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圣贤屈原》之八


blueski推荐 [2013-6-10]
出处:sina blog
作者:屈零子
 

前言
对于圣贤屈原的历史研究从古至今多停留在屈学(屈赋、屈骚)、屈魂这两个方面,而没认识到屈原是伟大的道学家、伟大的哲学家 、伟大的自然大道修炼家,是几千年不遇的一位圣人。就多不能从“道”的角度去研究屈原文化,两千多年来对屈原的代表作《离骚经》主题研究都还一直停留在“忧思、幽怨、离忧以及到近现代的主流思想“牢骚”之上。可见,对其在屈学、屈魂方面的研究又能有多大的进展呢?而一些即便是“独具慧眼”的极少数先人前辈们在道学上有所突破性研究,虽然认识到屈原的道学、哲学(简称屈道)上的成就,对“屈道”的研究也不能全面、公正地进行,并且也没能引起广大学者的重视。所以很多只能停留宏观微观诗歌层面,文化角度,这样就会只见冰山一角,甚至以管窥豹,以偏概全,以至于曲解歪批。“难以从东方传统文化天人合一观的基础上,从宏观、微观和亚微观层次来全方位地、深入广泛地对屈原文化进行探索、揭示。研究和开发。” (摘自《屈原零(0)态文化》)而就无法深入到更深层次认识屈学、屈魂内在的、本元的精神实质。也就更不能对圣贤屈原的“吾将懂道而不豫兮”的“中正之道”做出全面地认识与研究,无法真正认识到屈原文化就是“零(0),就是零态,就是零态文化,就是零态文明,就是零态管理”。(同上)所以,也就无法把这华夏文明优秀的、超越的、甚至于是世界人类史上最优秀的超前的“屈原文化、屈原文化精髓----零(0)态文化更广泛地造福于人类,造福于天下苍生,造福于自然宇宙万物。”同上

本文就以《屈原零(0)态文化》、《楚辞》及传统文化为理论依据,重点论述一下圣贤屈原所正悟的“中正之道”的历史渊源,与零态文化的关系,并运用“中正之道”的文化理论来阐述圣贤屈原的人道观、政道观、天道观及自然大道修炼观。对屈原零(0)态文化所包含的屈魂、屈学、屈道的内涵价值与伟大贡献试图做出较为全新的分析。向世人展现一个历史上的道学思想巨人,伟岸的本来真面目。
因本文涉及到中国华夏古老传统文化和其核心“中道”文化理论,为了更好地说明“中正之道”的相关问题,又因受智慧的制约,所以本人在论述过程中多运用对比的方式夹杂地说明了几家的中道文化理论。只是以理说事,并无贬低圣人之意。本人才疏学浅,而非文化学者,定有对传统道学文化学习理解不到之处,也欢迎批评指正,以正我心,特此诚恳说明。


中正之道的起源与发展
要想很好的了解认识中正之道,必须对中正之道的历史来源和发展简单做一下了解。
在公元前五世纪左右,人类古代哲学思想史上,东方中国的孔子、古印度的释迦摩尼,西方古希腊的毕达哥拉斯、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先哲都不约而同地提出了“中道”的思想理论,并被广大的文化思想研究者公认为是中西早期文明的独一无二的最优秀成果,这一“中道”思想至今仍然对人类产生深远的影响,贡献极大。
中国中道思想文字记载的要比西方及古印度的早近三千年之久。《易经》、《黄帝四经》和《尚书》等六经及《左传》《国语》《管子》等先秦书籍中的中道思想可谓比比皆是,孔子策编了六经,深得中道文化思想精髓。经他及其门徒将华夏中道思想文化发扬光大。形成了中庸之道:庸者用也,中庸即是“中”的运用之道,就是“中道的运用”意思。被儒家奉为道德、行为、人生境界乃至天道的最高规范。古印度释迦摩尼的“中道”思想不但贯穿了整个传播佛法过程,其佛法早期也被称为中道教义。在古希腊西方哲学史上,毕达哥拉斯、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哲学家也都崇尚“中道”思想。在著名的德尔斐神庙的石碑上,刻有“万事切忌极端”的信条;毕达哥拉斯在其《金言》中说道:“一切事情,中庸最好”;柏拉图提出“公平就是和谐”;苏格拉底同样主张中道思想,他认为人类要获得幸福,生活上就必须节制,视为中道是一切道德的基础。此外道家,基督教的《圣经》及稍晚的伊斯兰教的《古兰经》也都具有中道思想。中西方各种文明诞生的时期大致相同,都是两千三五百年前左右的时间。由于文化背景不同,其中道思想也有着各自不同的内容和特点。大概而论,古希腊西方的中道思想主要集中于伦理道德方面;佛教的中道思想则主要重在人性解脱的超越性追求;而根植于三皇五帝的儒家中道(中庸)思想则非常全面,也是其中最高深的,不但具有了前面的伦理道德和人性论两个方面,而且还包括了社会实践应用论和天性论以及天人合一论。用学者段易良的话评价中庸之道说:“是从根本中来,根植于天地之道,根植于人性之道,的确是至高无上的人间大道。”(《中庸不平庸》)

中庸古来说法很多,但我认为有的学者的“中道的运用”(“中”的运用之道)最能贴切的本意,而其它的一切解释也都没有脱离这一“中道的运用”解释中。孟子的文章里,就直接称中庸为“中道”,如《孟子·尽心下》称:“孔子岂不欲中道哉?” 子思《中庸》也有“从容中道,圣人也。”的记载,也说明中庸即是中道,庸说文解字有用、平常之意,所以合起来就是“中道的运用”。
华夏传统文化中道思想文化除了孔子称之为中庸外,还有中和之道和中正之道两种名称,到了现代又出现中正和谐之道,缩写即是中和之道、和谐之道或者现代直接就用和谐二字,都只是因“正”“和”字的加入或是引申派生而来的不同的名称。但是都是归属于中道理论范畴,其理都是相通的,是古为今用,文化与时俱进的必然结果。在传统儒家文化占据统治地位的两千多年时间里,中道被孔子冠上中庸一名后,中正之道和中和之道及中正和谐之道、和谐等也就都归属于“中道的运用”即中庸之道的理论范畴,故有“中为本,和为态 ,庸为用和中而正、大中至正及因中而和、因中正而和谐等等说法”。

诚如前文之七所说华夏文化都出自《易经》。中和、中正思想最早来源于《易经》八卦理论。《易经》云:“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一阴一阳谓道,偏阴偏阳之为疾。”两仪即是阴阳两种属性。“阴阳对立统一规律,是中国古典哲学思想理论中的核心内容之一。它充分揭示出一事物中存在着的阴阳既相互对立,又相互依存,既互感互引,又互动互渗,既相互消长,互相排斥、互相竞争、互相斗争又保持相对平衡。”(摘自《中国哲学与中华文化》 大到天道,中至政道(地道),小到人道以及每一事物既然都具有阴阳两种属性,是对立统一和阴阳矛盾运动的,运动的结果是阴阳矛盾的互相转化,因为事物的发展和状态一旦突破阴阳矛盾的“中”间态,最后必然要向两极发展,并走向自身的反面,盛极而衰,弱极而竭,过犹都不吉。那么它之间就只有阴阳矛盾双方的“中”间状态最中正和谐,能保持阴阳双方相对平衡的一种和谐完美关系。所以古圣先贤认为这个“中”是“道”的至高至上的状态。并且认为持“中”就是对事物来进行客观公正、恰如其分的处理方法,让对立矛盾双方达成和谐统一,进而使阴阳矛盾双方保持中正和谐稳定的局面。为了保持人事、政事、国事、天下事等自然宇宙万事万物稳定中正和谐的稳定状态,就必须“依前圣以节中兮”(《离骚经》)的持两用中思想,节制两端居中得当,中道而行。故中道思想上升到哲学高度,成为华夏文化的道统即核心哲学思想文化。

《易经》是三皇、黄帝为首五帝和文王、周公等历代先贤哲人思想智慧的集大成者,成为后世中国古代一切哲学(道学)文化的源泉,道家称之为三经之冠;儒家称之为五经之首。因另一重要文化载体《黄帝四经》一直失传了近两千年,所以传统就有上述的如此认识。其实黄帝是道学的真正集大成者,他无疑承袭了《连山易》和《归葬易》等早期易学文化精髓,加之其亲身修为证道,那么《黄帝四经》对后世文化也必同样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现代《黄帝四经》重新面世后,越来越得到学术界的重视。很多学者经过研究考证后,一致认为先秦百家文化起源于《易经》和《黄帝四经》。尤其是《黄帝四经》,在百家文化里都能见到它的思想。如道家继承了它的自然无为之道,儒家继承了它的仁学礼仪和德治治国之道,法家继承了它的法治治国之道,墨家继承了它的兼爱爱民思想(这方面论述详尽的可参看修真大家熊春锦和著名学者曲辰的国学文章)

下面介绍一下《易经》里的中道思想文化。历代圣哲先贤把中道思想智慧蕴含、贯穿于整个《易经》的始终。它建立在先哲对自然宇宙世界阴阳对立、矛盾统一运动的认识基础上,是对人生、社会、自然理性思维。是在天人合一状态下对自然宇宙中正、和谐、对称、平衡这一最高法则的本质观象而来的推理思辨的结果。 故六经(五经)和春秋百家文化的人道、政道、天道等自然宇宙哲学文化思想中无不或多或少地带有中道思想。而且事实证明中道思想浓厚的文化学派最终成为后世中华传统文化的中流砥柱。孔子的儒学在两千五百年来、尤其在现代世界大范围内的发展和被广泛应用即是明证。

这里《易经》主要指《周易》,先天易已经遗失,孔圣人都可能没有见到,而且《周易》也是文王来源于三皇五帝先天易学的进一步演易,并更加适合后天时期人类的应用,故“《周易》是三皇五帝和文王、周公、孔子等历代圣哲先贤的思想智慧的集大成者”这样说法也是符合客观事实的。
在《周易》的经部,“中”的思想突出表现在卦的爻位排列、文字表述的寓意以及直接使用中、中正、中行、得中、时中、中和、中道等词汇上。 如下:
《乾·文言》:“刚健中正,纯粹精也”;“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吉凶。先天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天且弗违,而况于人乎?况于鬼神乎?知进退存亡而不失其正者,其唯圣人”
《讼·彖传》:“利见大人,尚中正也”;
《屯·象传》:“虽磐桓,志行正也”;
《泰·象传》:“得尚于中行,以光大也”;“包荒,用冯河不遐遗,弗之,得于中行。”
《复·象传》:“中行独复,以从道也”;
《临·象传》:“大君之宜,行中之谓也”;“说也,刚中而柔外”
《坤·象传》:“黄裳元吉,文在中也”;
《需·彖传》:“位乎天位,以正中也” 象曰:酒食贞吉,以中正也。
《夬·九五》:“见路夬夬,中行无咎。”
《节·彖传》:“柔分而刚得中”;“位当以中,中正以通”。
《观·彖传》:“大观在上,顺而巽,中正以观天下。”
《家人·彖传》:“ 家人,女正位乎内,男正乎外,男女正,天地之大义也......正家而天下定”
《屯·象传》∶(君子)虽磐桓,志行正也;以贵下贱,大得民也。
《蒙·象传》∶以亨行时中也,初噬告,以刚中也。再三渎, 渎则不告,渎蒙也。 蒙以养正,圣功也。
《乾·子曰》∶ 龙德而正中者也。 刚健中正,纯粹精也。
《讼·彖传》:“上刚下险,险而健,讼。讼有孚,窒惕中吉,刚来而得中也。终凶;讼不可成也。利见大人;尚中正也。不利涉大川;入于渊也。
《师·象传》 长子帅师,以中行也。弟子舆师,使不当也。
《周易》里关于中道思想出现还有很多,这里就不一 一列出,由此足以说明中道思想在六经(现在也叫五经)为首的《周易》里的重要性。

中华最古老的医学《黄帝内经》的中医理论基础也是中和思想的在医学上的实际运用。中医的中就代表了其基础理论的根源。

《尚书》是记载尧舜时期至春秋秦穆公时期皇室档案的一部古籍,关于中道思想的记载非常丰富,舜帝传位给大禹时,向其传授了十六字心法:

  人心惟危,道心惟微,
    惟精惟一,允执厥中。

 意思是舜帝告诫大禹说,人心是危险难测的,道心是幽微难明的,只有自己一心一意,精诚恳切的秉行中道,公正、公平地处理问题,才能平衡事态,求得和平发展,才能治理好国家。否则“过极失当,天将降殃”(《黄帝四经·国次 》)。

据说古来春秋以前的一切圣人,都是根据这十六个字心法内修身心。 “中”就是指不起心、不动念,也就是无念和有念的中间状态,也就是七情未发之前的状态;外用治理国家即是持两用中于民,运用公平、公正、合理的治国之道治理国家。舜传禹,禹传汤,汤传文、武、周公,文、武、周公都以之为治国的重要方略。

孔子策编了《周易》《尚书》等六经古籍, 《周易》又到韦编三绝的程度,使他深得《周易》及其他古籍中的中道思想理论之精华。十六字心法传到孔子这里,被孔子继承了下来,不但成为孔门的心法秘诀,又把之发扬光大。提出了中庸之道作为儒家思想的最高理念,有“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和天人一理”“道统之传的美誉。孔子为华夏文明正统文化中的精华文化的传承做出了巨大贡献。又经其后人子思作《中庸》和再传门人孟子进一步系统完善了中庸之道后,而失传。
中道的思想理念深深根植于华夏文明文化对立统一辩证哲学基础上。前文说的《周易》《尚书》以及其它五经,《黄帝内经》《管子》等古籍里的核心文化总结起来就是中道的思想理论。《易经》(《周易》)的一句“一阴一阳之谓道,偏阴偏阳之谓疾”的至理名言,宣示了自然宇宙万事万物阴阳对立、矛盾统一运动变化的本质。而建立在此哲学基础的方法论----中道思想,遂成为华夏文明东方传统文化的精髓。

下面就从人道及社会应用、政道、天道几个方面简单分析一下传统中道思想理论也即孔子及其门徒儒家中庸之道的思想内涵,总结有如下四个大的方面的哲学思想:
1 人道修身用中: 孔子认为中庸是一种崇高的德行,“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先久矣” ;可见孔子是把“中庸”作为一种难能可贵的道德伦理准则而提出的。赋予了新的具体内容,这个具体内容就是以“仁”为内在核心,以“礼”为外在形式仁义礼智信五德的儒家伦理道德观。子曰:“不得中行而与之,必也狂狷乎,狂者进取,捐者有所不为也”。孔子认为人的行为不应该过于放纵冒进,也不应该保守拘谨,而应该合乎自然规率,狂者勇于进取创新,但多放纵认性;狷者为人朴实耿介,但多保守拘谨,因此二者都不符合中道,只有用“中”符合中道。 孔子提出“过犹不及”的用中之道,过和不及是事物的两端,凡事做过头和不够都是有害的,只有适得事物之宜的中道,才能把握好事物发展的规律,才是正确的。 又因为万事万物无时无刻不在发展运动变化着,所以又提出“时中” 的概念,即时时中庸。 “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 “从容中道,圣人也。”。君子之所以能够坚持中庸,是因为君子的言行时时处处符合中庸之道。“时中”,时时得中;“时中”,要求一切依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时中”即变,也就是与时俱进。从具体实际情况出发,因时制宜,反对因循守旧,摒除思想僵化,中庸之“中”绝不是一成不变。中庸是在变化中求得中和。人道用中推而广之也适合政道治国用“中”。

2 人道修心用中:由十六字心法“允厥执中”的内修而来的“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七情未发之前的状态就是人道心性的“中”,如果在自然而然的状态下能合和与道德礼仪规范即“从心所欲而不越距”就是“和” 的最高境界,与天道合一。孟子在孔子仁学的基础上又提出诚是天之道 ,孟子认为天命是诚。那么人道用诚即是通天道的根本,做到至诚就达到了天道的中,故而在诚的基础上提出人的本性是善。

3 政道用中:在政道上,孔子沿用舜帝的十六字心法外用主张以中为用,不走极端,“持其两端,用其中于民”的仁政,仁政是儒家的政治主张。凡是居于两个极端的都要走向灭亡,而居于中间国家就能发展壮大,只有中道而行,才符合客观事物的发展,利国利民。强调执政者首先要正己,言行合于礼仪规范,秉公办事,施行仁政,仁者爱民,达到天下大同的理想社会。孔子孜孜以求的是“天下有道”,“有道”即有仁道,仁道也就是“中道”,体现了公平、正义的政治哲学价值。通过“克己复礼为仁”,提出一整套的礼仪规范,走礼治进而达到仁政的德治及道治的治理国家之道。

由于“中”是最完美、最和谐的状态,尧舜禹汤文武周公无不以“中”治国,而使国家出现繁荣昌盛。所以中庸之道为核心的儒学逐登上封建社会两千多年来治理国家的至尊宝座,有“天人一理,道统之传”的美誉。又被统治阶级“神道設教”演变成官方的政治宗教,孔子也被尊为圣人。


4 天道天人合一用中:也是儒学天人合一宇宙哲学的重要理论。《中庸》云:“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那么如何做到、达到这个大本呢?;孟子又在继承孔子、子思的中庸之道基础上发扬了:“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诚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从容中道,圣人也。诚之者,择善而固执之者也”和格物尽性的学说。首先确定天道是真诚无枉、公平公正的,那么人道就得是追求至诚,才能通天道,进而达到“可以与天地参矣”的“天人合一”境界。人道的至诚就是通过克己复礼成仁,忠恕,慎独,达权等等的一些五德修身,尽人性,修身、正心、齐家、治国、平天下、通天道的理论。

儒家的中道理论是继承其前几千年华夏文化之精髓,因而范围广涉及面大,理论恢弘博大,都是围绕中庸之道(中道)而来,故而韩愈和朱熹称中庸之道是儒学的“道统”,后世进而得出“中庸之道”是华夏文化的“道统”文化的结论。
下面把收集到的古代各家名家、大儒(有著名“中道”文章留世的附后)和近代现代学者的关于“中”的著名论述附录余下,以供参考:(可不看)

《周·地官·大司徒》:以五礼防万民之伪而教之中。

《左传》:吾闻之,民受天地之中以生,所谓命也。

老子: 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孔子:“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先久矣”

鬼谷子:“中道行正断无明 无善无恶真超升

子思:“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

荀子先王之道,人之隆也,比中而行之。百王之无变,足以为道贯。……故道之所善,中则可从,畸则不可为,匿则大惑。;“事行失中,谓之奸事;知说失中,谓之奸道。

孟子:“中道而立 能者从之”;子莫执中,执中为近之。执中无权,犹执一也

徐干:“君子之辩也,欲以明大道之中也。”“故先王立教官,掌教国子。教以六德,曰智仁圣义中和;教以六行,曰孝友睦姻任恤;教以六艺,曰礼乐射御书数。三教备而人道毕矣。”并著《中论》

梁肃:中也者,妙万法而为言者也。破一切惑,莫盛乎空;建一切法,莫盛乎假;究竟一切性,莫大乎中。举中则无法非中;目假则无法非假;举空则无法非空。”

韩愈:公来自中,天子所倚。

柳宗元:圣人之为教,立中道以示于后,曰仁、曰义、曰礼、曰智、曰信,谓之五常。”

李通玄:五色之中黄色为最,此为应真色亦中宫色也,表中道色故,为此华为黄色华故。此信心菩萨为智慈中和之色应真世界来故。

邵雍:道为太极太极,一也天地之本起于中;”“天之本起于中乎?天之中何在?曰:北辰。

吕大临:圣人之学以中为大本。虽尧、舜相授以天下,亦云允执厥中。中者无过无不及之谓也,何从而求之乎?求之于喜怒哀乐未发之际而已。

司马光:君子动以中和为节,至于饮食起居,咸得其宜。······盖能谨守中和之志,不以喜怒哀乐乱其气,则志平气顺,德日新矣。······君子守中和之心,养中和之气。既得其乐,又得其寿。并著《中和集》

阮逸:“大哉,中之为义,在《易》为二五,在《春秋》为权衡,在《书》为皇极,在《礼》为中庸,谓乎无形,非中也,谓乎有象,非中也。上不荡于虚无,下不局于器用,惟变所适,惟义所在,此中之大略也。《中说》者,如是而已矣。”

周敦颐:“惟中也者,和也,中节也,天下之达道也,圣人之事也。”

程颐:能恒久于中,则不失正矣。”“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

朱熹:“中即道也,道无不中,故以中形道。”;“尧授舜、舜授禹,都是当其时合如此做,做得来恰好,所谓中也。中即平常也。不如此便非中,便不是平常,以至汤武之事亦然”;“道统之传有自来矣,其见于经,则‘允执厥中’者,尧之所以授舜也;‘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者,舜知所以授禹也。尧之一言,至矣尽矣,而舜复益之以三言者,则所以明夫尧之一言必如是而后可庶几也。”

祝泌:“以理言之,中即太极;以数言之,即五、六是也;以方位言之,即子午是也。”

王阳明:“中只是天理。”

叶适:“道至于中庸而止矣”。

李道纯:“中,存而物体,故谓天下之大本;和,发而中节。故谓天下至达道。并著《中和论》

惠栋:“易二五为中和,坎上离下为既济,天地位万物育,中和之效也。三统历曰:阳阴虽交不得中不生,故易尚中和,二五为中,相应为和。”“中者天下之所终也,而和者天地之所生成也。夫德莫大于和,而道莫止于中。中者天地之美达理也,圣人之所保守也。

吕坤:“中之一字,不但道理当然,虽气数,离了中亦成不得。寒暑灾祥失中,则万物殃;饮食起居失中,则一身病。故四时各顺其序,五脏各得其职,此之谓中,差分毫便有分毫验应。是以圣人执中,以立天地万物之极。”

刘宝楠:中庸之义,自尧发之,其后贤圣论政治学术,咸本此矣。
张宇初:“道之体曰极五,居九畴之中 ,曰皇极。《易》曰会其有极,《诗》曰莫匪尔极。以是求之,即心也,道也,中也。”

焦循:“易谓变而通之也。太极犹言大中也。民虽不知,变而通之,皆有大中之道。”(注:焦循坚称太极即大中:太即大、极即中。)

刘一明:“信也,心也,中也,总一气也”。

当代近代学者:

梁漱溟:“仁与中,异名同实,都是指那心理的平衡状态。”

方东美:“吾国古代的传统思想中,总是要发挥中庸或中道的精神,中字代表整个中国的精神。

余敦康:“皇极大中之道是中国的宗教文化长期的历史发展所凝结而成的精神内核,是多元一体的中华民族所共同追求的价值理想。”

杨伯峻汤执中,立贤无方

王甦:“我中华文化,其基本精神,就是中道。中道是尧、舜、禹、汤、文、武、周公、孔子、孟子一脉相传的道统。

陈彦:“王道即中庸之道,即大中至正、中正和平、正大光明之道,即内圣外王之道。一言以蔽之即“中”:中之道、中道。”

陈静宇:“中和之道也即中庸之道,就是要用公平、公正、恰到好处的、合理的中道原则,来化解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冲突。应为只有公平,才能使对立双方相互理解,达到互惠、互利、双赢。所以,只有中,才有和。”;“中和”,即中正和谐,是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传统。“中”就是对事物以客观公正、恰如其分的处理方法,让对立面达成和合统一,是人际关系保持和谐安定的局面。”
佛法就是中道教义

佛祖释迦摩尼有过两个极端的亲身经历与体验。即享乐和苦修。他是王子的时候身边美女如云,穿金戴银有过各种享乐的体验。后来为了解脱去做苦行僧,经过各种极其艰苦的修行,命都差点没了,但是最终仍不能悟道。后来放弃了极端的苦行,在菩提树下睹明星而悟道、证道。由此悟出了“中道”才是正法。欲求得道应防止两个极端,一为享乐纵欲的生活,这是堕落;二为禁欲的苦修,这是痛苦,是肉体与精神上的折磨,而应避开这两个极端,行于“中道”。由这个思想宗旨产生八种正确的修行方法即“八正道”,能导致智慧觉悟,脱离生死的苦海。所以佛祖认为应该以最有利于身心健康的方式“中道”去修行,才能证得无上正觉。在其讲法传道的各类经书里都有记载他传的佛法就是中道。《过去现在因果经》记载,佛陀告诉五比丘:“行在苦者,心则恼乱;身在乐者,情则乐着。是以苦乐,两非道因。行于中道,心则寂定。我已随顺中道之行,得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杂阿含经》“如来离于二边。说于中道”;《大般涅槃经》记载:中道指众生所本有的佛性,具有不来不去、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不断不常、不一不异、非俱非不俱、非有非无的中道性。当时印度有九十六种外道,他们在修行上,有顺世派的极端享乐主义者,有婆罗门的极端苦行主义者;对于宇宙人生问题的看法上,有极端的‘宿命论’,有极端的‘无因论’,这种各执一端的说法,佛陀认为均不可取。为了不落于偏见,因此佛陀‘离于二边,而说中道’。也就是说,在修行上,要不偏于苦行或纵乐的生活;在思想上,要不离于有或无、常住或断灭两种极端的见解。

中道思想贯穿了释迦摩尼传道的始终,成为佛教的重要教义、核心思想,因此在大、小乘佛法中,广受重视,意义虽各有深浅,但各宗一致以中道为教理核心。

后世大乘佛法发扬光大者是公元三世纪的十四祖龙树菩萨,被尊为佛家八宗祖师大乘思想在酝酿了百年左右之后,需要一个相对全面的体系,龙树从释迦摩尼佛所传佛法的根本思想出发,在批判地吸收各种学说的基础上,对当时已有的大乘思想进行了归纳总结,全面地组织起一个完整的大乘思想体系。其核心思想是不着有、无二边的“中观”说,中观学派也因此得名。他的《中论》,首开对佛法核心思想中道的阐述。有偈语说,“众因缘生法,我说即是空,亦为是假名,亦是中道义”。佛讲三谛,真俗中;三观,空假中。只有中道 才是正道。以其视之不见,听之不闻,故谓之空。以其体物而不可遗,所谓物者,亦皆因缘和合,虚妄有生,谓之假。以其空假双照,不偏于空,不偏于假,谓之中。空假双照之中观。
龙树的《中论》和他的继承者月称菩萨《入中论》是大乘佛法的重要经典,占据着非常高的地位。他在佛法上的巨大贡献是对“空”的概念的深刻论述。二十八祖达摩大师在《悟性论》里也对佛法的真谛--中道进行了论述:“菩萨与佛未曾生心,未曾灭心,名曰非有非无心;非有非无心,此名为中道。”

佛家关于中道理论的论著很多,如前面龙树的《中论》,还有《大智度论》、《十住毗婆沙论》提婆《百论》;清辨《中观宝灯论》《根本中颂》佛护《根本中论注》月称《入中论》《中论注》《中观宝灯论》僧肇《不真空论》弥勒论师《辩中边论》无著《顺中论》世亲《中边分别论》吉藏的《中论疏》《中论游意》《中论略疏》;宗喀巴《中论广释》;安澄《中论疏记》;快宪《中观论二十七论别释》;圣天菩萨《中观破迷执论》;安慧《大乘中观释论》;无著《顺中论义入大般若波罗蜜经初品法门》寂护《中观庄严论》印顺《中观今论》等.
这些经论已经足以证明佛法就是中道。并且“不偏于空,不偏于假,谓之中”的“中观”也就可以证明空(空性)根本不是宇宙的本源,那么人的本性是空性也存在着天人不一致的问题。证悟空性只是佛法修行的入场卷、敲门砖,中道才是佛法的真谛。由于中道思想太高深,到六祖把禅宗发扬光大,“见性成佛”的禅学理论普及后基本就转化成禅学而慢慢从佛法中退出,或者几近失传。因后世佛家基本无人再讲“中”了,只讲禅,禅的核心也是空性,空性前面说了不是佛法的究竟,而“中”才是佛法的终极思想,不就等于几乎失传了吗?否则也不会出现虚云一人独担五宗的局面出现。


中观派龙树的三观“空假中”、三蒂“真俗中”的中观也好,禅宗等八宗的中道、禅也好,都同等于尧舜的“允执厥中”的中道。可见,尧舜文武周公孔子三世诸佛都深谙“中”之道。

故而儒家文化和佛家文化的核心都共同是中道文化,其理大同小异。儒家的中道重在人的本性和人道修身处事和政道济世以及天道等自然宇宙哲学范畴;佛家的中道只对人性的解脱超越性追求,并上升到哲学范畴。在心性上二者的中道义理是接近的、互补的。总的来说,儒家的中道文化明显优于佛家的中道文化,从心性的阐述上更加深邃,指出“中”的具体位置是七情未发之前的状态 。佛家的中是空假的中,色不异空空不异色的中,对中的论述并不如儒家来的具体。又由于中庸之道的涵盖面大,所以儒家中道文化范围更加广泛,不用学习佛家文化,而学习儒家四书等国学文化就完全可以作为学习同根同源《楚辞》的基础。这里对之七的佛儒相通又进一步说明。
综上所述,中华传统道学(哲学)文化以及世界范围内的古文化的主体就是中道文化。
尤其中华文化,有学者指出中华文化如果用一个字来总结,那么这个字就是“中”字。中国、中原、中央之国(中央的由来)、中医莫不都是先民崇“中”而来的结果。那么尚“中”又来自哪里呢?我认为来源于七千年前的伏羲八卦,只有先天八卦图这个无字天书里面的“中”间状态最神秘、最万能、最灵融,可以生成自然宇宙万物一切的一切。(详见之七)
总结各家中道文化:佛家只是主张自身心灵的和谐中道;儒家重在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及本性的和谐中道。亚里士多德等西方的中道文化体现在人伦道德的和谐中道。 各家都认为中道是天地之大道,是最完美处理解决人心、人道、政道问题及通天道的根本思想。其实看似完美,但都出现了问题,都没得“中”而达到“和谐”, 并走向了不同的极端。 佛家、也包括道家即是出世,其中道思想本身就存在了偏持,是消极的人生态度,固有佛家适合修心、道家适合养性的说法;儒家的中道追求和谐稳定性不论在本性、人道、政道、天道方面理论看似都非常完善、完美,问题是缺乏积极进取和创新精神。两千多年来我们这个华夏文明古国在发展到清朝时,对比西方却出现了严重的落后 ,被西方欺凌。五四运动推翻了孔圣人的中庸之道的礼教制度,运用马列思想才能拯救了中国。所以鲁迅先生认为:中庸之道所培养的人格具有保守、卑怯的特征。虽然这个论断有违孔圣人传中庸本意,是封建社会那个历史时代或是封建君主造成的,但也有其两千多年发展中客观事实存在不足的一面。田耕滋先生也总结说:“中庸之道的保守性是事实存在的,他虽然对稳定社会关系,尤其是在价值观念多元并存的状态中,对于调节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具有明显的有效性。但是它不利于社会的改革进步,不利于事物的发展,不利于坚持原则和构建法治社会。”

亚里士多德等西方先哲的中道思想只追求发展、创新,科技是进步了,但是却不顾及自然等各个方面的稳定与和谐,最终导致自然的破坏和世界范围内大的战争爆发,给全人类带来了大的灾难。说明了什么问题呢?就是各家的“中道”的“中”的度实在是无法把握得当。朱熹就曾发出感慨:中庸(中道)古往今来只有六七个圣人能把握得当。既然“中”这个度就少数几个人能把握得定,那么对于这六七个圣人之外的常人来说如何把握得当“中”呢?说明中庸之道也包括佛家的空假中道和禅学还是存在理论上的不足;道家的“无为、自然”的中道思想高超逾越,虽然是注重人心性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但更是玄之又玄,“不尚贤;绝圣弃智;小国寡民”,只能走向愚昧消极的反面,倒退回原始社会,也存在着更大的不足。孔子虽然没有直接反对老子对他的劝告并提出异议,但是虚心的孔圣人的一意孤行传授他的礼教已经是对老子的消极思想有利的反驳。

圣贤屈原道学文化--中正之道
1 圣贤屈原所正悟的中正之道

《九章涉江》云:“吾将董道而不豫兮”,指明屈原“正道直行”并为之“固将重昏而终身”,是因他坚守一种“道”,即是《离骚经》“依前圣以节中兮”的中道思想,也是因之而使他后来正悟得道,并被他称之为“耿吾既得此中正”的中正之道。 “中正之道”一词最早是来源于东汉王逸对《离骚经》这句“耿吾既得此中正”的“中正”二字的注解。“中正之道”一词至此见于书籍记载。其后洪兴祖、朱熹都沿用这一称谓。 《屈原零(0)态文化》里也有“当先哲屈原跪着以一颗虔诚的心向帝舜倾诉陈词的时候,心田豁然开朗,正悟获得了中正之道”的说明。
中正之道是圣贤屈原继承三皇五帝老祖宗的优秀文化。“依前圣以节中兮”、“指三五以为仪”和他“相观民之计极”从历史文化中发掘继承和幼承黄帝大道功夫的修炼正悟而得,而来的人道、政道、天道等道学规律。是圣贤屈原“正道直行”坚守的“修美”“好修”做人原则和美政的政治理念的根本思想。

下面先介绍传统对中正之道的理解,也好认识了解屈原所正得的中正之道的深刻内涵。

传统中正之道的意义

前文说过中道是传统道学文化的主体、精髓,传统文化认为“中正”是由“中”而来。刘乐恒 郭齐勇二位先生发表在光明日报的文章对“中正”二字关系的解释,我认为符合两千多年的传统文化上的关系,定位非常准确的。文章上说:“先秦经典蕴含着大量中正的思想。《周易》经常有之说,指出人们应持守中正之道。关于中与正的关系,宋代程颐研究指出:能恒久于中,则不失正矣。中重于正,中则正矣,正不必中也。这是说,正的基础是中,中是正的源泉。”(《至诚天道保合太和》) 这和孔子的“中而正”是一致的。张载的“大中至正”也说明了这个问题。那么传统上中正之道基本就是中庸之道的内含的中道理论。对传统中正之道的名词解释,可以参看陈静宇教授文章里的一段关于中和之道的解释:“中和之道也即中庸之道,就是要用公平、公正、恰到好处的、合理的中道原则,来化解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冲突。因为只有公平,才能使对立双方相互理解,达到互惠、互利、双赢。所以,只有中,才有和。”;“中和”,即中正和谐,是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传统。“中”就是对事物以客观公正、恰如其分的处理方法,让对立面达成和合统一,是人际关系保持和谐安定的局面。”《中国传统中和思想》)这段论述适合于中庸之道、中和之道、中正和谐之道即中正之道及和谐之道的多种中道的名称解释。也可以参看前文的中庸之道的论述。
圣贤屈原正悟的中正之道与传统的不同

圣贤屈原的中正之道顾名思义,我认为应该包括三方面的内容:一是和前文传统哲学意义上相同部分的中道(中正之道)理论;二是天道本元的“中道”思想文化理论;三是“正道”的思想文化理论。并且在这三项里还包含着自然大道实际修为的方方面面的理论。

当然第一个方面和儒家、佛家的中道思想理论,尤其和儒家虽是同根同源有相同之处,但却有明显的区别和差异,即先师的断语:“屈原与孔子未成互学”。屈原的人道、政道哲学思想中、自然大道修炼上和美政的道治管理上“中”是主体,“正”的最终目的是为“中”。二者互为认证,才使屈原最终正悟到中正之道,即修炼上一句俗语“悟到才能得道”。是修身正心合和天道即修道意义上的达到天道的中正之道。所以三个方面完美合一即是屈原中正之道的全部内涵。

所以屈原的中正之道我认为“中正”的关系和传统意义上的二者关系明显不同,甚至关系正好相反,正是为中服务的,是“正而中”而非孔子的“中而正”,是“大正至中”而非张载的“大中至正。是两美必合的道学思想。重在强调中道与正道完美结合。与黄帝的正道和尧舜的中道思想一脉相承,而和孔子的中庸之道虽然同根同源但有很大的区别。因为孔子继承了尧舜的“中道”。而对于黄帝的“正道”思想的继承是通过“周礼”的方式来进行的,即儒学的“三纲五常”“克己复礼为仁”修身正心的根本思想。五帝的尧舜时期是先天时期,人心为善,中道思想理论足够指导治国,当然不是没有正道思想,整个一部《黄帝四经》如果我给一个字总结那就是一个“正”字。黄帝治国就是重在一个“正”字,“以道立法,以正治国”。而文王以后的后天时期人心离德,周公继承了黄帝的正道思想而形成“周礼”,以礼议的形式传承了黄帝的正道的道德思想文化,即“中而正”。孔子在继承黄帝等五帝的道德文化的基础上,融合“周礼”提出“三纲五常”“仁义礼智信”五德及他的子孙子思和门徒孟子又总结“诚”“权”““忠恕”“慎独”等等理论来充实完善儒学核心心法文化“中庸之道”理论的人道政道天道的各个方面。中庸之道成为道统后,又由于《黄帝四经》的遗失,而只把“中道”确定成为华夏文化的根本文化,几千年来而忽略了黄帝“正道”的道德文化。
而屈原则是正道直行,是以其具有的高贵的品质,正义、正直、忠正、刚正不阿、廉洁奉公、坚贞高洁、坚强不屈、上下求索的精神和人格的屈魂屈魂即屈原文化的重要内容和精髓。语出《屈原零(0)态文化》传递了正道。并且对正道和中道思想进一步继承、发扬则是隐含在《楚辞》各篇诗文里和端午节文化上。

2 再论屈原道学—中正之道的渊源

对于屈原的道学思想即中正之道的渊源在之二里虽粗浅地论述过,在这里有必要再进一步补充说明,也好正确认识理解中正之道的深刻思想精神内涵。

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
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
皇览揆余于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

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
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

屈原出身贵族,自幼就受到了家族良好教育和文化氛围的影响。他是高阳的后裔,是华夏民族的老祖宗黄帝的直系子孙,并且自幼“余幼好此奇服兮,身服义而不沬” 就秘承了传自黄帝的自然大道功夫。其远祖五帝和屈氏先祖无不是具有圣德的当政执政者和贤德参政议政者,以及征战沙场保家卫国、为国尽忠的大将军。“可以说是历史,是屈氏世家祖祖辈辈的先人的心血,孕育、培养了屈原。” (《屈原零(0)态文化》)屈原的中正之道思想就是来源于三皇五帝和屈氏先祖的中正之道的文化。并且:

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

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

汩余若将不及兮,恐年岁之不吾与。

朝搴阰之木兰兮,夕揽洲之宿莽。

圣贤屈原兼揽百家之长,当然百家文化中的优秀部分也都是来源于三皇五帝的文化,尤其《黄帝四经》被认为是先秦百家文化的直接来源。
黄帝早在四五千年前就提出 :“道生法。法者,引得失以绳,而明曲直也。故执道者,生法而弗敢犯也,法立而弗敢废也,故能自引以绳,然后见知天下而不惑矣!” 法度者,正之至也。而以法度治者,不可乱也。而生法度者,不可乱也。精公无私而赏罚信,所以治也。 君正》 顺者,动也。正者,事之根也。执道循理,必从本始,顺为经纪 四度体正信以仁,慈惠以爱人,端正勇,弗敢以先人。”《顺道》 故安静正德,好德不争。顺道天下太平,正以 明德,参之於天地,而兼覆载而无私也,故王天下。”《 六分》“静则安,正则治,文则明,武则强。”《四度》;“公者明,至明者有功。至正者静,至静者圣。无私者智,至智者为天下稽。”《道法》 ......
黄帝的治国之道就是以道立法、以正治国、执中守信、中正爱民、以民为本的“礼治、法治、德治、道治”的治国之道,是后世百家伦理道德、政道治国、天道道学文化的一重要思想来源。已经成为现代文化学者的共识。所以本人在之二直接说屈原文化来源于他的屈氏先祖以及远祖黄帝等五帝的道学文化也不足为过。

周文王的老师鬻熊就是楚国的先祖,他是一位非常有名的政治家,也是楚国最早的道学家。作为楚民的老子也无不受其文化的影响。他对道的论述说什么是道呢?“发教施令为天下福者谓之道,”为天下谋求福祉的政令才是道。还有:“昔者五帝之治天下也,其道昭昭若日月之明然,若以昼代夜然。故其道首首然,万世为福、万世为教者,唯从黄帝以下、舜禹以上而已矣。君王欲缘五帝之道而不失,则可以长久。 ”可见“道”在政道上的本意就是为人民谋求幸福的政令法则才是道,这和黄帝、尧舜的中道思想“取两用中,而用之于民”是一脉相承的。

楚国的大莫敖等重要官职几乎都是屈原的先祖担任。 其中载入史籍的莫敖就有六人屈瑕屈重屈到屈建屈荡屈生。屈完屈固等也是重臣令尹一人,屈丐担任大将军,上国柱,将军,大夫的就有二十来人。屈原的祖父屈宜舀、父亲屈易都是大莫敖之职,祖父屈宜舀已具有相当高道学思想,父亲屈易就是《九歌.国殇》丹阳之战的统帅,被俘而亡。所以祖父和父亲身传和家庭的教育是“纷吾既有此内美兮”的根本。加之他“朝搴阰之木兰兮,夕揽洲之宿莽。”夜以继日的学习,通览古今书籍、通晓天下学识。其血统、出身、家族的文化影象使他“承仁袭义”“谨厚以为丰”“内厚质正”。和自身的完善决定了他的文化、学识、政道治国即美政思想的高度和人格的至臻完美。所以圣贤屈原中正之道思想是继承五帝和屈氏历代祖先,兼采众家之长文化而来(这里作为对系列之二的补充)

3 道佛儒如何找“中”

本人在理解系列之七就已经论述过,伏羲先天八卦图的中间代表了自然宇宙的本元,如图所示:

是什么都没有的,儒家称之为太极,道家称之为无极(无),用佛家理论称之为空。屈原“其小无内兮其大无垠,圜则九重”把它称之为零、零态。前文传统中道理论分析告诉我们儒家中庸之道是来源于十六字心法和后天八卦《周易》的爻辞等理论。佛家中道三观空假中,三蒂真俗中,也都用“中”。儒佛两家都认为“中”是一种最完美的状态,也可以说都把这个“中”作为道的本源、道的至高形态。得“中”即是得了“道”,但是“中”的这个状态到底是什么?每一家到现在两千多年来都没有说出来,就只有这么个“中”(中道)的理论,只是说了个“中”的位置、方位、概念。并且只是局限在一个“中”的这么个理论,虽然指出这个“中”才是道的本元,但是没有指出“中”的本元到底是什么,就不能直接切入这个“中”。儒家以礼、仁、诚等理论来切入这个“中”,问题是理论太杂,孟子后就失传了,显然儒学中庸之道的“中”的理论出了大问题,没切入“中”的根本。只能说明他们的理论找“中”太难了。佛家是以空性切入这个“中”,如果切入不到这个“中”就无法完成色身转法身这一至关重要的大圆满一步,所以“自古佛子少人知” 。但是,佛家因为有强大宗教僧团因素,时不时就会有哪位佛菩萨转世来“置以为像兮”,接引后学,所以还能依靠着庞大教团依然屹立不倒,并继续发展壮大。

道家就看似“高级了点”,不管“中”不“中”的,直接用道的本性“自然”无为而无不为地进入这个“中”。当然更不好无为地把握找这个“中”了,要不就不会经吕祖张祖融合佛家的空性(禅学)理论来完善道家内丹修炼体系的了。因为道家是在命功完成后,只要进入佛家空性就可以“自然”“无为”地切入“中”,(瑜伽和密宗也同此)就能达到得道成仙(即身成佛)的境界,问题是命功又有多少人能完成呢?道教的衰败已经回答了这个问题。

因为佛家、儒家、道家的中道文化只能是一种中道的表面哲学理论,而不是本元的。所以天、人的本元不一致,人道通天道,天人合一就出现了摸索的现象,所以极少数具有高根基,高智慧的人才能通晓明了,证到悟到,即使极少数的人证到悟到了,但是也是表达不出来,说不清楚,只能说自己悟到了这个中庸的“中”、空假中的“中”。因为他们都是在阴阳矛盾双方里找“中”,已经流落于后天,理论的不完善注定了修炼的艰难。

4 圣贤屈原中正之道的实质与内涵

下面谈一下我对屈原中正之道的中道或者直接说中正之道的认识。在《屈原零(0)态文化》先师说道“我自觉自然地广泛阅读大量的中外科学文献和传统文化典籍......进而使自己对先哲屈原及屈原文化精神有了更深入、更全新的认识和了解:屈原文化精髓就是零(0);就是零(0)态;就是零(0)态文化;就是零(0)态文明;就是零(0)态管理。” 从这里我们就可以看出先师早已经告诉了我们:屈原所坚守奉行最后通过大道功夫的修炼正悟的“中正之道”的实质与内涵就是“屈原文化精髓就是零(0);就是零(0)态;就是零(0)态文化;就是零(0)态文明;就是零(0)态管理。”也就“是中国历史上,也是人类的历史上记载最完全的修持心身、正悟大道、直觉感知、认识自然和宇宙万事万物运行变化的自然法则---零(0)的一部自然大道”。所以中正之道就是自然大道,是零态文化的全部内容,只是名称不同,是历史阶段不同而叫法不同而已。中正之道是古老的三皇五帝的文化名称,已经不适用现代社会。所以先师以其超绝的智慧早在其出山之时就用现代的语言、现代科学的文化转化了传授了出来。并且最后都归纯统一到零态文化里。因为只有文化才是与时俱进科学的方式,只有文化才是****的,只有文化是无价的,只有文化才是永恒的。

屈原道学文化博大精深,贯通天地,纵横于古今千家万法的人道、政道、天道的各个方面,是传统文化中的精粹。对于古今文化接轨,用华夏传统文化学习、认识、理解屈原零态文化,并用零态文化理解认识华夏传统文化,是目前一个重要课题。优秀的文化一定是具有高瞻性、超越时空性、科学性的,经久不衰,愈久弥新。零态文化只是新的历史时期,运用科学的、现代的语言对屈原文化即“中正之道”进一步全面深邃的阐述。本人作为学习、认识、了解屈原零态文化的渊源,与三皇五帝文化的关系,故有此一写。还是提倡先师归纯统一使用的“屈原零(0)态文化”这个名称。

5 圣贤屈原的中正之道的“中”是什么?

前文第4节已经说明了中正之道的实质与内涵就是零态文化的全部。零态文化告诉我们“零态是万事万物的本源状态,是自然宇宙万物中,一切物质、场能、信息所处的最佳有序状态。在零态场能的作用下,自然宇宙万事万物的一切物质、场能、信息,在宏观、微观、亚微观世界中,无时无刻不处在运行、发展、变化、转化、衍化及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和谐共存、自然有序的状态中”。祥见《屈原零(0)态文化》)这就是圣贤屈原正悟后中正之道的“中”根本所在;即是上古伏羲三皇五帝先天八卦图里的中间的那个“中”;是最和谐、最完美、最圆融的、最根本的“中”;或许也会

是龙树“空假中”指的那个“中”;

是子思“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指的那个“中”;
梁肃中也者,妙万法而为言者也。破一切惑,莫盛乎空;建一切法,莫盛乎假;究竟一切性,莫大乎中。举中则无法非中;目假则无法非假;举空则无法非空。指的那个“中”;
程颐中者天下之正道指的那个“中”;
邵雍天地之本起于中
指的那个“中”;
是朱熹“中即道也,道无不中,故以中形道。指的那个“中”......

这或许就是尧传舜,舜传禹“允厥执中”的“中”;

这或许就是古今中外,佛祖、儒圣、道祖等及其后世门生、修炼家孜孜以求的却都说不清楚的那个“中”。

前文在总结佛家儒家中道文化时说了:儒家的“中”在哲学上指的是在阴阳矛盾双方的中,在人性修为上指的是七情未发之前的“中”,在天道上就是“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这么个概念的“中”;佛家是在空有、真假之间找这个“中”,同儒家一样也是中这么个概念。那是非常的难以把握和衡量“中”的,没有一个本源的理论指导。也可以说他们的“中”也都指向了零态心理和自然宇宙的本元—零态,但是在人道天道的统一性上确是不完善的。佛家的天道观是空,人本性也是空,看似天人一理。但是我们通过上面的分析已经知道空不是佛家修炼的最终目标,而“中”才是。那么天与人的本元就出现了不一致,就是不完美,入手就没进入这个“中”。儒家理论博而杂也很难切入这个“中”,用礼、仁、诚等理论的人道修为来通天道进入这个“中”。天道是仁、诚,人的本性也是仁、诚、善。中又是诚,天人之间根本就没一个确定的通道,所以孟子后最早就失传了。道家老子用德通天道,这没错,问题“无为”“自然”如何进入这个“德门”呢?总结这三家,佛家倒是明显简单了些,进入空后再找这个“中”,理论上对比清析得多了。那么他们的“中”具体是不是真正的自然宇宙的本元零态呢?这里只说他们都指向了零态,是与不是已经无实际讨论意义,先不下定论。

再说之七的论述“老子的无极、孔子的太极、佛家的空空的甚深境界才是零态。”这个结论,通过对佛家儒家的中道文化的学习、分析可以说这个结论是对的,空(空性)不是佛家修炼的终极境界,那么空肯定不是自然宇宙的本元零态了,传统文化把无极等同于空,太极无极可能......。所以只有它们的“甚深境界”才是零态,这个论断是准确的。因为传统把佛家的空性看做是性功的极致理论,连空都不是零态这一个结论就足以说明了这个问题。所以道佛儒的理论其实都指向了这个自然宇宙的本元零态,或者就会是零态。老子恍兮惚兮其中有道,佛祖色不异空空不异色,儒圣中庸之为大德,其来鲜矣。只是都没说清楚,理论不完善如何直指人心以通天心?进而天人合一?所以只好都是在摸索中找“中”。才有了命要真传,性要自悟的古训。即使极少数的先天根基圆满的修炼者悟到这个“中”了,又是表达不出来,只能自悟自修,只能沿着前人的理论或是继承、或是发扬,在理论上以一新的不清楚代替另一个不清楚,根本无法突破捅破这最后一层窗户纸。看似捅破的也是盲人摸象,没有真正的把这个本元阐述出来,形成不了天、人一体的理论体系。还有至关重要的问题就是天、人一体的通道呢?毋庸置疑道佛儒三家都是没有明确的通道(注:通道都有的,只是不明确,摸索自悟自证。) 儒家是孟子的诚信、诚意、真诚,以“诚”通天道只会流入唯心主义、盲目的对天崇拜,因为“诚”根本不是“中”,也正好被封建社会的以皇权天授、代天管理国家、以天子自居的帝王统治利用,儒家的真正的中庸之道自孟子后就过早地失传了,留下的只是哲学理论。道佛两家选择了脱俗避世,不时又有佛菩萨转世接引而能依然存在发展壮大。所以几千年来,修道者多如牛毛,得道者凤毛菱角。人们都在苦苦拜求名师,找这个“中”的道。也是时代文化差距等原因所限,而没有本元的理论出现,但毕竟说法终归说法,理论终归理论,不等于实修,并不代表他们实际修为不到零态,他们的“中”的理论就已经是指向了零态,所以他们不但是达到归零的境界,而且佛祖、儒圣、道祖又是很高的“圜则九重”的零态层次。本人累生累世无限的修炼下去也永远摸不到他们归零的境界层次。所以这里只是说理论来明道理。通过学习传统文化,使我们了解认识道的本元、悟道、“”道。

零态:自然、宇宙万物中,一切物质、场能、信息所处的最佳有序状态。”这就是圣贤屈原的中正之道的“中”道的根本。这个自然宇宙、万事万物的本元状态知道了,如何进行修炼达到、正悟呢? 这就是“中正之道”中的“正”道理论,下面就详细论述“正道”。

6 圣贤屈原美的内涵
圣贤屈原一生“修美”“求美” ,把有盛德的君王称为美人,把他的政治主张也称为美政,可见美在他的人生及政道理念中至关重要。盛德、仁、义肯定都是美的,都是他“承德袭义兮,稀谨厚以为丰”的道德品质,那么什么才是美的实质与内涵呢?什么样的才符合屈原的审美观点呢?美又在他的思想境界里是以什么方式来衡量确定的呢?从古至今众说纷云,莫衷一是,都没有切入“正点”。其实前文有说他的《离骚经》自述身世的头五句诗文里给了我们答案:

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
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
皇览揆余于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

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
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

“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告诉了我们什么是内美,第一句告诉我们他是高阳的后裔,黄帝的直系子孙,有高贵的世系;第二句告诉我们他的虎年虎月虎日特殊生日,天赋特殊的好命格;第三四句告诉我们他的名叫“正则”字叫“灵均”。他以这三个方面为“内美”。前两个美是先天之美,后一个美是后天之美。先天我们无法追议,只看后天之美。“正则”:则为规则、法则,也即为道理、道,正则就是正确的规则、法则、道理、正道;“指九天以为正”,天最公正,故天曰正,天为正。则也有法之意,也有法天道正和效法天正之意;地为灵孕育万物,均为平、公平、公正,即大地公正无私厚德载物;“怨灵修之浩荡兮”,灵又君王;“灵之来云集”,灵又为神灵,灵均就又有君王、神灵和人也是平等,公平的。九歌里也充分表现了这样人神和谐共处的思想观念,而非迷信。屈原追求的是平等,公平、公正。“正则、灵均”就是“天正地德”和“蓄而正之,均而平之” 语出《黄帝四经》这两句话的浓缩和高度概括。也含有法天正、效地德的美誉。但不管”正则、灵均“内含如何深邃高远的涵义,这里只从文字表面就可以说“圣贤屈原以正为美,以正道、以公正、公平为美是不争的事实”。并且他“又重之以修能”“苏世独立,横而不流兮”坚定不移地修为着这种美,把名字之美真正转化成内在零态人格之美和外在形象之美。其一生“修美”而一身正气,坚持正义,正道直行。“余将董道而不豫兮,固将重昏而终身。”“吾不能变心而从俗兮,固将愁苦而终穷”;“亦余之所善兮,虽九死而不悔”非常符合他的名曰“正则”字曰“灵均”内含的高贵的道德品质和高贵人格精神的深刻涵义。

7 圣贤屈原的中正之道的“正”是什么?

“内厚质正兮”,正(中正)就是大德。《离骚经》里“皇天无私阿兮”、“指苍天以为正”(此处一语双关)也说明天道是正道,“正”是屈原和先师的天道观。黄帝云:“正者,事之根也”也说明“正”是自然宇宙万事万物的根本。
“正 ”是人道修身、正心,政道治国和自然大道修心等等的思维、行为、交际方式、看待处理解决问题、社会风气导向、行政管理、治国之道等的行为、法律、法规的规范和指导标准。正就是美的内涵,正就是大德,正就是正德。因为只有“正”才是通达至纯、至正、“超无为以至清兮”的零态的根本捷径。《屈原零(0)态文化》反复提到“正悟”而非“证悟” ,“正”就是圣贤屈原得“中”归零的根本所在。人道以正修心,修“是“美人”,是具有大德之人,大正至中,就是具有零态人格之人;政道以“”(中正)治国是“美政”,是利国利民光明正大的最上一层治国之道;天道场能(或者国家或者某局部)“使之得以纯
是道治从宏观、微观进入亚微观跨越三界必备因素,即是零态管理,是零态文明及人类世界和谐发展的前提保证,是三界万物苍生之福。
《黄帝四经·论》云:“明以正者,天之道也”。 “顺者,动也;正者,事之根也。执道循理,必从本始,顺为经纪”;这里就可以说明圣贤屈原“证悟”了黄帝所传自然大道的实质就是“正”,那么才有“内惟醒以端操兮,求正气之所由”。又因为他自幼就具有“朕幼有廉洁(廉正、正洁)
兮”“内厚质正”的品质,才有其正道直行,最后大正至中“正悟”到“中”的实质是“其小无内兮,其大无垠”的“零”的真正原因。才有其“耿吾既得此中正”真正“正悟”而非“证悟”到三皇五帝的“中正之道”的本元。这里可以进一步从理论上论证到圣贤屈原所传自然大道就是其秘承自黄帝的大道功夫。
通过以上“中”和“正”的分析可以说:“零者,道之本元;正者,天地之根。顺而为,
至零态,天地和合,万物并育。”这就是中正之道的实质与内涵。

1 可以肯定地说:

“屈原零态文化理论
是包容了千家万法的至高、至简、至正、至清的文化理论。
人心--零(0)、道心--零(0)、天心--零(0),一个零(0)贯通三界。”


因为:

零态:自然、宇宙万物中,一切物质、场能、信息所处的最佳有序状态。

2 通过对圣贤屈原中正之道和道佛儒三家中道文化的对比也可以肯定地说

“屈原零(0)态文化是华夏传统文化的精髓,

是真正传统文化中最优秀的道统文化,也必将是未来人类传统文化的主流文化。”

因为:

“道可受兮,而不可传。

其小无内兮,其大无垠

无滑而魂兮,必将自然。

一气孔神兮,于中夜存。

虚以待之兮,无为之先。

庶类以成兮,此德之门。”


“是中国历史上,

也是世界人类的历史上记载
最完全的修持心身、正悟大道、直觉感知、认识自然

和宇宙万事万物运行变化的自然法则---零(0)的一部自然大道。”

8 正的人格标准与榜样就是屈魂

道德的最高标准,就是一切符合客观天道,天道是正,人道修为的方方面面也必须是正。以正的行为规范看成修身、正身的根本规则,按照礼义法度严格要求自己,最终使自己成为一个纯粹的正人君子。要不断的“承德袭义兮,谨厚以为丰”,以圣贤屈原为榜样。

圣贤屈原的内美是正心即修心重德,外美是正身,以正的礼义为道德规范,修正自己。屈原对外在仪表美的追求是在幼年就开始的,《涉江》云:“余幼好此奇服兮,年既老而不衰,带长铗之陆离兮,冠切云之崔儡”。 他在《离骚经》云:“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佩缤纷其繁饰兮,芳菲菲其弥章”。 屈原多次写到自己的服饰,他采来各种香花芳草,做成衣裳和佩饰,象征在自己身上培植各种外在美好的品德。《离骚经》说:“擥根木以结茝兮,贯薜荔之落蕊。矫菌桂以纫蕙兮,索胡绳之纚纚。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不吾知其亦已矣,苟余情其信芳”。正定他的容貌,仪表,他从始至终都有自己的外在美的礼义规范。内在美和外在美的结合铸就了屈原的高尚的道德品质、高尚的人格美,“置以为像兮”成为人类的完美人格典范。

屈原一身正气,惟守正道。“宁正言不讳以危身乎、宁廉洁正身以自清乎”而不同流合污,交相援引,追名逐利。“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不向困难低头,勇往抗争,奋力求索。而不像有的圣人与世推移时中保全自身。 是“宁赴湘流,葬于江鱼之腹中。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尘埃乎?”。是“闭心自慎,终不失过兮”,修身正身,按照礼义法度严格要求自己,最终使自己成为一个纯粹的正人君子,拥有了零态人格。并凝聚成千古一魂——屈魂。屈魂涵盖了人类一切的美德。

圣贤屈原名曰正则、“内惟省以端(端正)操兮,求正气之所由”(《远游》)以难能可贵的“至正”之德,凝聚了一身正气,并且正道直行,是正气、正义、正道的化身,是人类正义、正气、正道的象征; 屈原因铸就了屈魂,所以是屈魂的灵魂。圣贤屈原用屈魂传递了天地间的“气、正义、道。” “愿置之有像”了几千年。 铸就了中华民族之魂。(则这里做副词,乃、就、是、便......之意。

下面以中正之道理论分析圣贤屈原的天道观、人道观、政道观、自然大道修炼观。

屈原的天道观

“零者,道之本元;正者,天地之根。顺而为,至零态,天地和合,万物并育。”
前文已经阐述圣贤屈原的天道观是零、正这两种最主要方式。

零是自然宇宙万事万物的本元。并且,在《离骚经》里“皇天无私阿兮”《九章.惜诵》“指苍天以为正”此处一语双关,以后或写文章详论。)也说明天道是正道,《黄帝四经。称经》里也云“天正地德” 《黄帝四经·论》云:“明以正者,天之道也”。 “顺者,动也;正者,事之根也。执道循理,必从本始,顺为经纪”。那么“零者,道之本元;正者,天地之根。顺正而为,则至零态,天地和合,万物并育。”
自然宇宙的本元--零,零态无疑也是正的,尤其“圜则九重”最里面最中心“大中至正”的那重圜是至中、至正、至纯、“超无为以至清兮”的(如图所示)。圣贤屈原的“名余曰正则”就包含了他是正义、正气、正道的象征,是正义、正气、正道的化身。天道场能“使之得以纯正”则是自然宇宙中正和谐发展的内、在根本因素。从宏观、微观、亚微观跨越三界使自然宇宙万事万物复归于零,复归于零态,复归于原始的本来面目,是使自然宇宙万事万物在强大特大的零态场能的通融融化下,不断地纯正、发展、衍化、变化着,和谐共存,和谐共荣。是三界零态文明的终极目标。


“皇天无私阿兮,揽民焉能错符”。天道不但是公正的,而且又是人天平等的的。“皇天之不纯命兮,何百姓之震迁”屈原大胆质问皇天,率先对天发出了质问,否认唯心的天命观。九歌里的人神和谐平等共处的思想也反映了皇天是公正而又平等的,即“灵均”的人道、政道、天道观思想。人只要以皇天和合其道。顺道而为,人类才能和谐发展,通达天道。

总结圣贤屈原的“中正之道”天道观“中”是零、零态,是自然宇宙万物的本元; “正”是零态的基本性质,即也是天道的基本性质。故通过(内惟醒以端操兮)人道修为通政道,通天道。因自然归零。是回归于本元的主体方式,就是以“修心重德”尽性 ,“把一切化为零”而归零

大道至简,至道不繁,零态就是最高深又最简单的自然法则,“正”就是达到这个本元的捷径,是通天彻地之根。在和谐自然发展衍化变化所蕴涵的广大悉备、涵天盖地、阴阳三合、万物生而成自然无所不包的零态里,自然宇宙万事万物的场能信息自然而然地归纯、纯化、纯正。尽己性,尽人性,尽物性,尽天地宇宙万物之性,自然万物的零态本性得以尽现,复归于零,复归于零性。天道自然宇宙万事万物的本来面目得以尽现,致使自然万物和谐共存,和谐共荣,实现“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存而不相悖。”

圣贤屈原的人道观

零者,道之本元;正者,天地之根。而为,至零态。

1 正的名词解释则是一切正的行为规范和行为标准

人道就是人所行之道,是人的一切规范总和。(《人道新论》)
“道是德的内涵,德是道德表现形式”正是至美,正是大德,是至德,大正至中,就是正德、零德。

正(正气、正义、正道)是屈魂的灵魂,屈魂又是中正之道即屈原零态(0)文化的伟大精髓主体。
圣贤屈原是我们修身的榜样。屈魂涵盖了人间一切美德。正道、正义、正气是屈魂的灵魂主体,人道修身、修心、正身就是以“正”为一切行为规范、思维规范。人要做到正义、正气;正确、正观、正听、正言、正行、正思、正学、正受、正智、正慧、正修、正见、正觉、正悟;端正、正直、清正、廉正、公正、忠正、正统、中正、正德、纯正、至正、公正无私、正大光明,最终身心纯正、做正人君子,堂堂正正做人。“至正者静,至静者圣”,(《黄帝四经》)“秉德无私”“无私者智,至智者为天下稽”。(《黄帝四经》)“尽己性,尽人性,尽物性,尽天地宇宙万物之性”达到“参天地兮”“与圣人谋,与天地参”。

以上等等这些“正”的行为规范,用现代的语言说明,即是都包含在“零态五大行为规范”里,也是具体的道德标准。并且“零态五大修为规范”更加全面系统,符合现代人类的道德行为规范。

2 正的意动词则是修心重德、把一切化为零

正做名词是上述一切行为规范也即“零态五大修为规范”,正做动词就是修、修正、使......修正、使......纯正之意,用先师的零态大法来说就是“把一切化为零”。人类始祖黄帝云:“操正以正奇”。前一个正就是名词,就是以人道(也包括政道)上那些“正”的行为规范和以道立法、中正的法规、法则等。后一个“正”就是意动词,奇是歪、邪、错等的不正之意。“操正以正奇”就是运用“正”(“中正”)的规范、规则、法规、正道来使那些歪、邪、错的修“正”过来。而“”的名词动词合一、具体落实到“中正之道”人道修身、正心上就是四个字“闭心自慎”,也是一切零态文化理论及零态管理的核心“修心重德”。具体操作实施方法就是零态文化中的贯通宏观微观亚微观、天地人一体的零态大法即六个字“把一切化为零”。所以先师已经把中正之道的“正”“正则”“正......则......”“闭心自慎”“内惟醒以端操兮”早已经转化成现代的语言,并至简至易,直指人心(0)、天心(0)、道心(0)。

3是人道的极至即零态人格
如果再向上一层追求更高的人生修为,那么即是人道修炼的高级境界--零态人格,也是自然大道修为的至高境界,找回人的本性零性。能随时严格要求自己,修心重德,把心修正,以“正”即五大零态修为规范为师;以“”即修心重德为人道修为的核心,再以屈魂伟大的精神动力和高尚人格魅力激化自己勇于化掉自我,化掉自我思维,化掉自我思维意识、意识形态,努力造就完善自己。以“”修心重德远离、脱离、离开“腥臊并御”的不良社会风气、习气、秉性、习惯、行为方式、思维方式......也就是《离骚经》的篇名“离骚”二字的深刻涵义,会“内惟醒以端操兮”,“闭心自慎,终不失过兮”,“堂堂正正做人。在修炼上要求达到“使自己的场能信息得以纯正”,心“正”,自身场能才能正,才能“直心”步入零态,才能尽己性,与天地参,与天地合德,复归于零,复归于零性,复归于原始的本来面目。才能通天道--零,合天道--零,天人合一,回归自然,回归自然之零,回归自然之零态。才能印心零德归零,才能获得永恒的场能信息。

黄帝曰:至正者静 先师说:“贪欲失本”。至者必是无私、无贪欲的人,会做到心态是平静、纯净的;黄帝曰:“至静者圣,先师说:直心为德”,那么拥有零态本性的人,就是具有零德归零的圣人。

这些都是切实可行的,先师给了我们一整套完善、科学的“至正、至高、至清的理论--零态理论;至简至易直指人道本性零(0)、通天道本元零(0)的方法--零态大法;至强、至大、至正、至纯、至清的回归自然通道--零态场能信息”,使道--零(0)、理--零(0)、法--零(0)和谐一致,至清至正。只要用“正”(修心重德)一个零就全部贯通人道政道天道的始终,直达天人合一。这就是先师奉献给我们及全人类的三大零态法宝。
人类存在的终极意义就在于拥有零态人格:“秉德无私,参天地兮;与天地兮同寿,与日月兮齐光。”


屈原的政道观即是美政。
以正治国则是美政,因为美的内涵就是正;因黄帝曰:“正则治”。

美政是圣贤屈原的重要人生思想,他一生为之奋斗,也因之“国人莫吾知兮,从彭咸之所居”而选择“投江”主动回归自然。对于《楚辞》表面看上去是他的人生总结式的诗文,实际是通过人生的叙述来弘扬他的美政的政道济世思想。政道以“依前圣以节中兮” “謇吾法夫前修兮”以“中正之道”治国即是美政,“美政”,是利国利民光明正大至上一层的治国之道。具体包含四个方面“法治、礼治、德治、道治”, 并且还有美政道治更上一层的“零态管理”的至高治国之道,是人类达到最高级的“零态文明”终极社会形态。(本人认为“羌中道而改路,中道而回畔兮,中道而无杭,余之中情兮”等都隐含着传统中道的思想,限于篇幅这里不去详论。)
先师在《屈原零(0)态文化》已有论述,这里就以《楚辞》和《屈原零(0)态文化》为理论依据,结合以上中正之道的理论分析分几个方面谈谈自己的认识:


中正之道的美政思想:《离骚经》“依前圣以节中兮,喟凭心而历兹”;《九章.惜诵》“令五帝以折中兮”。是继承了五帝的中道治世的哲学思想,即十六字心法的“允厥持中”的执两用中而用之于民和以正治国的思想。也是前文所述“正则、灵均”的深刻内涵,“正则”:正则就是正确的道理、正道;也有天道为正和效法天正之意;地为灵孕育万物,均为平、公平公正,即大地公正无私厚德载物;灵均就又有君王、神灵和人也是平等,公平的。具体如下几个方面:

1 民本之正:
屈原“瞻前而顾后兮,相观民之计极” 。总结历史历朝历代无不是得“中正”和失“中正”,得“中正”者就是得民心,“彼尧舜之耿介兮,既遵道而得路。”“ 汤禹俨而祗敬兮,周论道而莫差” 昔三后之纯粹兮,固众芳之所在。成就开明盛世。失“中正”者失天下,使“路幽昧以险隘;恐皇舆之败绩”每个朝代的灭亡莫不如此。以人为本就是我们华夏传统文化五帝和商汤文武等圣君政道治国的根本思想。以人为本的政道就是遵道的、正确的治国之道。古今中外都体现在“以民为本”的政策执行力度,是不是真的做到以人民为本,是不是真一切“为天下谋福者谓之道”的遵道而行。 屈原的民本思想非常浓厚“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皇天无私阿兮,览民德焉错辅。夫惟圣哲之茂行兮,苟得用此下土”;“瞻前而顾后兮,相观民之计极”(《离骚》);“愿摇起而横奔兮,览民尤以自镇”(《九章·抽思》)。皇天之不纯命兮,何百姓之震迁”(九章.涉江),等都表现了他美政济世的爱民思想。

2 绳墨之正:

“国富强而法立兮”“明法度之嫌疑”:就是修明法度,纠正不正之处,以正确的法度治国。法治是一个国家的基石,无法不可以立国,并且国家的昌明人民的幸福完全取决于法治的遵道与否、健全与否和具体实施的力度。黄帝云:“道生法者,引得失以绳,而明曲直也。……”。黄帝早就提出“道生法”,道即是“发政施令,为天下福者为之道”为人民谋福、利于人民的才是“道”,这样发政施令才是遵道而为。老祖宗黄帝早在四五千年前就已经以道治国。屈原的“遵绳墨而不颇”即是要求执政者遵道合道,故法治是道治的基础与根本所在。这也是以正治国的法治的基础。并且公平公正地“循绳墨而不颇”的法治是国家富强的立足根本。是不是做到有法可依,执法必严,法不阿贵,法律面前真正实现人人平等 。还是统治者“背法度而心治兮”和“背绳墨而追曲兮,”的违道治国。导致官民“竟周容而为度”。统治者不正,政治风气官场就不正,民风也随之败坏。在《涉江》里“哀州土之平乐兮,悲江介之遗风”就以“哀和悲”表达了因政治的腐败而导致民风丧失的悲切心里。

3 国治:
治国之道就如《黄帝四经. 君正》“法度者,正之至也。而以法度治者,不可乱也。而生法度者,不可乱也。精公无私而赏罚信,所以治也。《黄帝四经·六分》云:“天下太平,正以明德,参之于天地,而兼覆载而无私也,故王天下。”王天下者必具圣德载物公正无私的品德,国家才能得以大治。

先秦诸子百家,其学说或异或同,除了道家老子(庄子尚贤的)“超越后天时期”“不尚贤、绝圣弃智”与众不同外,但都以老祖宗黄帝等五帝的治国之道为榜样,因本国实际国情或取某一方面,都言“以正治国”。楚之先祖鬻熊的“为天下谋福祉为之道”,齐桓公的丞相政治家管子提出“政者,正也。正也者,所以正定万物之命也。是故,圣人精德立中以生正,明正以治国。故正者,所以止过而逮不及也。过与不及也,皆非正也。非正则伤国。” 都和黄帝的治国之道一脉相承,自尧舜汤禹文武周公齐桓楚之三后等屈原推崇的“圣、王、后”皆以中正之道治国。即是黄帝等五帝的中正之道“礼治、法治、德治、道治”同步进入,完美结合。《黄帝四经.四度》云:“正者,事之根也”,所以政道就是以正治国。《黄帝四经·论》云:“明以正者,天之道也。《黄帝四经·道原》“操正以正奇”。

“政者,正也”.政,就是的本意《黄帝四经》里八正,五正、君正等都是以正代政的。所谓正,“正者,事之根也”,道”思维方式方法确定万事万物的根本。因此,圣人“允厥执中”修内圣外王之道中道”来培植这个,宣扬这个的规范来治理国家。所以,,是用来制止过头而补不及的。过与不及都不是。不都一样损害国家。礼、仁而不就会损害法度。法度受到侵蚀,就会固时俗之工巧兮,偭规矩而改错。 背绳墨以追曲兮,竞周容以为度社会风气也同样就会不正,那么就世溷浊而不分兮,好蔽美而嫉妒 要有清正、廉正、忠正的政治风气,否则“世溷浊而嫉贤兮,好蔽美而称恶”为人、为官、为君都必须做到以正来修身正心,运用正的行为规范和法度随时修心重德,“闭心自慎、终不始过兮”一个国家,若能坚持正道,以正治国,以道立法,则就会“周论道而莫差”遵道而行,会平衡好各种矛盾关系,就可能有持久的发展与进步。若总是在两个极端之间跳来跳去,有法不依执法不明或者严刑厉法和残暴统治,则民不堪其苦,国不堪其乱。
4 美人之正:
“依前圣以节中兮” 效法黄帝、尧舜等五帝和汤禹文武周公的内修身心外治天下。具体实施起来就是法治、礼治、德治、道治四个方面。要求君王效法先圣前王,“及前王之踵武”按照尧、舜、禹、商汤、后稷、文王以及齐桓、晋文和楚之三后等的盛德管理国家,离弃不良秽行,改变不良政治制度,以正治国。然而,坚持正道,以正治国却也不易,往往要受到来自统治者修身修心的“正”的层次和其持政“正”程度。因此,坚持正道以正治国,需要持政者具有正德,“内后质正”的品格,“好修以为常”的毅力。

《离骚经》:

彼尧舜之耿介兮,既遵道而得路。

汤禹俨而祗敬兮,周论道而莫差。

夫维圣哲以茂行兮,苟得用此下土。
瞻前而顾后兮,相观民之计极。

夫孰非义而可用兮,孰非善而可服。

这是对君王自身就要具有盛德,正人先正己,离弃不良秽行,端正自己的言行,做人民的榜样,也就能从上至下形成正气,政治风气正,社会的风气才能正,整个国家也就能处于和谐良性的发展,这就是内修身心外管理国家的五帝的治国之道。如果“执道者”(语出《黄帝四经》即执政者)自身修正则是“内厚质正”的“美人”。 《尚书.君牙》“尔身克正,罔敢弗正,民心罔中,惟尔之中。”(你自身行为端正,你下面的群臣就不敢不正,民不守中正,只有从你身上效法吸取中正)否则社会风气就如《离骚经》所说

世溷浊而不分兮,好蔽美而称恶

众皆竞进以贪婪兮,凭不餍乎求索。

羌内恕己以量人兮,各兴心而嫉妒。


5 灵均之正:
是效法尧舜禹的禅让,追求人人平等,人神(君)平等,举贤授能能者居之:

《九章.哀郢》

尧舜之抗行兮,瞭杳杳而薄天。

彼尧舜之耿介兮,既遵道而得路

在理解之二里分析过,圣贤屈原最尊崇的当属舜帝, “跪敷衽以陈辞兮,耿吾既得此中正”,他既正悟了五帝的中正之道必会全力继承五帝的执政方针,舜帝以大德享名于世,他选禹为其接班人,就说明他是最无私、最公正的。因为古籍记载,尧帝推举舜帝做接班人时,禹的父亲曾经极力反对过,且其父又被尧帝治罪而死,应该说是政敌,而舜只看到禹的德行和能力,而不顾及政治上的斗争,力排众议,又推选他做自己的接班人,大公无私。圣贤屈原必会推崇尧舜的禅让,极可能对楚君输灌了这种政治思想。当然这个只是推测,在他的时代毕竟已经是宗法社会,不过这种思想在屈原美政思想里应该是存在的,从屈原斥责楚君“初既与余成言兮,后悔遁而有他”,也可以说明楚君曾经一度接受了他的政治主张。当顷襄王继承王位后对屈原的不重用,再一次的放逐和其弟子兰也反对他来看,还有他的贵族子弟都

皆竞进以贪婪兮,凭不餍乎求索。
内恕己以量人兮,各兴心而嫉妒。
芷变而不芳兮,荃蕙化而为茅。
何昔日之芳草兮,今直为此萧艾也。

腐化了来看,应该是他的美政的这一“灵均”—公正、公平、平等的思想对他们这些王位继承人和贵族子弟都产生了不利因素,“尧舜之抗行兮,瞭杳杳而薄天。众谗人之嫉妒兮,被以不慈之伪名”。就是佐证。所以,可能太子及其他贵族子弟就对屈原实施了报复。这种因素是极有可能的。

屈原的字余曰灵均, “均而平之”, 效法大地厚德载物。主张人权平等,人君平等,人灵平等,公平公正,体恤爱民。举贤授能,即是有大德的贤人居之,反对世袭。以楚之先祖“发政施令,为天下福者为之道”来治国,以此正“道”来立法、以正治国、执中守信,以民为上。就是不分贵贱,把真正有才能的人选拔上来治理国家,反对世卿世禄,限制旧贵族对权位的垄断。执政者必须致力于中正之道,当有大爱之心,恩泽百姓,公平公正,恩德并重,法道兼施,举贤授能,礼贤下士。人人平等,打破阶级压迫,“蓄而正之,均而平之”,使人民安居乐业,国家富强。

《离骚经》

举贤而授能兮,循绳墨而不颇。

皇天无私阿兮,揽民德焉错辅。

《九章.惜往日》

闻百里之为虏兮,伊尹烹于庖厨。

吕望屠于朝歌兮,宁戚歌而饭牛。

不逢汤武与桓缪兮,世孰云而知之。

吴信谗而弗味兮,子胥死而后忧。

介子忠而立枯兮,文君寤而追求。

封介山而为之禁兮,报大德之优游。

《黄帝四经·论》“故执道者之观于天下也,见正道循理,能与曲直,能与始终。......故惟执道者能虚静公正,乃见正道,乃得明理之诚。”屈原的以正治国的思想与黄帝一脉相承。 两美必合,君自身也要有修养,能以正治国重用贤能,贤者也能发挥其能,报效国家。如果君不贤,致使皇與败绩,则贤者必定不得重用,或者远离君主。出现《九章.涉江》对忠臣贤良不得重用,报国无门的慨叹:

鸾鸟凤凰,日以远兮。

燕雀乌鹊,巢堂坛兮。

露申辛夷,死林薄兮。

腥臊并御,芳不得薄兮。

阴阳易位,时不当兮。

屈原的政治抱负“美超远而逾迈”。从上而至下,一整套的“法治、礼治、德治、道治”美政济世的思想。是源于三皇五帝的“中正之道”文化的集大成者。正因为持中、用正,以中正立法治国而调整各方而的关系执法必严,使全社会的人们都在一种公平、公正、明白的社会制度之下生活、所体现的是按中正守恒的客观规律办事,体现的是一种社会正气,文明向上,它是基于哲理老祖宗黄帝的“正着,事之根也”在政道中的应用。一切都“正”了就都符合了:

人心惟危,道心惟微,   

  惟精惟一,允执厥中。

中道思想。在圣贤屈原“耿吾既得此中正”大道正身后,依然“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要推行他的美政治国之道来统一华夏,济世利民安天下,把他的伟大至高理想美政得以实现,可是自然场能的作用,历史的必然。只能发出“阴阳易位,时不当兮”的慨叹。其美政大爱之心是无法得以实现了。

6 美政中正之道的道治最高境界则是零态管理

《黄帝经.称经》云:“诸阳者法天,天贵正,过正曰阴.阴极失当,祭乃反.诸阴法地,地之德安徐正静,柔节先定,善予不争.此地之度而雌之节也。”所以从宏观上正也不好把握,只有从亚微观“正”以致到“零”才是“正”的根本。“庶类已成兮,此德之门。也是先哲圣贤屈原奉献给人类的一部至高无上的零(0屈态管理大法”。提出中正之道的道治管理的最高境界就是“零态管理”。零中无阴阳,只有以零态管理的方式才能真正做到居中得当。大正至中,大正至零,零是一切的本元。就不会出现“过正曰阴,阴极失当”。当然这对执政者(管理者)的自身修为要求极高,在法治、礼治、德治一步步实施到位的同时必须是内圣—修正身心,步入零态,才能做到外王—进而达到万事万物的根本,最和谐的方式,零态管理的“没有管理的管理的零态管理”。零态文明看似“美超远而逾迈”,其实也是切身可行的,是能够达到的,这就要求国家领导着的自身修为,以及整个领导班子的修为,“求矩矱之所同”从上至下的“正”的程度和层次。“正”本身就是“道”的性质,就是通“道”的根本。就看领导者修“正”的力度,“操正以正奇”本身就是在一步步地进入法治、礼治、德治、道治的全部过程,“正”的“把一切化为零”就是法治、礼治、德治、道治的全部,“正”就是事之根本,通零的至简方式。所以掌握这个根本就是掌握了美政的中心思想,即是修心重德和“正”的行为规范,“正”的法律法规,“正”的........的正道。“正”就是去贪欲,去私心,所以“正”才是一切的根本。屈原的名曰正则含义深邃,是黄帝五帝文化的概括,其高贵品格的屈魂就浓缩了五帝的“正”的一切美德、智慧、思想与文化。

“零为万物之始,万物以零为终;零态是自然、宇宙万物中,一切物质、场能、信息所处的最佳有序状态。”

当企业管理者和员工的德行越来越高的时候,能够使整个企业自然而然地回归于零,回归于零态,在零态中能够悟知人的本性为零,宇宙万物的本性都为零,恢复、找寻到自己的本性--零性,随时保持零态心理,逐步去参悟、正悟并修炼获得零德时,将会使企业管理者、员工和整个企业融入到整个大自然零态中,和自然宇宙万物自然而然地步入最佳的运行、排列、生息、繁衍的永恒状态--零态。......只有步入到这种境界,才能够使整个管理真正实现道治之道的最高境界--零态管理境界。......这种兼容东、西方文化及思维方式的长处,从宏观层次、微观层次、亚微观层次全方位步入,以法治、礼治、德治、道治完美结合的、天人合一的文化精髓和思想理念的美政,即屈原零态文化、零态管理,必将是现代和未来社会管理的主流。”摘自《屈原零(0)态文化》)

如果把上文的企业管理者换成国家领导者,把员工换成各级领导者和人民大众,那么就是美政济世用于国家层面的零态管理,这样的社会形态就是零态文明的共产主义社会。......
无疑零态管理是中外的管理者都在试图寻求的本元管理,当然其超越时空性也决定了其只适合几代人之后或者未来社会。目前,国家领导人已经开始重视国学德智教育和学习,社会形态必将逐步完善,人心道德的复归就是在为零态管理的到来在做准备,我们已经看到了曙光,已经看到了希望。作为华夏传统文化中流砥柱的、最优秀的、道统文化的屈原零态文化必将发扬光大,为国家及人类的和谐发展造福,利益三界苍生,零态管理普及的明天还会远吗?

人类社会生存、发展、进化的终极目标就是零态管理的零态文明社会。这种社会形态不再是理想主义的、空洞的社会形态,最终将会因人类的进步,社会文明的整体提升,有大德的国家领导者即执道者用会得以最终实现。先师的发扬光大屈原零态文化造福人类的、跨越三界的零态文明的宏愿也必将得以实现。

七自然大道修炼观:

具体修炼方法就是53个字秘诀,
道可受兮,而不可传。

其小无内 兮,其大无垠。

无滑而魂兮,必将自然。

一气孔神兮,于中夜存。

虚以待之兮,无为之先。

庶类以成兮,此德之门。


“是中国历史上,也是世界人类的历史上记载最完全的修持心身、正悟大道、直觉感知、认识自然和宇宙万事万物运行变化的自然法则---零(0)的一部自然大道。”也是一切零态文化(零态人格,零态管理、零态文明)的根本。核心就是正即修心重德。在前文人道、政道、天道都有穿插论述,尤其人道观基本都包含了这方面内容。正是圣贤屈原和先师的天道观。故“正”贯穿了整个自然大道修为的始终。

天道零态场能是纯正的,自然大道功夫修炼也必须通过修心重德修得堂堂正正了则才能通天道。“圜则九重”的零态场能分多个层次的,最里面的那层是纯正、至清、至正至极的,有一点的私心邪念则通融不了。所以修炼自然大道功夫必须修心重德,师父说过多次要把心修正,有一丝邪念则祖师场能信息立即中断,这不是假话。 所以心正一分则通融一个层次的零态场能信息,只有最后心修得极了找回人的本性零性了,才会人道本性零(0)与天道本元零(0)合一,天人合一。
黄帝曰:“至正者静,至静者圣。” 到高功夫境界一念之差就堕入魔窟 ,非圣即魔。要端正正直,不要虚伪,连正义、正气都没有,则不会有纯正的场体。只有印心零德了也就与道合一,零心零行。正则归零。

零态场能“圜则九重”无穷尽的层次,先师的大爱之心使零态场能能融合一切,能融化一切。只要以心进入,不断地纯正自己,就会一个层次而又一个层次地突破进入一个层次又一个层次零态场能信息。向图形所示的那样逐层递进最终自然归纯至正至清到达零的终点,圜则九重最里面的至高境界。

后记

圣贤屈原的中正之道内容其大无垠、美超远而逾迈。本人以《屈原零(0)态文化》为理论基础,只就其中的“中”和“正”两个方面谈了谈自己的认识。从《离骚经》名的真正涵义、诗篇的思想内涵,及屈魂的精神。无不体现一个“正”字,包涵了中正、正气、正义、公正、清正、廉正、刚正、正直、端正、耿正、光明正大,正道直行等等一切正的思想。其中“正气”是一切“正”的主体,是屈魂的精神主体,那么也是中正之道的灵魂。 圣贤屈原即是因“正”而得“中”即是零(0)。“至正者静,至静者圣”,“大正至中”,“归零”。
佛儒两家的中道只是人道修为方式,只是局限在一个“中”的这么个理论上,指出这个“中”才是道的本元,而没有指出“中”的本元到底是什么,就无法直接进入这个“中”。儒家以礼、仁、诚来切入这个“中”,佛家以空性切入这个“中”。但都是由于理论的不完善,那么就很难把握得当进入这个本元的“中”。

屈原的中正之道贵在正,包含了具体的行为准则,修心,正身,治国的方方面面。正是美的内涵,正是大德,可以这么说,一切具有正的都是美好的,都是正德。符合他的美人,佳人,美政的各个人道政道天道的方面。天道在屈原的思想里也是正,就连他的名字都叫正则。他的人生无不是以正来看待一切,以正作为自己的一切行为规范。正才是人间最美好的,“正者,事之根”所以中正之道的主体是用正,用正的目的才是大正至中即大正(修心重德)至零。是继承了三皇五帝及古圣先贤的最完美完善的道德文化。圣贤屈原时时刻刻以正严格要求自己,修心重德。为之九死而不悔,可以这么说只有从正即修心重这个角度研究屈原,和屈原文化才是切入点,中即零、零态、零态文化才是屈原中正之道的根本所在。
先师又提出“正悟”而不是证悟,(《屈原零(0)态文化》15页)正确悟性人道修身正心的各个方面。可见“正”十分重要,“正”贯穿了整个人生修炼从低到高以至于归零的始终,所以化自我进入零态也要有正见、正觉、正行、正悟。我们的一切修为也是围着“正(五大零态修为、修心重德)”而做,把一切化为零,使我们的心灵得以纯正,找回本性零性,使我们自身和自然宇宙万物的场体都得以纯正。实现自身和自然宇宙万事万物中正和谐而无限的美好。

本人就在修炼的过程中走了很多弯路,归纳起来就是没正见,正悟,正行,正修等等。只有严格一丝不芶地按着师训去做就是正见,有悟,否都是歪的,本人“悔相道之不察兮”每每忏悔没能理解师训,师教。是充满了邪人愚见,搞七搞八的,美其名曰博采众家之长,可悲可叹,以我的这点慧根,福报,智慧怎么能去揣测文化智慧第一的圣贤屈原、历代祖师和先师呢?有何资本资格不按照师训去做呢?只有严遵师训就是正道,就是捷径。还好学的很多乱七八糟的东西(指《周易》)最终也用在了学习理解屈原零态文化上,存在即是合理,值得一点欣慰。只是“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浪费了十多年的大好光阴。“往者余弗及兮,来者吾不闻”,“延佇乎吾将反”。

智慧无比的屈原,“内惟醒以端操兮,求正气之所由”。已经为我们“置以为像兮”,我们必须以正确的思维面对人生的一切。有人说这不多余了吗?这不又多了自我了吗?把一切化为零得了。只有那些没有正见的人张口闭口或心里都是自我。每每以自我衡量一切,只要起心动念就都是自我,不管对错。自我必须要有的,看这些自我是不是“正”的是关键。“内惟醒以端操兮” “闭心自慎”才是真正做到用正确的自我来逐步化掉自私狭隘的自我。没自我的人不是人,是仙,佛,圣。
有广大学者说中国文化用一个字来概括就是一个“中”字,如果屈原文化用一个字来概括那么就是一个“正”字,两个字就是“中正”,和黄帝尧舜五帝的中正治国之道一脉相承。前文是从修炼方法上论证圣贤屈原所传自然大道是来源于先天时期的修炼的方法,这里从理论上又论证到来源于黄帝先天时期。可以说以“中正”入手学习屈原文化就是根本。圣贤屈原的人道观,正道观,天道观,自然大道修炼观无不是就一个字“正”和两个字“中正”代表了一切。当然“正”还是表象,大正至中的最终还是为了内在的“零”,因为只有“正”.才是通零、归零的直接方式,二者两美必合,所以中修心重德、把一切化为零之道是屈门文化的核心之道。“中正之道”既是圣贤屈原一生坚守的“道”,又是他正悟的三皇五帝之“道”,但先师只是提了几次这个“中正之道”名称,而没做过多解释,不太现实呀?通过本篇“中正之道的实质与内涵”的论述,还能认为先师没把圣贤屈原正悟的“中正之道”传出来吗?传给社会及人类吗?先师早在四十年前就已经转化运用现代的语言、现代科学的文化把这个“修持心身、正悟大道、直觉感知、认识自然和宇宙万事万物运行变化的自然法则---零(0)的一部自然大道。”完整地传授了出来。所以蒲老师说:“该说的都说了,该传的都传了,要真正理解老师,直接与老师心心相印,尽性归零”。这不就对吗了 !
田耕滋教授就在《屈原与儒、道文化论辨》一书的结语里说: “当我们认真考察了作为诗性文化为代表的屈原之后,分明感到中国文化之精神实为儒、屈、道三分而互补......更在于体现在他人格精神中的“知性理性”精神对儒、道辩证理性精神的补充。” 楚辞研究家毛庆先生也说:“笔者经二十多年思考与研究,发现儒、道、屈为中华民族及文化精神之三根支柱。” 很多学者专家都认识到了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屈原文化有着极其崇高的地位和极其特殊的魅力。正如余秋雨说:“......最后一个奇迹,就是那么多人祭祀他,但是能够读懂他作品的人极少极少。这四个奇迹加在一起,某种意义上是中国文化的奇迹。 在圣贤屈原身上、屈原文化上充满了神奇与奇迹。人们对他误解、曲解了两千多年。诚如本篇前言所说“而没认识到屈原是伟大的道学家、伟大的哲学家 、伟大的自然大道修炼家,是几千年不遇的一位圣人。”
总之,圣贤屈原创造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奇迹。他坚守、奉行、正悟的中正之道(即零(0)态文化)还远没有被人们所认识、了解、认知。它既是一种伦理道德学说,也代表了一种美政道治治国的最高境界零态管理的崇高理念,同时也是天人合一的至简至易的人道、政道及天道道学本元的零态文化。各个方面都强调内之“中”(零)与外之“正”(修心重德)的正确紧密融合,才能真正做-到内外协调,保持中正和谐最完美的状态。在人道以达到找回人的本性—零性,天人合一以通天道为目的人生终极目标;在政道以达到美政零态管理安济天下为目标的治国之道。这样,最终将使中华民族以至于人类世界,实现升华进入零态文明的大同社会,实现这个人类终极文明社会的高远伟大理想目标。
可以说圣贤屈原的中正之道即屈原零(0)态文化是三皇五帝及先秦百家文化的精粹,是华夏文化中正统的文化瑰宝,也是古今人类历史上最优秀的文化之一。遥遥领先超越时空了不知道有多少个两千年多! 随着时代的进步,道德的复归,人们的认知,屈原零(0)态文化必将成为未来人类世界文化的主流文化。

零不远人而人自远之。零就在自然宇宙万事万物的大千世界里 !在你我的一言一行里 !更在你我的心里 !
我们要不断的习读、参悟《楚辞》,以屈原零态文化的精髓--屈魂来纯化我们的心灵,铸就凝聚升华零态人格品质。勇于突破宏观、微观、亚微观跨越三界修炼完善自己;传扬屈原零(0)态文化,为屈氏正名;弘扬屈魂正气(正能量),造福人类及三界苍生万物。

“道可受兮,而不可传。

其小无内兮,其大无垠。

无滑而魂兮,必将自然。

一气孔神兮,于中夜存。

虚以待之兮,无为之先。

庶类以成兮,此德之门。

“让我们随时随地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态----零(0)态心理,随时以一颗零(0)态的心去步入零(0)态,步入零(0)态场能信息。

随时以一颗零态的心去弘扬屈原零(0)态文化,屈原零(0)态管理。

让被誉为世界文化名人的屈原和屈原零(0)态文化、屈原零(0)态管理更有效地,名副其实地造福社会,造福人类,为国家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去作出应有的贡献吧!”摘自《屈原零(0)态文化》)

魂 兮 归 来

魂兮归来,
黄帝苗裔
,三寅惟降些

(“些”读suo四声)
幼承大道
,重仁袭义些。

归来,归来,圣人归来些。
魂兮归来,
好修自省
服义未沫些。

闭心自慎,惟醒端操些。

归来,归来,零性质正归来些。
魂兮归来,
嗟尔幼志
,法夫前修些。

行比伯夷,望三五以为像些。

归来,归来,节中前圣归来些。
魂兮归来,
竭志忠正
,蔽障于谗些。

任重载盛,瓦釜雷鸣些。

归来,归来,明君美政归来些。
魂兮归来,
路漫修远
,上下求索些。

党人众兮,椒兰芜秽些。
归来,归来,两美必合归来些。
魂兮归来,
进不入兮,离忧愁苦些。
时不当
,回车复路些。

归来,归来,复修大道归来些。
魂兮归来,
涉江隐修
,众不知其所如些。

伟著传世,楚骚悬日月些。

归来,归来,文学诗祖归来些。
魂兮归来,
远游修真
,与天地同寿些。

董道不豫,超无为以至清些。

归来,归来,泰初为邻归来些。
魂兮归来,
主动归位
,汨罗龙舟竟赛些。

正气长存,铸民族之魂些。

归来,归来,千古一魂归来些。
魂兮归来,
岁岁端午
,遥相拜祭些。

万民禀命,信息传承些。

归来,归来,魂兮归来些。
魂兮归来......
乱曰:
封建帝政兮,两千年终结。
主席尚赋兮,世界传。
改革开放兮,零出山。
宇宙征战兮,龙子探玄。
气贯宇寰兮,普传丹。
三零化兮,道通天。
九元归一兮,无私奉献。
十年潜修兮,尽归零。
千古误解兮,始拨正。
零态文化兮,重放光焰。
屈魂传兮,正能量。
零态文明兮,近承现。
目极三界兮,默零容。
魂兮归来,忆三元。

屈道0鉴超(屈零子)2013 1 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