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战国,怎一个“大”字了得


blueski推荐 [2009-7-19]
出处:江苏省包场高级中学
作者:张月峰
 

春秋战国时期,是诸侯争霸、战乱不断的“大动荡”时期,是我国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大变革”时期,更是社会经济的“大发展”时期。

一、大动荡

春秋时期,周王室衰微,周天子逐渐失去天下共主的地位,由过去“礼乐征伐由天子出”到“礼乐征伐自诸侯出”, 诸侯不再听命于天子。各诸侯国为了争夺更多的土地、人口和对其他诸侯国的支配权,相互之间进行频繁的战争,先后称霸的君主有: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和越王勾践。

战国时期,七雄并立且相互争斗。其中,齐魏两国交手的桂陵之战和马陵之战,均以魏国战败而告终,魏国从此实力大为削弱。秦赵两国交手的长平之战是战国时期兼并战争中规模最大、杀伤力最强的一次战役,结果是秦军大获全胜,自此之后,东方六国再也无力抵抗强秦的进攻。

不过,与春秋时期的战争不同,战国时期的战争的性质也发生了变化,战国时期的战争属于新兴地主阶级发动的兼并战争,虽然也给人民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损失,但在战争过程中大国吞并小国,实现了地区性局部统一,为后来的全国统一提供了前提。各国为了在战争中取胜,必然要富国强兵,因此,各国都力主进行改革,发展社会生产,同时削弱旧奴隶主贵族的势力。在争霸及兼并战争中,华夏族与其他各族接触频繁,促进了民族融合。

二、大变革

春秋战国时期,由于铁制农具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大量荒田被开垦,公田之外出现私田,私田主人控制私田产品,不缴纳给君,并且改变了对耕田者的剥削方式,这样,阶级关系发生了变化,封建地主和农民产生,出现了独立经营的手工业者和商人,土地制度也发生了变化,奴隶社会的土地国有制被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取代,奴隶社会的经济基础发生了重大变革。

与此同时,奴隶社会的上层建筑——分封制随着大国争霸和兼并战争的进行,遭受到严重破坏,并逐渐走向瓦解。

为了适应形势的发展,战国时期,各个诸侯国通过一系列新兴地主阶级的变法运动,通过变法,以分封制、宗法制为主要内容的奴隶社会政治制度被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取代,封建制度在各诸侯国最终建立起来。

三、大发展

经济上:铁器、牛耕的使用和推广,推动生产力发生巨大飞跃,人类自此进入“铁器时代”。

政治上:封建社会取代奴隶社会是历史的重大进步。

思想文化上:为了适应各种政治派别的需要,出现了诸子百家,形成百家争鸣的局面。百家争鸣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上的大解放。旧的思想观念受到冲击,对人的重视在社会上普及开来,学在官府的局面被打破,私人讲学开始,个人著书立说成为风气。

民族关系上:“华夷”观念削弱,华夏族与周边的少数民族在征伐和生产中逐渐开始了融合,为秦朝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春秋战国的历史,一言以敝之:在大动荡中大变革,在大变革中大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