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政府实亡于甲午战争


blueski推荐 [2012-9-16]
出处:blog
作者:信力建
 

我们一般都认为清政府是亡于1911年武昌起义的枪声,而事实上,武昌起义只是几个下级军官发动的一次小型军变,顶多也就算压垮骆驼的那最后一根稻草。真正给满清政府带来致命伤害的,却是十多年前那场名为“甲午”的对外战争。

爆发于1894年的甲午战争是晚清年间发生清政府和日本之间的、为争夺朝鲜半岛控制权而爆发的一场战争(因其发生年为1894年即清光绪二十年,干支为甲午,所以称“甲午战争”)。其简单经过是:1894年7月25日,日舰袭击清政府船舰,甲午战争爆发。1894年8月1日,清日两国宣战,甲午战争全面爆发。此次战争历时9个月,分为陆战和海战两个战场,日军攻下朝鲜的平壤,在黄海海战中大败北洋水师,之后又攻下旅顺、威海,并于1894年11月22日在旅顺进行大规模屠杀,血洗全城。值得指出的是:当时清政府的经济、军事实力并不比日本差,从经济上看,甲午战前日本的重工业还比较薄弱,轻工业中也只有纺织业比较发达。钢铁、煤、铜、煤油、机器制造的产量都比清朝低得多。当时日本共有工业资本7000万元,银行资本9000万元,年进口额1.7亿元,年出口额9000万元,年财政收入8000万元,这些指标除了进口量与清朝相当外,其它都低于清朝,说明当时日本的经济实力和清朝一样并不强盛。从军事上看,日本在甲午战前的一二十年里,竭全国之力提升军事实力,尤其重视海军建设,到1893年,拥有军舰55艘,排水量6.1万吨,与清朝海军主力北洋舰队相当(清朝还有广东、福建水师)。日本常备陆军22万人,总兵力不到清政府的一半,武器装备也相差不大。很显然,清日军事力量对比,不像鸦片战争时大刀长矛对坚船利炮那样悬殊,有的方面如海陆军总量清朝还略占优势。

大败之后,清政府不得不与日方签订《马关条约》,其主要内容是:(一)清政府承认朝鲜独立。(二)清政府向日本割让山东半岛、辽东半岛、台湾和澎湖列岛。(三)清政府赔偿军费白银2亿两(加上赎回辽东半岛的3000万两共2.3亿两)。以及新开通商口岸,增加内河航线等共11款。此次战败及签订的《马关条约》,对满清政府打击是致命的。

这首先表现在巨额战争赔款直接导致了满清政府在经济上的破产。2亿3千万两的白银,相当于全国3年的财政收入,清政府根本无力承受,只能向英法德俄列强贷款,不但利息很高,还要以海关、税收、财政的管理权作抵押。沉重的经济负担使得国内非理性的反抗意识日益矛尖锐。1894年的夏秋之交,山东、安徽交界一带农民即以“灭洋”为口号开始抗争。其后,暴乱发展到山东、直隶交界一带,更提出了“扶清灭洋”的口号。这些争斗此起彼伏,最后汇合成了具有全国规模的轰轰烈烈的义和团运动。到1898年10月24日,赵三多、阎书勤等在山东冠县梨园屯发动暴动,正式打出了黄色而镶以黑边的旗帜,上标“扶清灭洋”四字。这次暴动,可以视为义和团运动的起点。从此,“扶消灭洋”便成了义和团运动的主要口号,并最终引发将清政府送入地狱的庚子事件。

其次,大面积割让国土直接导致帝国主义列强掀起瓜分清朝的狂潮。战后的几年里,列强纷纷在清朝划分势力范围。长城以北属俄,长江流域十省属英,山东属德,云南、两广属法,福建属日。而美国这个后起的帝国主义国家,则打着“利益均沾”的旗号,以支持日本为主要手段,谋求在清朝的更大权益。战后朝鲜沦为日本的殖民地,成为日本侵略清朝的跳板,清朝东北部的安全受到严重威胁。台湾被日本割占,使数百万同胞离开祖国的怀抱,饱受欺凌50多年。与此同时,虎视眈眈的列强乘机掀起了瓜分清朝的狂潮。1897年,德国强租胶州湾。整个神州呈现出一幅触目惊心的图景。列强的蚕食鲸吞,使清朝面临着亡国灭种的危险。国将不国,何以图存?这个问题,还从来没有如此严重地摆在清人民面前。豆剖瓜分的危险,使得清政府的统治合法性遭到挑战,并最终引发革命。

再次是鼓舞了国内反清势力必胜的信心。甲午战争的失败,使得以孙中山为首的反清势力大为振奋。1894年11月24日。他在檀香山建立了国内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兴中会,大声疾呼“亟拯斯民于水火,切扶大厦之将倾”,并发出了“振兴中华”的呐喊。他在会员誓词里提出了“驱除鞑虏,恢复中国,创立合众政府”的纲领性口号。《马关条约》签订后,孙中山深悉清朝统治业已腐朽透顶,不可复振,便开始积极准备武装起义。戊戌变法和庚子事件后,清政府的反动腐败更加暴露无遗,成为人民革命的众矢之的。于是,革命成为时代的主流。资产阶级革命派不仅扬弃了维新变法运动和义和团运动,而且为中国近代民族觉醒注入了崭新的内容。这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其一,把列强入侵和封建统治阶级联系起来,主张反对列强侵略必须同推翻清政府的斗争结合起来。这种认识使得满清政府跟列强侵略绑在了一辆战车上。其二,认为只有采取革命的手段才能拯救民族的危亡,这也使得满清政府失去了改革的最后一线机会。其三,提出了反对封建专制和建立民主共和的思想。

最后,甲午战争还导致留日运动高涨,为满清政府培养出大量掘墓人。国内知识界意识到原先的“蕞尔小国”的日本,在现代化道路上已经远远走在了原本是它文化母国的中华前面,于是,承认风水轮流转,赶紧派人象日本学习——藉此,晚清中国留日学生就成为老大帝国一景。从1896年起,大量中国学生涌入日本学习,仅1906年就有大约8,600人。这样大的数字,是到当时为止世界史上规模最大的留学运动。有趣的是,大部分留日学生的目的不是学习日本文化,而是学习西洋文化。或者叫,学习日本人学习西洋文化的方法,当然也包括从日本转手得到的,已经打上浓厚的日本色彩的西方知识。这些留学生集中了中国的有志之士和少年才俊,赴日本寻找科学救国、教育救国、文学救国、军事救国……,乃至改良和革命的方略。他们中有章太炎、陈天华、邹容、黄兴、蔡锷、宋教仁、汪精卫、蒋介石、陈独秀、李大钊、周恩来、鲁迅、周作人、郭沫若、郁达夫、李叔同、胡风、周扬、田汉、夏衍、欧阳予倩,……。辛亥革命的先驱,国民党的绝大部分元老,共产党创始人“南陈北李”,三分之一的中共一大代表(李达、李汉俊、周佛海、董必武),都曾东渡日本留学。日本书籍的翻译也随之进入高潮,这其中许多是包含革命内容的所谓“天火”。这些人和思想的大量涌现,使得清政府的灭亡成为时间上的事。本来,从1860年,镇压太平天国后,清政府朝在与外国资本主义列强打交道的过程中,不但认为清政府与外国侵略者的矛盾可以调解和妥协,“借洋助剿”,镇压国内的反抗,而且还可以采用一些资本主义生产技术,以达到维护自己统治的目的。这样从19世纪60年代至90年代就开始了所谓洋务运动,也取得了不菲的成绩,在诸如外事交涉、订条约、派遣留学生、购买洋枪洋炮以及有按照“洋法”操练军队(北洋,福建,南洋舰队)、学习外洋科学、使用机器、开矿办厂等,都大有可观,被称之为“同光兴盛”。然而,甲午战争的失败直接摧毁了清王朝的洋务运动和“同光兴盛”,随着败战败和而来的新一轮侵华高潮势不可挡地激起了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庚子事件和辛亥革命,经过这几次民众运动的打击,腐朽的清政府再也支撑不下去了,1912年清帝正式退位,中华民国宣告诞生。尽管没有结束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面貌,但中国却前进了一大步。而追究最初的根源,我们竟会惊奇的发现,这一切正是源于甲午战争失败——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晚清思想界巨子梁启超才有这样的判断:“满清非亡于庚子辛亥,始亡于甲午”!

今天,中国正处于千年社会转型的关键时刻,如何做好自己的事,避免因战争而导致自己的现代化事业受阻,的确值得人们三思——毕竟,前事不忘后事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