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原彪炳千秋的一生


blueski推荐 [2013-6-10]
出处:汨罗市文广新局
作者:甘征文
 

屈原的先祖熊瑕是楚武王熊通的儿子,因受封于屈地,即以封地为姓。约生于楚宣王三十年(前340)正月初七日。他博闻强记,才华橫溢。年轻时便进入了楚朝廷,深得楚怀王的赏识和信任,曾委以“三闾大夫”和“左徒”重任。他立志革旧图新,振兴楚国,进而统一华夏,因而触犯了旧权贵们的利益,遭到旧权贵们的毁谤和排挤,被流放江南,几经辗转,最后定居汨罗。他只能把自己满腔的爱国热忱倾注在自己的诗篇中,给后人留下了二十五篇光辉的著作。最后因不忍目睹楚国灭亡的结局,逐于公元前278年五月初五日投汨罗江以身殉国。
  第一节风华少年

  楚宣王三十年(前340)。在现今湖北秭归有一个叫乐平里的村子,这是一个青山环绕、绿水常流、风景优美的好地方。村子里住着一户破落的贵族人家,主人叫伯庸。一天,伯庸妻子正要临盆分娩之时,他摆出香炉和三牲祭品,一边焚香,一边对天叩拜,祈求贵子。一会,他跪拜完毕,抬头一看,只见万里无云的晴空,忽然飘来一朵五彩斑斓的祥云,随后又从天际传来一阵悠扬的丝竹之声。霎那间满天红光四射,那间小屋被灿烂的云彩笼罩着。这时,一阵婴儿落地的哭声响起,从产房中散发出一种浓浓的奇香。这香,比山上兰花蕙草还要馨逸,比门前檀香更加浓郁。伯庸十分欢喜,众多的乡邻也纷纷跑来向他表示祝贺。因这个孩子恰巧是寅年寅月所生,伯庸是一个有学问的人,他思索了一番后,便给孩子取名“平”,“平”者是希望孩子将来像天一样公平正直;又名“原”,“原”者是希望孩子将来像大地一样调养万物;字叫灵均。因这天是正月初七,是为“人”日,这样一来,天、地、人之性灵皆集于屈原一身。

  屈原生得天庭饱满,地角方圆,而且天资聪颖,从小就喜爱读书,过目不忘。伯庸常常鼓励儿子说:“千经万典,治世为先,千忙万急,效国为重。要多多读书,长大了才能报效国家,只有国家振兴了,老百姓才有希望。”小时的屈原便博览群书,胸怀大志。凡是那些贤君治国、能臣安邦之道的书籍无不用心阅读。尤其对《尚书》、《诗经》、《彭咸传》、《伯夷传》、《巫阳曲》更是饶有兴趣,潜心研读。在秭归至今仍留下了屈原当时勤奋学习的遗迹——“读书洞”。

  屈原从小喜爱清洁,戴的帽子,穿的衣服经常要洗得干干净净,一尘不染。他喜欢山上的兰花和香草,常常将这些高洁的兰花和香草佩带在身上当做饰物。

  屈原所生的年代是楚国的后期,历史上称为战国时期。在经过春秋时期多年的兼并战争后,原来的七十多个大大小小的诸侯国,虽然还有许、蔡、陈、随、费、鲁、越等诸侯国存在,但真正称雄的只有魏、齐、赵、韩、秦、楚、燕七个大国。后世便将这七个争雄的国家称之为战国“七雄”。七国分割而据,楚在南,赵在北,燕在东北,秦在西,齐在东,韩、魏居于其中。

  楚国势力强盛,疆域广大,人口众多,大小城廓无数。自从楚国的祖先从北方的楚丘迁到南方来后,便立国于现在的湖北荆山一带,随着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楚国的疆域便开始扩大,拓展到今天的湖南、河南、安徽、江苏、浙江、江西和四川等地,而且还一度向西南扩张。

  楚文王立都于郢,即今湖北江陵西北的纪南城,叫郢都。当时郢都生活习俗与中原大不一样,繁华无比,称盛一时。

  春秋时期游说之风大盛。对于一般有知识的人来说,不仅要满腹经纶,而且要能言善辩。屈原不但会读书,而且口才也很出色。屈原家乡的秭归是屈氏的聚居地,青年才俊不少,与屈原同一时期成长的有屈挚、屈惕、屈犬、屈貉、屈庚、屈贾、屈匄等,他们经常在一起研究、讨论革新及强国之道。战国时期由于社会不断变革,随着生产力的大力发展,人们过去的那种固有的传统思想已经分崩离析,各种新思想、新观念不断涌现。当时的楚国,因吴起变法遭到权贵们的极力反对而失败,国家由盛而衰。如何立法度,施廉政,才能国富强,民安康?这是他们经常关心和讨论的中心话题。为此他们经常争辩得面红耳赤,但情谊却十分的友好、深厚。并且成了莫逆之交,一同种下一大片橘树而借此明志。这些人后来很多都成了楚国的栋樑,如屈挚曾任少司马,屈惕曾任邚邑攻尹,屈匄曾任大将军,在丹阳一战中为国阵亡。

  战国时期,对于一个有知识的人来说,有没有口才非常重要。一般的读书人光有“肚才”不行,还要善于表达。一般的策士,通称为辩士。有了好口才,哪怕他是寒门学子,也能够进入侯门。

  屈原不仅学问好,口才佳,而且更盼望着早日施展自己的才华和抱负,为国效力。不久,他便踌躅满志地来到郢都。很快,楚怀王就得知屈原到了郢都的消息,立即派人召见他。当屈原走到楚怀王跟前时,楚怀王眼前一亮,只见二十来岁的屈原如玉树临风一般的英俊,而且谈起济世治国之道才思敏捷,对答如流,滔滔不绝。楚怀王十分欢喜,觉得屈原是一个难得的英才。便立刻安排他做了三闾大夫,负责王室宗庙日常事务和王族屈、昭、景三姓子弟的培养教育,特别嘱咐他加强对太子熊横和幼子子兰的培养教育。当时太子住在兰台,两个人一见面就十分地投机,各个方面都能够合得来。太子也是一个雄心勃勃的有志青年,他对陪伴他读书的人很是挑剔。年长于他的,他不喜欢;学识不如他的,他看不起;相貌平平没精神的,他更讨厌。在屈原来之前,他已经赶走了好几个他所不喜欢的侍读。而对屈原则不一样,他觉得屈原不但学识好,口才好,而且朝气蓬勃,器宇轩昂,一表人才。屈原也认为太子不是庸常之辈,将来一定是一个贤明的君主,感觉自己遇到了知音,今后可以大显身手。此时的屈原对自己的未来充满了信心和期待。于是两个年轻人相处得很融洽,既是君臣,也是朋友,一起读书,一起纵论国家大事。每当屈原口若悬河地谈论天下大势,如何立法变革、富国强兵、横扫六合、统一华夏之主张时,太子总是击掌称赞,他把屈原当作兄弟一般的看待。在这一段时间里,屈原生活得十分愉快。

  第二节锐意改革

  屈原入朝后,如鱼得水,一方面“余既滋兰之九畹兮,又树蕙之百亩”,积极为国家培养人才,一方面联合齐、韩、赵、魏、燕等国,组成“合纵”的联合阵线,楚怀王担任了“纵约长”,共同对付“虎狼之邦”的强秦,楚国出现了短暂的中兴。屈原也因此受到了怀王的赏识,不久就将屈原提拔为“左徒”,这个职务相当于朝中的副宰相。又恰巧楚国令尹(相当于后世的丞相)一职空缺,故而屈原身兼内政与外交两项重任于一身,这对于屈原来说可谓青年得志。由于屈原博学,富有才干,对治理楚国有一套很有见地的主张(也就是他追求了一生的美政),加之能说会道,因此更加深得楚怀王的信任。无论在朝廷上或者宫廷内,楚怀王经常与他商量和处理国家大事,甚至与楚怀王一道发出各种号令。即使其它国家的客人来访,他也都陪着楚怀王一起接见。屈原充分发挥了他的外交才能,从容、机智地应对各国诸侯使节,处理好各项外交事务。

  这时的屈原,头戴切云高帽,身佩陆离长剑,乘坐驷马高车,出入于朝野之间,他像一颗耀眼的政治明星发出异样的光彩。看到屈原年纪轻轻的就得到楚怀王的赏识和重用,于是,朝中便有人对他暗中生妒。忌恨他的人中并非无名之辈,都有来头和地位,比如朝中的上官大夫、靳尚。特别不喜欢他的是楚怀王的宠妃郑袖和她的小儿子子兰,他们母子俩妒恨屈原,除了政见不同之外,还另有原因。

  屈原当时所处的年代,秦国军事实力虽然强大,但还没有能力横扫六国。楚国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且经济发达、国库充盈,与秦国相比,实力相差无几。而其它诸侯国燕、赵、魏、韩由于连年战败,只能采取守势,所谓战国“七雄”,实际只是秦、楚、齐三国争雄而已。而真正能做到统一天下,无论是从国力、人才资源,还是从地理位置的优越条件来看,最有希望与可能的,还是秦、楚两国。所以《战国策·楚策一》说:“从合则楚王,横成则秦帝”。

  此时,秦、楚两个强国互相对峙,都想统一天下。于是便各自大显身手,拼智力,拼实力,拼谋略。在这场激烈的政治角逐中,要想取得胜利,成为真正的赢家,必须做好两件最紧要的大事:一是对外结盟,二是对内实行改革。当时的秦国采取对赵、魏、韩、燕等国各个击破之势,因为这是东西橫向的攻击战略,在外交上称为“连横”;而楚国则与齐、韩、赵、魏、燕国结成联盟对抗秦国,因为这是南北纵向的联合,故称之为“合纵”。

  屈原对天下大势看得非常透彻,对于这两件大事都有成熟的考虑和行动的主张。一开始他就向楚怀王提出了他的外交政策——联合各国,共同抗秦。他对谁是楚国的敌人,谁是楚国的朋友,看得十分清楚。对内,屈原也有一套完整的施政策略。因为他是在民间长大的,对于人民的疾苦有其真切的了解。他认为首要的措施就是修明法度,抑制豪吏。一步一步的削减那些权贵们的既得利益,让利于民,逐步改善老百姓的生活,以图实现国富民强。第二个方面,在起用人才上,他提出举贤授能,打破陈规旧律,打破贵族世袭制度,不拘一格地使用人才。

  第三是要奖励军功,既使是普通的平民战士,只要他奋勇杀敌,立有战功,也要提拔重用……屈原对楚怀王说:“一两次战争的失败并不可怕,更可怕的是军心、人心的涣散。”那些带兵的将军们也很赞成屈原的这种警示。楚怀王认为屈原分析得很有道理,便问他有何良策?屈原便明确的提出了自己的办法和主张——变法度、修体制、抑官僚、恤民生、强国体、奖耕战、拆朋党、削臃官。屈原懂得摆在他面前的现实只有“变法修刑”、“存君兴国”,方能进而统一天下。不然楚国就会日益衰落,沦落到“人为刀俎,我为鱼肉”的可怕下场。另外,屈原也了解到当年吴起变法抑制权贵,奖励农耕,优惠士卒,曾一度使楚国国力大增。屈原的心中悄然勾画出一幅美丽的改革蓝图,希望通过真正、彻底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变革,从而最后实现“南平百越,北并陈蔡,却三晋,西伐秦”进而统一华夏的伟大理想。

  楚怀王知道屈原不但有满腹才华,还有一颗坚定的爱国之心,也认识到国家的当务之急也亟需改革。于是便授权屈原起草“宪令”。有了怀王对他“抑心治”主张的认同和对他的充分信任,以及朝廷众多大将军们的支持,屈原便开始着手筹划起草“宪令”。

  屈原不仅是一位伟大的诗人,更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美好的政治制度、美好的政治环境、美好的政治管理等一直是他所追求的远大目标。之前,吴起实行变革,却由于触犯了权贵们的利益而最终丢了性命。屈原对吴起的不幸遭遇是心有余悸的。但是,他心里也明白,改革就是要破坏旧制度,冲破旧藩篱,打破权贵们的既有利益,要冒极大的风险,有时甚至是要以生命做代价的。改革必将涉及到政治、军事、经济、外交、文化等等各个方面,一旦推行就会触及权贵们的利益,就会震动朝野。因此,屈原做好了充分的思想准备。他甘冒风险也要再次进行一场伟大的政治变革。

  朝中的权贵们见怀王和诸多大将军们都支持屈原制作“宪令”,明里不好反对,暗中却与屈原较劲。那个上官大夫是个老资格的贵族大臣,一向认为自己高明无比,现在见屈原年纪轻轻就当上了左徒,而且才华毕露,他心里就极不舒服了。他常对人说,屈原是个什么东西?不过是个破落户子弟而已。这个上官大夫正是贵族中的代表人物。贵族们是既得利益者,他们最害怕的就是社会的变革。当时楚国的贵族势力盘根错节,上层人物的腐朽由来已久。这个曾有着辉煌历史的南方大国,到了战国后期,更是骄奢淫逸,举国上下的贵族官僚们大多安于现状,故步自封,沉浸在歌舞升平、灯红酒绿的生活当中。谁要有意改革,谁就成了众矢之的。当年吴起变法最后落得被乱箭射死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对于这种危机四伏的局面,屈原不是不知道,但自从入朝以来,他看到楚国的腐朽政治已经到了非变革不可的程度。例如楚王,他凭着国大物博,不思进取,一些好的大臣被无故的罢免或疏远,已经坍塌的城墙也不修整。朝中大臣,相互嫉妒,国王也只喜欢听那些恭维奉承的话,稍有忠臣良将秉正直言,楚王便听不进去。这样的形势对一个国家来说是十分危险的。但是,为了建立严格的国家法律体系,为了营造美好的政治环境,为了老百姓的福祉,为了楚国的强大,他婉言谢绝好友的劝告,宁愿冒这个风险,毅然起草“宪令”。当然,这些与屈原那“苏世独立,横而不流”的个性有关,也与他是没落贵族出身,以“贫贱”而入仕途有很大的关系。于是,他聚精会神花了两个月的时间,终于完成了“宪令”的起草工作。

  这天清早,他拿着起草的“宪令”方案兴致勃勃地去见怀王。当他走到宫殿时,早有预谋的上官大夫便拦住他,说要借他起草的“宪令”看看。年轻气盛的屈原平日就不喜欢这个霸气十足的官僚,哪里肯借给他看?这一下惹怒了上官大夫,他恼羞成怒地上前就动手来抢屈原手中的“宪令”,屈原自然不肯示弱。于是两位大臣便在宫门外动手抢夺“宪令”,一时间惊动了那些来上朝的贵族官员们。他们明里装作来劝架调解,暗中却帮助上官大夫从屈原手中将“宪令”夺了过去。上官大夫将“宪令”夺到手后,马上将其中的内容公之于众,这下引起了满朝贵族们的强烈不满和极烈反对。上官大夫火上加油,又带着“宪令”草案到怀王面前去进谗言,说屈原起草了“宪令”,就骄傲自大起来,说非他莫能为也,要向大王你邀功请赏,他连大王你都没放在眼中等等。

  此时的怀王高高在上,早已没有了早年的谦逊、平和,任何人都得维护他的权威尊严。于是,怀王一听上官大夫这些谗言便勃然大怒,拍案而起,斥责屈原恃才傲物,目无君王。未等屈原申辩,怀王就怒气冲冲地拂袖而去。后来,屈原三番五次要向怀王解释,怀王均拒不见他。虽然有昭睢等几个大将军出面为他求情,而怀王已被朝中一班奸佞包围,根本听不进去。从此,怀王便对屈原疏远起来,并将他的官职由左徒降为三闾大夫,只能管理宗室祭祀之事。见不到君王,参不了朝政,屈原在心中酝酿多年的变法新政立刻化为了泡影。

  第三节联齐抗秦

  楚怀王十一年(前318年),由于屈原的斡旋,合纵阵营的建立,楚国呈现短暂的中兴,这是秦囯最不愿意看到的,秦国便采取各个击破的办法,破坏合纵阵营。楚怀王十二年(前317年),秦破韩、赵、魏于修鱼(今河南原阳西南)。楚怀王十三年(前316年),秦伐赵,取赵中都(今山西平遥西南)。楚怀王十四年燕乱。楚怀王十五年(前314年)秦攻魏取曲沃,攻韩取岸门(今河南许昌西北)。楚怀王十六年(前313年)秦攻赵取蔺(今山西离石西)。楚怀王身为“纵约长”,因为患有“恐秦症”,所以坐视秦的猖狂而无所作为。韩、赵、魏、燕已被征服,秦下一个目标便是楚、齐了,为了孤立楚国,秦决定先伐齐,而楚与齐亲,秦惠王患之,于是派大使张仪来到楚国当说客。张仪样子虽然长得十分不堪,但有着一肚子坏水。在战国时期他凭着那三寸不烂之舌游走于各国之间,后来他投奔了秦国,很受秦惠王器重。秦惠王便问计于张仪。这个靠嘴巴吃饭的张仪立刻向秦惠王展开了他的说辞。他对当今的局势了如指掌,他一一分析了七国各自不同的形势,然后得出了一个结论是,要战胜齐国唯一的办法就是拆散楚齐联盟。于是秦惠王便委派他出使楚国。张仪满口应承,并夸下海口,说只要他一去,保证能将屈原苦心经营的楚齐联盟攻破。秦惠王大喜,当时便给了张仪一些金银珠宝和几十名美貌女子。于是,张仪来到了楚国。

  楚怀王因秦国忙于攻打韩、赵、魏、燕,使楚国换取了暂时的安宁。这天,正当他与群臣大摆宴席庆贺太平无事,兴高采烈之时,有武士相报,秦国大使张仪求见。楚怀王以前一提起秦国就有些头疼,凡秦派来的使节他能推则推,能避则避,所以,连说数声不见。可是张仪厚着脸皮一定要求见。于是,怀王极不情愿地坐在王座上,神态傲慢地召见了张仪。

  首先,张仪毕恭毕敬地向楚怀王表达问候和敬意,可楚怀王爱理不理,径自端杯喝酒。张仪是一个胸怀诡计、有备而来的说客,对于楚怀王的轻视和傲慢,丝毫也不计较。心想,好戏还在后头呢。张仪随即朝门外把手一招,于是随同而来的几十名美貌舞女一涌而入。张仪对楚怀王笑道:“大王,我从中原带来了这些舞女,她们都有很高的绝技,希望能给您助兴。不知大王愿赏脸否?”楚怀王抬头一看,不禁眼前一亮。大殿之下几十个美若天仙的舞女搔首弄姿,一齐朝他抛来勾魂摄魄的媚眼。楚怀王顿时心花怒放,目不转睛。趁着楚怀王看得如痴如醉的时候,张仪便向楚怀王谈起当前的战事来。楚怀王仍然信心百倍地告诉张仪,他与齐国联手,肯定不怕秦国,肯定能收复以前被秦国掠夺的土地。张仪装着关心楚国的样子,叫怀王不要太过于相信齐国,齐王是另有图谋的。齐王实际上是假借楚齐联盟的名义,借助楚国的军事力量来打击秦国,保存自己的势力,然后再一个一个地吃掉其它国家,最后实现统一华夏的目的。楚怀王开始并不相信张仪这些说辞,说楚齐联盟可是屈原代表楚国与齐王正式签了协议的。并说,我可以不相信齐王,但我不能不相信我们自己的三闾大夫屈原啊!

  张仪见楚怀王如此相信齐王,如此相信屈原,眼珠一转,立马冒出了坏主意。他诡谲一笑,装作及其神秘的样子说,屈原去到齐国,收受了齐王大量的金银财宝呵。开始,楚怀王并不信张仪的鬼话。但是张仪继续诬蔑道,屈原在楚国曾受过排挤和打击,怀恨在心,不正好说明屈原早作了投齐的准备?楚怀王见张仪讲得有板有眼,不无道理,听了自然是大吃一惊。因为在战国时期,各国人才频繁流动是一件很自然的事。张仪本来就不是秦国人,靠着一张巧嘴混进了秦国;还有那个大名鼎鼎的苏秦,凭借超群的才华,竟然身挂六个国家的帅印。凭着屈原的才能,他到哪个国家不会受到欢迎?一想到这里,楚怀王真的担心起来,肚子里打起了小鼓。屈原到底可靠吗?听说他在齐国受到齐王很高的礼遇,这不是齐王在有意拉拢收买他的心么?另外,楚齐联盟,齐王到底打的什么主意?

  张仪见他的言辞已引起了楚怀王对屈原的怀疑,心里暗自欢喜。便进一步利诱道,他这次来到楚国是受秦王的特别委托,是秦王的一片善意,只要楚国和齐国断交,秦国马上便将以前所占有楚国的商于六百里土地全部归还给楚。楚怀王一听有这样的好事,立即眉开眼笑。不用战争,不用耗费人力物力,就可以完整地收回失去的六百里土地,这可真是一件天大的好事啊。怀王喜不自禁,当即就要与张仪签下归还土地的协议。不料,狡黠的张仪却胸脯一拍,大言不惭地说:“大王,你可以到任何一个地方去打听,作为一个堂堂正正的秦国使臣,我张仪有说话不算数的吗?即使你不信任我,可不能不信任秦王吧?”那个时代,人与人之间都是很讲信用的,一般的情况下凡属口头的承诺都是可以兑现的。楚怀王得到这个意外的承诺,马上召集朝中大臣们宣布,楚国失去的商于六百里土地从今以后便可以重新纳入楚国的版图了,那里的百姓就可以回到楚国的怀抱之中。于是朝中响起一片欢呼之声。特别是上官大夫、郑袖、子兰等人更是喜形于色,乘机向怀王进言,说屈原办的事绝不可靠,屈原有本事能收回这六百里地吗?张仪才是一个真正的人才,要赶紧与齐国断交。这时大臣陈轸却头脑清醒,他力排众议地对楚怀王说:“大王,楚齐两国刚刚结成联盟,屈大夫花了许多心血才使两国修好,才打了几个小胜仗就要撕毁联盟,这不是在不讲信义了么?”楚怀王觉得陈轸言之有理,正在犹豫之间,上官大夫、郑袖等人却催促怀王赶快与齐绝交,早日拿回丢失的商于六百里土地要紧。不然,只怕夜长梦多,坐失良机。楚怀王是将国土看得比性命还要紧的人,经过一番反复权衡后,于是便派了一名叫宋遗的大臣骑着快马赶往齐国。

  这个宋遗仅是一介莽夫,与上官大夫等人沆瀣一气。而且他早已受了张仪的贿赂,收取了不少珠宝;并听从上官大夫等人的秘密安排。他来到齐国后,齐宣王很客气地接待了他,而宋遗却指着齐宣王大骂一通,斥责他联盟是假,图谋灭掉楚国是真。齐宣王觉得莫名奇妙,正要解释,岂料宋遗更加无礼说出了许多侮辱齐宣王的话,然后转身就走。宋遗这么一番胡闹,使齐宣王一下子懵了。他想这是怎么搞的,齐楚联手是天大的好事,怎么楚王却出尔反尔?

  当屈原得知这个消息的时候,一切已经晚了。尽管他再三托人向齐宣王解释,齐宣王根本就不听他的,气得屈原连连顿足叫苦不迭。

  第四节再挽狂澜

  张仪在楚国吃吃喝喝地挥霍了一番后,楚怀王又用很隆重的礼仪送他回秦。张仪见离间计得逞,十分高兴地向秦王邀功请赏。秦王自然乐意,丰厚地犒赏了张仪。张仪从此小人得志,不可一世。

  不久,楚怀王便派人来到秦国,要求归还商于六百里土地。楚王使者开始去找张仪,张仪一听知道谎言快被戳穿,便装病说不能见客。楚使者只好等他,没想到一等就是数月!一天,张仪实在推不过了,只好与楚使者见了面。当楚使者提出要回商于六百里土地之事时,不料张仪耍起了无赖,“我张仪说话算数,一定给楚国六里土地。”楚使者一听,骇然大惊,问道:“张仪先生,你不是亲口对我国大王承诺了是归还商于六百里土地吗?怎么是六里地?”张仪狡黠地一笑,不以为然地说:“那是你们楚王耳朵不好,听错了,我什么时候说过六百里土地啊?我讲的可是六里呀。如果是六百里土地,秦王怎么会同意呢?!”楚使者一听,气得面孔发紫,直指张仪质问道:“你这个骗子,怎么说话不算数呢?”

  张仪死皮赖脸地笑道:“什么,我说话不算数?你拿出证据来看看。”

  楚使者当然拿不出真的证据来,直呼上当受骗了。无奈之下,只好气呼呼地回楚国复命去了。

  楚怀王见张仪骗了自己,不由得怒发冲冠,决定要给秦国一点颜色看看。楚怀王十七年春,楚国立即派出人马攻打秦国。屈原闻讯,便在怀王出兵必经之地的霄山岗上(今河南省西峡县回车镇)攀车苦谏,劝怀王从长计议。楚怀王此时已失去了理智,听不进半句规劝之言。由于齐楚联盟已被张仪所破坏,齐宣王当然不会援助楚国,结果丹阳一场大战致使楚国死亡了八万多人,而且连带兵的大将军屈匄、逢侯丑等七十余人也被秦兵俘虏而去。不但丢失的商于六百里土地未收回,反而还失去了汉中大片富饶之地。楚怀王大怒,便再派兵攻打秦国,在蓝田又是一场恶战,最后楚军大败。真是祸不单行。偏偏这时候,韩国和魏国趁火打劫,见楚国连连失利面临困境,便联手来攻打楚国。楚国一下子招架不住,只得引兵而归。路过霄山岗时,屈原早已在此迎候,楚怀王想起上次中了张仪的离间计,冤枉了屈原,自觉惭愧。楚怀王对屈原说:“想不到张仪是那么一个小人,秦王不讲信用,真后悔没有听取你的一片良言哪!”至今这一带还流传着屈原攀车苦谏的传说,为了纪念屈原的忠君爱国之情,后人将此处命名为屈原岗。

  屈原素以江山社稷为重,胸怀宽广,根本就没有去计较这些个人得失。他坦诚地对楚怀王说:“大王,我虽遭受了委屈,但我不在意,为了国家的前途,我个人吃点苦算不了什么,只要大王信任我,我愿意再度出使齐国,向齐王解释清楚,争取齐楚再度联手,共同抗秦。我认为联齐抗秦才是真正的救国良策。”

  楚怀王见屈原这样以国家大义为重,十分感动,说:“屈大夫,你这个人真是光明磊落,识大体,顾大局,如果你能够再次出使齐国,向齐王将过去的误会说清楚,只要齐王愿意,我希望两国再次联盟共抗秦国。”屈原见楚王说得如此诚恳,满口应承,连家也没回,又急匆匆地赶往齐国。

  齐宣王听说屈原又来了,不免心生怨气。一度想起楚国出尔反尔,且前次无端受辱,更是怒火中烧,于是拒不见他。在屈原的一再诚心请求下,齐王才再次接见了他。面对满怀愤懑的齐宣王,屈原真诚地代表楚王表达了歉意,并将以前的种种误会逐一加以解释。齐宣王逐渐被屈原的诚意所打动,脸上渐渐由阴转晴。屈原又充分施展出他那卓尔不群的口才,再一次说服了齐宣王。于是楚齐再一次结成盟友。

  楚齐两个大国再次结盟,无疑对秦国构成了很大的威胁。无奈,秦惠王又把张仪请了去,问他该怎么破解这种联盟?

  张仪想了想,告诉秦惠王,现在要想拆散楚齐联盟的唯一办法就是将从楚国夺来的汉中之地还给楚国,向楚国发出示好的信号。

  秦惠王觉得这个办法好是好,却担心秦国前几次已经失信于楚王,现在楚王能相信我们么?张仪却笑着说:“大王放心,凭着我的三寸不烂之舌,保证能够再一次说动楚王。”

  秦惠王依计便派人去向楚国通报此事。楚怀王一听张仪又要来楚议和,想起上一次受骗上当之事,勃然大怒,向秦国使者说:“我现在宁愿不要汉中的地了,我要的是那个张仪的人头。”使者一听吓得连夜赶回秦国向秦惠王报告。秦惠王一听,也认为这次可真惹怒了楚王,打破齐楚联盟之事也很难办了。哪知张仪却笑嘻嘻地对秦惠王说:“大王,既然楚国要我的命,我愿意自己送上门去,任他宰割。”

  楚怀王十八年(前311年)张仪满怀信心,大摇大摆地又来到楚国。这下连楚怀王也惊讶不已。他想:这个张仪真是胆大包天,我正要他的人头,他却自己送上门来了。他望着张仪嘻皮笑脸的样子,暗自思考,这个坏东西的脑袋到底砍还是不砍呢?这时他想到了屈原,可这时屈原还在齐国没回来。恰好上官大夫在侧,上官大夫与张仪有着很深的交情。于是马上对楚怀王说:“这个张仪可杀不得的,要是将他真的杀了,惹怒了秦王,到时发来大军攻打楚国,后果将不堪设想。”楚怀王一听,觉得有理,却愤愤地说:“这个张仪上一次骗得我好苦,此番死罪可饶,活罪不可免的。”于是叫人打了张仪二十军棍,并将他拘禁起来。

  张仪虽受了些皮肉之苦,因有上官大夫为他说话,很快便得以解除拘禁。张仪一旦获得自由,便开始四处活动起来。他这次冒着生命危险再次来到楚国,除了超人的胆量之外,更是另有阴谋,做好了充分准备的。他不怕死的本钱就是数车的金银珠宝和那三寸不烂之舌。首先,他以报恩的名义给上官大夫送上了无数的珠宝,并通过上官大夫又给靳尚送去大量的财宝。这些势利小人见钱眼开,哪管得什么国家利益,老百姓的安危。张仪见自己的奸计得逞,便又将目标锁定楚怀王的宠妃郑袖了。他想郑袖是怀王的宠姬,金银财宝对她可能诱惑力不大,她主要的心思是在君王面前争宠。于是张仪“对症下药”。一天,他拜托上官大夫、靳尚带着他去见郑袖。郑袖见到张仪,满腔怒气地说:“你这个骗子,又来行骗,当心大王要你的小命。”

  张仪却笑嘻嘻地说:“我这条小命算得什么,可我此番前来,是为你夫人着想呀!”

  郑袖莫名其妙地问道:“君王对我宠爱有加,每天锦衣玉食,呼奴唤婢,要金有金,要银有银,有享不尽的荣华富贵,还要你这个局外人着什么想?”

  张仪说:“夫人有所不知,你的荣华富贵靠的是什么呀?说穿了还不是凭着夫人的年轻貌美?秦王看重张仪,且知道楚王看重土地和美女,秦王定会以上庸六县和美女送楚王以换取张仪,秦国的美女一个个都是长得水蛇细腰,丹凤圆眼,樱桃小嘴,风姿绰约,能歌善舞,没有男人不被迷住的。何况我听说楚王最爱细腰女子,到那时,夫人你不被楚王抛弃才怪呢?”

  张仪这番话可真说到了郑袖的心坎上了。郑袖,一个花瓶似的女人,文不能提笔,武不能持矛,见识短浅。她之所以拥有如此高的地位和权势,全是凭她那风情万种的姿色取悦于楚王而得。倘若是大王有了新欢,岂不会将她废弃?对于一个君王来说,做这样的事简直太容易了。不行!我得千方百计保住自己在君王面前的地位。郑袖暗想道。郑袖还有一个心病,那就是她与怀王生下的儿子子兰,现在一天天长大了,将来还要争取做楚国的接班人。母以子贵,如果子兰继承王位,到时候她就是太后啊,这才是上上策。

  郑袖通过权衡得失,终于下定决心力保张仪。于是她一把鼻涕一把泪地在怀王面前说:“人臣各为其主用,今地未入秦,秦使张仪来,至重王。王未有礼而杀张仪,秦必大怒攻楚,妾请子母俱迁江南,毋为秦所鱼肉也。”(《史记•张仪列传》)楚怀王本来打算等屈原回国后和他商量如何处置张仪,可经不住枕头风这么反反复复地吹,最终他动摇了,便释放了张仪。靳尚自告奋勇去送张仪,结果在路上被覣国张旄暗杀。

  张仪前脚刚走,屈原就跟着回到了楚国。屈原一听张仪被放走了,气得连连跺脚,大叫坏了,坏了。他赶紧向楚怀王陈述了齐楚联盟的重要性以及当前楚国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指出秦王派遣张仪的一切阴险图谋。楚怀王一听,后悔不已,立刻派人去追赶张仪,可是张仪早已跑得无影无踪了,气得屈原在床上躺了三天三晚未曾合眼。楚国势自此每况愈下。

  第五节流放江南

  楚怀王十八年,秦伐楚,取召陵(今河南郾城东)。是年,秦惠文王死,子武王立,武王为太子时与张仪有隙,次年张仪离秦去魏,郁郁不得志,一年后死于魏。姜亮夫先生推断,屈原使齐归来,仍为三闾大夫,并不为怀王重用,不能参议朝政,只能通过好友昭雎敦促怀王巩固楚齐联盟。秦武王在位四年,与力士孟说举鼎,折足而亡。异母弟稷立,是为秦昭王,昭王母宣太后乃楚人,《史记·楚世家》载:怀王二十四年(前305年)楚又“倍齐而合秦。秦昭王初立,乃厚赂于楚,楚往迎妇”。次年,又与“秦昭王盟约于黄棘(今河南南阳南或新野北)”

  ,秦归还上庸(今湖北竹山西南)于楚。

  有着政治远见的屈原早已认识到这其间肯定有诈,隐藏着不可告人的目的。屈原是一个十分能干的外交家,具有非凡的观察眼光,他随时都在密切关注着天下的风云变幻。可悲的楚怀王已经玩物丧志,对于眼前一点小恩小惠,沾沾自喜。屈原几次提醒怀王:“大王,秦王是不讲信誉之人,所谓归还上庸地其目的无非是要离间齐楚联盟,这仅是阴谋的开始,秦国的最终目的是要逐个瓦解,最终一统天下。”楚怀王此时已利令智昏,哪听得进屈原的逆耳忠言,他一面派人接管上庸之地,一面派人往秦国迎娶新妇。屈原无奈,只得出走汉北。

  楚怀王二十六年(公元前303年),齐王恼恨楚王言而无信,破坏“合纵”,而与秦国结亲、联合,便联合韩、魏一齐讨伐楚国。楚国被打得措手不及,招架不住,一连丧失了许多土地。楚王赶紧以太子熊横做人质向秦国求援,三国才引兵退去。楚怀王二十七年,秦国大夫有私与楚国太子相斗,楚太子杀死了秦国大夫,逃亡归国。楚怀王二十八年,秦国联合齐、韩、魏三国一起攻打楚国,杀死楚国大将唐昧,夺取大片土地。楚怀王二十九年(前300年),秦国又出兵攻打楚国。楚军大败,伤亡惨重,2万多士兵被杀,大将军景缺殉难。楚怀王惶恐万端,无奈之下,召屈原领太子熊横赴齐做人质寻求帮助,以求平息战争。秦国已看透了楚怀王软弱无能,也料定齐不会救楚,太子质于齐,充其量只能使齐不乘人之危攻楚而已,他更看到屈原已失宠于怀王,屈原的正确路线在楚已无法实施。所以,在楚怀王三十年,秦国再次攻打楚国,接连夺取八座城池,锐不可挡,蕴让了一个更大更险的阴谋:约楚怀王去秦国的武关议和。

  刚刚回到郢都的屈原,面对节节败退、满目苍夷的楚国,内心痛苦不已。满怀治国安邦之抱负的屈原,在楚国无法施展他的才干,只能用诗歌来抒发他内心的苦闷。他对君王始终抱着赤诚的心,抱着希望。他是忠君的,但他不是愚忠。他一直希望楚国有一位英明的君主,能够执行美好的政治。他在诗歌中反复吟诵的香草美人就是他对楚怀王所寄托的最美好的期望,就是一种最真切的比喻。可楚怀王的作为一次又一次使他失望。屈原在《国殇》一诗中,就深情地表达了他要重振雄风,决心与将士们并肩战斗,收拾破碎河山的一片赤胆忠心。

  要楚王去武关议和,屈原深知这又是秦王的诡计。便力劝楚怀王:“大王呀,武关是虎狼之地,秦王则无信用可言,千万不要再受骗上当了。”楚怀王开始还不太糊涂,想起秦王数十年来的所作所为,认为屈原说的不无道理,就犹豫起来。无奈郑袖、子兰、上官大夫等人力劝怀王去武关。他们说,大王若不去武关议和,只能惹怒秦王,到时候发起大兵进攻楚国,何人能敌?郑袖、子兰则丧心病狂地指责屈原不顾国家大局,要怀王将他逐出郢都。屈原据理力争,苦苦劝告怀王:“我被逐出郢都无所谓,我最担心的是楚国的前途,大王的安危。国不可一日无君啊!”拿不定主意的怀王在郑袖、子兰这些小人的推波助澜下不顾屈原的劝阻,还是驱车去了武关。可一到武关,秦王就胁迫怀王割让一大片土地。这时的怀王倒还有些骨气,死也不肯割地。结果被秦兵拿住押往秦国都城咸阳。得知怀王被秦所囚,屈原气得捶胸顿足,而郑袖、子兰则大喜不已,他们以“国不可一日无主”之理由,说大王被囚于秦,太子又在齐国当人质,这个国王的宝座非子兰莫属。楚国围绕立新王又展开了一场激烈的斗争。一派是郑袖、上官大夫等企图拥戴子兰做国王,一派是昭睢、屈原等认为怀王与太子均被困于诸侯,如今却要立庶子为王不妥当,予以极力反对。

  屈原见怀王被囚于秦,太子熊横滞留于齐,子兰为所欲为且急于夺取王位,急得寝食难安。心想这样下去,国家危在旦夕。于是,他不顾几位大将军和几个好朋友的劝阻,独自一人骑马日夜兼程赶到齐国,要求放太子横回楚。齐湣王见屈原为国一片忠心,加之和他交往多年(齐湣王于楚怀王二十八年即前301年即位,他在为太子时即与屈原有交往),深知他那崇高的品格和坚贞的爱国情怀,便将熊横放了回去。屈原与熊横一回到楚国,熊横登上了大王的宝座,子兰被封为令尹。熊横即位,是为楚顷襄王。顷襄王掌权执政后,屈原对振兴楚国重新充满了信心。他多次进言顷襄王,重申他的政治主张和治国方略:内修法度,改革政体,弃旧图新,任贤举能;对外联齐抗秦,收回失地。可顷襄王胸无大志,是个昏庸之君。他不仅不接受屈原的进谏,反而觉得屈原讨厌。顷襄王三年(前296)“怀王卒于秦,秦归其丧于楚,楚人皆怜之,如悲亲戚。”(《史记•楚世家》)屈原作《招魂》,在怀王的葬礼上为怀王招魂。因为屈原指责郑袖和子南劝怀王入秦,而遭郑袖和子兰的疾恨,他们在襄王面前极力抵毀屈原,就在这一年,屈原被流放江南。

  屈原由郢都出发,“上洞庭而下江”,在鄂渚(有学者考证即洞庭湖中君山)小住了一段时间,又“乘舲船余上沅兮”在汉寿、常德住了一段时间,至今常德还有屈原巷,汉寿也有沧港乡、三闾巷地名。在沅水上,他“朝发汪陼”,“夕宿辰阳”,“入溆浦余儃佪兮”,在溆浦住了一段时间,写了《涉江》,并开始创作《离骚》。至今溆浦还有犁头嘴(沅水与溆水交汇处)、正本潭、屈子峡、三闾滩等有关屈原的遗迹。不知过了多久,又进入资江,沿资江而下,在桃江的凤凰山住了下来,开始创作《天问》,不幸的是在这里他的爱女绣英病故,所以《益阳县志》(桃江县1952年由益阳县析置)载:屈女墓“在治西花园洞,相传屈原之女名绣英葬此。”又载“《天问》作于桃江之弄溪灵均固邑。”至今“古天问阁遗址”石碑尚存,凤凰山下资江岸边还有屈原垂钓处。他不能回到郢都,但他时刻也没有忘记自己的“故乡”“首丘”,他要继续北行,寻找他的“故乡”和“首丘”,他出资水,进入湘江,顺江而北,在磊石山下,进入了汨罗江。

  第六节魂归汨罗

  “滔滔孟夏兮,草木莽莽。伤怀永哀兮,汨徂南土。”(《怀沙》)“南土”即南楚,屈原流放所到之处,这里具体指汨罗。大约在公元前287年,即楚顷襄王十二年初春,屈原携爱女女媭来到汨罗江下游北岸的南阳里,在江边一座不知名的破庙里住下。出郢时楚王还是给了舲船,配了侍从,能“乘舲船余上沅兮,齐吴榜以击汰。”(《涉江》)经过这么多年的颠沛流离,死的死,走的走,一直也不见楚王有召回的迹象。乡民们热情地接待了这位为民请命的昔日朝廷的高官,帮他检修好破庙。不久,居住在对岸罗子国城中的罗氏贵族,派人来接屈原。罗氏也是颛顼的后代,与屈原和楚王室同出一祖,盛情难却,屈原只得前往。罗氏贵族带屈原瞻仰了罗氏宗庙——也可以说是屈氏祖庙。在城墙的东北角,屈原久久地凝望着北方,他仿佛看到了郢都……晚上,他观看了专为他表演的祭祀仪式,只见巫师们在祭坛上载歌载舞,挥剑扬袖,舞姿既雍容华贵,又乡风浓烈,祭歌也十分优美,编钟敲得架子都剧烈摇晃,只是歌词粗俗淫诲,动作狂放低级。屈原决心重新改写歌词,重排舞蹈,祭祀结束后,他与众巫师攀谈,讲了自己的想法,得到了巫师们的支持,数年后在玉笥山完成了这组祭歌的改写和编排,这就是我们今天看到的《九歌》,所以,唐•沈亚之在《屈原外传》中说:“(屈)原因栖玉笥山,作《九歌》。”屈原不愿生活在这些贵族中,谢绝了罗氏的盛情挽留,又回到了南阳里,在这里住了大约两三年,这一年汨罗江山洪暴发,屈原所住的破庙被淹,人们将屈原送到玉笥山,帮他搭建了几间草庐。这段时间屈原生活安定,整日与当地渔民、樵夫促膝谈心,相处融洽。他走访黎民百姓,深入了解民情风俗,欣赏楚歌巫舞,领悟楚声、楚语和楚歌,他由衷地发出感叹:“真诗在民间啊!”他在房前屋后滋兰种菊以怡情,表示愿在此私居远处以自著名,故在《惜诵》中写道:“播江篱与滋菊兮,愿春日以为糗芳。恐情质之不信兮,故重著以自明。矫兹媚以私处兮,愿曾思而远身。”他翻出在溆浦草拟的《离骚》和在桃江草拟的《天问》,精雕细琢,终于造就了中国文学的新体裁“骚体”,开创了中国诗歌由民间集体创作到作家个人创作的新时代。他的作品思想深邃,情感真挚,取材广泛,构思奇特,布局精巧,想象丰富,文辞优美,气势磅礴。他在《天问》中一连向天地山川神灵发出172问,气壮山河,惊天地、泣鬼神。顷襄王十四年(前285)“楚顷襄王与秦昭王好会于宛,结和亲。”次年“楚王与秦、三晋、燕共伐齐,取淮北。”(《史记·楚世家》)楚虽收复了前年被宋夺去的淮北之地(顷襄王十四年齐灭宋,淮北曾归入齐的版图),但顷襄王与秦“结和亲”,实在是重蹈楚怀王覆辙,屈原不无忧虑的说:“知前辙之不遂兮,未改此度。车既覆而马颠兮,蹇独怀此异路。”(《思美人》)果然不出屈原所料,顷襄王十九年(前280)“秦伐楚,楚军败,割上庸汉北地予秦。”(《史记·楚世家》)屈原得知这一噩耗,心急如焚,他不顾乡亲们的劝阻,在这一年的秋天从汨罗出发,毅然孤身北上,来到汉北。他眝立汉江南岸,临江眺望,只见北岸秦军旗帜林立,营帐排列有序,秦兵持戟操戈,巡游于江岸,窥视着江南。他知道汉北上庸之失已无法挽回,只得又沿江南返,途中写作了《抽思》。大概在这一年的初冬,他来到了鄢,楚昭王时曾徙都于鄢,故当时都习惯地称鄢为“故都”。这里与纪郢相去不远,实为纪郢之北大门,所以这座“故都”的安危,在楚国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顷襄王大概因此决心固守这座“故都”,在此集中了数十万大军,决心拒秦于汉水之北。屈原看到全城军民同仇敌忾,精神为之一振,便留了下来,参加到保卫“故都”的行列中。“故都”固守数月,秦军久攻不克。次年仲春,江河水涨,秦将白起命兵士在城西沔水上游筑垻,引水入鄢,从城西灌到城东,“故都”城内军民被淹死者数十万,尸体腐烂,臭气薰天,未死者,争先恐后从东门逃难,屈原夹杂在逃难的军民中离开了“故都”,在巴陵之阳的岳阳新墙稍作歇息,又回到了汨罗,写下了《哀郢》。他在《哀郢》的结尾写道:“曼余目以流观兮,冀壹反之何时?”向远方暸望,“故都”已沦于敌手,何日是归时?“鸟飞返故乡兮,狐死必首丘。”只有汨罗是我的“故乡”和“首丘”。

  写完《哀郢》,已是寒风凜冽的深秋。面对肃杀悲凉的深秋景象,诗人感到莫明的悲伤,在这一年的秋冬之际,写下了《悲回风》,全诗没有叙事的成分,全为诗人内心的独白,诗人由“回风之揺蕙”,联想到美好事物因遭受暴力摧残而毀灭,内心感情沉郁,意境迷离,缠绵悱侧,痛苦忧伤。双声叠韵连绵词的恰到好处的运用,使“悲”情更加深沉。“曾歔欷之嗟嗟兮,独隐伏而思虑。涕泣交而凄凄兮,思不眠以至曙。终长夜之曼曼兮,掩此哀而不去……宁溘死而流亡兮,不忍为此之常愁。”我们仿怫看到,在忽明忽暗的松明灯下,一位形容憔悴,面色枯槁的老人,泪满两颊,不停的悲叹,彻夜不眠,时而疾书,时而沉思。篇中三次提到彭咸和水死的子胥和申徒狄。全诗音韵铿锵,声调幽怨,读来令人潸然涕下。这个冬天,注定是漫长的。屈原在寒冬中等待,希望听到朝廷收复祖国大好河山的消息。然而,现实是残酷的。第二年,即顷襄王二十一年(前278),传来的却是令人无法接受的噩耗:“秦将白起遂拔我郢,烧先王墓夷陵(今宜昌),楚襄王兵散,遂不复战,东北保于陈城(今河南淮阳)。”屈原闻听,有如五雷轰顶,他彻底的失望了,望着乡道上蜂涌南下逃难的人群,听难民讲述秦兵破郢时惨无人道的杀伐,他心如刀绞,决心以死殉国。他写下了一生中最后的诗篇《惜往日》,对昏君和佞臣作最后一次讥讽和挞伐,对历史作一次抚昔感今的凭吊,最后平静地表示:“宁溘死而流亡兮,恐祸殃之有再。不毕辞而赴渊兮,惜壅君之不识!”全诗俨如一首有击有节的高歌,充满了慷慨赴义的正气,既悲哀又悲壮。这一年的五月五日清晨,屈原独自来到汨罗江边,坐在临江的一块石头上,眼前是白茫茫水天一片,雾霭在江面上浮游飘荡,浪涛拍岸,溅起阵阵水花。身后林莽幽深,树林上空不时传来一两声乌鸦的鸣叫。屈原猛地站起身,双手抱起座下的石块,纵身一跃,跳入了深潭。一颗巨星在汨罗江殒落,一个伟大的国魂,一位不朽的诗魄在汨罗江冉冉升起。屈原之所以选择清澈的汨罗江,就是为了表明自己的清白,表明自己和腐朽势力誓不两立!屈原的死是他坚贞不屈伟大人格的表现,是他爱国精神最后一次的光辉昭示。屈原以死明志,表明他甘愿为反抗黑暗、追求理想而献身!尽管屈原的以死抗争,没有唤醒那些昏君庸吏,没有换来清廉的政治,没有换来兴盛的楚国,但屈原的形象却是高山仰止,屈原的精神与日月齐辉!“屈原精神”已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代表,是永远值得我们骄傲的民族之魂,千百年来哺育和激励了无数的志士仁人!

  是汨罗,这块神奇的土地哺育了一代诗宗;是汨罗,淳朴、智慧的人民成就了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正如李白诗中所言“屈平辞赋悬明月,楚王台榭空山丘。”

  勤劳、善良的汨罗人民将热闹的端午节献给了屈原,将馨香四溢的粽子、香包献给了屈原,将驱邪避毒的菖蒲、艾叶献给了屈原,将欢腾的龙舟竞渡献给了屈原!这是对一位人格高尚、胸怀博大、精神伟岸的爱国诗人、思想家最隆重的纪念,最崇高的礼遇!仅此一人,史无前例!

  屈原是不朽的!

  屈原的爱国精神是不朽的!

  屈原不仅属于古代,不仅属于汨罗,不仅属于楚国,他属于整个中国,更属于全世界!他是永远不朽的伟大诗人,他是屹立于东方、备受全世界人民所推崇、所敬仰的文化名人!

  两千年后的汨罗江,依旧清澈明亮,悠悠的江水无不流荡着楚风古韵。激越的鼓点,激扬的呐喊,似乎在真切地呼唤着一个伟大的名字“魂归兮,三闾大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