则说:都像颜回那样,也就不需要做什么了。

  全书选载完毕,更多精彩,请见原书。呼吁读者购买正版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