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帝国前夜刺杀的那个猜测——试对比影片《秦颂》《荆轲刺秦王》和《英雄》


blueski推荐 [2014-5-31]
出处:blog
作者:Mignon
 

一直有一种感觉,中国的历史上有两个朝代是最适合用影像表现的,那就是浩大而霸气的秦王朝,另一个是盛大而华丽的大唐帝国。同时还有一种奇怪的感觉,唐的雍容和多姿最好由细腻的女性导演表现,而充满了征服力量的秦还是应该由男性导演来演绎。

其实中国不少大导演都“刺过秦”,1996年以“疯狂”和“青春”着称的周晓文拍过晦涩的政治寓言《秦颂》,1999年一向以高高在上文化人自居的陈凯歌拍过《荆轲刺秦王》,而土生土长的秦地人张艺谋在2002年又耗资3千万美金拍了《英雄》,展在他心目的中的秦王朝。

商业价值

张艺谋整整3千万美金的投入,因为进行了商业的运作,在商业上取得了空前的成功。《英雄》从筹拍到上映应该被树立为中国电影市场化运作的一个典范。中国电影史上,没有哪部影片像《英雄》一样,从筹备到开拍,从拍摄到后期,从演员到导演,甚至音乐、武打到服装设计再到后期的小说版、漫画版、DVD、VCD……凡是和它沾上边的,都成了媒体津津乐道的话题。媒体的力量被张艺谋化成了《英雄》的力量,他适时地抛出话题,由媒体来放大《英雄》,引起社会的注目,创造出“眼球经济”。虽然《英雄》面市后,引来不少非议,但不断涌入影院的观众证明张艺谋这回又号准了脉。总的来说是好档期帮助了《英雄》,大炒作促成了《英雄》,强阵容保全了《英雄》,无盗版保障了《英雄》。

而看似简单爱情故事般的《秦颂》有其的深刻内涵和表现技巧,所以它注定会产生晦涩和歧义。要看懂该片并不是件容易的事,精心设计的象征往往会被习惯于情节剧的观众误读做低劣的噱头。虽然它在北京推出后不久票房突破200万大关,但就全国来说它注定不会火热,不会流行,也不会被政府青睐。只有稀稀拉拉的掌声自角落里传来。

陈凯歌的《荆轲刺秦王》与《英雄》一样投资巨大,达8000万元人民币;同样是明星云集:巩俐、李雪健、王志文、张丰毅,连个小角都是周迅、赵本山等明星堆出来的,手笔之大不亚于《英雄》;甚至极具讽刺的是《英雄》中的秦王宫仍是《荆轲刺秦王》中搭的那一个,可《荆轲刺秦王》公映后票房惨败。比较统一的批评是:不知道陈凯歌想拍什幺。这片子到底讲了什幺?陈凯歌很无辜:“我只想把我对人性与权力的理解拍出来,把我的寄托和想法融入故事里。”

陈凯歌和张艺谋不同,张艺谋是普通农民出身,“政治上有问题”、贫寒的家庭对他做导演没有过多的帮助,他这一路都是在赚生存,赚成功;相反,陈凯歌出身世家,又在好莱坞混过几年,父母又都是影视界人士,“根正苗红”,他生活的本身就是思考怎幺生活得更有哲理、更有品位。反映在电影上,张艺谋的电影是大家的电影,陈凯歌的电影是自己的电影,张艺谋的电影是一种享受,陈凯歌的电影更多的是一种思索。也许正是这样,陈凯歌太想表现文化的东西了,所以他的秦王朝没有那样成功的商业价值。

很多评论似乎都认为商业和艺术是格格不入的,在这样商业表现截然不同的三部“秦史”的片子面前,我们不妨再对比一下他们的艺术表现。

叙事结构

周晓文说过:“电影本身是一种创造,不必拘泥于历史。若真要追求历史真实,还不如回家看历史书。况且,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历史观,若历史由我写,我就写成《秦颂》这样,才有人味。”所以他镜头下的秦王朝脱离了历史,即使是历史里的人物和事件也只是为表达他对权利、征服、文化、情感理解而用到的工具而已。它表面情节是一个带着浪漫主义色彩,甚至有点荒诞不经的故事。他叙述这个故事的方式也是用相对大众化的手段,以开场、发展、高潮、结束的普通模式,咋看之下,只是一个平平常常还比较吸引人的简单故事。但是深究下去,这又不是一个单纯遥远而充满想象的故事,每一个人物的设置是一个个充满象征的符号。

比如高渐离之母象征万物之母,她同时哺育了高渐离和赢政,而这两个人物成人后代表着两种势力,民主和专制,人道和王道,温情和暴力,浪漫和现实。高母在此就有着的内涵,她标明了两种势力的同宗同源。高渐离与赢政的冲突构成了该片的戏剧冲突。高渐离的音乐代表了一种文化,从而使高渐离也化身为一种文化的意象,赢政企图将高渐离纳入自己的统治秩序,某种意义上就是文化而人心的收归,从而真正实现他的雄心勃勃的“大一统。”但他的强权作风受到高渐离的不屈不挠的反抗。他们所代表的两种异质文化水火不兼容。赢政只能以暴力做强硬的“捏合”。弱势文化暂时低头,但从来没有屈服,而是时时刻刻在寻找机会突破。二者都想同化对方,又都在反抗着对方的同化。其实质是都想以自己的意图改造世界,这是他们的生存的目标和价值。高渐离暂屈在强势之下,不久他即找到了突破口,那就是栎阳公主。栎阳公主美丽的面容和残疾的身体象征了秦国的强盛和严重缺陷——缺乏高渐离式的温情所致。赢政对她的爱也就是对秦国的爱。他极其宠爱自己的这一作品,而极力回避她的病态。高渐离找到了反攻的机会,他与栎阳公主做爱并使之恢复了健康这一情节包含了一种圆满的希望——赢政的强大和高渐离的精神相结合将会造就一种完美的制度,那将是阳刚与阴柔的互补后的完整。但赢政还是恼怒了,因为栎阳是“他的”,除他之外的任何人对她的改变都是不可容忍的,那是对他的意志的强奸,对他无上的权威的触犯。哪怕改变的结果是更好也不被允许。他一意孤行,将她配与了一个武将——另一个暴力的化身,最终导致了她的毁灭。

这些深含于离奇故事之中的寓意表达了导演对权利等的一种理解和诠释,当然这都是属于个人的,它所重新构建的历史观让人感觉意犹未尽,尚未达到民族电影史诗的高度。

于是有了以反映文化为己任的陈凯歌的《荆轲刺秦王》,这部影片的叙事很独特。全片分为“秦王”、“刺客”、“孩子们”、“赵夫人”、“秦王和刺客”五个章节,五个章节连贯成一体,但是又有自己的侧重点。第一章节就是以秦王为重点,理清了部分主要人物之间的一些关系,而对于人物的个性也有了朦胧的交代,其实这也是一些人物后来转变或者流露真实本性的伏笔,引出了“刺秦”主题,也可以算是起因吧。“刺客”的章节配齐了完成这个主题的人物元素,人物关系性格开始明晰,在荆轲前史交代中美丽而有节气的小盲女使主题微微显露。第三章的“孩子们”被不少人认为的是最脱离主题的,可是何为主题呢?刺秦是表象的,刺秦的目的是真正的内涵,刺秦是为了太平,为了后代,为了希望,孩子们就是希望,可是这一章节我们看到的是孩子的被杀戮,孩子被迫泯灭人性地去学习刺杀,希望的破灭,这章显现了伪善面具后面的秦王,也是赵夫人认清真实的秦王开始改变的重要催化剂。第四章是影片进入最后高潮的小小缓冲,赵夫人完成了改变,荆轲决定刺秦,发展到这儿,影片犹如蓄势很久很久的箭,张足了弓,等待最后的一射。于是自然到了最后的章节“秦王与刺客”,其实个人觉得,很多文化的有着深刻寓意的东西反而在前面四节,第五章只是为一切作一个结,让主题的意义“怎样是永恒的胜利”得到了更明晰的表达和升华。有很多评论都说《荆轲刺秦王》的结构凌乱,看不懂要说什幺,但我觉得这五幕犹如戏剧般,渐渐展开故事情节,脉络清晰易于读懂。刺秦的主线像是大树的主干,而每个章节所表现的思想和东西,都是主干上长出的枝桠。多了,茂盛了,似乎凌乱了,但其实每一个点都是丰富的。

和《荆轲刺秦王》相比,《英雄》的内涵没有那幺丰富,但是叙事结构也是独特有新意的。张艺谋借鉴了黑泽明《罗生门》和小林正树的《切腹》。以无名觐见秦王为主线,穿插了三名赵国刺客的故事。根据对三名刺客的不同叙述,可以把影片分为三个部分和一个尾声。第一部分,无名向秦王汇报了他分别对付三个人的过程,在他的故事中,长空死于艺不如人,残剑和飞雪则为情所困,死于不和。第二部分,秦王识破了无名的谎言,根据他对三人的了解,提出了自己对三人之死的看法。在他的叙述中,三人舍生取义,共同扶助无名完成刺秦计划。第三部分,无名承认自己背负刺秦大计,又对秦王的猜测作了修正。在他的故事中,残剑深明大义,为天下苍生而放弃刺秦。结尾部分,是对影片主要人物结局的交代。无名放过秦王,坦然赴死;残剑得不到飞雪的理解,以死明志;飞雪追悔莫及,以身徇情;长空为纪念三位好友,从此弃武;秦王大彻大悟,,为天下而统一。三个部分相互补充,层层深入。引导观众一步步接近真相,使人物形象渐渐明晰。

摄影、构图、剪辑和布光

《秦颂》、《荆轲刺秦王》和《英雄》三部影片的导演都是我国第五代的主力干将,可是一部好的片子不仅仅是一位导演之功。一切都是观众透过镜头看到的,所以能理解导演,知道导演要表达什幺的摄影师以及剪辑师也是影片成败的关键。

《秦颂》的摄影师吕更新是电影学院毕业的优秀人才,摄有电影《二嫫》、《英雄时代》等不少优秀的作品。透过他的摄影机出现的秦代是一个朦胧辽远而有着浪漫主义色彩的时代。影片大多时候光线都是柔和的,仔细看《秦颂》会发现贯穿整个影片的始终都有雾气弥漫的效果,在城楼上有火把的烟雾,在战场时有沙尘的烟雾,在大殿内都香熏的烟雾,在高渐离在赵国住处氤氲的自然光也造成迷雾的效果,黄河水边一场戏时,水雾、烟雾、沙雾形成了一种极其磅礴浩大的效果,这些都雾气既丰富了镜头又营造出一种对于故事情节略带荒诞的理想主义的解释。正因为整个故事这样的色彩,所以摄影和剪辑也显出了诗一样的风格,比如栎阳学会奔跑的时候,配合着音乐运用高速摄影,由远及近,再切为左入画,向右奔跑,最后由近景切为特写,这一系列的镜头和剪辑,煽情地表现出了那种完美的纯真也预示了纯真被强权毁灭。镜头的移动也设计地相当巧妙,有一次秦王见高渐离,镜头先是跟着秦王走进,接着一本书飞进画面,镜头一动,正砸书高渐离入画,然后镜头开始拉,出现了帘后的栎阳,在这样一个长镜头中,三人的关系就被表现出来了。除了长镜头,片中的剪辑也是很有含义的,在高渐离和栎阳交欢时栎阳的笑声和攻城的喧嚣贯穿起来,画面剪辑在栎阳和战场间切换,这就是秦王所谓领土上的统一和希望代表思想上统一的人啊!而秦王一席话的时候,镜头缓缓地180°的转拍,一种雍容大气的感觉,但是镜头所透视的也有沉重的压迫感。最后登基大典,秦王跪倒在巨大的钟鼎前,熊熊的火光闪耀,镜头跟着上升移动,于是秦王就置身在画幅下方,再如何自我为中心的秦王也显得渺小了,通过这样的画面构图传达给我们的是雄壮过后生命内心的凄苦,代价是失去了好友和爱女……

陈凯歌本身就是个认真到家的人,他的《荆轲刺秦王》无处不显现了他这样精益求精的用心。

在片中设置的人物都是带着偏执色彩的,秦王是疯狂残忍的,燕太子丹也是个丧心病狂、刚愎自用的人……片中只有赵夫人和小盲女是表现的是一种绝对的理想化的真善美,在表现她们的时候多是用柔光。片中的构图始终使人物以一种造型雕塑般的意义处于画面中央,无论是站、说、跪、坐,秦王对于征服歇斯底里的狂热,李思带着狡猾扭曲的面孔,都在镜头前一览无余。他的镜头运动非常灵活多样,嫪毐过天桥时有俯拍,模拟人物内心,有仰拍,显示天桥高度。摄影风格也是含蓄节制的,在嫪毐和吕后的两个孩子被秦王发现的那场戏中,镜头没有直接表现冲突,而是在嫪毐身后的布上闪动人影刀斧,如皮影戏一般,演出了争斗和克制。嫪毐谋反的一场戏给人的感觉相当有震撼力,在成方阵的人群急进和急退的时候,镜头也跟着急拉急推,在展现被包围无处可逃的时候用扣拍的方式现在密闭和绝望。《荆轲刺秦王》的摄影师赵非用镜头带给人们的《大红灯笼高高挂》等电影早已是蜚声海内外,而且还是大名鼎鼎的导演伍迪艾伦指定的专用摄影师。他大气、善于运用光的摄影风格和特点在《荆轲刺秦王》中得到了最充分的展现。就是这样的他也说:“曾经跟凯歌说《刺秦》是考试,《刺秦》那样的电影拍下来了,什幺电影都不怕了。”可见《荆轲刺秦王》摄影之复杂认真。

《英雄》摄影、构图、剪辑和布光可以说的太多了。毕竟这部片子真正取胜的地方也就是在视听语言上。

红衣、黄叶、蓝天,《英雄》里每一个镜头都是风景,都可以定格做成一张绚丽的明信片,更不用说大场面给观众的震撼了,想想那箭阵让人窒息。有几个镜头应该写入武侠片视觉经典:棋馆对决的那场戏,水从屋檐下落下,静美到极致水晕,那是动静结合,大音希声的哲学意境了;无名一剑刺中长空,为描述剑之快,镜头在无名的脸一点点穿破雨水的画面中一一定格;胡杨林的剑决,红衣飘飞黑发轻扬的两名女子在漫天漫地的黄叶中上上下下,摄影机也跟着她们起起落落,这哪里是决斗,分明是一场绚丽的生命舞蹈啊;无名与残剑在九寨沟一场对决戏,二人蜻蜓点水,水面及水下的镜头。一切的一切都是唯美的。而《英雄》也给了杜可风太多可以发挥他手提摄象机拍摄风格的机会。甘露关于《英雄》的纪录片《缘起》里面就有那样一段杜可风抗着摄象机拍摄的镜头,那是残剑在沙上写“剑”字,摄象机的晃动,显现了写字时的飘逸感。总是,本身学摄影出身张艺谋加上一个摄影天才鬼佬杜可风,那样的镜头画面怎么都会是经典了。剪辑上虽为武侠片的《英雄》却没有去追求那种迷乱的速度,即使有李连杰这样功夫皇帝在没有在武打的刺激上下工夫,而是追求了一种意境,它的美是通过长镜头和流畅的剪辑体现的。

也许是因为秦王朝那么遥远的时代带给人们一种庄严肃穆的感觉,在表现宫廷城池的时候,都习惯用稳定封闭压抑的对称构图。而且关于秦朝那样一个不断征服和杀戮的朝代,表现时战争和行军的大场面肯定是少不了的。

《秦颂》开始时各个角度不同景别的长城镜头紧接大全景的黄河岸边的大规模的战车和人马,再俯拍黄河,这是祭河礼带着静态色彩的大场面。而战争行军时周晓文用场面调度营造出一种气氛,他用广角拍出了壮阔的黄沙尘土,而行军在山上走出“之”字形,于是有了向不同方向运动的队伍,使画面不显单调。

《荆轲刺秦王》陈凯歌的大场面也有他的特色,开始奔马入画,用的是慢镜头,然后镜头跟着横移,那种扫过去的力度让人想到黑泽明的影片。接着用远景开始表现大规模的场景,战车,人从远处奔来,扬起层层飞沙。战乱中的撕杀有前景人物的晃动和烟雾效果,使得画面极有层次感,丰富了画面渲染了气氛。同时在大场面中也有对个体的关注,有对秦王及战马的特写,甚至安排了与伤兵的对话。这些个体的关注使大场面不再是单纯地人、物展现,有了人性的含义也引起了观众的关注,更吸引人。

张艺谋很少在自己的电影中动用大场面,但这次为了《英雄》的千军万马,他可谓花足了心思。其中秦与其它六国的交锋,被放到了敦煌的茫茫大漠。据说这一组镜头动用人力上万人,战马数千匹。就是这些人马从远处一路疾奔而来的镜头,就反反复复拍了十几个小时。张艺谋不仅注重整个场面的气势,还细小到每匹马的奔跑状态,每个人的面部表情。在内蒙古大场面中张曼玉纵马狂奔的镜头,虽然只有一人一马,但疾速流动的周遭景物和变化万千的背景映像,实在是大开大阂的杰作。与此相映成趣的是李连杰进宫那一场,两旁卫士如林,前面长阶连绵不断,不是闪过擎天巨柱和飘扬的战旗,镜头不断地向纵深递进,好象这条路永远也走不完。刺秦的重头戏张艺谋特邀了解放军某部一个营的兵力参演。张曼玉和梁朝伟和秦军的厮杀,李连杰和章子怡的对决,都拍得气势恢宏。看不到头的秦兵层层包围了张曼玉,如潮水一样的卫士围住李连杰等场景,采用了各种机位,利用远近景特写甚至捕捉了秦兵的表情变化。张艺谋以自己老到的镜头语言,在大场面的控制上粗犷与细腻兼并,细节与总体并重。张艺谋在这些大场面里破天荒地玩起了镜头语言,在这当中运用最多的是摇镜和跟拍,千军万马扑面而来,荡起的烟尘在身后连绵不断,让人有一种惊心动魄之感。

布景

在布景上最值得一比的就是宫殿了,一部秦朝戏,宫殿的出现是一种必然,而宫殿不同的布置设计多少也看出了片子各自的特色和导演的风格。

《秦颂》这部影片中没有一下子直接地探讨“天下”“苍生”这样的问题,深刻的隐喻简单地说是通过两个男人和一个女人来表现的,所以他的宫殿没有了那种威严和空旷,甚至带着一种温和的气氛,殿内一般陈设着各种日常器物,香熏炉里缭绕出模糊而暧昧的烟气,墙壁、地面都设有火盆或者烛台,朦胧且晃动的烛光在光滑的地面上投射下明晰的倒映。即使是白天,宫廷陈设也是相当有“家”的味道的,殿内给人的感觉不是密不透风,而是有薄窗透进丝丝的光亮,总体上力图让观众有温暖的感觉。布景中写满文字带着土黄色彩的屏风对应了中国“黄色文明”之说,也表现了陈旧的历史感。唯一比较阴暗的一次宫廷场景是在秦王和大臣讨论封高渐离为大乐府时,内景的场地显得十分促狭,除了巨大的立柱几乎没有什幺陈设,布光很暗,有很紧张的气氛。

在《荆轲刺秦王》中的宫殿有两种对比比较鲜明的场景。一种是开始时几次上朝,那个大殿十分简陋,没有上漆的柱子,土黄色凹凸不平的地面,很有六国统一前秦地的地方特色,这样的布景设计暗喻出了秦王那时被压抑带着尴尬色彩的地位,和开始扭曲的内心。破落是爆发的蓄势,这样的黄沙黄土包容他多大的梦想和野心。另一个宫殿场景就十分豪华了,繁复而精致的香炉烛台,龙飞凤舞精雕戏刻的立柱,水池和池中的过道显示了殿内的玄机,高高在上的秦王宝座以及大的略显空旷的殿堂无不显露了出秦王奢靡的本质。

《英雄》的宫殿相对上面两种就简单得多了,宽大、空旷是它给人的第一感觉,除了明亮如镜的地面和高大雄壮的立柱外,殿内几乎是空空荡荡的,秦王在殿上,无名在十步之外,他们之间就是殿内唯一的道具——排列密密的烛火。这些烛火在影片中也不在是简单的陈设了,它成为了关乎剧情发展的道具:秦王通过它看出无名的心中之气。此外秦王殿内还有一场重头戏,就残剑和飞雪来刺秦,这时的秦殿配合那个章节的绿色,布满了绿绸,这既增加了打斗的神秘感也给人一种视觉上的飘逸享受,尤其是大块大块的绸缎一起坠落的那种冲击力和美感实在难以言述。不过总觉得这样的景象似曾相识,记得张艺谋在《菊豆》里的染布坊也有过用慢镜头拍摄大块的布匹的坠落。

除了宫殿,这三部影片在布景道具设置上还有很多其它的特点。

如《秦颂》中不断出现的火光,在片中多次恰到好处的用到,一次高渐离站在秦军营前,背景虚焦上是闪动的火光,镜头推进给的脸部特写因为火光的掩映有了一种雕塑感。而 影片《荆轲刺秦王》中很多场景的设置是很具匠心的,比如赵夫人的出场,她走过一片杀戮中的厨房,看到秦王,厨房中禽畜的嘶叫声、生命的被剥夺不正象征着赵夫人走过看到过经历过残杀才真正看到看清秦王吗?而荆轲被迫和燕国孩子较量的那个场景设置不正俨然如同一个中国般的罗马竞技场吗?一切都可以明白了,其实无论是秦王还是燕太子丹,本质都是一样的,女人、刺客都是棋子,在所谓的国家和权利中是那样脆弱而无奈。《英雄》的场景则力图把武打和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结合起来。例如,无名和长空之战安排在棋院之中。棋子在雨中闪耀,屋檐清脆的滴水声,老人激昂的琴声在耳边回响,兵刃碰撞的声音共同营造了一个古义盎然的武侠氛围;残剑和飞雪的剑术误自书法,一个朱砂就写八尺的“剑”字,包含了武功的最高境界,也使秦王顿悟了天下的涵义;而无名向残剑飞雪展现其剑术之快之准是在四周竹简成墙的藏书阁,既成就了书简骤然倒下的气势,又说不尽的古风古韵。无名与残剑的水上决斗,那种宝剑划开水波,剑尖入水复起的感觉更给人以一种无比丰富的遐想,简直是一幅与自然融通的动静结合的图画。琴棋书画在影片中的可以展示表达了导演对中国古典文化靠拢的努力。

色彩、造型和服饰

《秦颂》的色彩是丰富的,但是很奇怪,回忆起来的时候,它给人总体的色彩感觉是接近奶白淡黄的透明,是飞舞于光线中的微尘,是透过水幕看不清的秦时梦幻。栎阳是美好而纯真的,她的服装的色彩或者鲜艳得明丽,或者素雅得高洁,用服装的方式来展示美好,然后毁灭,那种意义就更让人疼痛。登基大典上,秦王穿着黑色的服装而高渐离是一袭白衣,色彩显着的对比,暗示了两人很多层面和意义上的对立,最后高渐离服毒死去,镜头以秦王的视点看着渐离的那一抹白色消失在远处,那样纯真的固执渐行渐远……

《荆轲刺秦王》是一种中国式的中国文化的东西。所以色彩是以黄色为主的,力图表现一种传统的黄土文化,中国人本性里矛盾的东西。但是在每个人物的造型上看得出是下足了工夫。本质上有农民意识的秦王,配以力图掩饰自己的深色;看似飘逸的燕太子丹,在一幅儒生的装扮下更显可笑;在夹缝中求生存的嫪毐,造型也是一种夹缝式的,性别感模糊的样子;荆轲最初是位纯粹的杀手,他出场的形象是头发上编进了无数铃铛的造型,既有杀手的冷,又不失可爱,从形象就可以理解他怎么可能被那位小盲女感染……

张艺谋在《英雄》中再次表现出他对于色彩的偏好,用写意的手法营造了一个武侠的梦幻世界。三次讲述都以残剑和飞雪为主要人物,每一次讲述都以不同的服装色彩加以强调。无名在第一次叙述中,残剑和飞雪身着红色服装,时值寝军攻赵的危机关头。红色象征了血与火的战争,残剑和飞雪因爱剩恨,终于酿成悲剧,红色因而也成为人物热烈而几近偏执的狂躁内心的外化。胡杨林里飞雪与如月的对决,红衣飘飘,如鲜血飞舞,黄叶漫漫似金沙狂倦,色彩之明艳,造型之凄美,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尤其是如月的“血眼看世界”连人物本身都具备了色彩那种全红效果,情与仇都融入了其中。在秦王的叙述中残剑和飞雪身着清冷的蓝色和绿色服装,蓝色和绿色突出了人物的冷静与克制。无论残剑和飞雪决定由以死谁扶助无名,还是碧波之上残剑与无名蜻蜓点水似的过招,都突出了人物这种沉静内敛的气质。在无名补充秦王的叙述,点名事实真相以后,残剑飞雪则以白衫出现,与前面两次叙述融入强烈主观色彩相比,白色更显纯净、自然,因而更具客观性。在中国的武侠故事中,侠客往往白衣飘飘,丰神俊逸,白色赋予了他们侠之精义与神秘。而秦王在影片中自始至终是单一的深重黑色,与秦王宫殿的铁黑色调浑然一体,属于自信心超强的个性化色彩。在《英雄》影片的色彩上还值得一提的是棋馆里无名与长空枪剑决斗的过程中,“意念”厮杀的戏情画面作黑白效果处理。他们紧慢的动作如同在白色的宣纸上以浓墨或枯笔狂草的劲书一样,很富有别样的境界、别有情趣,令人神怡。同样在美如画境的九寨沟水面上,无名和残剑也有一场“意念”中的搏杀,但也许是导演舍不得九寨沟色彩多姿的风景,镜像在述说无名和残剑心灵之美时,却没有意念中那种艺术的诗意和形式美感内容,也就是没有了黑白画面的效果处理。使得棋馆中的黑、白意念因为缺少了前后呼应,在全片中显得异常孤独。

音乐

《秦颂》本身就是一部讲音乐的影片,在影片的引子里老年的秦王就说了:“音乐视为剑物,乐人视为剑尾”,整片的音乐也犹如一把剑,而高渐离就是掌握方向的剑尾。在引子过后,影片坠入追叙。于是出现古琴和哺乳的高母的儿歌哼唱“汪汪汪汪,两只小狗,争抢骨头,咬了一宿,狗毛两口。”这首童谣以一种纯真的姿态贯穿了全篇,它的语句简单朴实,具有一种原始文化的纯真和自然,很符合作为文化之源的高母的母亲形象,最后两句也表达了对杀伐纷争的嘲讽。其实作为主题的《秦颂》在片中倒是始终没有实际出现,这是必然的,因为一曲《秦颂》在影片中象征人心的统一,可是人心幻化,这是做不到,所以老去的秦王在滚滚黄河岸边的镜头有了对于这个意义的思辩色彩。虽然没有真正出现《秦颂》,但是乐圣高渐离的演奏出现了两次,每次他的音乐响起,对剧情也有很大的推动。那次高渐离对群臣演奏,缓缓地低音提琴合奏中古琴拨动丝丝入耳,每一点都是拨动在人心上的,这场音乐潜在地触动王翦父子和高渐离的矛盾冲突。而最后秦王在钟鼎前时,交响乐停,古琴声起,最后又加进交响乐,那种生命的雄壮和内心难言的悲凉在音乐中得到了升华。

从“妹妹你大胆地往前走”到“该出手时就出手”,甚至《笑傲江湖》 “噫——呀”主题曲,还有成为了一个文化现象的《大话西游》,作曲家赵季平几乎总能让自己的作品与那些大片一样生动。而《荆轲刺秦王》的音乐正是赵季平。在整个片子中,为了表现中国文化,所有的音乐全是民乐出现。印象尤其深刻的是,嫪毐被抓,吕后与他哭抱在一起,嫪毐痛说心中真正的愿望:“人们都以为我谋反是贪慕富贵,其实我不过是想让你做我的女人,让我做你的男人,我们做一对平常的夫妻。”吕后哭骂秦王:“他们都是我的孩子,我不能把他们交给你……”,于是排箫声起,颤颤悠悠,那种绝望,那种凄苦,那种对于平淡的向往都在里面了,真正的震撼人心!还有赵国的孩子,一个个还在哭着,却毫不犹豫的越下城墙。因为赵国人宁死不降,哪怕血脉从此斩断,世上再无赵人,也无法消磨,纷乱嘈杂的声音中悲凉凄苦的声音响起,赵人天性中的刚烈与音乐形成了对比,也由此让人产生了对于悲剧和深层意义的思考。影片里的挚爱与激情,恐惧与憎恨,谦卑与抗争等各种复杂微妙的情感,在吸收了中国传统民间音乐的精髓的配乐中深深地移植到了电影音乐的想象空间中。

《英雄》的配乐是著名音乐人谭盾编导的,但看过之后,发现他的音乐和《卧虎藏龙》实在太类似,尤其是其中的击鼓声及大提琴声。而且音乐中模仿京剧的念白实在有些不伦不类。不过《英雄》的视听效果绝不输给国外大片,无名长空打斗之时,那滴水声,剑枪相碰之声,水刃相撞之声,老者抚琴之声,声声入耳。无名破书简时,剑破长空之声;无名破毛笔时,竹纫断裂之声;甚至残剑挡无名一剑时那飞溅至飞雪脸上的一滴水滴,每一种声音,甚至常人忽略的尾声,电影里都有完美的呈现。《英雄》不再像以往武侠片夸张地强调刀剑、拳脚、飞行之声,《英雄》的录音和拟音方面都相当克制,他们更重视体现“绵长”和“幽远”的意境,更强调声音的质感。

人物和表演

对于三部影片的人物对比,我想最先该提及的是秦王。总的来说姜文的秦王孤独霸气、李雪健的秦王神经病态、陈道明的秦王老谋城府。

用《圣经》的标准来衡量,《秦颂》里的秦始皇是个旧约里的秦始皇,抬手瘟疫,挥袖雷霆,只施行统治,只借助暴力,从不弘扬梦想,也不提自己要把祖国以及祖国之外的新疆土建设成什么样子——顺我者昌,逆我者亡,可是他是有情的,利用兄弟,利用儿女,但是也爱兄弟爱儿女。打个不太恰当的比喻是个黑道老大般的人物。姜文把秦王那种霸气骄傲和跋扈,甚至眼神的凌厉都表现得完美细致,但遗憾的是对于处理和高渐离关系时正气太过,少了分狡诘之气。

《荆轲刺秦王》里的秦始皇可就不一样,是个新约里才有的人物,开口就谈天国将要近了,天国是什么样子。在一统江山阁里,他看着满噙亡国之泪的韩国画工父子,可以从容谈起自己为什么要统一天下,为什么要让眼睛看得到的地方和眼睛看不到的地方都连在一起,成为一个伟大的国家,最后让父子二人眼中重生希冀——这就不是一般人物了。也就是这些伪善的梦想,骗取了女人的信任,女人在男人的梦想面前总是天真的。而我们这些后人,自然知道这位非一般人物,接下来干的就是焚书坑儒役使天下,所以听他这一刻还这么诚挚深情地谈天下大同,脊梁沟里不可能不冒凉气。陈凯歌超越周晓文之处,正在于揭示了这一点——不光是权力腐蚀人,梦想一样腐蚀人,甚至更腐蚀人。其实《荆轲刺秦王》里的秦王不过是个小农蜕变来的有点歇斯底里的残暴的统治者罢了。很多评论批评李雪健的表现,说他演绎的秦王变态得如同小丑,但是我觉得在该片中需要的就是这种效果。

张艺谋剧中秦王是泛指的,没有明确指秦始皇,发生在在战国时代,是秦始皇没有正式统一中国之前,或者即将统一中国之前。六国当中有些已经臣服了,六国的老百姓为了维持自己国家的传统和荣誉,一定要起来反抗,站在他们的视角来看,刺杀秦王是一种爱国的表现。但是站在更高的层次——就是以后大中国的角度来看,老百姓其实是非常苦的,从秦国灭掉的其它国家的百姓看来,秦王是一个非常残暴的人,他要统治你,站在一个更高的层次看,秦王要这些国家的人向他臣服,他是要统一整个国家。这个认识在影片贯穿始终,是影片最高的一个主题内涵,也就是我们站在一个什么角度评价刺秦王这个事。以前我们听到的荆柯都是一个风萧萧兮易水寒的英雄,而秦王作为英雄的对立面是一个残暴的象征,这个在历史上都有定论,于是在我们一般的作品里都乐于歌颂荆柯的英雄形象,荆柯刺秦是一个英勇悲壮的行动。在这部电影中,这四个侠士中特别是梁朝伟的残剑集中体现了这个电影“刺秦”的精神,在刺杀秦王这一点上,他和前人观点是一致的,但是在死之前,写下两个字“天下”,就表明了他认为从长远的眼光来看、从历史的眼光来看,秦王我们不应该杀他,可以刺杀他的时候没有刺杀他,因为他是一个可以为苍生一统天下的人,这就是这个影片对于塑造秦王独特的地方。陈道明这位演员给人的感觉是十分睿智的,他在《英雄》中几乎一直是保持坐姿的,但是其中每个眼神和表情都恰倒好处地表现了那样一位由猜测到感慨秦王,充分体现了一位优秀演员的素质。

此外三部影片还集中了大陆和港台不少优秀演员。

《秦颂》中扮演高渐离的葛优,虽然见了他就有想笑的感觉,但是排除这个,客观的讲他扮演的这位乐圣还是很有点意思的。许晴扮演的栎阳公主作为最受宠的公主那自负而爽朗的笑声,漂亮飘逸的长发,以及对于感情真诚渴求的眼神来出演这个角色是太合适不过了。当然还需要提及的是嬴政和高渐离幼年时的扮演者,尤其是那个小嬴政,那种杀气腾腾的目光和豪气万丈的口气,还有那张酷似姜文的脸,把小嬴政真是演绝了!

在《荆轲刺秦王》里,看得出每个人都在尽心竭力的演,对于人物刻画也是入木三分。可是真的很对巩俐失望,除了看到一个脸上刺了如花纹般不伤美观的字的美丽花瓶外实在没有发现还有什么其他优点。对秦王说:“赵政,还记得我们小时侯吗?……”的时候看不出她的纯真;在面对秦王向她描绘梦想时,看不到这是她该有的憧憬和崇敬;在看到被活埋的赵国孩子的尸体的时候,找不到她这时发自心底的痛和震惊。嫪毐这个角色倒是很有些难度的,他本身就是个情感和心绪复杂的人,王志文的饰演相当生动。张丰毅的荆轲并不复杂,是一种模式,他演出了本分。几个配角倒是很出彩,提醒的小官,侏儒的使臣,还有周迅演的纯真如水但有节气的小盲女,都是片中的亮点。

说实话《英雄》是一部符号化的电影,围棋、书法、剑、古琴、山水、竹简、弓箭、巍巍楼宇、漫漫黄沙,所有的符号都在传达一个标识:“MADE IN CHINA”。在这样的视觉听觉轰炸中,演员的表演成为影片中最为弱化的环节,请来大牌明星是出于商业的考虑,电影的主角是服装、布景、道具,这些符号代表着忠、义、情,讲述着导演的梦。但是在演员发挥余地这么小的情况下,李连杰那张冷静、有杀气却写着侠义的脸还是很适合来饰演无名的,此外梁朝伟、张曼玉、甄子丹他们还是体现出了国际化影星的水准,章子怡的进步很大,那张哀怨决绝的血眼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样精雕细刻的影片角色来时如行云流水,潇洒自如,逝去时又是惊鸿一瞥,嘎然而止,余音袅袅。角色的处理还是相当诗意精致的。

意义

在《秦颂》中,我们看到的是古代人的怪异人生,看到的都是一些不正常的人和事,但是这个故事是有力量的,秦王想“当年我们能同活下来,今天我不能让你死在我手里”,他想渐离的《秦颂》,想渐离能明白他,想两人能如兄弟般同享大国盛世,只是谁都知道“共患难易,共富贵难”这句话,在一个人人都在死去的年代,你很难单单留住一个人。当嬴政在河边大开杀戒,用战俘们滚滚落下的人头,催促高渐离为大秦帝国谱写《秦颂》的时候,一切已经不可能善罢甘休,兄弟必将成为仇敌,乐人将成刺客,乐器将成凶器。结尾高渐离击嬴政不中,服毒,痛楚无助,嬴政一剑刺下帮他解脱,他是扭过脸干的这件事,耳边传来的是高渐离最后一句感激的“大哥”。大哥在雄浑的《秦颂》之声中埋首啜泣,文臣武将,甲士黔首,见证了他们的大王的滔滔泪水,以及滔滔泪水也阻拦不住的宿命。《秦颂》,成为被征服者与征服者之间永恒的决绝之音,成为被屠杀者向屠杀者施与的长远诅咒。其中包含的对于征服渴求后的内心悲凉,和因为钟爱而回避缺陷的矛盾是值得观众在看后深思的,片子以古讽今具有现代意义。

而在张艺谋最是为电影而电影的,他《英雄》的意义十分简单,为天下舍小我,如果残剑和飞雪的纠葛与死亡只是为了烘托无名忍辱负重的英雄气概,那最后无名放弃刺杀秦王而自动选择死路的行动,无疑是把秦王最终推向了真正英雄的位置。这个结尾对于观众的心理而言,是个挑战。张艺谋要给“英雄”二字重新定义。在他那里,英雄不是雄姿勃发,阳刚惨烈。而是承担最多骂名的人。所以,长空、残剑和飞雪是英雄,无名是英雄,秦王则是英雄中的英雄。

而陈凯歌一部近三个小时的《荆轲刺秦王》,要表达的东西实在太多太多了。

赵国使节在太子丹面前说什么“数十年后,无赵人了”,已经让人说不出话来,而后,我们就真的看到那些孩子,那些不知身边已是疆场的小儿郎们,他们手拉手像小朋友过马路一般,从宗庙走出,走过硝烟和父兄们的尸首,走向城头,然后跃下,最小的一个还不太敢这么做,于是手攀着城墙砖,一点一点把身子挪下去,准备最后再轻轻松手……
在赵国的孩子们之前,我还看到长信侯之反、之死,见识了王志文的卓越表演。他演的长信侯一直阴柔谄媚,全力扮演让嬴政又恶心又放心的弄臣。直到最后摊牌一刻,他率门客闯宫,结果在秦王宫前闯出一个玉石俱焚,将军樊于期问他今朝降不降,他说不降。一阵乱箭,他的门客死伤不少。樊于期再问他今朝降不降,他马上说降——演到这里,必然是一阵哄笑,为了这个反复无常的娘娘腔——可是,随后他那一句台词一定令全场肃然:“不杀我的门客,我就降!”我们看到的再不是个小丑弄臣,而是个痛彻心肺的伟丈夫!战国时代,士子何等高贵,长信侯无功无德,仅以太后爱宠,积升高位,他要积聚这点门客,比别家更是不易,谁能说清他要花多少心血!眼看这些门客凋丧,长信侯其痛,不下于两个孩儿的被虐杀!

此外片中还展现了许多“极至”的东西。荆轲起初坚决不肯刺秦,只重复一句话“我不杀人”,弄的燕丹是一点脾气没有,在殿上又满口山东土话浑身颤抖的装忪,真是酷到了极致;小盲女宁可自杀,也不肯跪下乞食,临死还想刺死荆坷为全家报仇,是烈到了极致;秦王为了防止赵人报仇,生生活埋了一众赵国儿童,斩草除根,是狠到了极致;吕不韦本是嬴政的父亲,几十年不敢相认,泪眼相对,直到悬梁自尽却依然忍着不肯说穿,是忍到了极致;醪毐谋反失败,还敢讨价还价要求放了手下门客,在殿上又对着嬴政破口大骂放声大笑,那是狂到了极致;赵夫人和嬴政从小青梅竹马,为了帮心爱的男人不惜在脸上刺字,但最后当他违背了诺言,她便转身去策划刺杀,因爱而恨,是爱到了极致;就连那个日日立在秦王身边,高声问:“秦王政,你真的忘了秦国列祖列宗的遗志了吗”的小官当看到嬴政由于父子情深,不忍杀吕不韦,就大义凛然的说“大王若不肯杀他,便请杀了我。但王杀了我,这话日后还是会有人问您”,如此懂得进退,一心为秦,也可以说他,是忠到了极致。樊于期,被秦王迫害被迫出逃到燕的秦国大将,日日想着故土却不能回,连在燕国住处的大门都是向着秦开的,最后却将项上的头颅给了荆轲作为刺秦的筹码,这是无奈到了极至。每一个人物,都在自身的历史角色中,达到了人性的极致。活到极致,已是超越了世俗的价值判断、道德底线,张扬到了极点。最重要的是,他们都是活生生的。人,不是牵强附会的一个个符号。他们的每个行为都有其背景有其目的,有其合情合理之处。你可以眼睁睁的看到每个人在自身角色中的挣扎。每个人都固执地忠于他的信仰,又因信仰而变的坚强。每个人在自己的感情面前却又那么执着,因为执着而格外脆弱。
陈凯歌这位充满了文化气息的导演要想表达的实在太多,于是不免凌乱,但是每一点都是必要的,正确的,我觉得在这样浩大而极至的文化面前那点凌乱是可以理解、可以原谅的。

一位位大导演一次又一次返回历史深处,返回一个高度中央集权的帝国形成前夜,猜想那一场悲壮、激烈的刺杀。或者,在潜意识深处,他们一直在寻求一种摆脱强权统治对个体生命压迫的愿望,所以,他们才格外青睐这样一个以弱小的个体生命对抗拥有千军万马的无上权威的历史事件。于是我们只是坐在了荧幕前面,通过那些幻化的影象猜测那个已经遥远模糊了的时代。

然后我这样的黄口小儿,怀着对大导演的崇敬膜拜这些影片,说上了几句不成体统的话。因为敬,所以爱;因为爱,所以不免挑了一些刺。但是归根到底,真的,都是史诗样的大作品,都是经典,因为真正完美是没有止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