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战国手工业的发展与官私工业


blueski推荐 [2009-7-27]
出处:来自网上
作者:不详
 

(一)手工业的发展


  春秋战国时期,冶铜业、冶铁业、煮盐业、纺织业、木工与漆器制造等手工业都得到了迅速的发展。

  1。青铜冶铸业商、西周时期青铜的冶铸已很进步,其生产规模之大、冶铸造诣之高,都是惊人的。春秋战国,铜的采炼、铸造又有进一步发展。这时的青铜器,一般以器形大、制作精、种类繁多为其特点。青铜器的用途几乎涉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反映了青铜工业在社会生活仍居于重要地位。湖北大冶铜绿山古矿遗址和山西侯马铸铜遗址的发现,使人们对这时期从采矿、冶铜到青铜器的铸造有了新的认识。

  湖北大冶铜绿山古矿遗址位于大冶县西约3公里处," 南北约二公里,东西宽约一公里。在柯锡太村,保存有大小不同的数座炼炉,在螺蛳塘边上,出土了十余个饼状铜锭,并发现古井支架,出土木料上千方。

  在上述范围内堆积大量古代矿渣,约有四十万吨左右,有的地方厚达数米,说明规模大,时间长" ①。古代矿井有竖井、斜井、平巷、斜巷。考古发掘证明:古代工匠们用木材制成的方形框架作为井巷支护,已能承受井巷外的压力,保证竖井和平巷的通畅,使古代矿工从距离地表40- 50米深的矿体中掘取矿石②。在采掘过程中已经较好地解决了通风、排水、提升等技术。排水一般是用木制水槽将矿下水引入储水坑(井)内,再用木桶将水经由竖井提升到地面。" 当水槽不可避免地穿过提升矿石用的竖井和巷道时,为了不影响采掘和运输,就在水槽的上部覆盖一层薄板,使水槽成为暗槽,……此外还有专门用于排水的巷道" ③。古矿井的提升工作主要依靠人力,但在后期(战国至西汉)的矿井中曾发现木辘轳轴一根,全长250厘米。这一发现说明" 后期的采掘工作中已将辘轳用于提升矿石和水。当时,从盲井至平巷,再由平巷经竖井而提至地面,采用分段提升的办法。" ④同时,还利用井口高低不同产生的气压差所形成的自然风流,促使空气流向采掘方向。总之,从古矿井的竖井、斜井、平巷所采用的支护技术、排水、提升、通风等等措施看,已达到很高的水平。而且规模大,开凿的竖井、斜井多,没有大量的生产资料和众多的工匠,是无法办到的。古矿井附近发现的春秋时期的炼炉为炼铜竖炉,经实验证明这种竖炉可以用木炭还原法进行熔炼,而且可以连续加料、连续排渣、连续放铜。

  考古发现的春秋时期山西侯马的铸铜遗址,出土了三万多块陶范,能够配合成套,复原器形的约百件,可以辨认器形的有鼎、豆、壶、簋、匜、鉴、舟、敦、匕、匙、铲、钁、斧、锛、刀、剑、镞、鐏、钟、镜、带钩、空首布和车马饰等礼器、工具、兵器、乐器、货币、车马器和日用装饰品等各种器物。三万多块陶范中有三分之一刻有花纹,花纹有夔龙、夔凤、绹索、蟠螭、蟠虺、云纹、雷纹、饕餮、环带、垂叶、贝纹、涡纹等等。这说明铸造青铜器时注意用花纹装饰而使其美观。

  春秋战国时期铸造青铜器的技术进一步发展,由于经验的积累,铸造各种青铜器时铜与锡的配合已有一个比例。《周礼?考工记》说:金有六齐:六分其金,而锡居其一,谓之钟、鼎之齐;五分其金,而锡居一,谓斧斤之齐;四分其金,而锡居一,谓之戈戟之齐;三分其金,而锡居一,谓之大刃之齐;五分其金,而居二,谓之削杀矢之齐;金锡半,谓之鉴燧之齐。
  这里的所谓金就是铜,铜锡合金即青铜。所谓" 金之六齐" ,就是区分青铜品种的六种配方之分量,以制造各种用器。所谓" 钟、鼎之齐" 铜、锡比例为六比一,即铜占85。71%,锡占14。29%。" 斧斤之齐" 的铜、锡比例为五比一,即铜占83。33%,锡占16。67%。" 戈戟之齐" 的铜、锡比例为四比一,即铜占80%,锡占20%。" 大刃之齐" 所需铜、锡比例为三比一,即铜占75%,锡占25%。" 削杀矢之齐" 铜、锡比例为五比二,即铜占71。43%,锡占28。57%。" 鉴燧之齐" 铜、锡比例为一比一,即各占50%。杨宽先生认为:《考工记》规定各类青铜器的" 铜锡合金的比例是很合乎合金的原理的" ①。青铜中锡的成分占17%到20%最为坚韧。《考工记》说" 斧斤之齐" 锡占16。67%," 戈戟之齐" 锡占20%,是因为斧、斤、戈、戟都需坚韧。青铜中锡的成分占30- 40%,硬度最高。《考工记》中规定" 大刃之齐" 锡占25%," 削杀矢之齐" 锡占28。75%,是因这类武器所需硬度高。青铜中锡占的分量增多,光泽就会从青铜色转为赤黄色、橙黄色、淡黄色。锡占到30- 40%,青铜就会变为灰白色。《考工记》规定" 钟鼎之齐" 锡占14。29%,为了使它能呈现橙黄色较美观,同时也为了能敲出美妙的声音。《考工记》规定" 鉴燧之齐" 锡占50%,是因为铜镜需要白色光泽。
  考古发现的春秋时期湖北随县出土的曾侯墓编钟,有纽钟19件,甬钟45件,楚王赠送的镈一件①
。经测音知道," 这套编钟系七声音阶,与现代音律相同,它的振动频率也与现代国际标准相近,总音域跨五个八度,比现代钢琴的音域两端各少一个八度。这套编钟的音色优美,音域很宽,变化音比较完备,能奏各种曲调" ②。这组编钟的发现,是春秋时期青铜铸造技术成就辉煌的一个生动例证。


  《周礼?考工记》说:" 凡铸金之状,金与锡黑濁之气竭,黄白次之;黄白之气竭,青白次之;青白之气竭,青次之,然后可铸也。" 这是符合冶金学道理的。在青铜混合熔铸中,首先是不纯物质挥发,所以产生" 黑濁之气".其次,锡熔化挥发,于是产生" 黄白之气".温度再上升,铜熔化挥发,又产生" 青气".到" 青气" 出现,铜、锡完全熔化,青铜合金冶炼完成,而后就可以铸成器物了。荀子说:青铜器的铸作在于" 刑(型)范正,金(铜)锡美,工冶巧,火齐得".③这说明铸范的制作、原料选择、冶铸技巧、火候的掌握等环节都要掌握好,才能铸造出好的器物。

  春秋战国时期青铜工艺技术的进步,突出表现在以下两项技术的使用上:一项是金银错技术,所谓金银错技术就是在铜器表面上镶嵌金银丝,制成图案或文字。这项技术,春秋中期已出现,当时楚、宋等国的兵器上有错金的美术字。战国初,铜礼器上出现了大片金银错图案,战国中期这种技术不仅用在兵器、礼器上,而且也用在符节、玺印、车器、铜镜、带钩和漆器的铜扣上。二是战国中期以后刻镂画像工艺发展了起来,这种工艺是在比较薄的壶、柸、鉴、奁上制上细如发丝的刻镂画像图画,一般多是水陆攻战、狩猎、宴乐礼仪等方面的图画。这些图画是在铸成器形后,用钢刀刻镂加工制成的。

  2。冶铁业中国的冶铁业西周时就出现了。西周时的《班》铭文有" 人" 一词,可能是冶铁工人。春秋中叶齐叔夷钟铭文中有" 余命汝司予莱,造■徒四千" ,郭沫若认为" ■" 是铁字的初文或省文①。这一铭文记载了齐国在莱地有冶铁的官徒4000,说明齐官府冶铁业规模已经很大。考古学者认为:湖北大冶铜绿山古矿井发现的竖炉冶铜技术,为冶铸铁器" 提供了直接的基础" ,春秋时期的冶铁业应" 已使用鼓风竖炉" ②。战国时冶铁遗址出土了鼓风管,燃料则为木炭。

  从战国时的冶铁遗址看,规模相当大,铸造铁器时一般多使用陶范等等。如1960年于河南新郑县仓城村发现战国时郑、韩冶铁遗址,出土了大批铸造铁器的陶范、残鼓风管、炼渣、木炭屑。发现的陶范,有镢、铲、刀等器物的内外范。冶铁遗址面积约为2330平方米①。l964年至1975年又于河南新城县郑韩故城东城内西南部发现战国时的铸铁作坊,面积40000平方米,掘出残铸铁器炉一座、烘范窑一座和一批陶范及铁器②。

  1977年于河南登封县告成镇古阳城遗址发现战国时的冶铁遗址,出土的器物有:熔铁炉残块、陶鼓风管残片、泥制鼓风管、木炭屑和大量陶范③。

  1961年至1962年在易县燕下都故城遗址发现铸铁作坊遗址三处,其中23号遗址是面积最大的一处,约170000平方米,发现有两块炼铁锅残壁和铸铁遗物多件。1953年在河北兴隆寿王坟战国冶铸遗址出土铁质铸范87件、大量木炭屑、红烧土,还在铸场西1。5公里的古洞沟,发现两个古代矿井,当为铁矿产地④。考古发现的山东滕县古薛城冶铁遗址,面积约20亩左右⑤。山东临淄故城遗址发现冶铁遗址多处,其中城西部炼铁遗址,约为40000至50000平方米⑥。

  上述大规模的铁器冶铸遗址,应是官府冶铁业遗址。从遗址的遗物来看,所用原料、燃料、鼓风管、炼铸炉等均有,可以看出当时冶铸铁器的景象。从遗留大量陶范、铁范和铸造的铁农具、铁兵器等等看,冶铁业在社会生活已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3。煮盐业盐是生活必需品,人人要吃盐,不吃盐要生病。《管子?地数》说:" 恶食无盐则肿。" 春秋战国时,人们已知淹咸菜吃。《礼记?内则》说:" 屑桂与薑,以洒诸上而盐之,干而食之。" 《管子?海王》说:" 十口之家,十人食盐;百口之家,百人食盐。终月,大男食盐五升少半,大女食盐三升少半,吾子(《地数》作婴儿)食盐二升少半,此其大历(数)也。" 正由于盐是人人不可缺的生活必需品,本地无盐,就得依赖外地供给,所以《管子?轻重甲》说,管仲主张把齐国的盐" 粜之梁(魏)、赵、宋、卫……彼尽馈(仰赖外地供给)食之国也,无盐则肿".盐是民众的生活必需品,有盐不愁没有销路。所以,一些国家出产盐的地区,就成了该国的财源、宝地。如春秋时期,山西解县产池盐,成为晋国之宝。《左传》成公六年载:晋人谋去故绛。诸大夫皆曰:必居郇瑕之地,沃饶而近盬(盐),国利君乐,不可失也。……夫山、泽、林、盬,国之宝也。

  春秋末、战国初的猗顿就是靠山西解县的池盐致富的。史籍载猗顿" 用盬盐起……与王者埒富" ①。

  春秋战国时,齐、燕两国是重要的海盐产地。《管子?轻重甲》说:" 齐有渠展之盐,燕有辽东之煮。" 《史记》也说:" 山东多鱼、盐" ," 燕有鱼盐枣栗之饶" ②。齐国滨邻渤海、东海,是春秋战国时的产盐大国。《管子?轻重甲》假借管仲之口,请齐君伐薪,煮海水为盐,并说" 十月始正,至於正月,成盐三万六千钟(钟,六斛四斗)".又说:" 孟春既至,农事且起。……北海之众无得聚庸而煮盐。" 这就是说在孟春三月春耕开始后,为不妨害农事,所以禁止雇用民众煮盐。值得注意的是,《管子?地数》也有与此相同的记载①。《轻重甲》、《地数》这些文字大同小异而内容相同的记载,可能是根据春秋战国时齐国官方的文件写成的。这正反映了齐国地区煮盐业已成为一种重要的产业。

  4。木器制造业木工是古代社会中一种很重要的手工业,制造车、舟等交通工具、农业手工业生产工具、建造房屋庐舍和生活用具等等都离不开木工。《周礼?考工记》说:" 凡攻木之工七,……攻木之工:轮、舆、弓、庐、匠、车、梓。" 轮即造车轮及有关部件;制作轮的木工称轮人,管作车轮之官也称为轮人。" 轮人为轮,斩三材必以时" ②。舆,即车箱、轿;舆人,泛指造车工人。弓,此指造弓的工人。庐,此指造兵器矛、戈、戟柄的工人。匠,此指主管营建宫室城郭沟洫的工人。车,此指造车及农具的木工。梓,此指造钟罄等乐器的架子和造饮器、箭靶的木工。
  春秋战国时由于铁器逐渐普遍使用,铁制木工具广泛用于生产,这些工具主要有:斤(斧类)、锯、锥、凿、钻、銶(凿或斧类)、锛等。
  此外还有规矩。所谓规就是画圆形的工具。所谓矩就是画方形或直角用的曲尺。《荀子?不苟》说:" 五寸之矩,画天下之方也。" 绳,弹直线用的墨绳。悬,测量垂直线用的悬。水,测量水平线用的工具①。
  这时还发明了一种叫" 檃栝" 或" 榜檠" 的矫正木料曲直的工具。
  其办法是把木料经过蒸煮放在檃栝中,经一定时间把曲木压直或把直木压曲,以适合制作的需要,并防止以后变形。《荀子?性恶篇》说" 故檃栝之生,为枸木也。绳墨之起,为不直也。……枸木必将待檃栝烝矫,然后直者。" 枸,同"钩" ;枸木即曲木。《荀子?大略》说:" 乘舆之轮,太山之木也,示(置)诸檃栝,三月五月……敝而不反其常。" 木工生产时,每一工序、每一部件,都使用专有工具,遵循一定的操作规程。《墨子?法仪篇》说:" 天下从事者,不可以无法仪(度),虽至百工从事者,亦皆有法。百工为方以矩,为圜以规,直以绳,正以悬,无巧工不巧工,皆以此五者为法。巧者能中之,不巧者虽不能中,放依以从事,犹逾已,故百工从事,皆有法度。" 《荀子?儒效篇》也说:" 设规矩,陈绳墨,便用,君子不如工人。

  春秋战国木工的工艺已达到很高的水平,著名的公输班就是其杰出的代表。《墨子?鲁问篇》载:公输子自鲁南游楚,焉(乃)始为舟战之器,作为鉤拒之备。退者鉤之,进者拒之,量其鉤拒之长而制为之兵。……公输子削竹木以为鹊,成而飞之,三日不下,公输子自以为至巧。子墨子谓公输子曰:" 子之为鹊也,不如匠之为车辖,须臾斵三寸之木,而任五十石之重。故所为功,利於人谓之巧,不利於人谓之拙。" 这里所说的公输班,是鲁国人,所以也叫鲁班,是战国初期的著名的木工,手艺高超,他" 削竹木以为鹊,成而飞之,三日不下" ,制成了世界上最早模拟飞行器或曰滑翔机。由于他的木工活技巧惊人,被后世尊为木匠的鼻祖。
  5。纺织业春秋战国的纺织业,有丝织、麻织、葛织。
  中国的蚕丝历史是很悠久的。《诗经》中有关桑的记载就很多,有些诗可能反映春秋初期和中期的情况。从《诗经》中可以看到,桑不仅在房前屋后种,而且有大片的桑林,如" 十亩之间兮,桑者闲闲兮。
  十亩之外兮,桑者泄泄兮" ①。这首诗说明" 十亩之间" 和" 十亩之外" 都种着桑树,桑林的面积是很大的。战国时期随着个体农民的广泛出现,房前屋后种桑的个体种桑业大为发展。《孟子?梁惠王上》说:"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孟子?尽心上》说:" 五亩之宅,树墙下以桑,匹妇蚕之,则老者足以衣帛矣。" 从当时丝织业看有官府丝织业和民间个体丝织业。当时,齐国以丝织业发达著称。《史记?货殖列传》载:" 齐带山海,膏壤千里,宜桑麻,人民多文彩布帛鱼盐。" 《尚书?禹贡》云,兖州" 厥贡漆丝,厥篚织文".注云:地宜漆林,又宜桑蚕,织文锦之属。青州" 厥篚■丝" ,所谓■丝即榨蚕丝;徐州" 厥篚玄纤缟" (玄,黑色丝织物;缟,白色丝织物;纤,细也),说明兖州(今山东西北和河北东南)、青州(今山东泰山以东地区,即齐国地区)、徐州(今山东南部和江苏安徽北部)都是丝织业发达的地区。《禹贡》一般认为系战国人所作,其记载反映着春秋战国时的丝织业发展的情况应无疑。《左传》襄公二十九年(公元前549年)
  吴公子季札" 聘于郑,见子产如旧相识,与之缟带,子产献纻(麻布)

  衣焉".这说明春秋时期吴、郑两国丝、麻织物已有相当高的水平。《左传》哀公二十五年(公元前476年)卫国爆发了织、染、缝纫三种工匠起义,这说明春秋末卫国纺织、染色,缝纫手工业已有相当可观的规模。
  战国初期,吴起妻" 织组而幅狭于度,吴子出之" ①,说明那时我国已出现了控制布幅宽度的织筘。1957年,长沙左家塘战国楚墓出土了" 对龙对凤纹锦" ,表明战国时已出现了较复杂的动物纹提花技术②。《荀子箴(针)赋》总结了战国末以前的刺绣、缝纫技术,当时用铁针代替竹针,可绣出复杂精致的花纹。
  春秋战国丝织品主要供统治阶级享用,劳动人民衣着主要是麻、葛。
  麻主要有两种:一种称枲,是生产纤维的主要原料,这种产于北方黄河流域的北部、西部;另一种叫纻,纻生长于南方。麻、纻收获后,必先在水中浸泡,叫做沤麻,而后才能剥取纤维,制作麻布。《诗经》中说:" 东门之池,可以沤麻。……东门之池,可以沤纻。" ③麻之外的,另一种主要纤维作物叫葛,葛是一种野生植物,多生于潮湿的河边与沼泽之处。葛的纤维可织为絺、绤以作夏服。葛需用镬煮,方可剥取纤维。" 葛之覃兮,施于中谷,维叶莫莫,是刈是濩,为絺为绤" ④。《毛传》云:" 濩,煮之也。精曰絺,粗曰绤。" 葛除织作衣料外,穷苦民众可用作制屦,所以《诗经》中云" 纤纤葛屦,可以履霜。" ⑤麻、葛的生产在春秋时期,已有规模性的生产。《吴越春秋》勾践归国外传等记载,春秋末年越王勾践献" 弱于罗兮轻霏霏" 的高级葛布10万给吴王夫差,说明那时越国的葛布织造已有较大规模,并有相当高的织造水平。
  春秋战国时期染色业的水平已很高。《尚书?益稷》载:" 以五采彰施于五色,作服".注解云:" 采者,青、黄、赤、白、黑也。" 这说明春秋战国以前就会把织物染成五颜六色了。《周礼?考工记》载,周代设叫" 染人" 的官," 掌染丝帛".要把丝绸染成五颜六色并不容易,因为要经过脱胶处理,丝纤维才能染上色。生丝脱胶主要是因草木灰等泡制的碱性液汁浸泡,计7天7夜,日晒夜露,直到把丝纤维上的丝胶和其他杂质去掉,使丝纤维柔软并易于染色。《周礼?考工记》载把楝木灰和蜃哈烧成的灰(含有氧化钙)等碱性更强的物质,和水成浓浆,用来浸渍绸坯,也是反复浸晒7昼夜才完成,以便脱膠,利于染色。
  这说明春秋时已出现了化学脱胶练丝的方法。

  染色时如用一种染料染色,织物浸染一次,色光就会加深一些,每染一次,色就变一次。另外,已能利用红、黄、蓝三原色,套染出五光十色来。在织染时,工匠已能掌握各种颜料的性能和配合比例,知道使" 青与白相次也,赤与黑相次也,玄与黄相次也。青与赤谓之文,赤与白谓之章,白与黑谓之黼,黑与青谓之黻,五采备谓之绣".据说三次入染成纁(浅绛色),五次入染成緅(赤黑色),七次入染成缁(黑色)
  ①。《吕氏春秋?六月纪》说:" 命妇官染采黼黻文章,必以法,故无或差忒,黑、黄、苍、赤,莫不质良,勿敢伪诈,以给郊庙祭祀之服,以为旗章,以别贵贱等级之度。" 这说明当时的染色技术已相当高超。
  春秋战国时,齐国及附近地区善于染色,与齐邻近的莱地出产用" 茈" (紫草)染成的叫" 练茈" 的紫色丝织品,还出产一种叫" ■(紫青色)绶" 紫青色的丝带。莱地的这两种特产已成为行销于其他国家的商品。
  春秋战国时统治阶级往往用衣服的颜色衣料区分贵贱等级,对着色十分讲究。《诗经》和《论语》中的记载反映他们穿衣服时,羔羊皮配黑色丝绸做皮衣,麂皮配白色丝绸,火狐皮配黄色丝绸。而罪犯则穿赤铁矿赭色石块染成的" 赭衣".6。漆器制造业战国时,以漆漆物的工艺已很进步,漆器已逐渐成为统治阶级的生活用器。以漆漆物的工艺当时叫" 髹漆".髹漆,当时多赤黑色,所以对《周礼?春官?巾车》" 髤(髹)饰" 一词,郑玄注曰:" 髤(髹),赤多黑少之色。"不过战国时,漆的颜色已有黑、朱、紫、黄、白、绿等十多种。漆器的器物有杯、盘、矮桌、奁(放梳妆用品的器物)、弓、盾、戈柄、戟柄、箭鞘、棺等等。漆器上往往有用色漆画成的各种图案。
  漆器工艺的进步突出表现在金铜扣漆器的出现方面,所谓金铜扣就是漆器的边缘有镶金边或铜边的。制造漆器木胎的技术也有进步。战国早期到中期木胎厚重,在这种精雕木器上加以彩漆。战国中期以后,木胎变轻巧,有时用薄木卷曲成胎,或外贴麻布,再加以彩漆。从考古发掘的实物看,漆器较多地出土于战国的墓葬中,出土的器物图案有龙凤云鸟纹,几何纹、狩猎图案等。战国时漆器制造业的进步,为汉代漆器的制造和使用奠定了基础。
  除上述几种主要手工业外,其他手工业部门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如皮革工业,皮制品一般用牛皮、羊皮、狐皮,甲则用犀皮、兕皮、鲛鱼皮制。皮制品缝的线要藏在皮革里,使之结实。皮革在洗濯后要搽油脂,使之柔滑美观。战国时出现了人造琉璃(玻璃)制品,有琉璃璧、琉璃球。制陶业、酿酒业也有突出进步。总之,春秋战国时期手工业的进步是巨大的,为以后手工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官府工业
  1。官府工业的组织管理周代的官府工业是直接为统治阶级国家和统治阶级服务的手工业生产,其中包括农具、武器和车辆、服装、皮革制品、奢侈品等等各种各样的产品。因此,有技能的各种工匠都罗致在官工业的有关各种部门中。
  《国语?齐语》载春秋时齐国" 处工就官府".《国语?晋语四》载" 庶人食力,工商食官".《礼记?王制》说:" 凡執技以事上者,祝、史、射、御、医、卜及百工,……不贰事,不移官。" 各国及卿、大夫和郡守、县令都有一套官府手工业组织,负责各级官府工业组织的官吏,叫工师,其下有百工。据考古发现战国时官府工业品的铭文可知,工师也可称为右工师、右军工师。工师的助手有丞或佐。工师的任务是什么呢?
  《管子?立政》说:" 论百工,审时事,辨功苦,上完利,监一五乡,以时钧修焉,使刻镂文采毋敢造于乡,工师之事也。" 《荀子?王制》则说:" 论百工,审时事,辨功苦,尚完利,便备用,使雕琢文采不敢专造于家,工师之事也。" 据战国时的文献载,这类官营手工业中设有材料库,称五库,储藏有铜、铁、皮革、筋、角、齿、羽、箭干、脂胶、丹、漆等原料。据战国时器物铭文,这些管仓库的官吏称为大府、中府、少府。
  官府工业中已建立了产品质量责任制,战国时期这种制度已相当完整严格。《吕氏春秋?三月纪》载:" 物勒工名,以考其诚,工有不当,必行其罪,以穷其情".这句话中,勒作" 刻" 讲,就是说要把工匠的名字刻在器物上,以考察工匠是否精诚做工,如果工匠失误,器物质量不好,就" 必行其罪,以穷其情".考古发现的战国时代手工业器物铭文,可知器物刻名的情况。如上郡戈铭文说:"廿五年上郡守□造,高奴工师■,丞申,工鬼薪■。" 吕不韦戟铭文说:" 五年相邦吕不韦,诏使图,丞□,工寅。" 长沙出土的战国时期的楚漆奁,铭文说:" 廿九年六月己丑,乍告,吏丞向,右工师象,工大人台。" 从器物铭文中可以看出器物是三级负责制造,所以铭文中有这三级的有关人员的名字。一级是主管官府主要官员的名字,如中央一级有相邦(相国),郡一级有郡守;具体组织领导制造的工官工师、丞、佐;具体作工的" 工" ,工有鬼薪等刑徒和服役的更卒。如果制造时发生偷工减料、质量不好等毛病,追查出来后,就要依法治罪,追究其诈伪之真情。又如有的产品又刻上了有关的政府机构名称,如湖北出土的战国铁犁铸有" 右廪" 字样。" 右廪" 就是管理、贮藏,和制造农具的政府机构①。器物上刻了这些字,产品质量有问题也好察问,产品质量好也会成为名牌。


  2。官府工匠身分地位的演变《吕氏春秋?上农》说:" 凡民自七尺以上属诸三官:农攻粟,工攻器,贾攻货。" 所以周代国有制下,不仅生产资料属国有,劳动者也属国有。官府工业中的工匠就成了官府任意处置的奴隶。下述记载就反映了这种情况:楚侵及阳桥,孟孙请往赂之,以执斫、执针、织纴,皆百人。(晋悼公)十二年(鲁襄公11年)公伐郑,军于萧鱼。郑伯嘉来纳女工妾三十人,女乐二八。②上述两条材料,第一条材料是讲鲁成公2年(公元前589年),楚令尹子重与蔡、许两国兵攻鲁,至阳桥(鲁地,今泰安附近)。鲁国以执斫(匠人),执针(女工)、织衽(织工)各百人赂楚求和,楚人许之。第二条材料讲的是鲁襄公11年(公元前562年),晋悼公伐郑,军萧鱼(郑地),郑献" 女工妾三十人,女乐二八" ,与晋盟。鲁国赂楚的手工业工匠300人,郑国献晋女工30人,女乐16人。这些人如同牛马物件一样,可以由一国送给另一国,身份地位低下,显然属于奴隶。

  战国时期官府工业虽仍有大量工奴、刑徒参加生产,然而由于个体手工业者已大量产生,所以有的官府则役使服役的工匠进行生产。关于这一点,《吕氏春秋》有明确的记载:是月(3月)也,命工师令百工,审五库之量,金铁、皮革、筋角、齿羽、箭干、脂胶、丹漆,无或不良,百工咸理,监工日号,无悖于时,无或作为淫巧,以荡上心。③是月(九月)也,霜始降,则百工休。乃命有司曰:" 寒气总至,民力不堪,其皆入室。" ④" 是月(十月)也,工师效功。陈祭器,按度程(法也),无或作为淫巧,以荡上心,必功致为上。物勒工名,以考其诚,工有不当,必行其罪,以穷其情①。


  从上述记载中可以看出,每年从三月至八月是工匠在官府服劳役作工的时间,九月霜降后至次年三月春耕前,官役停止。每年十月,要" 工师效功" ,按一定法式检查产品质量,如有问题,必然要依法治罪,以追究其诈伪之情。这些在官府服役的工匠,每年有半年时间在官府服役。
  如官府有其他需求,则服役时间更长。这说明这些服役工匠的身份地位是很低下的。官府手工业中服役工匠参加生产,考古材料中也有发现。

  1975年内蒙勿尔图沟北上塔墓地出土铜戈铭文载:" 十二年上郡守寿造,……工更长(张)".这里所说的" 工更" ,是说做工的工人是服役的更卒。
  另外官府手工业中还有被官府雇用的客在从事生产。杨宽先生认为" 楚国铜器铭文中常见有所谓铸客……是这种被雇用的个体手工业者" ②,并举楚国铜器铭文,如:" 铸客为王后六室为之。" 铸客为王后七府为之。" " 铸客为大后脰官为之。" " 铸客为御臸为之。" 以上铭文中所说的" 王后六室" 、" 七府" 均为属王后的官府," 大后脰官" 、" 御臸" 也应是官府称谓。杨宽先生的上述论断对我们了解战国时期官府手工业者的身份地位和工匠的种类无疑是重要的。
  3。官府工业的种类与技术传授春秋战国时,官府工业种类繁多。《周礼?考工记》载:" 凡攻木之工七,攻金之工六,攻皮之工五,设色之工五,刮摩之工五,搏埴(制造陶器、瓦器)之工二。攻木之工:轮、舆、弓、庐、匠、车、梓。攻金之工:筑、冶、凫、栗、段、桃。攻皮之工:函(甲)、鲍(鞣治生革)、■(造鼓)、韦(鞣治生革)、裘(主制皮裘)。设色之工:画、缋(画文也)、钟(主染毛羽)、筐(主染丝枲布帛)、■(主治丝帛)。
  刮摩之工:玉、楖(制梳笄之工)、雕(刮摩骨甲)、矢、磬(刮摩石器)。搏埴之工:陶、旊(捏粘土为瓦器)。" 各种官府工业规模都较大、人数较多、分工较细。工匠之间实行协作、分工,有利于工作效率和产品质量的提高。《周礼?考工记》说:" 一器而工聚焉者,车为多:车有六等之数。" 这就是说把车的制造分为6种不同的部分,通过6种不同的手工业工匠之手,制成6种不同部件。最后成车后,还要有油漆工、彩画工、马具工等等。这样的分工、协作,对生产效率的提高,有显著的作用,所以《韩非子?解老》说:" 工人数变业则失其功,作者数摇徙则亡其功。一人之作,日亡半日,十日则亡五日之功矣。万人之作,日亡半日,十日则亡五万人之功矣。
  然则数变业者,其人弥众,其亏弥大矣。" 韩非子在这里讲了分工、协作对提高劳动生产率的重要作用。
  官府工匠专门技能的培养有三条途径,一条是官府工业多人在一起工作,对技术和产品质量有一定要求,大家彼此观摩、学习,促进了技术水平的提高。另一条途径是家庭父子兄弟相传而得到的。由于那时手工业工匠世代为工。各种工匠长期积累的经验、技巧都通过家庭来传授。


  《管子?小匡》说:夫工群萃而州处,相宾材,审其四时,辨其功苦(功谓坚美,苦为滥恶),权节其用,……相语以事,相示以功,相陈以巧,相高以知,旦夕从事于此,以故其子弟,少而习焉,其心安焉,不见异物而迁焉。是教其父兄之教,不肃而成;其子弟之学,不劳而能。

  夫是,故工之子常为工①。


  上述引文讲到各种工匠业务、技术的传授和训练,就是通过两种途径:一种是各种工匠" 群萃(集)而州(聚)" ,互相之间" 辨其功(美)

  苦(恶),权节其用" ,互相观摩,提高水平。另一种就是" 父兄之教,不肃而成" ,通过父子相传而得到工匠的经验、技巧。《周礼?考工记》说:" 巧者,述之、守之世,谓之工。" 《荀子》中也说:" 工匠之子,莫不继事" ②,这都是说技术的传授主要是通过家庭父子相传而流传下来的。

  春秋战国时期已产生了学徒制度,通过师傅带徒弟也是传授经验和技术的一条途径。《庄子?人间世》讲了一个故事,说师傅和弟子," 见栎社树,其大蔽数个牛,絜(用绳量粗细)之百围,……观者如市,匠伯不顾,遂行不辍(停止)。……弟子……走及匠石(师),曰:’ 自吾执斧斤以随夫子,未尝见材如此其美也。先生不肯视,行不辍,何也?’"这一记载说明当时已存在师傅带徒弟的制度,弟子遇到疑难要请教师傅,通过跟随师傅作工和师傅的传授,手工业的经验、技能就可以传之后世。这种制度的一个特点是" 师傅传授给学徒的只是一般的技术,而保留技术中的绝技或诀窍" ③。至于师傅的绝技和诀窍,即师傅的" 看家本事" 那是只传子弟的,所以是通过" 父兄之教" 、" 子弟之学" 留传到后世的。


  1。家庭手工业

  (三)私营手工业

  西周到春秋时期的庶人就有私有经济,并从事手工业生产。《诗经?豳风?七月》说:" 八月载绩,载玄载黄,……为公子裳。" 注家认为:八月之中,民始绩麻、染缯,或染为玄(黑),或染为黄,为公子之裳也。绩麻为布,民自衣之。《诗经?卫风?氓》载:" 氓之蚩蚩(笑嘻嘻),抱布(货币)贸丝。" 这首诗中叙述的氓(民)显然从事着蚕丝的织造。及至战国,个体农民广泛出现,为衣食的需要,必然从事耕织。
  这样,一家一户的农业与手工业相结合的个体农民成了社会的基本生产单位,这种农民所从事的手工业生产也就成了整个社会重要的手工业生产。有关文献记载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农夫早出暮入,耕稼树艺,多聚升粟,此其分事也。妇人夙兴夜寐,纺绩织纴,多治麻丝葛绪细布■,此其分事也①。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②。
  从上述两段记载可以看出,战国时的手工业已成为个体农民经济的重要支柱。如果家庭手工业经营得不好,就会缺衣少穿,陷于贫困境地。如果经营好,不仅一家人可以衣食足,而且一部分手工业品还可以到市场上售出,换回别的用品,使家庭富裕起来。
  有的农民经营的手工业,纯系一种简单商品生产,生产的目的是为了在市场上卖出,以换回自己的生活必需品。如 "有为神农之言者许行,……其徒数十人,皆衣褐,捆屦织席以为食(卖屦席以供食饮也)" ①。十分明显,许行之徒" 数十人" 生产的目的,只是供自己消费。他们" 捆屦织席" 的目的是为进行交换,换回自己所必需的食物等消费品。
  他们进行的是一种专业生产,说明这时社会分工扩大。从事这种生产,对提高社会的劳动生产率是有好处的。这些人之所以能生存,就靠自己的手艺谋生,即所谓" 技艺之士资在于手".另外,还有一种地方性的手工业品,人人都能制作。这类手工业品自然农民是制作的主要劳动者。如《周礼?考工记》载:粤无镈(锄类农具),燕无函(铠甲),秦无庐,胡无弓车。粤之无镈也,非无镈也,夫人而能为镈也。燕之无函也,非无函也,夫人而能为函也。秦之无庐也,非无庐也,夫人能为庐也。胡之无弓车也,非无弓车也,夫人而能为弓车也②。
  粤之镈、燕之函、秦之庐、胡之弓车,都是当地人人都能制作的手工业制品。这些地方性的特产,是和当地出产的有关原料、自然条件、特殊的技术传统联系在一起的。这是其他地区所无法比拟的。这些地区农民生产这种本地特产,产量大、营销额大,生产这种产品就成了这个地区的农民一个重要的谋生手段。
  《禹贡》详记各州的贡品,也就是各州的土特产品。人们可以从各州贡品的名称,推知各州主要地方工业特产,从而推知各州农民所擅长的家庭手工业产品,和与这种家庭手工业有关的产品:兖州:厥(其)贡漆、丝、 厥篚织文。注:地宜漆林,又宜桑蚕。织文锦绮之属,盛之筐篚(盛物竹器)而贡焉。
  青州:厥(其)贡盐絺,海物惟错(絺,细葛;错,杂非一种)。岱畎丝、枲、铅、松、怪石(畎,谷也。岱山之谷,出此五物)。……厥篚■丝(■丝即野蚕丝)。

  徐州:厥(其)篚玄纤缟。注:玄,黑缯。缟,白缯。纤,细也。
  扬州:厥(其)贡惟金三品(金、银、铜也),厥篚织贝(织,细纻。贝,水物)。
  荆州:厥(其)贡羽、毛、齿、革,惟金三品,厥篚玄纁、玑、组(善染玄纁色,故贡之。玑,珠类。组,绶类。)
  豫州:厥(其)贡漆、枲、絺、纻,厥篚纤纩(纩,细绵)。
  梁州:厥(其)贡璆、铁、银、镂、砮、磬(璆,玉名。镂,钢铁)。
  从《禹贡》所列上述各州的贡品中,可知:兖州(今山东西北和河北东、南部)农民的手工业产品出产漆、蚕丝织品。青州(今山东东北部)则出产丝、麻织物、野蚕丝。徐州(今山东南部和江苏、安徽北部),出产黑缯、白缯等丝织品。扬州(今江苏、安徽南部,浙江、江西、福建)出产苎麻织成的布等。荆州(今湖南、湖北和四川南部等地)出产玄纁色的丝织品羽、毛、革类制品等。豫州(今山东西部、河南、湖北北部)出产漆制品,麻织品和苎麻制品。梁州(今四川、湖北西部和陕、甘南部)出产玉制品、矿产品和钢铁制品。《禹贡》所述各州的贡品,可以帮助后人对春秋战国全国各地农民家庭手工业产品有个大体的了解。
  2。独立小手工业春秋时期,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各国内部及国与国之间的斗争," 工贾食官" 的格局被打破。战国时期,独立小手工业者已作为一个社会阶层而广泛出现。随着这种状况的出现,社会分工进一步扩大,农民与手工业者产品的交换更为普遍、频繁。孟子与陈相谈话时问:" 许子必种粟而后食乎?""许子以釜甑爨、以铁耕乎?""许子何不为陶冶,舍皆取诸其宫中而用之?何为纷纷然与百工交易?" 又指出当时农夫" 以粟易械器" 、手工业者" 以其械器易粟" ,都是正常的现象①。" 百工之事固不可耕且为也。" ②在这种情况下,商品交换和商品生产日益发展。
  孟子说,如" 不通功易事,以羡(余)补不足,则农有余粟,女有余布" ," 如通之,则梓、匠、轮、舆皆得食".又说:" 梓匠轮舆,其志将以求食也。"③韩非子说:" 舆人成舆,则欲人之富贵;匠人成棺,则欲人之夭死也。" ④总之,手工业者生产的目的是为了卖,进而换回自己生活必需品,否则自己就不能生存。
  春秋战国时,城市中百工居住和作工的地方称为" 肆".所谓" 肆" ,即在城市市场设作坊店铺,一面生产,一面销售。《论语?子张》说:" 百工居肆,以成其事。" 《墨子?尚贤上》称这些独立手工业者为" 工肆之人".《墨子?节用中》说:" 凡天下群百工,轮、车、鞼、匏、陶、冶、梓、匠(鞼、匏,攻皮之工),使各从事其所能,日凡足以奉给民用则止。" 这就是说,这些称为" 百工" 的人,生产品是为" 奉给民用".这些独立的小手工业者,如果经营得好,有特别技术,可以发财致富。如《庄子?逍遥游》载一个故事说:宋人有善为不龟手之药者,世世以洴澼絖为事。客闻之,请买其方百金。聚族而谋曰:我世世为洴澼絖,不过数金,今一朝而鬻技百金,请与之。

  所谓" 洴澼絖" ,成玄英疏云:" 洴,浮;澼,漂也;絖,絮也。" 龟,皮肤坼裂。所以,这一故事是讲宋国世世以漂洗丝絮为业的手工业工匠,善制造一种使皮肤不裂开的药,有的顾客愿出" 百金" 的高价买其药方,这个手工业工匠家因此发家。
  这类独立小手工业者,人身已有一定自由,可以从一国迁往另一国。
  《韩非子?说林上》中讲了一个故事说:" 鲁人身善织屦,妻善织缟,而欲徙越。或谓之曰:’ 子必穷矣!’ 鲁人曰:’ 何也?’ 曰:’ 屦为履之也,而越人跣行;缟为冠之也,而越人被发。以子之所长,游於不用之国,欲使不穷,其可得乎?’"从这个故事看,欲徙往越地的鲁国人,迁徙不迁徙要看去后能否赚钱。这说明这种织屦、织缟的手工业者人身是自由的。然而,另外一些记载,则说明手工业者虽仍受当政者控制,但人身亦较自由。《吕氏春秋?召類》:" 司城子罕曰:’ 南家工人也,为鞔(鞔,履也,作履之工也;一曰鞔,靷也,作车靷之工也)
  者也,吾将徙之。其父曰:’ 吾恃鞔以食三世矣,今徙之,宋国之求鞔者,不知吾处也,吾将不食,愿相国之忧吾不食也。为是故,吾弗徙也。’"从这一条材料看,这类手工业者是否迁徙,要由当政者决定,但他们可以表达自己的意见。总的看来,战国时期独立小手工业者作为一个广泛存在的社会阶层,人身较自由,可以迁徙他地,经营好可以发财,经营不好就会穷困。
  另外,由于特殊的技术传统,有的地出产某种特殊的手工业产品,为其他地区所需要,如" 郑之刀,宋之斤,鲁之削,吴粤之剑" ①。另外,一些地区出产某种特殊的手工业原料,为其他地区所需要,如" 燕之角,荆之幹(柘也,可以为弓弩之幹),妢胡之笴(矢幹也),吴粤之金锡,此材之美者也。" ②由于以上种种原因,遂使各地出现了不同的手工业特产,为其他地区需要,这就加强各地之间的商品流通。

  3。豪民经营的大型工矿业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豪民经营的大型工矿业。这些大型工矿业主要集中在盐铁业、丹砂的开采等等方面。
  这些民营大型工矿业,已采用由豪民经营而由官府收税的办法。由于当时铁器的广泛使用,农业生产工具、手工业生产工具已广泛使用铁器,如向冶铁家征税,即使不向农民征收田赋,国用也可充足。所以《管子?轻重乙篇》说:" 请以令断山木,鼓山铁,是以无籍(不向农民征收田赋)而用足。管子对曰:’ 不可。今发徒隶而作之,则逃亡而不守。
  发民,则疾怨上。边境有兵则怀宿怨而下战。未见山铁之利而内败矣。
  故善者不如与民,量其重,计其赢,民得其十,君得其三。……若此,则民疾作而为上虏矣。" 这些能使用众多劳力进行冶铸铁器的决不会是一般民户,而是豪民。《盐铁论?禁耕篇》说一直到汉初,冶铁、煮盐都在深山穷译之中,"非豪民不能通其利".官府用抽十分之三税的办法,让豪民去经营冶铁等大型工矿业。
  春秋末、战国初的猗顿是经营盐起家的大富豪。猗顿与陶朱公为同时人,原系鲁国穷人,闻陶朱公富,前去问求富之计,后到今山西临猗南猗氏去畜牧,此地临近盐池,于是" 用盬盐起,……与王者埒富" ①。
  战国时,郭纵以冶铁成为巨富。《史记?货殖列传》载:" 邯郸郭纵以铁冶成业,与王者埒富。" 1972年于河北省邯郸市区古赵王城附近战国遗址,发现战国炼铁遗址两处,遗址中有大量铁渣、炭渣、红烧土。
  另外,出土铁铤铜镞多捆,每捆150枚②。从这一遗址来看当时不仅生产铁农具需要大量铁,而且铁兵器也需要大量铁,邯郸市西山区又有铁矿。
  在上述条件下,就出现了郭纵这样的以铁冶起家的大富豪。
  秦国在秦王政时,出现了以开采丹砂而成巨富的巴寡妇清。《史记?货殖列传》载:" 巴寡妇清,其先得丹穴,而擅其利数世,家亦不訾(财富多,不可訾量)。清,寡妇也,能守其业,用财自卫,不见侵犯。秦皇帝以为贞妇而客之,为筑女怀清台。……清穷乡寡妇,礼抗万乘,名显天下,岂非富邪?" 《集解》引徐广曰:" 涪陵出丹。" 《正义》引《括地志》云:" 寡妇清台,山俗名贞女山,在涪州永安县东北七十里".这一记载说明,巴寡妇清祖上数世以开丹砂矿而致富,寡妇清能守其业,所以受到秦始皇的表彰。

  这些豪民经营工矿业时使用的劳动者是些什么人呢?从文献记载来看,佣工是其重要的劳动者。《管子?侈靡篇》云:" 丹砂之穴不塞,则商贾不处。富者靡之,贫者为之".这说明齐国地区开采丹砂矿的劳动者是贫民,如果这些贫民替蒙民劳动,其身份应为雇工。另外,《管子》一书中的《轻重甲》、《地数》均讲到秋收后从十月到第二年正月煮盐,可得盐三万多钟,从" 孟春" 3月和" 阳春农事方作" 时起,就规定" 北海之众无得聚庸(佣)而煮盐" ,正说明煮盐的劳动者不少人是" 庸" 工。另外,《商君书?垦令篇》载:" 无得取庸(佣),则大夫家长不建缮(建筑、修缮)。" 这是说不让雇佣工,则有钱的大夫家长就无法雇人修建房屋。这反映了秦国地区建筑业中有使用雇工修建房屋的现象。这种现象的出现不是偶然的。由于战国时期土地私有制在迅速发展,贫苦民众为谋生就不得不充当佣工以养家糊口。

  总之,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古代手工业大发展的时期,这种发展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随着铁器的普遍使用和科技进步,使青铜业、冶铁业、木器制造、漆器、纺织和建筑业、陶瓷制造等等都出现了大的进步,另一方面这时期" 工贾食官" 的格局被破,出现了农民个体家庭手工业、独立小手工业、豪民经营的大工矿业等等。这两方面的进步都为以后中国封建社会手工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