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国邓曼的智慧


blueski推荐 [2014-7-16]
出处:来自网上
作者:孤之罪也
 

如果说历史上哪位女性最出名,恐怕邓曼要排在百位之后,但要说中国历史上哪位女性的IQ最高?却非她莫属。

  后来的赵威后、吕后、武则天等等,如果单论智慧,他们和今天的主人公邓曼比起来,那简直就不是一个级别的。

  邓曼既然是楚国的王妃,我们就先来谈谈楚国。

  我在《西周诸女列传》中谈过楚国的起源,它是芈(mi,三声)姓之国。

  在西周和春秋时,很多国家是看不起楚国的,他们称楚国是“荆夷”(《国语.晋语》:“楚为荆蛮。”)。这是个近乎于侮辱性的词语。

  不仅是诸侯如此,周王室也非常不待见这个国家,我在《天平王后》一篇中说过周康王时,齐、鲁、卫、晋、楚五国都曾经宣誓效忠康王。但是论起封赏来,其他四国都有份,楚国却未受到任何奖赏。(《左传.昭公十二年》:“皆有份,我独无有。”)

  

  那么楚国到底是个什么样的国家呢?

  就我个人而言,我对楚国的印象是非常好的。

  我看到的是一个不受重视,没有支持的国家,他们没有自暴自弃,没有怨天尤人,它的人民在楚国先王的带领下用勤劳的双手为中国开辟了南方的疆域。

  要知道那时的南方没有高价的商品房,也没有什么经济特区,那里大部分地区连人都没有。

  可正是由于楚国这个不怕困难,不畏艰险的“穷小子”,用他们的勤劳智慧在中国的历史上写下了从无到有,从弱小到强大的创业史,他们不靠家族背景,不要王室封赏(要也不给),用自己的努力建立了一个东周时疆域第一的诸侯国,成为了东周时谁也不敢小视的力量。

  即便是在楚国灭亡的时候,他们也有勇气说出:“楚虽三户,亡秦必楚”的预言,并最终由项羽完成了这样的预言。

  纵观楚国的历史,我总觉得自己在看一部非常感人的励志电影。

  

  楚国在春秋时的正式亮相,我觉得是从公元前704年开始的。

  这一年,楚国的统治者叫熊通。熊通在这一年打败了随国后,想要得到周王室的爵位册封。但是周王室虽然已经衰弱但是对于楚国这样的蛮夷之国,面子是一点都不能给的,很干脆的回答不同意。

  据《史记.楚世家》记载,被一贯视为“蛮子”的熊通很生气,当然后果也很严重。

  《史记》记载:“楚熊通怒曰:“吾先鬻(yu,四声)熊,文王之师也,蚤终。成王举我先公,乃以子男田令居楚,蛮夷皆率服,而王不加位,我自尊耳。””

  意思是说,我的先王鬻熊是周文王的老师(这个待考证,估计吹牛的成分较大),很早就去世了。文王提拔了我的先辈,但是却只赐给我们男爵(爵位的最低等)和与之相应的田地(很少),但是既便如此(指封赏和自己的功劳不对等),蛮夷的土著们还是因为我们先祖的威名而臣服了,可是直到现在,周王室还是不给我们公平的待遇,不加爵给楚国,所以对不起我只能自立尊号了。

  此时的熊通充分的发挥了自己的想象力,既然是自立尊号,那就不能往小了说,有多大说多大好了。

  熊通给自己的封号是楚武王(注意不是谥号)。这就意味着他在地位上和周王室平起平坐。楚国的地位一下子超过了在中华大地上的所有诸侯,当然这只是名义上。

  

  此时,楚武王已迁到了郢(今湖北江陵县城北)。此地可以北上到达黄河中游,南下可直通长江。地势险要且农业经济发达。

  这时的楚国早已经从一个穷小子变成了一个“暴发户”。

  但是中国有一个传统,暴发户仍然是不受待见的。

  在很多传统强国看来,像楚国这样的国家是不值得重视的。

  所以,在楚武王的时代,历史记载中只有两个国家与这个国家联姻,一个是卢国,另一个是邓国。

  卢国这个国家如果不是专业学历史的人,可能都不曾知道春秋时还有这么一个国家,卢国嫁了女子荆妫给楚武王,但是卢国后来被楚武王所灭。所以《国语》上说:“卢由荆妫”。

邓国比起卢国来稍微有点名气,大家应该记得我在前边讲过,公子忽(郑昭公)的母亲就是邓女。

  邓国的领地在今天的湖北襄樊市北邓城镇,是个很小的地方。可就是这么个小国,在张正明先生的《楚史》中认为楚国与它的联姻是“门当户对的”。可见当时诸侯对楚国的态度。

  

  不过小门小户出来的女子不一定都是历史的陪衬。

  邓国的这位女子邓曼就是一个非常抢眼的女性。

  邓曼在中国历史上一共正式出场了两次,这两次都被原原本本的记载在了《左传》上。

  邓曼还创下了两个记录,她是《左传》上第一个有“话语权”的女性,还是在《左传》中话最多的女性,我统计了一下邓曼在《左转》上说了两次话,一共说了148个字(不算标点)。
从这里开始左丘明才在《左传》的记载上,让女性多少开口说了些话。可能是太史公嫌邓曼的话实在是太多,所以在《史记.楚世家》中别说是邓曼说过的话,连邓曼这个名字都没提过。

  

  邓曼的第一次说话是在公元前699年,就我看来,邓曼的这次所说话的质量和分量都不比后世的著名军事家曹刿差。

  大家要清楚的是曹刿的那次经典论战,是在邓曼说出这番话十五年之后的事情,我们如果把他们说的话作对比的话,不客气的说曹刿至多只能算邓曼一个小徒弟而已。

  

  《左传.桓公十三年》记载公元前699年,楚国以屈暇为主帅征讨罗国。楚相斗伯比为屈暇送行时,见其心浮气躁,面有骄傲之色,非常担忧,认为如果屈暇如果这么去的话必然失败。
所以斗伯比回来告诉楚武王,要求楚武王给予屈暇援兵(必济师)。楚武王拒绝了斗伯比的要求。

  楚武王虽然没有采纳斗伯比的意见,却把这件事情告诉了自己的夫人邓曼。

  于是就有了一篇对当时战局非常经典的论述。

  邓曼曰:“大夫非众之谓也,其谓君抚小民以信,训诸司以德,而威莫敖以刑也。莫敖狃(niu,三声,当习惯讲)于蒲骚之役,将自用也,必小罗。君若不镇抚,其不设备乎!君若不镇抚,其不设备耳乎。夫固谓君训众而好镇抚之,召诸司而劝之以德,见莫敖而告诸天之不假易也。不然,夫岂不知楚师之尽行也。”

  这段话我看了很长时间才把他的字面意思和深层含义都搞明白。

  这段话的字面意思是,邓曼说:“斗伯比请求增援不是说这场战争还需要多少人,他要表达的意思是说君王要以信用来安抚百姓,以美德来训诫官员,以刑法来使莫敖畏惧。莫敖已经习惯了蒲骚的胜利,他会自以为是,必然轻视罗国。君王如果不加以督察,他会轻率的不设防。斗伯比大夫所说的是请君王训诫兵众并好好督察他们,召集各衙门的官员勉之以美德,派去的人见到莫敖是为了告诉他上天对他的过错是不会宽恕他的。斗伯比大夫难道不知道楚国的军队已经全部派出去了吗?”

  就我看来这段话,就是放到现在来说,也是非常有分量的,用句现代点的话说就是具有跨时代的意义。

  我们从中可以了解到,治国之道,民众是根本,这就是所谓的走群众路线。

  政府需要取信于民,对于官员要让他们知道什么是美德、什么是耻辱,更要对他们有监督,官员犯了错误要对他们有惩罚。最重要的是要在官员的意识中植入一种忧患的意识。

  这无疑是一种非常上乘的治国、统兵之道,各代的圣人、士大夫能有如此理论水平的寥寥数人而已。

  而说出这般话的是一个女人。

  

  楚武王并不是个弱智,他听完邓曼的解释,脑筋里突然点亮了那个亮闪闪的灯泡。可是战争的胜负,往往都在于一念之间,楚武王立即派人追赶已经出发的楚军,可是紧赶慢赶还是没赶上,悲剧还是发生了。

  不出斗伯比和邓曼所料,屈暇骄兵必败。

  屈暇的军中一定也有明白人进谏屈暇,但是屈暇的反应是谁敢进谏就大刑伺候(谏者有刑)。楚军到达鄢水的时候,军队渡河乱不成军,且不设防备。结果遭到了罗国和卢国的伏击,楚军大败。屈暇在荒谷中自缢而死(估计是找了棵歪脖树),其他的将领都被关了起来听候发落。楚武王没有处罚这些将领,而是说:“这是我的过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