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长笔记:平台和舞台 -纪念吴起


出处:东周列国志 | 春秋战国之窗 原创
日期:2017-12-02
作者:Blueski

吴起贪将,杀妻自信,散金求官,母死不归,然在魏,秦人不敢东向,在楚则三晋不敢南谋
- 三国 曹操      
     
居鲁则鲁胜,在魏则魏兴,相楚则楚强。文韬不逊商君,武略齐名孙武。凤凰一出,百鸟不鸣
- 后人赞吴起      


吴起绝非凡人。吴起(前440年-前381年),战国初期军事家、政治家、改革家,兵家代表人物,卫国左氏(今山东定陶)人,通晓兵家、法家、儒家 三家思想,在 内政、军事上都有极高的成就。他历仕鲁、魏、楚三国,在鲁国时曾击退齐国的入侵;在魏国时屡破强 秦,尽得秦国河西之地,助魏文侯成就霸业,军事才能非凡,且爱兵如子,身先士卒,名震天下,并著有《吴子兵法》,与孙武并称“孙吴 ”,后人还尊其为兵家亚圣。在楚国,他 展现其政治才能,大力实施改革,史称“吴起变法”,因强势变革得罪了许多贵族,在楚悼王死后吴起立即被仇人凶残 杀死。

吴起的一生,真是惊世骇俗的一生。从生到死,吴起一直在寻求自己事业的平台,并将平台变成自己辉煌人生的表演舞台。让我们一起回顾下吴起的平台吧。虽然后 世对历史中的吴起有很多争议,这里无意过多揣测、考证和辨析,而直接引用了史书记载。

平台之一:卫国 (千金散尽,母死不归,学从名师,发奋图强)

    按《史记·孙子吴起列传》中记叙:“起之为人,猜忍人也。其少时,家累千金,游仕不遂,遂破其家。乡党笑之, 吴起杀其谤己者三十余人,而东出卫郭门。与其母诀,啮臂而盟曰:‘起不为卿相,不复入卫。’遂事曾子。居顷之, 其母死,起终不归。曾子薄之,而与起绝。起乃之鲁,学兵法以事鲁君。”
    卫国是吴起的故乡。吴起生于富足之家,从小锦衣玉食,但他的志向不在经商和钱财,而是在乱世时代一展雄图。于是吴起花了很多钱试图买 得一官半职,却因此败光了家底。一贫如洗、垂头丧气的吴起回到家乡,不免被很多人嘲笑。吴起一怒杀了30多个嘲笑他的人,逃难之前他面对老母亲发誓: “母亲,吴起如果当不上卿相,就永远不回卫国!”
然后吴起去拜了儒家曾申为师,曾申是曾子(曽参)的儿子,曾子正是八目(格物、致知、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提倡者,此后吴起的生涯, 也一直在 寻求和实践着治国济世平天下的理想。适逢母亲病逝,吴起不回。曾申对于吴起不遵守孝道极为反感,和吴起断绝了师生关系。
卫国乃是周朝姬姓大国,可惜卫君不是明君,卫国当权者都是世袭贵 族,等 级分明。平民吴起倾其所有,却非但没有获得第一桶金,反而落下了恶名。吴起在卫国并未建立自己的事业平台,但他转而师从名家,为平台的建立做充分准备。

其实很想为他鸣不平。你杀了很多人,即使母亲病逝,还能回得去吗?吴起太看重自己的 誓言, 未及卿相就不回去;如果回去的话恐怕也只能被很多人再次嘲笑罢了。其实这也是对母亲的尊重,他要以儿子的事业成功和守信来表达对母亲的追悼。

平台之二:鲁国 (杀妻求将,初试牛刀,一战成名)
    又据司马迁《史记·卷六十五》记载,“吴起者,卫人也,好用兵。尝学于曾子。事鲁君。齐人攻鲁,鲁欲将吴起, 吴起娶齐女为妻,而鲁疑 之。吴起于是欲就名,遂杀其妻,以明不与齐也。鲁卒以为将。将而攻齐,大破之。”

    随后吴起到鲁国,在季孙氏门下学习兵法。适逢齐国的军队攻打鲁国,鲁君想任用吴起为将军,而吴起娶的妻子却是齐国人,因而鲁君怀疑他。当时,吴起一心想成 名,就杀了自己的妻子,用来表明他不 亲附齐 国。鲁君终于任命他做了将军,率领军队抵御齐国,当时鲁国年久不战,明显的鲁弱齐强,吴起一边整顿军纪,一边款待齐使张丑,示之以老弱病残的军士,进而麻 痹了齐军统帅,随后在破袭战中一举击垮了齐军。
但是此后,鲁人或恶吴起曰:“起杀妻以求将。夫鲁小国,而有战胜之名,则诸侯图鲁矣。且鲁卫兄弟之国也(两国国君是亲兄弟),而君用 起,则是弃卫。鲁君疑之,谢吴起(辞退)。”正所谓,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受到主公的猜疑,吴起只有逃亡了。
    吴起为了自己的自尊,杀了同乡三十多人。为了不为官则不回家的誓言,母亲过世也不回家,又为了实践战争的指挥,成为一名将军,竟然果断地杀了自己的妻子。 这实在是让人唏嘘不已。
    吴起在鲁国,终于搭建了自己的平台。初试牛刀,一战成名。但是鲁国是孔子布道传教之地,礼仪重教之邦,自上而下,所有人的儒家思想都已根深蒂固,伦理观念 和吴 起之所为是格格不入的,再者鲁国是小国,朝野之上很难容纳吴起这样的大神,所以这实在不是吴起的理想舞台啊。

平台之三:魏国 (屡破强秦,镇守西河,大魏武卒,名震天下)

明主魏文侯
    吴起初到魏国的时候,也被大臣李悝评价说:“吴起贪虚名而好色。” 自公元前419年,魏国西渡黄河在少梁(今陕西韩城西南)筑城,建造进攻秦国的军事据点。但遭到秦军反击和围攻。此后魏相翟璜向魏文侯推荐卫人吴起,魏文 侯遂任命吴起为魏军攻击秦国的主将,很快吴起打破僵局,直逼秦国腹地渭河平原。吴起在魏国的舞台上闪亮登场。
公元前300多年那个年代一定是个特殊年代。魏国的魏文侯大兴,他成为战国最早推行变法图强的君主,魏文侯使用大臣不看出身,只看能力。用李悝、翟璜为 相,改革弊政;用乐羊、吴起等为将,攻掠中山国、秦国和楚国,开拓大片疆土,使魏国一跃为中原的霸主。还善用西门豹、子夏、田子坊、短杆木、魏成等人。吴 起来到魏国,是找到了最好的事业发展的平台和表演的舞台,虽然这个大舞台上人才拥挤。吴起重新建立了自己的平台。他站在魏国的舞台上,精彩纷呈--

河西走廊
    公元前409年,吴起作为魏军主将,攻克秦国河西地区(今山西、陕西两省间黄河南段以西地区)。期间吴起率领魏武卒攻下函谷关,大大小小历经六十四战,夺 取了秦国黄河西岸的五百多里土地,将秦国压缩到了华山以西的狭长地带。在与秦军作战期间,吴起从不自视比普通士卒高人一等,睡觉时不铺席子,行军时不骑马 坐车,亲自背干粮,和士卒共担劳苦。士卒中有人生疮,吴起就用嘴为他吸脓。魏国全部占有原本属于秦国的河西地区,并在此设立西河郡,吴起并担任首任郡守。 西河为魏国提供了战略上的回旋余地,同时还为魏国提供了兵员和粮食。

车辕立信
    《韩非子-内储说上》记载说 “ 吴起为魏武侯西河之守,秦有小亭临境,吴起欲攻之。不去,则甚害田者;去之,则不足以徵甲兵。於是乃倚一车辕於北门之外而令之曰:“ 有能徙此南门之外者赐之上田上宅。”人莫之徙也,及有徙之者,还,赐之如令。俄又置一石赤菽东门之外而令之曰:& ldquo;有能徙此於西门之外者赐之如初。”人争徙之。乃下令曰:“明日且攻亭有能先登者仕之国大夫赐之上田 宅。”人争趋之,於是攻亭。一朝而拔之。” 多年以后,商鞅在秦国以徙木立信,也是模仿了吴起所为。

阴晋之战
    根据“吴子·励士”里的记载,周安王十三年(公元前389年)的阴晋之战,吴起以五万魏 军,击败了十倍于已的秦军。创造了五万人“兼(加)车百乘,骑三千匹,而破秦五十万众的中国战争史上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吴起不仅善 于用兵,而且廉洁而公平,能得到士卒的拥护。愿意和最下层的士卒同衣同食。

魏武卒
    吴起任河西守将进行军事改革,训练了令天下谈之色变的魏武卒。吴起认为,兵不在多而在“治”,他用新标准考选士兵,组建一支精锐部队,名叫武卒。据《荀子议兵篇》记载:“魏之武卒以度取之,衣三属之甲,操十二石 之弩,负矢五十,置戈其上,冠胄带剑,赢三日之粮,日中而趋百里。中试则复其户,利其田魏武卒宅。”也就是说,士兵身上必须能披上三 重甲,手执长戟,腰悬铁利剑,后负犀面大橹,50弩矢和强弩,携三天军粮,半天内能连续急行军一百里的士兵, 才可以成为武卒。故而,魏武卒都是强悍的精兵,以重装步兵为主,战斗力是当时世界上步兵最为精锐和彪悍的军队。公元前405年,吴起率魏武卒协韩赵 在龙泽大败齐军,杀死齐军三万,次年,攻入齐长城,齐庭震恐。
    可悲的是,吴起离开魏国后,庞涓率魏武卒被齐国孙武击败于桂陵,继而在马陵之战中魏武卒遭齐军伏击, 主将庞涓战死,魏武卒元气大伤。前293年,秦白起在伊阙之战中大败魏韩联军,斩首24万,魏武卒损失殆尽,从此消失于历史舞台。
周《诗》有之曰“赳赳武夫,公侯干城”,吴起是也。---魏国公子成      
有提七万之众,而天下莫敢当者,谁?曰:“吴起也。“ ---战国兵家尉 缭子

在德不在险
    资治通鉴里有一篇文章,讲的是吴起和武侯游黄河,武侯赞叹黄河天险,而吴起说在德不在险,如果君主品德修养不好,即便有再多的天险国家也无法长久。

西河学派
    在吴起治内,孔子弟子子夏来到西河讲学,传播儒家经典、文化和学术思想而形成战国时期最大的学派-西河学派,其中有不少人成为魏国的治世良臣,该学派为弘 扬和发展儒家思想,以及前期法家思想的成长起了很大作用。其中包括了子夏的弟子齐人公羊高、鲁人谷梁赤、魏人段干木和子贡的弟子田子方。

逃离魏国
    魏文侯死后,魏武侯即位。田璜死后,公叔痤为相,吴起均没有机会为相。公叔痤嫉妒吴起,于是就挑拨他和武侯的关系,吴起逃亡楚国。如司马迁的《史记》记载 说 “武侯疑之而弗信也。吴起惧得罪,遂去,即之楚。”
    魏武王念及吴起对魏国的贡献,默许了吴起的出走,并善待了吴起留在魏国的家人。当吴起黯然离开魏国时,另一个卫人商鞅,正策马赶来来投奔吴起。吴起的一生 没有朋友,可叹历史的无情,使他刚刚好错过了商鞅。


平台之 四 楚国 (吴起变法,严明法令,整治贵族,建郡县制)

    在楚国的吴起,已过知天命之年,想想自己的一生,漂泊异地、宦海沉浮、家人遭累,吴起应该有一个归宿了。而展望一下战国大局,吴起也没有更多选择了。正如 有首歌中所唱:“独自踏上这舞台,听到掌声响起来,你的心中有无限---感概。。。”当然,也许没有很多掌声,大多将是 怨愤之声。

吴起清晰地看到,楚国之所以国力疲弱,主要是因为封君太多,大 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为封君控制,分散了国君的力量。在与外国的竞争中,楚王能有效调动的只是自己的这一部分力量,封君们为了保存实力,对国君的调遣多为 敷衍。封君们都很富有,个别的封君甚至比国君还富有,平民中许多有才能的人便投奔这些有实力的封君,结果造成这些大的封君的实力更加强大,国君更不易控制 了。

司马迁的《史记》记载说 “楚悼王素闻起贤,至则相楚”。幸好吴起在楚国受到了楚悼王的重用,得到了平生最高的平台--令尹,相当于相 国,而且,此时的吴起,集合了平生所学、魏国的政治经验和改革借鉴、生生死死的战争磨练,已经经验充足、水到渠成,加上果断决绝、雷厉风行的暴力强制手 段,楚国的变法犹如疾风骤雨、波澜壮阔。楚国地大物博,提升空间极大,于是很快就在吴起的革新整治下,国力大增。

    吴起变法首先从军队系统开始。吴起把当时最先进、最成功的魏武卒建设经验用于改造楚军,楚军的战斗力顿时大增,同时楚悼王对楚军的控制更直接有力 了。
    接着,吴起改造了楚国的官僚系统和制度。吴起采用以能为官、非官不贵的原则,进而制定了一套拣选官吏的能力标准,楚国所有官员都必须按照这个标准分级考 核,大批官员被淘汰,官僚队伍得到精简,有能力的平民官员得到提拔。吴起规定,只有官员才能按照级别享有优厚的待遇。结果,大批贵族由于无官职和被剥夺、 降低官职而被迫交出财产。这批贵族人数众多,冤声很大,后被楚悼王派送到楚国偏远地区开发边疆了。
    吴起还拿出一些不重要的官职,允许百姓向国家捐献财物而获官,国家为此获得了很多的财物。当然也对这批官员进行了严格管理。
    吴起最大的变法是实行郡 县制, 打破封君们对楚国土地的分割,统一对楚国的土地进行规划,派官员代表国君分级管理,楚国的金字塔官僚结构得以建立。
    吴起的变法思路、步骤和手段都是成熟的。先有军队的支持,严格贯彻执行变法,剥夺封君土地和财产,收归国有,是切中楚国的要害。通过官僚系统整顿,有能力 的 官员得 到重用,行政效率大大提高。国库得以充实。开发偏远地区,也为楚国贡献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 对楚国的人、财、物进行重组后,楚国国君威信和国家实力大大提高,中央集权得以建立,楚国的国家竞争力大增。
    司马迁的《史记 蔡泽列传》为证: “吴起为楚悼王立法,卑减大臣之威重,罢无能,废无用,损不急之官,塞私门之请,一楚国之俗,禁游客之民,精耕战之士,南收杨越,北 并陈、蔡,破横散从,使驰说之士无所开其口,禁朋党以励百姓,定楚国之政,兵震天下,威服诸侯。功已成矣,而卒枝解。”
    在对外战争中,楚国取得了一系列的军事胜利,楚国大而无力的形象被扭转,一个强大的新楚国横空出世。吴起率领楚军南收扬越 (今洞庭湖及其周围地区),在南方占领了很多土地。在与秦国对於地(今陕西商洛地区)的争夺中,吴起打败了秦国,将秦国压在了秦岭以北。
前381年,楚悼王去世,楚国贵族趁机发动兵变将伏先王身上痛哭的吴起乱箭射死并碎尸。新王上台后,下令凡是用箭射到先王尸体的夷灭三族,剥夺封地, 守旧派势力因此大衰。对法家先驱刻薄的司马迁也叹息:”吴起说武侯以形势不如德,然行之于楚,以刻暴少恩亡其躯。悲夫!& amp; ldquo;


抚今追昔

其实吴起变法也让我联想到一位当代伟人 -

20年前的1998年,年近7旬的朱镕基出任共和国总理,在3月19日第一次记者招待会上,朱镕基发表履新感言:“不管前面是地雷阵 还是万丈深 渊,我都将一往无前,义无反顾,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台下掌声经久不息,仿佛至今还在我们的耳边回响着。。。。。。

吴起可以不考虑自身安危,得罪无数贵族,披荆斩棘,向死而生,以个体的最大努力来推动时代和历史的进步。他一定是不惜牺牲自己生命的,那么我们 也就原谅了他的母死不归和杀妻求将吧。


我们的平台
    其实也说不定,我们中有很多人也都在为获得自己可以有所发挥的平台而向往、而担忧、而努力。

究竟你是否看清了你自己的理想平台是什么?

你需要怎样的努力才能实现你的平台?

有没有贤明的领导的充分信任和全力支持?

你有没有能力和决心为获得平台而付出自己?

最后,站在属于自己的平台上,你将如何起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