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孔子思想对伏尔泰的影响


出处:《沧州师范专科学校学报》,第34—35页
日期:1999年第3期
作者:孔令平,沧州师专政教系系主任,哲学教授
转载:天涯海

   摘要:孔子是中国文化的代表。孔子思想对东亚西欧近代以来的著名思想家有重要影响。法国启蒙思想家伏尔泰对孔子及其思想极为崇拜。孔子的天命观朴素唯物主 义无神论倾向影响伏尔泰,是他自然神论形成的重要思想来源。孔子的“仁学”思想是伏尔泰社会历史观形成的重要思 想来源。

    孔子(公元前551年—前479年)名丘,字仲尼,是中国历史上影响最为深远的思想家,是中国文化的代表。孔子的思想对东亚和西欧的 许多国家及美国的近代以来的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政治家和革命家都有重要的影响。

    伏尔泰(1794—1778年)是法国18世纪启蒙思想家的领袖。他因为反对封建专制教会,先后两次被捕入狱,数次被迫流亡国外。他 有很多重要的理论著作和文艺作品流传后世。他的思想理论代表新兴的资产阶级和人民群众反对封建制度的革命要求,是法国伟大的资产阶级革命的思想理论准备的 早期代表。恩格斯高度评价法国启蒙思想家,称赞他们:“在为法国行将到来的革命启发过人们头脑的那些伟大人物,本身都是非常革命的。 ”①

    伏尔泰对孔子及其思想极为崇拜。他认真地研究当时传到欧洲的孔子的论著和儒学经典著作,正确理解和概括了其中宝贵的精华并吸收到自己的思想理论中来。他把 孔子的画像挂在自己的礼拜堂中以示敬仰,并且赋诗一首:“子所言者唯理性,天下不惑心则明。实乃贤者非先知,国人世人俱笃信。 ”②他指出,中国两千多年以来,由于孔子思想的巨大威力,保证了中国传统文化不断发扬光大,没有被异族文化征服。万里,长城没有阻止 外族入侵,但入主中原的异族不仅没有征服以孔子为代表的传统文化,反尔自己被这种文化同化,这是世界仅见的历史现象。

    伏尔泰吸收了孔子思想中的哪些重要观点呢?

    第一,伏尔泰敬重孔子思想,首要的是敬重孔子带有朴素无神论倾向的天命观,这在很大程度上帮助他继承和发展了17世纪英国的唯物主义和自然神论。

    伏尔泰和孔子虽然相隔两千三百年,又分处东西两半球的法国和中国,但他们所处的社会文化背景却都是神学天命论极为流行的时代。他们又都相似地虽然表面上没 有与神学彻底决裂,而在实质上却举起了反对神学的朴素唯物主义无神论的旗帜,对后世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孔子一生很少谈论天、天道、天命。整部《论语》涉及天、天命的只有二十二处。在这些论述中,只有很少的话把天理解为主宰世界的神,如& ldquo;获罪于天,无所祷也”“天生德于予”等,而更多的论述则把天理解为自然规律, 如“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等。他虽然没有彻底否认鬼神的存在,但讲到祭鬼神,只是假设性说: “祭神如神在”。他让人们“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对于学生请教 他如何祭奉鬼,他则不耐烦地说:“不能事人焉能事鬼?”③

    孔子这种天命观显然极大地启发了伏尔泰,使他坚定了反对神学宗教的勇气。伏尔泰面对当时法国独占统治地位的神学,勇敢地继承和发展了17世纪英国的唯物主 义和自然神论。他承认客观世界的实际存在,否定上帝创世说,但他又说上帝的存在是可能的,上帝只是在世界万物没有运动之前提供了牛顿力学所说的& amp; amp; amp; ldquo;第一推动力”。客观物质世界一旦运动起来,主宰世界万物的则是自然规律或法则,匕帝就无事干了。显然,伏尔泰既吸收了牛 顿力学的成果,也接受了牛顿学说的局限性,尽管如此,正如马克思、恩格斯指出的,这种表面上承认上帝的自然神论,“不过是摆脱宗教的 一种简便易行的方法罢了。”④

    第二,伏尔泰对孔子思想中以“仁学”为中心的社会政治和伦理道德思想为推崇,并把它概括为:德治主义& amp; amp; amp; rdquo;。他坚定地主张法国应该实行这种“德治主义”。伏尔泰的整个社会历史观,明显地受到孔子思想的影 响。

    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是“仁”,它贯穿于哲学思想、社会政治思想、伦理道德思想和教育思想之中。整部《论语》中, “仁”出现的次数最多,在五十八章中有一百零九次。“仁”的核心是 “爱人”。“樊迟向仁,子曰‘爱人’& amp; amp; amp; rdquo;。这里所说的“人”,是指人民大众。孔子从人性论的原则出发,认为人的本性在未涉世时是担近的,而 不同的社会地位和人生经历,才造成了现实生活中人性的差异。“性相近也,习相远也。”由此就产生了孔子以 “仁”为主要内容的社会政治思想。他提倡“仁政”即& amp; amp; amp; ldquo;德政”。他说:“为政以德,辟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 amp; amp; amp; ldquo;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他猛烈抨击“苛政”,提出了“苛政 猛于虎”的名言。“仁”表现在道德上,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 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仁”表现在教 育上就是“有教无类”,等等。⑤

    孔子的思想体系博大精深,所以使伏尔泰敬服,而使得伏尔泰特别感动的是孔子的实践。孔子终生在不懈地、彻底地实践着他自己的学说,而这些学说又是在作为一 个伟大的教育家的终生实践中提出和论述的。

    孔子思想的“仁学”的现实性、理想性、广博性和深刻性,孔子“身教” 的严肃性和示范性,深深地启发和鼓舞着伏尔泰。他称赞孔子的思想“使普遍的理性抑制了人们利己的欲望,把‘己所 不欲,勿施于人’这条法则铭刻在每个人心中”。⑥他还认为,孔子比基督高明得多,基督只是禁止人作恶,孔子则劝 导人行善。伏尔泰把人性论作为他的社会历史观的基础,主张自由平等,反对封建专制;主张实行“德治主义”,反对 封建政权和教会的专横和苛政。他认为社会生活应该遵循符合自然规律和正义的合理的法律准则,应当是“既不在于使别人痛苦,也不在于以 别人的痛苦使自己快乐。”⑦

    孔子思想的影响,是伏尔泰形成自己的思想理论的一个重要因素。他处在法国资产阶级大革命的前夜,适应社会政治经济条件的变化的要求,深入学习西方和中国传 统文化,终于成为对后世影响深远的伟大思想家。

    除了伏尔泰之外,孔子思想对18世纪法国的思想家、革命家,如孟德斯鸠、魁奈、卢梭、狄德罗、赫尔巴赫、罗伯斯庇尔等人,也都有重要的影响。

    伏尔泰和孔子,在时代、地域、传统文化和社会政治经济条件诸多方面,在他们各自承担的历史任务方面,差距之大无以复加。然而,孔子思想却实实在在地深深地 影响了伏尔泰。可见,任何一个民族任何时代的伟大思想家的精华,体现了全人类现实生活的深层次的基本内容和人类追求美好进步的愿望,是全人类共同的和永恒 的宝贵财富。中华民族为产生了孔子这样的伟大思想家而骄傲和自豪。

    伏尔泰虚心学习和深入研究孔子思想为当代我们每一个人都作出了榜样。像伏尔泰那样,严肃地、科学地学习借鉴一切人类文明的宝贵遗产,是我们今天建设社会主 义精神文明不可或缺的。在纪念孔子诞辰二千五百五十周年之际,深入地研究孔子思想,使其精华得以发扬光大,是我们面前一项紧迫而艰巨的任务。

    注释: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第56页

    ②《伏尔泰全集》第7卷

    ③以上孔子引语见《论语》中《八佾》《述而》《阳货》《雍也》《先进》

    ④《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第165页

    ⑤以上孔子引语见《论语》中《颜渊》《阳货》《为政》《雍也》《卫灵公》及《孔子家语·正论》

    ⑥《伏尔泰全集》第3卷

    ⑦《18世纪法国哲学》第9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