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圣贤屈原》之三


blueski推荐 [2013-6-10]
出处:sina blog
作者:屈零子
 

《离骚》是圣贤屈原自叙平生的不朽诗篇,也是最能体现其文化,精神思想的代表作。关于《离骚》篇名的涵义,古今各家说法不一。这种分歧自汉代以来就有了。后代基本都是沿袭了汉代的辞赋学家、史学家的解释.,基本不出其左右,只有到了近代略有不同。

我们知道一篇文章的篇名基本是文章的中心思想,基本是文章的高度概括与总结,应该“名其文知其意”。所以古今各家对“离骚”的解释决定了各家对《离骚》这篇文章涵义的概括。基本就决定了个人对与日月齐辉的,博大精深的屈原文化研究的定位和研究的角度。也决定了研究的层次。不管对篇名作何解释,因为屈原文学上的成就实在是太巨大了,所以基本都肯定了屈学和屈魂价值与贡献。本着实事求是,认真负责的学习态度,在继承的基础上既不能拘泥于前人,又能有所发扬光大屈学的精神,而且还不能脱离实际诗文本意,有必要把代表屈学的《离骚》这篇诗文的篇名做粗浅的分析。现把离和骚二字的基本字义找来,以对应学习前人对“离骚”二字的解释,发现问题。试图揭示圣贤屈原以“离骚”做篇名的真实目的,以期正本清源,还其本来面目。
现对“离骚”二字的本来字义细细参究,看看其都有什么字义。
离字综合归纳起来有如下几种解释:
1. 距离,相距,远离,隔离:
2. 分离,离别,离开,脱离,离散:
3. 火,代表光明,美丽:来自离卦的象义,通“丽”。
4. 古同“罹”,遭受:
5. 通“蓠”。花草的一种,
6. 古同“缡”,妇女的佩巾。
7. 违背,背离,离经叛道,
8. 通“俪”,鸟名。
骚字综合归纳起来有如下几种字义:
1. 骚害(骚扰,伤害);骚骚(急迫的样子);骚杀(下垂飘动的样子);骚边(骚扰边境)
2. 通“搔”。抓,挠,以指甲轻刮。
3. 同“臊” 腋臭、狐臭 。食之不骚——《山海经》。 又如:骚气(腥气);骚臭(臊臭) 。 引申而来的卖弄风情的。如:骚货;骚托托(做出卖弄风情的样子);骚头(淫棍),风骚。风情,美丽等等。
4. sǎo古通“扫”,尽其所有,扫数出动:“大王宜骚淮南之兵”
5. 吴楚偏蹇曰骚。——《方言》 蹇难的意思,所以骚就有难的意思。
6. [方]∶雄性的。如:骚驴;骚马
7. <书>泛指诗文:骚人诗体的一种,如:骚体;骚词(骚体诗的文词);骚赋(骚体作品);骚文(骚体作品) 。 
  这些基本字义是圣贤屈原生活时代和后来屈学研究者对“离骚”研究后,派生出来对离和骚二字的最基本的字义解释。这里可以把《离骚》流传以后派生出来的字义撇开不看,如文体的一种,以及风骚,风情,美丽......。下面我们看看汉代研究者,史学家对离骚二字的解释。
 




首先对“离骚”二字作出解释的是司马迁,他认为“离骚”的意思就是离忧。他在《史记。屈原贾生列传》中引刘安《离骚传》说:“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谗谄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故忧愁幽思而作《离骚》,离骚者,尤罹忧也。”;又说:“屈原正道直行,竭忠尽智以事其君,谗人间之,可谓穷矣。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屈平之作《离骚》,盖自怨生也。”

王逸在《楚辞章句》中对《离骚经》作出的解释是“离,别也;骚,愁也。经,径也。言己放逐离别,中心愁思,犹依道径以讽谏君也。”
班固认为:“离,犹遭也。骚,忧也。明已遭忧作辞也。”
钱澄之认为:“离为遭;骚为扰动。扰者,屈原以忠被馋,志不忘君,心烦意乱,去住不宁,故曰骚也。”
应劭说:“离,遭也。骚,忧也。”(《史记索隐》)
宋明的洪兴祖、朱熹、王夫之等都承袭了以上的解释,把“离骚”定意在“离忧”“别愁”“遭忧”。这里可以看出后人对离骚的离开后的抱怨等忧怨和牢骚之意基本都来源于刘安和司马迁对《离骚》的解释。
  近人陈思苓认为:“离骚”的意思,就是独自遭受祸难。他在《释“离骚”》一文中,对此解释甚详,而要旨则为:“‘离骚’的意义,就是独自遭受祸难,这正是屈原遭遇的一个自白。”他对“离”字的解释,主班固说,认为是“遭”的意思:“班固、应劲等云:‘离,犹遭也’最为正确。”他举《方言》:“骚,蹇也。吴楚偏蹇曰骚。”又举《广雅》:“骚,蹇也。” 认为“骚”字是楚言,其意是“蹇”或是“偏蹇”。他又以《方言》:“蹇” 展,难也”为证,认为“吴楚蹇、展同训,皆所谓人与人相难。”即认为楚方言“骚”就是“蹇”的意思,而“蹇”就是难的意思,因此“骚”就是人与人互相为难之意。在此基础上,他进一步解释“离骚”说:“偏有独义,如偏蹇与离字合解,引而申之,犹言独受人之为难,亦即独受祸难之意。”
近人游国恩则认为“离骚”就是“劳商”,是楚国当时的一种歌曲名。他说:“《离骚》既然是楚曲,它究竟有什么意义呢?《汉书.扬雄传》自《惜诵》以下至《怀沙》一卷,名曰‘畔牢愁’。‘牢愁’,古迭韵字,韦昭训为‘牢骚’。‘牢愁’‘牢骚’与‘离骚’ ,古并以双声迭韵通转,然则‘离骚’者,殆有不平的义。屈原楚国忠臣,被谗放逐,大概借此以发他满腹不平的气。”所以“离骚”就是牢骚。
持“离骚”就是“牢骚”之义的现代《楚辞》研究著名的学者很多,范文澜、姜亮夫、林庚、冯沅君等都主此说。如姜亮夫《屈原赋校注》说:“韦昭以浶骚释牢愁,浶骚亦即离骚声转,今常语也,谓心中不平之意。……倒言之则曰骚离,《楚语》伍举曰:”德义不行,则迩者骚离,远者距违。‘伍举亦楚人,则离骚、骚离皆楚之方言矣。“范文澜《文心雕龙注》说:”离骚即伍举所谓骚离,扬雄所谓牢愁,均即常语所谓牢骚耳。二字相接自成一词,无待分训也。“林庚、冯沅君《中国历代诗歌选》说:”离骚“”等于说’牢骚‘,’离‘’牢‘是双声字。“他们或以古音双声通转释”离骚“,或以楚方言释”离骚“,或兼用此二法释”离骚“,均认为”离骚“就是”牢骚”。“牢骚”成为近代对“离骚”研究的主流思想。

把上面从古至今前人的综合起来,“离骚”二字有六种解释:
1.遭遇忧患,遭遇忧愁。
2.遭遇磨难,遭遇困难
3.离忧,离别的忧愁,幽怨
4.牢骚
5.一种曲名
6.一种文体
1.2.3.点是最早汉代的解释。4.5.6点都是后来派生出来的解释。
并且都把《离骚》定性为自叙平生的一首政治抒情诗。
为了深入研究离骚二字真正含义,说明问题,以实事求是的态度尊重客观史实,现把圣贤屈原作品里带有离和骚字的诗句摘录下来:




扈江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余既不难夫别兮,伤灵修之数化。进不入以尤兮,退将复修吾初服。 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飘风屯其相兮,帅云霓而来御。纷总总其合兮,斑陆其上下。纷总总其合兮,忽纽繣其难迁。何心之可同兮,吾将远逝以自疏 《离骚》
纷逢尤以谤兮,謇不可释;谒忠诚以事君兮,反群而赘肬。“终危独以异兮?君可思而不可恃。众骇遽以心兮,又何以为此伴也?欲儃佪以干傺兮,恐重患而尤。播江与滋菊兮,愿春日以为糗芳。《九章惜诵》

带长铗之陆兮,冠切云之崔嵬。被明月兮珮宝璐。与前世而皆然兮,吾又何怨乎今之人。 《九章涉江》
散而相失兮,方仲春而东迁。娄微睇兮,瞽以为无明。愍而不迁兮,愿志之有象。 郁结纡轸兮,愍而长鞠。《九章怀沙》
独历年而愍兮,羌冯心犹未化。《九章思美人》
何贞臣之无罪兮,被谤而见尤。《九章惜往日》
不淫,梗其有理兮。《橘颂》
薠蘅槁而节兮,芳以歇而不比 《九章悲回风》
形穆穆以浸远兮,人群而遁逸。叛陆其上下兮,游惊雾之流波。《远游》
启代益作后,卒然蠥。天式从横,阳爰死。勋阖、梦生,少散亡。《天问》
上无所考此盛德兮,长殃而愁苦。魂魄散,汝筮予之。舍君之乐处,而彼不祥些。长发曼鬋,艳陆些。《招魂》
灵衣兮被被,玉佩兮陆。折疏麻兮瑶华,将以遗兮居。固人命兮有当,孰合兮何为。《九歌大司命》
悲莫愁兮生别,乐莫乐兮新相知。《九歌少司命》
风飒飒兮木萧萧,思公子兮徒忧。《九歌山鬼》




《楚辞》里有很多的离字,但除了《离骚》作为篇名之外,却找不到骚字,那么只能看离字在这些诗文中的本义,综合归纳起来有如下几种解释:
1. 距离,远离,隔离:
2. 分离,离别,离开,脱离,离散:
3. 光明,美丽:
4. 古同“罹”,遭受:
这里可以看出都是“离”字的本义,没有超出上面罗列出来的“离”字本义。
骚字只能看其字的本义,有如下三种最为基本的字义:
1. 动乱,扰乱,不安定,骚乱,骚扰,骚动。
2. 同“臊”。腋臭、狐臭。食之不骚。——《山海经》 又如:骚气(腥气);骚臭(腥臭)   
3. 吴楚偏蹇曰骚。——《方言》即难的意思。
这里需要强调说明的是:屈原时代的离字和骚字本义,凡是提及字义带《楚辞》等有关系的字义的都是圣贤屈原以后的后人“强加”而新派生出来的字义,不能作为参考。对于骚字同“臊”的字义有必要强调说明一下,因“骚”字通“臊”,而有的骚臭,腥骚等字义来源于《山海经》,而这部经典是在屈原生活的时代以前就已经存在的了,从《楚辞》中的很多的诗句同于《山海经》就是最有力的证明。再来看一下前文综合起来的前人对离骚二字的六种解释:

1.遭遇忧患,遭遇忧愁。
2.遭遇磨难,遭遇困难
3.离忧,离别的忧愁,幽怨
4.牢骚
5.一种曲名
6.一种文体
1.遭遇忧患,遭遇忧愁。 2遭遇磨难,遭遇困难。3.离忧,离别的忧愁,幽怨。先看他们这些解释中的“离”字,都是从“离”字基本字义出发的解释,并且符合屈原诗文中“离”字在诗文里的本义。再来看看“骚”字,前面说了屈原的文章里都没有“骚”字,只是篇名出现了一次,那么“磨难”“困难”是符合“骚”通“蹇”的字义。这里可以说“忧患”“忧愁”是来源于刘安司马迁等对《离骚》文章思想的理解的再认识,是他们自己从“自我”出发的解释。而后来第4的牢骚 基本是从第1.2.3点引申派生而来,是基于司马迁“......能无怨乎?屈平之作《离骚》,盖自怨生也。” 引申来的牢骚之意,所以基本都就遵循了刘安司马迁二人的“定性”理解,那么两千年来对“离骚”二字的解释就在“幽怨”中这么一直延续了下来,以至于形成了“骚体” 的一种文体。对错我们不能妄加定性,只能说对《离骚》文章的理解的侧重点不同而已,都在不同的角度挖掘整理研究了屈原文化。并且对屈原文化的发扬传承都做出了巨大的不可磨灭的的贡献。值得我辈敬仰学习。




本人在熟读《楚辞》后,结合深入领会,体悟《屈原零(O)态文化》论文,有了在前人对“离骚”二字研究上的进一步认识,即是尊重屈原当时的时代,取离骚二字的本元字义,既尊重史实,又在于复归字义原来的本来面目。既不能妄自菲薄,强加曲解,又不能擅自杜撰。以管窥豹。我们要以道学的高度,哲学的观念来看待一切事情。诚如老师曾经教导过我们的:事情本没有对与错,从不同的角度看,就会有不同的结果,在宏观看的事情是对的,在亚微观看有可能就是错的,宏观上看是错的事情,在亚微观看就可能是对的。什么是对?只有符合“道”的才是对的,对吧? 所以本人以《屈原零态文化》为纲,斗胆一释,在“离骚”二字字义前提下,试图复归于原来的本来面目,提出新的,有别于前人的解释

我们知道屈原用芳香的花草和美人代表圣洁,高洁,崇高,美好的品行道德,芳洁的美质,贤人,有才能的人,圣君,美政等等一切美得方面,一切美好的,美丽的东西。从《离骚》开篇的“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以及整篇的“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世溷浊而不分兮,好蔽美而嫉妒。世溷浊而嫉贤兮,好蔽美而称恶。两美其必合兮,孰信修而慕之。勉远逝而无狐疑兮,孰求美而释女。惟兹佩之可贵兮,委厥美而历兹。”再到篇尾的“既莫足与为美政兮,吾将从彭咸之所居。”一生坚守的“美”,这些前人都不会有任何的异议。符合他们对《楚辞》的研究。再来从骚(臊)字的基本字义骚动,骚乱,腥骚,骚气(腥气);骚臭(腥臭) 就知道,圣贤屈原完全可以把“骚”字隐喻成上面那些代表”美“的而相反的一切意义,从“腥臊并御,芳不薄兮”就可以有力地证明这个观点,所以“骚”字完全有理由说就是代表圣贤屈原一生坚守的“美”反面的一切字义:秽行,污秽,不洁的品行,溷浊,丑陋,恶,邪恶,不良习气风气习俗道德,小人,党人,奸妄之人,恶人,秽政,暴政,壅君昏君暴君等行那么把离和骚结合起来,再结合《离骚》诗文的涵义,就会有如下新的组合:
离开腥骚,离别脱离腥臭,脱离骚动,离别骚乱等随意的组合,那么也就可以引申隐喻为:
离开脱离离别秽行污秽溷浊丑陋丑恶邪恶;
离开脱离离别不良习气风气习俗;
离开脱离离别不洁的品行道德;
离开脱离离别丑陋丑恶邪恶的品行;
离开脱离离别秽政;
离开脱离离别不良风俗风气习俗;
离开脱离离别秽政暴政;
离开脱离离别壅君昏君暴君等等。

这些都是在尊重“离和骚”二字的基本字义而来的词汇。(离字的本意就是离开,分离,离别,脱离,骚字就是骚动,骚乱,腥骚,骚臭,)并且又都可以在《离骚》里对应到,体现出这些词汇的含义,出处和来源。而且也符合前人对《离骚》的研究,而且更能符合前人都公认的“屈魂”的思想精神。更加符合圣贤屈原一生“好修”“修美”的精神实质。《离骚》里就有以下含“好修”的诗句:
余虽好修姱以鞿羁兮,謇朝谇而夕替。
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
汝何博謇而好修兮,纷独有此姱节?
苟中情其好修兮,又何必用夫行媒
岂其有他故兮,莫好修之害也!”
篇名“离骚”的解释如果成
“离开腥骚(秽行)脱离腥臭(行为)脱离骚动(心理)离别骚乱(心态),当然作为文学智慧第一的屈原不可能用这些污秽的字义作为篇名的本意。应该用引申的高雅的字义才能符合其一生“修美”的高尚人格。比如隐喻为人离开脱离秽行溷浊,丑陋,丑恶,邪恶的不良习气秉性离别不洁的品行,分离正邪,有正义正气
政为君离开脱离秽政,行正道;
社会应该脱离离开不良风俗风气习俗,风气要正等等
还可以有其他的引申,为了尊重“离骚”二字的文字本义,这里不再列出。以上这些足以体现圣贤屈原为了“美”“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好修”的修身修心,修为其零态本性的圣洁的一生。以及劝导世人做正人君子,做高尚的人。所以可以说:从宏观微观亚微观和“道”的角度,或许这才是更加接近圣贤屈原以“离骚”二字作为篇名的真正本意。当然这些只代表本人的一家之言,也是对博大精深的屈原文化的一个侧面、一个角度的理解认识而已。有待有识之士的进一步认识研究。

我们再来看看近代人对“离骚”二字的解释牢骚”,是继承发扬了古人的解释“遭遇忧患,遭遇忧愁;.遭遇磨难,遭遇困难;离忧,离别的忧愁,幽怨,幽思”基础上的解释,独把离字摒弃留下骚的扩展词义,如果前面不把“离”字去掉,就成了离开牢骚,脱离牢骚,离别牢骚。进而引申为不去怨天怨地,不去怨天尤人,更能更接近字面本意吗?不是更加的美好吗?不是能更加符合具有伟大的崇高人格的“屈魂”的精神实质吗?圣贤屈原在《九章.涉江》里“......与前世而皆然兮,吾又何怨乎今之人!”他都已经说明了社会形势就如此,他没有怨天载道。为什么会出现曲解这种现象?......?科技发展了,社会进步了,人心离道越远。“人心不古”,......。
下面把本人对《离骚》诗文各章节的总结附录于下,以来对新提出的“离骚”二字蕴含的本意进一步加以说明论述:(可结合参看空间里的《离骚经》一文的注释)

1叙述圣贤屈原家世出身,生辰名字,隐含幼承黄帝大道功夫,自已又如何积极进行心身的修炼,博览群书,刻苦学习,通晓天下学识,锻炼高贵的品质和治国安邦的才能,以及推行美政的必要性,和他肩负国家振兴和统一华夏的使命和志向。
2圣贤屈原的美政思想的中心思想是基于祖先“昔三后之纯粹夕”“彼尧舜之耿介兮,既遵道而得路”的中正之道。以及在实现自已政治理想美政的过程中遭遇到昏庸楚王的“羌中道而改路,后悔遁而有他”的失败的深层原因,和抒发自己赤胆忠君报国而无它念耿介品质的情感。
3在圣贤屈原的政治生涯中遭遇挫折之后,不退缩不气馁,在被降为三闾大夫后兴办教育为国家培养人才,但在“众皆竞进以贪婪兮,各兴心而嫉妒”的环境中,却无法改变众小人钩心斗角奔走钻营的社会现状,邪恶的社会风气。群芳芜秽了——这是他遭遇到的又一次挫折,但自已依旧积极好修以为常,“非世俗之所服,不周于今之人,愿依彭咸之遗则”去做。依旧不受世俗影响,坚守自己的中正之道,修持自己零态本性高尚的道德情操。
4屈圣贤原分析由于自己的“苏世独立”的修炼身心和爱民思想,引起世间庸人的馋毁,从而使他再一次遭遇挫折,陷入“屈心而抑志兮”的境地。但他依旧“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矢志不屈,甘愿“伏清白以死直”,自己仍然不肯同流合污,屈服认同世俗,而“背绳墨以追曲”。对美好事物的选择仍旧不后悔“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依旧遵循前圣的厚德品质中正之道而不改。实则是以身作则,以自己坚守正道直行的圣洁的人格为后人做出了榜样。
5圣贤屈原在报效国家推行美政时遭遇到了苦难挫折,使他远离了政治权力中心,但是,使他更加清醒地知道目前的社会形态无法实施以其美政思想在国家层面济世以利益天下众生,他没有陷入沉沦,没有到孤独绝望境地,而是“延伫乎吾将反,回朕车以复路兮,进不入以离尤兮,退将复修吾初服”。圣贤屈原虽被流放反而明白而成全他专心致志地“复修”其幼承的大道功夫,“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并且明白地说明了世俗社会民生各有所乐,“与前世而皆然兮,吾又何怨乎今之人”。而不是牢骚满腹地抱怨国家君王,社会以及世俗的不公,并且进一步阐明了他始终坚定自已的道德情操和政治理想。所以离骚名被解释成“离别忧思、忧愁”、“牢骚”等是不符合一位得道正道的大德之人的。
6贤屈原借女媭的“申申其詈予”的劝诫,引发他来阐述美政思想即治国之道,做人,人生和政治哲理。他用隐喻的方式“济沅湘以南征兮,就重华而陈词”阐明其美政思想和中正之道的根本即“依前圣以节中兮,举贤而授能兮,循绳墨而不颇。皇天无私阿兮,览民德焉错辅,夫维圣哲以茂行兮,苟得用此下土。夫孰非义而可用兮,孰非善而可服?”。圣贤屈原在“瞻前而顾后兮,相观民之计极”的前提下,明白的说明:为人处世,修身修心,齐家,平天下以及治国之道,必须以自然法则“正”和合“皇天”之道。他通晓了“皇天”大道之理后慨叹“哀朕时之不当”,自己的美政理想在楚国是无法实行的。
7圣贤屈原在重华面前阐述了自已的美政主张后,隐喻地道出其承接正悟了三皇五帝的中正之道,大道正身,并且引出得道后的神游天地,“上下求索”的神游境界,充分表达他强烈的不屈不挠的“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以美政济世的情感。
8圣贤屈原听了巫咸的话,最后决定离开楚国。这一部分把他“复杂的矛盾心理”,万千思绪,都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了。一是进一步揭露世俗的浑浊,阐明他历经种种患难而不变质。“为兹佩之可贵兮,委厥美而历兹”。高贵的人格,崇高的道德品质。并且告诫世人“好修”立身处世要修正身心,做正人君子,贤德之人,不要去做奸妄小人。二是进一步阐述起美政思想。实则是进一步表达其劝导世人为人处世做人、以及上至为政为国的深刻哲理。
9贤屈原在接受灵氛、巫咸的劝告,决定离开楚国远游,“楚才晋用”到他国寻求志同道合的“美人”以实施,实现其美政理想。最后“忽临睨夫旧乡,仆夫悲余马怀兮,蜷局顾而不行。”终不忍离开的经过。实则是阐述其誓死不离开故国的“忠正爱国”的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

在篇尾点明圣贤屈原的政治理想--即是其美政思想。又点名在国破家亡的时候,最后选择了投江以身殉国的回归自然的结局。



纵观《离骚》全诗,不仅文辞流畅华美,“上称帝喾,下道齐桓,中述汤、武,以刺世事。明道德之广崇,治乱之条贯,靡不毕见。其文约,其辞微,其志洁,其行廉。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举类迩而见义远。其志洁,故其称物芳;其行廉,故死而不容。自疏濯淖污泥之中,蝉蜕于浊秽,以浮游尘埃之外,不获世之滋垢,皭然泥而不滓者也。推此志也,虽与日月争光可也。” 而且也充分体现出圣贤屈原以其高超智慧。隐喻叙述其自幼秉承黄帝的大道功夫,自幼就“好修”;“入”则实施其悲天怜地爱国爱民的美政济世的理想,“离尤”后的“退将复修吾初服”的修道得道的记载;以及大道正身后,以投江殉国殉道的回归自然的方式。“愿置之有像” 留下正义、正气、正道,铸成民族之魂。
其“瞻前而顾后兮,相观民之计极”,“与前世而皆然兮,吾又何怨乎今之人”和“往者余弗及兮,来者吾不闻”。圣贤屈原哪里还有抱怨、幽怨和幽思?哪里还有离忧与忧愁?哪里还有......? 分明是圣贤屈原用“逸响伟辞,卓绝一世”的高超的文学艺术手法铸就的这篇长诗,意在申明自己忧国忧民的赤子之心,表现了圣贤屈原“董道而不豫兮”坚持“美政”理想,抨击黑暗现实,不与邪恶势力同流合污的斗争精神和至死不渝爱国的伟大精神。
所以,事实上说明,《离骚》并不是前人认为的单纯的、片面的发牢骚、离别的忧愁、遭遇忧患、磨难、遭遇忧愁、离别的幽怨、抱怨时政等等,而是圣贤屈原用“离骚”作为篇名,取其字的本意为“离开远离、离别脱离不良的一切秽行污秽、习俗习气、风俗”。 以身做榜样,“置以为像兮”,教导醒世世人“好修 ” ,“积极修身修心远离离开一切不良秽行,分离正直邪恶,不做奸妄小人,堂堂正正做人,离开秽政等等为人为官者都应该具有的高贵的道德品质和行为操守;还有为政为君者应该以正行天下,坚守正道,以自然法则“皇天”和合其道,“持两用中而用之于民用”的爱民理念,“美政”思想利益天下黎民百姓”的等等一部至正至圣之经典。现在再把《离骚》称之为《离骚经》是何等的恰如其分?何等的名正言归?
在《离骚》最后篇尾,圣贤屈原“既莫足与为美政兮,吾将从彭咸之所居”以自身投江回归自然的方式殉国殉道离开他眷恋的土地与人民和“骚乱”“骚动”“腥臊并御”的凡尘世界“愿志之有象”,以其用生命铸就的“屈魂”为后人做出了坚持真理,勇于拼搏,坚强不屈,伟大的爱国精神的等等的榜样,成为后世之楷模,民族之灵魂。留下《楚辞》经典流芳百世,济世度人,传承千古 。即使回归自然,都回归的那么有巨大的意义,不同凡响。“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世上的证道之人最后回归能企及一者绝无第二人。他的“投江”留下了千古绝唱的《楚辞》;留下了千古一魂;留下了正义、正气、正道;留下了刚建立不到十六年就被推翻了虎狼之国暴秦统治的伟大精神力量;留下了世界范围内绝无仅有的以纪念一个人而形成的节日---五月五端午节。回归的如此“英烈”,古今之外还有第二个人能和他媲美吗?
所以先师慨叹前人没有在宏观,微观和亚微观层次来全方位地,深入广泛地对屈原文化进行探索,揭示,研究和开发,还未能使圣贤屈原留传给中华民族儿女及世界全人类与日月齐辉的文化更广泛地造福于人类,造福于天下苍生,造福于自然宇宙万物。

精通道佛儒三家文化的大文豪苏轼,非常有智慧地慨叹曰:“吾平生所学而不能企其万一者,屈平一人耳”。他写的是诗词、禅诗,圣贤屈原留给后人的却是道学经典,自然大道。是呀,何止是文学诗词上的不可企其万一?简直是天壤之别,性质完全不同呀.
我们是幸运的,在老师经十年闭关潜修奉献给我们《屈原零(0)态文化》一书后,已经把屈原文化之精髓以及圣贤屈原的所有一切——零态场能信息都给予了我们 ,我们只要去进入,并得用圣贤屈原的伟大人格的其“一”而就能征服战胜世界上最大的敌人----自我,突破升华自我化掉自我化掉自我思维化掉自我思维意识意识形态把一切化为零,回归于自然,回归于自然之零态。
屈原文化博大精深与日月齐辉,后人无论从哪个方面,哪个角度学习,研究得其“一”者都已受益无穷。
汉武帝得其“一”者而成为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皇帝
得其“一”者而成为辞赋大家
司马迁得其“一”者而成为史圣
白得其“一”者而成为诗仙
甫得其“一”者而成为诗圣
白居易得其“一”者而成为诗魔
苏东坡得其“一”者而成为词圣
迅得其“一”者而成为新时代的民族脊梁
毛主席得其“一”者而成为古今中外最伟大的人
人得其“一”者而奉圣贤屈原为华夏文学的始祖
人得其“一”者铸就了华夏民族之灵魂
屈氏门人用其“一”者而就能征服战胜最强大的敌人---自我 ,进而归于零,合于道。 (此句的“一”代表屈魂中的坚强的毅力,坚持不懈的精神,这十二个字来源于老师的几点要求)
套用伟人朱德的秘书“汉园三诗人”之一的何其芳前辈对屈原的评价最为结尾:“《诗经》中也有许多优秀动人的作品,然而,像屈原这样用他的理想、遭遇、痛苦、热情以至整个生命在他的作品里打上了异常鲜明的个性烙印的,却还没有。”
我说:“道家儒家的文化作为中华民族两大本土传统文化的支柱是非常优秀而又高深莫测的,然而,像屈原文化这样用他的理想、遭遇、热情以至整个生命而对“人道”“政道”“天道”的揭示、论述,打上了异常鲜明的个性烙印的,却还没有”。
惟屈屈中屈屈
道道中证道
察闭心自慎
刻刻越尽性归零
读楚辞承接祖浩然正气
步零态体悟零师自然心经



(屈零子) 2012 8 14
(文章提到的《楚辞》只代表圣贤屈原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