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生在陕西的历史事件(春秋战国) 


天鹅卵石 摘录 [2017-10-4]
出处:陕西百科
作者:醉美新疆

 秦襄公八年(前770年)辛未
   周平王继位后,由于周王畿和关中地区的戎、狄势力猖獗,决定将国都迁往雒邑。秦襄公派兵护送平王东迁,周平王因此封秦襄公为诸侯,赐之以岐(今陕西岐山以 北)以西的岐丰之地。自此秦国正式建立,开始与各诸侯国互派使节,行聘享之礼。
   秦襄公十二年(前766年)乙亥
   秦襄公率兵攻戎至岐,死于岐。其子秦文公立。文公又退居西垂(今甘肃省境内)秦故地。
   秦文公四年(前762年)己卯
   文公率兵“东猎”、迁徙到渭之会(今陕西眉县附近)命秦人营建驻地。
   秦文公十三年(前753年)戊子
   秦始设史官以记事。
   秦文公十六年(前750年)辛卯
   秦伐戎,戎败走,秦控制了岐以西地区。文公收抚周余民,发展农业生产。
   秦文公十九年(前747年)甲午
   文公在陈仓(今陕西宝鸡市东)获得一陨石,命名“陈宝”,并用牲畜供奉之。
   秦文公二十年(前746年)乙未
   秦律正式规定有灭三族①(“三族”一说是父族、母族、妻族;一说是父母、兄弟、妻子。)之罪。
   秦文公四十八年(前718年)癸亥
   秦太子死,文公赐谥为“静公”。
   秦文公五十年(前716年)乙丑
   文公死,其孙(静公之子)宪公立。
   秦宪公二年(前714年)丁卯
   宪公迁都平阳(今陕西宝鸡县东)。
   秦宪公三年(前713年)戊辰
   秦攻荡社(今长安县东南),取胜并占领其邑。戎人首领亳王逃往西戎。
   秦宪公七年(前709年)壬申
   芮国①(芮为周初之畿内国,姬姓,在今陕西大荔县南的芮城即芮国故地。)国君芮伯万的母亲芮姜因嫌芮伯多内宠,将其驱逐至魏。
   秦宪公八年(前708年)癸酉
   秋,秦攻芮国,兵败而归。
   冬,周师围魏,掳芮伯到秦。
   秦宪公十二年(前704年)丁丑
   宪公死,秦大庶长弗忌、威垒、三父废太子,立宪公之庶子出子为国君。
   秦出子二年(前702年)己卯
   秦送芮伯万回芮国。从此,芮成为秦的附庸国。
   秦出子六年(前698年)癸未
   秦大庶长弗忌等三人派人杀死出子,立原太子为秦武公。
   秦武公元年(前697年)甲申
   秦攻彭衙(今陕西白水县附近)戎人彭戏氏,秦军胜。
   秦武公三年(前695年)丙戌
   武公杀秦大庶长弗忌、威垒、三父等,并灭其三族。秦政权复为国君掌握。
   秦武公十一年(前687年)甲午
   始在杜(今陕西长安县东南)、郑(今陕西华县北)两地设县。
   是年秦灭小虢(今陕西宝鸡市东)。自此,关中渭水流域基本上为秦所控制。
   秦武公二十年(前678年)癸卯
   秦武公死,殉葬者66人。
   秦立德公为国君。
   秦德公元年(年677年)甲辰
   德公迁都至雍城(今凤翔县)建大郑宫和宗庙祠堂。秦自迁都后国势日益强大。梁国(今韩城南)和芮国(今大荔县南)的国君前来朝见德公,表达归附之意。
   秦德公二年(前676年)乙卯
   始立伏日节令②(伏是隐伏避暑的意思。伏日在秦以前是没有的,到秦才注意到,并立了这一节令,这是秦在天文、气象方面的成就。)。
   秦德公死,其长子宣公立。
   秦宣公四年(前672年)己酉
   秦在渭南建密畴(音zhi),祭青帝。
   秦宣公十二年(前664年)丁巳
   宣公死,弟成公立。
   始置闰月。
   秦成公元年(前663年)戊午
   成公居雍城,梁伯、芮伯再次朝拜。
   秦成公四年(前660年)辛酉
   成公死,弟任好被立为秦穆公。
   秦穆公四年(前656年)乙丑
   秦晋联姻,秦穆公迎娶晋献公的女儿、晋太子申生之姐穆姬为夫人。虞国的一名俘虏百里奚作为穆姬的随嫁人,被送至秦国。
   秦穆公五年(前655年)丙寅
   百里奚逃至宛,被楚人所获。穆公得知百里奚贤明,便用五张羊皮赎回。时百里奚已七十余岁,被秦穆公授以国政,号称“五羖大夫 ”。
   秦穆公又纳百里奚之荐,迎蹇叔至秦。蹇被秦穆公拜为上大夫。
   秦穆公九年(前651年)庚午
   晋献公死后,其国内乱,公子夷吾至秦求救。穆公派百里奚率兵护送夷吾回国,立为晋惠公。
   秦穆公十年(前650年)辛未
   晋国丕豹投秦,建议秦穆公废去晋惠公。穆公任用丕豹,未采纳丕的建议。
   秦穆公十一年(前649年)壬申
   伊、洛等戎人伐周,秦出兵会同晋国以救周。
   秦穆公十三年(前647年)甲戌
   晋国饥荒,乞求于秦。秦穆公问诸大夫日:“与诸乎?”百里奚对日:“天灾流行,国家代有, 救灾恤邻,道也。”丕豹则建议穆公乘机伐晋。秦穆公曰:“其君是恶,其民何耶?”秦国乃运 粮给晋,粮船从雍州出发,经渭河、黄河、汾河一直到绛(今山西翼城东南),连绵不断,史称“泛舟之役”。
   秦穆公十四年(前646年)乙亥
   秦国饥,向晋求救。晋惠公听从谋士之言,乘秦饥而攻之。
   秦穆公十五年(前645年)丙子
   秦穆公以晋背己而出兵征晋,三败晋军,渡河而东,深入晋地,在韩地①(韩地,即韩原。一说在今陕西韩城县西南18里;一说在今山西芮城。)展开激战。秦军 大胜,俘获晋惠公。因周天子和秦穆公夫人(晋惠公姐)之请,穆公释放晋惠公。并于王城(今大荔县东)与晋订立盟约,之后放惠公回国复位。按照盟约规定,晋 国将黄河以西之地(今大荔、华县一带)献给秦。从此,秦国地界扩至黄河沿岸。晋国派太子圉到秦国做人质,秦穆公将宗室之女嫁给晋太子圉。
   秦穆公二十年(前640年)辛巳
   梁国(今韩城南)统治者驱使民众大量修建土木工程,民众不堪忍受,发生暴乱,秦趁机出兵灭梁,随后又灭了芮国。
   秦穆公二十二年(前638年)癸未
   在秦做人质的子圉闻知晋国君生病,担心晋国君死后其他公子继位,遂逃回晋。
   秦穆公二十三年(前637年)甲申
   晋惠公死后,太子圉被立为国君。秦国怨恨子圈的叛逃,派人去楚国迎晋公子重耳入秦。秦穆公待之以厚礼,并将包括子圉之妻怀赢在内的秦女五人嫁给重耳,积极 筹备帮助重耳回国取得君位。
   秦穆公二十四年(前636年)乙酉
   秦穆公派兵护送重耳回晋,称晋文公。
   秦穆公二十五年(前635年)丙戌
   周襄王被狄人攻击,派大夫左鄢父向秦告急,穆公亲率军驻于黄河岸边,准备迎接周天子入秦。晋国得知此情。抢先接襄王至晋。
   秦穆公三十二年(前628年)癸巳
   杞子使人到秦国请求偷袭郑国,蹇叔极力劝阻秦穆公,认为“劳师以袭远”必定会失败。秦穆公拒不采纳,派孟明(百 里奚之子)、西乞:白乙(蹇叔之子)率师出征至次年。
   秦穆公三十三年(前627年)甲午
   秦军袭郑未遂,灭滑国而归,归途遭到晋军的攻击,秦军大败,三位将领被俘。由于晋文公夫人(秦女)的请求,孟明等三位将领被放回秦国。秦穆公素服迎接三将 领,下《罪己诏》(即《尚书》中的《秦誓》)继续重用孟明等人。孟明增修国政重施于民,重振秦国势力。
   秦穆公三十四年(前626年)乙未
   秦穆公派孟明等率兵伐晋,与晋军战于彭衙(今自水县东北),秦失败而归。晋军攻占汪(今澄城县西)。西戎王派由余入秦。秦穆公见由余聪明贤达,遂策离由余 与戎王,果使由余归秦。
   秦穆公三十六年(前624年)丁酉
   穆公复命孟明率师伐晋,孟明率师渡河焚舟,以示必死而鼓秦军士气。攻晋王官(今山西闻喜县西),晋军守城不出。秦师渡茅津(今山西平陆茅津渡)至郁,埋葬 郁之役秦军尸骨而归。
   秦穆公三十七年(前623年)戊戌
   秦穆公采由余计打败西戎,吞并了12个小国,开地千里。东面自黄河起,直到遥远的西方,均为秦国所控制。秦国开始称霸于西方,成为与中原各国抗衡的强国。 周天子派召公送金(铜)鼓给秦穆公以表示祝贺。
   晋军围攻秦的A(今陕西澄城县境内)、新城(今陕西澄城县东北)。
   秦穆公三十九年(前621年)庚子
   秦穆公死,葬雍城(今凤翔南),以人殉葬,从死者177人(一作170人),秦之大夫奄息、仲行、A虎皆从死。秦人为三位良臣作赋《黄鸟》(见《诗 ·秦风》)以表哀悼。太子蓉(yin英)立。史称康公。
   晋襄公死,秦派兵护送晋襄公之弟雍回晋国继位。由于晋国赵盾违迎公子雍回晋继位之约,晋军遂以三军拒公子雍与秦军,并败秦师于令狐(今山西临猗西南),秦 师遂归。被赵盾派来迎接公子雍的晋国将领先蔑和士会也投奔秦国。
   秦康公二年(前619年)壬寅
   秦伐晋,取武城(晋地,在今陕西华县东)。
   秦康公四年(前617年)甲辰
   春,晋伐秦,取少梁(秦地,在今陕西韩城县南)。
   夏,秦伐晋,取北征(晋地,在今澄城县西南)。
   秦康公八年(前613年)戊辰
   七月慧星现①(据现代科学推断,此慧星为哈雷慧星。)。
   秦康公十二年(前609年)壬子
   康公死,子共公立。
   秦共公元年(前608年)癸丑
   晋犯秦附庸国崇(今陕西渭河下游)。
   秦共公二年(前607年)甲寅
   秦出兵攻晋,围焦(今河南陕县南)。
   秦共公五年(前604年)丁巳
   共公死,子恒公立。
   秦桓公十年(前594年)丁卯
   秦桓公为伐晋国,在辅氏(今陕西大荔县东)驻兵,晋军在辅氏大败秦军,并俘获秦一名大力士杜回。
   秦桓公十一年(前593年)戊辰
   晋“盗”纷纷奔秦。
   秦桓公二十三年(前581年)庚辰
   晋景公得重病,本国无人医治,而求医于秦,秦桓公派有名良医医缓去晋为景公治病。医缓准确地判断出晋景公的不治之症。在医学上第一次提出了& ldquo;病入膏肓”。
   秦桓公二十四年(前580年)辛己
   晋厉公派大夫吕相赴秦,约秦赴晋商谈两国结盟事。两国商定在令狐(今山西临猗境)会盟。晋侯先至,秦桓公不肯涉河,止于王城(秦地,今大荔境)。两国夹河 而盟,桓公派大夫盟晋侯于河东,晋厉公派大夫盟秦君于河西。桓公归而背盟,与白狄谋伐晋。
   秦桓公二十六年(前578年)癸未
   晋厉公会诸侯军伐秦,与秦军战于麻隧(今泾阳县境),秦军败,晋与诸侯军进至侯丽(今礼泉县境)后退兵。获秦将领成差及不更(官名)女父(人名)。参加伐 秦的诸侯国有:晋、周、鲁、齐、卫、郑、曹、邾、滕等共十国之多。
   秦桓公二十七年(前577年)甲申
   秦桓公死,子景公立。
   秦景公十三年(前564年)丁酉
   秦景公欲伐晋,派人赴楚请予声援,楚共王许之。楚国派军队驻于武城(楚地,今河南南阳境)声援秦师。秦师伐晋,晋因饥荒,未予还击。
   秦景公十五年(562年)己亥
   楚王派人赴秦,请求秦景公出兵共同伐郑。景公许之,并派右大夫詹师帅兵从楚伐郑。
   景公以庶长鲍和武率兵伐晋以救郑。
   秦景公十六年(前561年)庚子
   秦、楚联兵攻宋。
   秦景公十八年(前559年)壬寅
   晋悼公会齐、宋、卫、郑、曹、莒、邾、滕、薛、杞等十余国军队共同伐秦。至泾水(今陕西泾阳县南),齐、宋之师皆不渡,经卫、郑大夫劝说,鲁、莒之师先 渡,其余各国之师随后。至械林(今陕西华阴附近),晋军抗命率部东归,余皆全部撤军。此役劳而无功,晋人称之为“迁延之役& rdquo;。
   秦景公二十八年(前549年)壬子
   秦、晋和好,晋国韩起到秦,秦国伯车(景公之弟)到晋,分别订立盟约。
   秦景公三十年(前547年)甲寅
   楚国把在侵郑所俘的大夫印堇父送给秦,郑国用大夫子产之计,说服秦景公放回印堇父。
   秦景公三十一年(前546年)乙卯
   各诸侯国酝酿停战,宋国派人从中周旋,并到秦,秦景公表示同意弭兵。
   秦景公三十六年(前541年)庚申
   景公之弟铖,广有财富。景公继位之后,铖逃至晋,为了向晋侯表示敬意,在黄河上以船作浮桥,通秦晋之交通。
   晋平公疾,派人到秦国求医,秦景公派医和赴晋为平公医病。和至晋诊视病情之后说:“天有阴、阳、风、雨、晦、明六气,过则为灾。阴淫 (过度为淫)寒疾,阳淫热疾;风淫末(四肢)疾,雨淫腹疾,晦淫惑疾,明淫心疾。君疾如蛊,淫于女室也,病不可为”。赵孟以为良医, 给予和以优厚礼遇,送其回秦。
   秦景公四十年(前537年)甲子
   景公死,子哀公立。
   景公之弟铖从晋返回秦国。
   秦哀公十一年(前526年)乙亥
   楚平王派大夫费无忌到秦国,为太子聘秦女。秦国许之以女,秦女至楚,平王纳之。
   秦哀公十四年(前523年)戊寅
   楚派尹子瑕到秦给楚平王下聘礼,并向秦哀公致谢。
   秦哀公三十一年(前506年)乙未
   吴国军队伐楚,攻占楚国都城,楚王逃奔至随国。楚国大夫申包胥到秦国求救兵,秦哀公不愿派兵前往。申包胥乃在秦宫殿外哭泣七日,哀公终为之动。并作赋《无 衣》(见《诗·秦风》表示出征之意),发兵车五百乘救楚。
   秦哀公三十六年(前501年)庚子
   哀公死,子惠公立。
   秦惠公元年(前500年)辛丑
   慧星现。
   秦惠公十年(前491年)庚戌
   惠公死,子悼公立。
   秦悼公十四年(前477年)甲子
   悼公死,子厉共公立。
   秦厉共公二年(前475年)丙寅
   蜀人到秦国赠礼,秦、蜀之间友好往来。
   秦厉共公五年(前472年)己巳
   楚国遣使臣赴秦,贡献礼品。
   秦厉共公六年(前471年)庚午
   义渠戎(戎族强国,在今甘肃固原、庆阳及宁夏一带)派人到秦国朝贡献礼。绵诸(戎族小国,在今甘肃天水市)向秦国求援。
   秦厉共公七年(前470年)辛未
   慧星现①(《秦集史》上说:据英国人史劳密博士推测,厉共公七年的慧星就是哈雷慧星。其运行轨道,为每七十六年余现一次。)。
   楚国王子英奔秦。
   秦厉共公十年(前467年)甲戌
   慧星现。
   秦厉共公十六年(前461年)庚辰
   秦人在黄河边修防御工程。
   秦派三万兵伐大荔戎(今大荔西),取其王城(今陕西朝邑县东)。
   秦厉共公十八年(前459年)壬午
   厉共公灭大荔戎,占其地。时大荔、义渠两支是最强的戎族,筑城数十座,首领各自称王。秦灭大荔戎后,所剩之大荔戎余部西逃。此时,义渠戎乃秦之强敌。
   秦厉共公二十年(前457年)甲申
   厉共公亲率秦军出征,进攻绵诸。
   秦厉共公二十一年(前456年)乙酉
   秦在频阳(今富平县东北)设县。
   秦厉共公二十四年(前453年)戊子
   晋攻占秦地武城(今华县东)。
   秦厉共公二十五年(前452年)己丑
   晋大夫智开(智伯之子)因被韩、赵、魏三家杀父灭国,遂率从属投奔秦国。
   秦厉共公二十六年(前451年)庚寅
   秦占领楚国南郑(今陕西汉中),左庶长率人在此筑城设防。
   秦厉共公二十八年(前449年)壬辰
   秦、赵联姻,赵王王翁派人迎娶秦女。
   秦厉共公二十九年(前448年)癸巳
   晋国大夫智宽率从属投秦。
   秦厉共公三十二年(前445年)丙申
   楚灭杞后,派人到秦缔结和约。
   秦厉共公三十三年(前444年)丁酉
   秦伐义渠戎,俘其王。
   秦厉共公三十四年(前443年)戊戌
   日全蚀,昼见星辰。
   厉共公死,子躁公立。
   秦躁公八年(前435年)丙午
   六月,雨、雪交夹,并有日、月蚀。
   秦躁公十四年(前429年)壬子
   躁公死,弟从晋返秦即位,立为怀公。
   秦怀公四年(前425年)丙辰
   秦庶长晁和大臣群起反对怀公,怀公被迫自杀。众大臣拥立怀公之孙即位,是为灵公。灵公居泾阳(今省泾阳县境内)。
   秦灵公六年(前419年)壬戌
   魏(三晋之一)占秦地少梁(今陕西韩城县南),就地筑城以守,秦发兵击之。
   秦灵公七年(前418年)癸亥
   秦与魏战于少梁。
   秦灵公八年(前417年)甲子
   秦在黄河边筑防御工事。
   秦始实行为“河伯娶妇”。该风俗是将宗室之女(实为抢掠民间之女)投入黄河,谓之“妻河 ”,意即将其嫁与河伯为妻以乞雨。是一种迷信活动。
   魏国再于少梁筑城。
   秦灵公十年(前415年)丙寅
   灵公死。
   大臣从晋国迎灵公叔父悼子,立为简公。
   秦简公二年(前413年)戊辰
   魏大举攻秦,军至郑(今华县),秦军败。
   秦简公五年(年410年)辛未
   秦都日全蚀。
   秦简公六年(前409年)壬申
   桑始许官吏佩剑①(次年开始准许百姓佩剑。在春秋时期剑是表示高贵地位的服饰,只有贵族才有权佩剑。“令吏初带剑& rdquo;和“百姓初带剑”是奴隶社会等级制开始破坏的表现之一(《史记·秦本 记》))。
   魏国大将吴起率兵攻秦之临晋(今大荔东)和元里(今澄城南),并在两地筑城。
   秦简公七年(前408年)癸酉
   法令宣布“初租禾”,即开始按地亩数征收租税。
   魏国大将吴起攻占秦国的洛阴(今陕西大荔西南)、郃阳(今陕西合阳东南)。魏国取得秦国黄河以西的土地后,在该地筑城,设河西郡,派吴起为河西守。秦国退 守洛水,沿河修筑防御工事,建重泉城(今蒲城县东南的重泉村)与魏军对垒。
   秦简公十五年(前400年)辛巳
   简公死,子惠公立。
   秦惠公三年(前397年)甲申
   日蚀。
   秦惠公五年(前395年)丙戌
   秦伐绵诸戎。
   秦惠公十年(前390年)辛卯
   秦、晋战于武城(今陕西华县东)。
   秦惠公十一年(前389年)壬辰
   秦攻魏阴晋(今陕西华县东),为魏大将吴起击败。
   秦惠公十三年(前387年)甲午
   蜀军攻占秦地南郑(今汉中),秦发兵与之战,夺回该地。
   惠公死,子出子继位,由其母小主夫人辅政。
   秦出子二年(前385年)丙申
   以庶长改(人名)为首的秦国新兴势力,从魏迎回秦灵公之子公子连,在雍城立其为献公。
   秦献公元年(前384年)丁酉
   献公宣布“止从死”法,正式废除人殉制。
   秦献公二年(前383年)戊戌
   献公自雍城迁都栎阳(今临潼栎阳镇东北),重修栎阳城。
   秦献公三年(前382年)己亥
   日全蚀。
   秦献公六年(前379年)壬寅
   秦始在蓝田(今陕西蓝田西)设县。
   秦献公七年(前378年)癸卯
   秦公布“初行为市”法,允许国人在国都内进行商业活动。
   秦献公十年(前375年)丙午
   秦献公下令将全国人口按五家为一“伍”的单位编制,称为“户籍相伍& rdquo;。这一编制取消了“国”与“野”的界限,把秦国控制下的 人口都编制于军事组织之中,以便于征兵和加强统治。
   日蚀。
   秦献公十一年(前374年)丁未
   献公在都城栎阳设县。
   秦献公十六年(前369年)壬子
   日蚀。
   关中民大疫,桃树冬花。
   秦献公十九年(前366年)乙卯
   秦败韩、魏之师于洛阳(今河南洛阳北)。
   秦献公二十一年(前364年)丁巳
   秦献公出兵攻魏,赵出兵救魏,战于石门(今山西运城西南),秦师大胜,斩首六万,周天子派人送礼服给秦献公,以示祝贺。献公始自称“ 伯”,表示地位的提高。
   秦献公二十二年(前363年)戊午
   秦攻魏少梁,赵出兵救魏,秦师败归。
   秦献公二十三年(前362年)己未
   秦献公派庶长国率师攻少梁(今韩城西南),大败魏军,擒魏将公孙座。
   献公死,孝公立。
   秦孝公元年(前361年)庚申
   秦公布:“有能出奇计强秦者,吾且尊官,与之分土。”魏国法家卫鞅,带着李悝的《法经》到秦,通过秦国犬臣景监 求见秦孝公。卫鞅向孝公讲了“强国之术”,深得孝公赞赏。
   赵、韩联合攻秦。
   秦都西方上空慧星现。
   秦孝公二年(前360年)辛酉
   秦孝公出兵东征魏国,西伐戎族,斩戎之王。由于取得军事胜利,周天子派人“致胙”即送A肉给秦孝公,以表示祝 贺。
   秦孝公三年(前359年)壬戌
   卫鞅建议秦孝公实行“内务耕稼,外劝战死之赏罚”的变法。秦孝公召集大臣们在朝廷上辩论。反对变法的两个代表人 物甘龙和杜挚认为:“法古无过,循礼无邪”,只能遵循旧制度。卫鞅认为:“治事不一道,便 国不必法古”。主张为了强国必须改革。孝公决定任用卫鞅实行变法。从是年起秦国不断发布变法的命令。
   秦孝公四年(前358年)癸亥
   魏派大将龙贾沿洛水修筑长城。从郑(今华县)向北,将河西、上郡(今榆林)等地区圈在长城以内。
   秦孝公五年(前357年)甲子
   孝公以卫鞅为左庶长,卒定变法之令,其先后所下的法令归结如下:编造户籍,实行计伍连坐;居民有二男不分居者,加倍征赋;奖励军功,推行二十等爵制,并严 禁私斗;鼓励耕织,生产粟帛多者免其徭役,经商及怠惰而贫者连同妻室为官做奴婢;烧毁《诗》、《书》,禁止游说等。
   卫鞅颁布新法后,为取信于民,将一根三丈长的木头,立于国都南门,有能搬走者赏五十金。以表示令行禁止的决心。
   秦孝公七年(前355年)丙寅
   秦孝公与魏惠王会于杜平(今陕西澄城东)。
   秦孝公八年(前354年)丁卯
   秦乘魏攻赵之机,出兵攻魏,大败魏师于元里(今陕西澄城东南),斩首七千,并攻取少梁(今陕西韩城南)。
   秦派公子杜(又作公孙杜)率兵伐韩,秦兵围焦城(今河南尉氏西北),不克。继攻占上积和安陵,并在此筑城。
   秦孝公十年(前352年)己巳
   孝公以卫鞅为大良造(又称大上造)。
   秦孝公十一年(前351年)庚午
   秦筑关寨于商(今丹凤西南)。
   卫鞅兵围魏固阳,固阳降秦。
   秦孝公十二年(前350年)辛未
   秦将国都由栎阳迁至咸阳,在咸阳修筑宏伟的宫殿,将诸小乡邑骤集为41个县,每县设县令。
   是年,秦宣布:“制辕田,”“开阡陌封疆”。
   魏惠王与秦孝公在彤(今陕西华县西南)相会,两国商定中止战争。
   秦孝公十三年(前349年)壬申
   秦始在县置秩史(吏),官吏领额俸禄,县令俸禄600石至1000石,县长俸禄300石至500石;令、长以下丞和尉,200石至400石。以上皆称 “长吏”,百石以下的官称“少吏”。
   秦孝公十四年(前348年)癸酉
   秦颁布法令“初为赋”,即按人口征收赋税。是中国历史上出现最早的人头税。在这以前的“赋 ”是根据土地征收,从此后,田租和口赋成为封建政府财政收入不可少的两部分。
   韩昭侯至秦会见孝公。
   秦孝公十六年(前346年)乙亥
   是年冬,桃李花开。
秦孝公十八年(前344年)丁丑
   秦下令统一度量衡,一是规定全国的度量衡必须统一进位制度,二是制造统一的标准度量衡器,发到全国。流传至今的“商鞅方升& rdquo;即是作为标准器而造的。
   秦孝公十九年(前343年)戊寅
   周天子封秦孝公为伯。
   秦修筑武城(今华县东)。
   秦孝公二十年(前342年)己卯
   各国诸侯到秦祝贺秦孝公“伯爵”之封。
   秦孝公二十二年(前340年)辛巳
   卫鞅率军攻魏,用计谋俘获魏公子印,魏国被迫将黄河西部(陕西境内)一部分土地割让给秦国讲和。
   秦封卫鞅为列侯,号商君,享有于、商等十五邑(于、商等县在今陕西省商县至河南省内乡一带)作为封邑。
   秦孝公二十四年(前338年)癸未
   孝公死,太子驷继位,史称秦惠文王。
   商鞅变法,“宗室贵戚多怨”。及孝公卒,太子驷立,公子虔诬告商鞅谋反,秦惠文王乃下令捕之,商鞅乃逃至魏,魏 不接纳,又返回秦,发邑兵攻打郑(今华县西南),为秦兵所败俘,被车裂以殉,家族尽灭。
   秦发大荔戎攻魏,围郃阳(今合阳)。
   秦惠文王二年(前336年)乙酉
   秦“初行钱”(即初铸铜钱行于市)。
   秦发兵攻韩,占取宜阳(今河南宜阳西)。
   秦惠文王三年(前335年)丙戌
   惠文王行冠礼。
   秦惠文王四年(前334年)丁亥
   周天子派卿大夫到秦,给惠文王送祭祀肉。
   秦惠文王五年(前333年)戊子
   惠文王以魏阴晋(今华县东)人公孙衍为大良造。
   秦惠文六年(前332年)己丑
   魏将阴晋(今陕西华县东)献给秦,并改阴晋为宁秦,以表示与秦和好。
   秦惠文王八年(前330年)辛卯
   秦派大良造公孙衍率军攻魏,在雕阳(今陕西富县北)与魏军展开激战。秦军大败魏军,斩首四万五千,俘虏魏将龙贾。魏被迫把除少梁以外的部分河西之地(自今 华县大荔附近)割给秦国。
   秦惠文王九年(前329年)壬辰
   魏国人张仪(战国时著名的纵横家)到秦,惠文王待之为客卿,共商讨伐诸侯大计。
   秦惠文王十年(前328年)癸巳
   秦惠文王派公子华和张仪攻魏,得胜。张仪趁机劝说魏王与秦求和。魏惠王将上郡(治所在今榆林东南)的全部十五个县连同河西的少梁(今韩城南)献给秦国。至 此黄河以西的地区全部归秦所有。秦始设上郡。
   秦惠文王以张仪为相。
   秦惠文王十一年(前327年)甲午
   秦伐义渠戎,义渠戎向秦称臣。
   秦改少梁为夏阳。
   秦惠文王十二年(前326年)乙未
   惠文王始仿中原习俗,猎禽兽以岁祭祖。
   秦惠文王十三年(前325年)丙申
   继齐、魏称王之后,惠文王自称为王。
   秦惠文王后元年(前324年)丁酉
   张仪始在上郡修筑长城。
   秦派张仪率兵伐魏。
   秦惠文王后三年(前322年)己亥
   韩、魏太子朝见秦惠文王。
   秦欲瓦解东方各诸侯国的联盟,表面免去张仪相职,密使去魏说服魏王事秦。张至魏,魏王不听其说,秦王乃发兵伐魏,取曲沃(今山西闻喜东北)、平周(今山西 介休西)。秦王厚待张仪。
   秦惠文王后五年(前320年)辛丑
   齐、秦联姻,齐湣王派人到秦迎夫人。
   秦惠文王后六年(前319年)壬寅
   张仪复返秦。
   秦发兵攻韩,占取鄢城(今河南鄢城南)。
   秦惠文王后七年(前318年)癸卯
   秦军迎战公孙衍所率之魏、赵、韩、燕、楚五国之师于函谷关,五国之师皆败走。
   义渠戎攻秦。
   秦以乐池为相。
   秦惠文王后八年(前317年)甲辰
   秦败韩、赵、魏三国师于修鱼(今河南原武西南),斩首八万。
   张仪复劝魏王与秦和好,魏王背弃与关东诸侯之盟同秦和好。张仪复返秦被命为相。
   秦惠文王后九年(前316年)乙巳
   秦灭巴蜀,移秦人万家至巴蜀之地。
   秦攻赵,攻取中都(山西平遥西南)、西阳(山西中阳)、安邑(山西夏县西北)等地。
   秦惠文王后+年(前315年)丙午
   秦攻韩,取石章。
   秦伐赵,败赵将英。
   秦惠文王后十一年(前314年)丁未
   秦攻义渠戎,取其25城。
   秦王封蜀王之子公子通为蜀侯以治蜀。
   秦使樗(chuA出)里疾攻魏,取曲沃。
   秦国出兵大败韩军。韩国被迫送太子仓入秦为质,向秦求和。
   秦惠文王后十二年(前313年)戊申
   秦惠文王与魏惠王在临晋(今陕西大荔东)相会,秦王迫使魏惠王按秦的意愿立公子政为魏国太子。
   秦派庶长樗里疾率兵攻赵,俘赵将赵庄,取蔺(今山西离石西)。
   齐、楚攻占秦之曲沃。
   秦王欲伐齐,派张仪到楚诱劝楚王背齐事秦。
   秦惠文王后十三年(前312年)己酉
   秦王用张仪计,离间了齐、楚联盟,继而违背了割地给楚的诺言。楚王大怒,率兵攻秦,被秦军击败。楚军为了报复,又一次进攻,深入到秦的蓝田(今蓝田)亦 败。秦国庶长章率兵斩楚兵八万,攻占楚国汉中,占地六百里,设置汉中郡(治所在今汉中)。
   秦、魏联军攻齐,至濮水。
   秦惠文王后十四年(前311年)庚戌
   蜀相陈庄杀蜀侯,与丹、犁二国首领称臣于秦。
   秦攻楚,取召陵(今河南郾城东)。
   秦封张仪六邑,号武信君。张仪游说六国事秦。
   秦惠文王死,子武王立。
   秦武王元年(前310年)辛亥
   秦武王派庶长甘茂、张仪、司马错率兵伐蜀及丹、犁,杀蜀相陈庄,定蜀乱。
   秦伐义渠戎。
   武王与魏惠王在临晋(今大荔东)相会,巩固秦、魏联盟。
   秦武王二年(前309年)壬子
   秦初置丞相,以樗里疾和甘茂为左、右丞相。
   武王命甘茂等更修田律、修改封疆、疏通河道、筑堤修桥。
   秦武王三年(前308年)癸丑
   秋,秦武王使甘茂、庶长封率兵攻韩宜阳(今河南宜阳话)。
   秦武王会韩王于临晋。
   秦武王封子辉为蜀侯。
   秦武王四年(前307年)甲寅
   秦王以甘茂率师攻韩宜阳,五月不克,武王复增兵甘茂,斩首六万,渡河占武遂(今山西垣曲东南)并在此筑城以守。韩襄王派公仲侈到秦求和。
   武王举大鼎,力不支,折断胫骨而亡。昭襄王立。
   秦昭襄王二年(前305年)丙辰
   武王死,无子,诸弟争继位。大臣及惠文后(武王母)、武王后拥立公子壮(即武王弟)即位,称“季君”,起兵反 叛,内乱三年。魏冉发兵平叛,将参予或同情叛乱的诸公子皆杀,驱逐武王后出国,掌握秦国军政权力。
   秦与楚联姻,楚怀王迎秦女为夫人。
   秦昭襄王四年(前303年)戊午
   秦都慧星现。
   齐、韩、魏三国联兵攻楚,楚派太子横入秦做人质,秦出兵救楚,三国退兵。
   秦昭襄王五年(前302年)己未
   昭襄王与魏王、韩太子会于临晋。
   楚太子横自秦逃回本国。
   秦昭襄王六年(前301年)庚申
   秦平蜀乱。
   秦昭襄王七年(前300年)辛酉
   秦复起相位,以魏冉为相。
   秦昭襄王八年(前299年)壬戌
   秦昭襄王请齐国的孟尝君(田文)入秦,任命他为丞相。但不到一年,在秦国大臣的劝说下罢免了孟尝君,并将其囚禁。孟尝君在其宾客的帮助下逃离秦国,回齐国 继续任相。
   秦昭襄王致书楚怀王,约他入秦商议结盟事宜。楚怀王不顾大臣的劝阻,如约到达武关(今陕西丹凤县东南),被劫持到成阳。昭襄王提出要楚国割让巫、黔中两地 给秦,楚怀王要求先盟誓再割地,但秦王不允许,将楚王扣留。
   秦昭襄王十年(前297年)甲子
   楚怀王逃走,复为秦追回。
   秦昭襄王十一年(前296年)乙丑
   齐、韩、魏联兵攻秦,破函谷关,危及咸阳,秦乃请和,归还韩武遂、魏封陵,三国退兵。
   秦都慧星现。
   楚怀王死于秦,秦归其丧于楚。
   秦昭襄王十二年(前295年)丙寅
   秦复以魏冉为相。
   秦伐魏,取襄城(今河南襄城)。
   秦昭襄王十四年(前293年)戊辰
   韩将公孙喜联魏军攻秦,秦以自起为将击之,大败韩、魏军于伊阙(今河南洛阳龙门),斩首二十四万,俘公孙喜,攻占五城。
   秦升白起为国尉(昭襄王时,大良造下设国尉)。
   秦昭襄王十五年(前292年)己巳
   魏冉称病免相,秦以客卿寿烛为相。
   秦升白起为大良造(一称大上造)。
   楚王迎娶秦女,秦楚复和。
   秦昭襄王十六年(前291年)庚午
   秦左更司马错攻魏,于轵地(今河南济源东南)与白起会合,再占垣城(魏地,在今山西垣曲境)。
   左更司马错率兵攻韩,取韩地邓(今河南孟县西)。
   秦封诸公子为侯。
   以魏冉复为相,封子穰,号穰侯。
   秦昭襄王十七年(前290年)辛未
   魏冉伐魏,魏以河东地四百里献秦。
   城阳君(姬姓小国)和东周君至秦朝见秦昭襄王。
   秦昭襄王十九年(前288年)癸酉
   秦昭襄王自称西帝,遣魏冉约齐王称东帝。后齐王去帝号,秦昭襄王复称王。
   秦昭襄王二十年(前287年)甲戌
   秦攻魏,取垣曲、新垣。
   昭襄王巡视汉中、上郡。
   秦昭襄王二十四年(前283年)戊寅
   秦王得知赵惠文王有和氏璧,佯称愿以秦十五城易璧。赵王遣蔺相如持璧入秦,相如智勇双全,与秦王周旋,终于完璧归赵。
   秦昭襄王二十七年(前280年)辛巳
   秦地震,坏城。
   秦昭襄王二十八年(前279年)壬午
   秦王与赵王盟,会于渑池(今河南渑池)。
   秦昭襄王二十九年(前278年)癸未
   秦派白起率兵攻取楚都郢(今湖北江陵)。
   秦王会楚王于襄陵(今河南睢县)
   秦昭襄王三十年(前277年)甲申
   秦初置黔中郡。
   秦昭襄王三十二年(前275年)丙戌
   秦以魏冉率兵攻魏,围大梁(今河南开封)。
   秦昭襄王三十四年(前273年)戊子
   魏冉与白起率兵攻打赵、魏,获胜。韩、魏被迫与秦讲和。
   秦昭襄王拟以白起率秦国军队与韩、魏军队共同伐楚。楚国使者春申君黄歇抵秦国,劝说秦昭襄王放弃攻楚计划,并与楚国结好。
   秦昭襄王三十五年(前272年)己丑
   楚国派太子完入秦为质,楚使春申君黄歇侍太子于秦。
   秦宣太后在甘泉宫诱杀义渠王并灭义渠戎。
   秦昭襄王三十七年(前270年)辛卯
   范睢通过秦诣者王稽进见秦昭襄王。向秦王指出秦宣太后及魏冉专权的危险性,分析魏冉执政下军事斗争中战略方面的错误,并向秦王进“远 交近攻”的政策,建议先从韩、魏开始,逐步兼并各诸侯国。秦昭襄王接受范睢的建议,并拜范为客卿。
   秦昭襄王三十八年(前269年)壬辰
   上郡(今榆林地区)灾荒,虫食禾牲,草木枯,人相食。
   秦昭襄王四十一年(前266年)乙未
   范睢得到秦昭襄王的信任,被任命为相。秦王免去魏冉的相位,让其回到自己的封邑。另外,几个专权的贵族高陵君、泾阳君、华阳君等也被赶出国都,各回封邑。 从此结束了魏冉家族在秦国的统治,加强了中央集权。
   秦昭襄王四十二年(前265年)丙申
   秦宣太后死,葬芷阳(今临潼西)。
   秦昭襄王立子安国君为太子。秦大举伐韩。
   秦昭襄王四十六年(前261年)庚子
   昭襄王巡视南郑(今汉中)。
   秦昭襄王五十年(前257年)甲辰
   秦昭襄王听信范睢的谗言,将武安君白起驱逐出咸阳,并令其自杀。秦国人为纪念这位战功显赫的将领,在各乡邑立祠祭祀。
   秦在临晋黄河上架浮桥,即蒲津桥。
   秦昭襄王五十一年(前256年)乙巳
   西周君率领诸侯军队攻秦,秦昭襄王大怒,派将军修攻西周,西周武公惊恐不安,跑到秦国向秦王谢罪,并献三十六邑,人口三万。秦王受其献,放西周君回国。
   秦昭襄王五十二年(前255年)丙午
   秦王获周之九鼎。
   范睢被免去相职。同年死去。
   秦昭襄王五十三年(前254年)丁未
   各诸侯国派使者朝拜秦王,魏使者迟到,秦王命军队伐魏。
   秦昭襄王五十四年(前253年)戌申
   昭襄王到雍城祭祖。
   秦昭襄王五十六年(251年)庚戌
   秦昭襄王死,太子安国君立为秦孝文王,华阳夫人为王后,通过大商人吕不韦的游说,曾在赵国为质的子楚被立为太子,赵国送子楚夫人及其子政回秦。
   秦孝文王元年(前250年)辛亥
   孝文王死,太子子楚立为秦庄襄王。
   秦庄襄王元年(前249年)壬子
   庄襄王以吕不韦为相,封吕为文信侯,享食邑十万户。
   秦灭东周。
   秦庄襄王三年(前247年)甲寅
   四月日蚀。
   庄襄王死,子政立。
   秦王政尊吕不韦为相国,并尊其为“仲父”。
   楚人李斯投秦。
   秦王政元年(前246年)乙卯
   韩王派水工郑国到秦帮助修渠,其目的是消耗秦的实力使其无力东伐。郑国率领关中人民修建一条长300余里的水渠,引泾水向东注入洛水,该渠从现在陕西泾阳 县境内起经今三原、富:乎、蒲城等县,渠修成后使关中地区变为沃野,人们把该渠命名为“郑国渠”。
   秦王政二年(前245年)丙辰
   是年某日,关中流星,彻夜不断。
   秦王政四年(前243年)戊午
   赵悼襄王派相李牧到秦订立盟约。
   秦质子从赵回秦,赵太子离秦回赵。
   十月蝗灾。
   秦王许百姓纳粟千石者可换取一级爵位。
   燕太子丹入秦为质。
   秦王政五年(前242年)己未
   是年冬,关中雷震。
   秦王政六年(前241年)庚申
   赵、楚、魏等国军队联合攻秦,秦出兵击退诸侯联军。
   秦王政七年(前240年)辛西
   秦都东、北、西方慧星现。
   秦王政八年(前239年)壬戌
   秦太后宠幸缪A,封其为长信侯,事无大小都由缪A决定。
   吕不韦将《吕氏春秋》公布于咸阳城门,宣布“有能增损一字者予千金”。《吕氏春秋》内容庞杂。其中有《上农》, 是我国现存最古老的农书,“磁石召铁,或引之也”,是世界上关于磁石吸铁的最早记载之一。
   是年黄河泛滥,河鱼上堤岸。
   秦王政九年(前238年)癸亥
   秦王政年满22岁,在雍蕲年宫举行加冕礼,开始亲政。缪毒趁机“矫王御玺及太后玺”发兵作乱。秦王政派相国吕不 韦率兵镇压,取得成功,将缪毒及参与叛乱的20余人车裂示众。夷缪A家三族。
   慧星两次现。
   四月,春寒,雨雪交加,有死者。
   秦王政十年(前237年)甲子
   相国吕不韦因与缪A事件有牵连,被秦王政罢免相位。
   秦王政疑心客卿有害于秦国,开始在国内“大索”,并下逐客令。李斯亦在被逐之中。李斯作著名的《谏逐客书》,历 数秦国用外人而使国富兵强的事实,劝说秦王重用客卿,以成霸业。秦王政见此文后,改变了主张,撤消逐客令,恢复李斯官位,并加以重用。
   军事家尉缭来秦,秦王政对其恭敬倍至,让他享用与自己一样的衣服饮食,命其为掌管全国军队的国尉。尉缭留下《尉缭子》一书,是一本有价值的军事著作。
   秦王政十二年(前235年)丙寅
   吕不韦自杀身死。
   秦地旱,六到八月无雨。
   秦王政十三年(前234年)丁卯
   正月慧星现于秦都东方天空。
   秦王赢政见到韩非所著的《孤愤》、《五蠢》两文后,赞赏不已。当得知韩非在韩国时,秦王派兵攻打韩国,韩王惧,遂将韩非遣往秦国,秦乃罢兵。
   秦王政十四年(前233年)戊辰
   韩非劝秦王先伐赵而缓伐韩,但却遭李斯与姚贾的陷害,被秦王关于狱中,自杀身亡。
   秦王政十五年(前232年)己巳
   燕太子丹逃秦回燕。
   秦王政十六年(前231年)庚午
   秦初令国内男子从本年起,必须向官府申报年龄。
   秦王政十七年(前230年)辛未
   秦王政派内史滕政攻韩,俘韩王安,在其地置颖川郡,韩亡。
   秦王政十九年(前228年)癸酉
   秦王派王翦、羌A攻赵,虏赵王迁。秦王至邯郸巡视,经上郡(今榆林)回咸阳。
   秦设邯郸郡。
   秦王政二十年(前227年)甲戌
   燕太子丹派荆柯至咸阳,献地图给秦王,图中夹带It,首,乘机刺秦王,未遂被杀。
   秦王政派王翦、辛胜率兵攻燕,破之。
   秦王政二十一年(前226年)乙亥
   关中大雪,深二尺五寸。
   秦王政二十二年(前225年)丙子
   秦以王贲率兵攻魏,围大梁,引黄河水灌之,大梁破,魏王假被虏。秦尽其地,魏亡。
   秦以李信率兵攻楚,败归。
   秦王政二十三年(前224年)丁丑
   秦以王翦率兵再攻楚,大破楚师。
   秦王政二十四年(前223年)戊寅
   是年,秦王翦、蒙武兵入楚寿春,虏楚王负刍,楚亡。秦在该地设楚郡、九江郡、长沙郡。
   秦王政二十五年(前222年)己卯
   是年秦灭燕、赵等国。
   秦在燕地设置上谷、辽东郡;赵地设代郡。同时,秦王翦降服越君,在该地置会稽郡。
   秦王政令百姓饮酒庆贺统一天下之功,秦国上下一片欢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