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慎独”及其现实意义 


摘录:天涯海
出处:《中国证券期货》 2013 (4)
作者:张元昊

摘要: "慎独"是中国古代重要的传统伦理思想,它是指人们在独处的时候也能自觉规范自己的行为,使之符合道德的标准。从儒家典故到后世的很多学者,都提出了"慎 独"思想的重要性,它为人们提高个人修养起了重要的作用。而在当代,"慎独"思想仍可以为个人修养和社会道德水平的提高发挥重要的指导作用。

  所谓“慎独”,是指人们在独自活动、无人监督的情况下,凭着高度自觉,按照一定的道德规范行动,而不做任何 有违道德信念、做人原则之事。[1]也就是我们现在说的一种自律意识。正如宋希仁教授所说:“私居独处之时,心曲幽微之地"。要做到“慎独”,就要在隐蔽微小的地方下功夫,在没人的时候也不做坏事。慎独是一种情操,慎独是 一种修养,慎独是一种自律,慎独是一种坦荡。“慎独”思想是我国自古以来进行个人道德修养的重要方法,也是评定 一个人道德水准的关键性环节。在当今社会,也仍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传统“慎独"思想的起源与发展
  “慎独”是我国古代儒家创造出来的具有我国民族特色的自我修身方法。最先见于《礼记 大学》和《礼记·中庸》。
  《大学》是在解释“正心”、“诚意”时讲到"慎独”的:“所谓诚其意者, 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慊,故君子必慎其独也。小人闲 居为不善,无所不至;见君子而后厌然,掩其不善,而著其善。人之视己如见肺肝然,则何益矣。此谓诚于中,形于外,故君子必慎其独也。"[2]《大学》认 为,所谓诚意,说到底就是不要自己欺骗自己。人的好恶都发自内心,是无法伪装的。所以只有在独处的时候,也像在大庭广众之下 那样严格要求自己,才算真正做到了诚意。
  《中庸》中说:“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道无处 不在,当然也包括独处的时候。实际上,正是因为人对自己的行为最清楚、最敏感,所以对自己而言,那些最隐秘的事情其实是最暴露的,最微小的事情也是最明显 的。真正的君子在人们看不到的地方,听不到的时候,都戒惧警惕,不让不符合道德的意念在隐晦细微处表现出来。
  东汉郑玄也提到“慎独”一词,他说:“小人闲居而不善,无所不至也,君子则不然,虽视 之不见,听之无声,犹戒惧恐怖自修正,是其不须臾离道也。慎独者,慎其闲居之所为。小人于隐者,动作言语自以为不见睹、不见闻,必肆尽其情也,若有觇听之 者,是以为显见甚于众人之中为之。”由此可见,郑玄的所谓“慎独”就是指一个人在独居、独 处时,在其行为不为他人所见所闻之处,也要时刻做到谨慎遵守道德规范。郑玄之说与刘向在《说苑·敬慎》中的说法相似,之后北齐刘昼 的《刘子·慎独》、唐代孔颖达的《礼记正义》、南宋朱熹的《大学章句》、《中庸章句》中关于“慎独& rdquo;的解读实际上都继承了郑玄对于“慎独”的阐说。
  而这其中朱熹虽然在一定意义上继承了郑玄的说法,但他的解读却是在前人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了“慎独”的传统 理解。朱熹除了沿袭自郑玄以来的传统看法,即认为“慎独”就是在独处时更要谨慎戒惧,在人所不知不闻之地加紧个 人道德养成,不可自欺,要在个人修养上用力之外,还将“独”的内涵扩大了。朱熹的解读较之郑玄的进步之处在于使 “独”包含了精神性与内在性的意义。在郑玄看来,“慎独”之 “独”只是空间上的独处,是别人无法干预的地方。而朱熹理解的“慎独& rdquo;之“独”除了上述之义外,还指一种内心意念刚刚萌发而众人不知我独知的“独 ”。由此可以说,朱熹把“独”从个人独居的空间推致到了一个虽在众人中但缺乏外界舆论监督 与压力的空间。这是对于“独”的理解上的深化。
  王阳明也对“慎独”思想作了发挥,在他看来,即便是在“人所不知,一人独处& rdquo;的情景之下,人的行为及意识也应该为良知所察识、所监视。在此意义上,良知又可称为“独知”。所谓 “良知即是独知时,此知之外更无知”。明代刘宗周对此进行了引申和阐发,创立了自成体系的& ldquo;慎独”论。刘宗周本人将“慎独”的地位看得很高,他说:& ldquo;慎独是学问的第一义。慎独之外,别无学也。”主张“以德润身,诚意慎独”。
  《杨震暮夜却金》讲述了东汉名臣杨震“暮夜”拒贿的故事。有人曾以十斤金子向他行贿,说& ldquo;暮夜无知者”,杨震讽刺地回答:“天知,神知,子知,我知,何谓无知?”结果 行贿者灰溜溜地离去。“慎独”是杨震灵魂干净的需要。其“慎独”的精 神可嘉,堪称历代师表。故事虽小,其教育意义却不小。一个人,从小到大,为民为官,白天黑夜,有人无人,都能严以律己,不贪不占,拒礼拒贿,其人品之高 尚,道德之规范,有口皆碑。
  杨震的“天知、地知、你知、我知。”三国时刘备的“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清代林则徐的“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无一不是慎独自律、道德完善 的体现。革命领袖刘少奇同志在《论共产党员的修养》中引用了该词并赋予新意,他指出:对于认真进行道德修养的共产党员来说,“即使在 他个人独立工作、无人监督、有做各种坏事的可能的时候,他能够‘慎独’,不做任何坏事。” 无数革命前辈,由于地下工作的需要,常常独立作战,正是靠这种高度自觉的慎独精神,给后人留下了“清白于世,忠诚一身& rdquo;的光辉典范。
  按照中国古代哲学、儒学的学者所持的意见,所谓“慎独”就是持守自我的道德本性和本心。从功夫论说, “慎独”就是面对自我的身心如何“以心治身”;面对外部世界,如何不 被外物所左右而保持道德自觉。[3]综观古代思想家的论述,虽然他们对“慎独”思想的表述各不相同,但思想内含 却基本一致,即都强调了“须臾不可离道”的精神。正是他们的共同努力,最终形成了“慎独 ”这一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道德精神。
  二、“慎独& rdquo;的现实意义
  “慎独”虽然是我国古代儒家创造出来的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修身之法& rdquo;、“入德之方”,并在古代的道德实践中发挥过重要作用,但“慎独& rdquo;思想没有因为时代的更迭变迁而失去其现实意义,“慎独”思想不仅在古代的道德实践中发挥过重要作 用,对当代社会成员的个人道德修养、为人处世以及当今的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也仍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对于当今这样一个已经存在道德失范问题的社会而言, “慎独”的修养方法更凸显其必要性。只有当每一个个体都搜索自觉地做到“慎独& rdquo;时,社会的道德水准与道德意识才会得到一个明显的提升。当我们心中已经拥有一个“诚其意、毋自欺而诚于中& rdquo;的道德理念,我们就会自然而然地做到内外如一,如是而行,做到时时处处符合道德要求。
  (一)“慎独& rdquo;与立身——提高个人修养
  “慎独”是我们每个人自我完善和全面发展的高层次需要。我们要实现自我完善和个人的全面发展,就必须具有高 尚的道德品质和高尚的道德人格,而“慎独”的自律思想在高尚的道德品质和道德人格行程过程中,始终起着重要作 用。
  就自我道德培养与自我人格塑造而言,通过“慎独”可以使我们每个人增强培养高尚道德品质和道德人格的自觉性 和紧迫感。自觉性与紧迫感是促使自我从挑战世俗流波到重塑道德意志的两个重要的意识先决条件。我们要大力弘扬中华民族这一优秀的文化传统,就要引导社会成 员发扬“慎独”自律精神。道德人格的培养是一个人内心深处进行吐故纳新的过程。需要“自我 ”随时随地对自己的思想、言行进行反省和解剖。在这一过程中没有高度的自律精神,没有严于解剖自己的决心和(下转第348页)(上接 第346页)勇气,就不可能实现道德人格的升华。因此,在道德人格行成过程中需要培养自律意识、发扬自律精神,进而形成良好的道德习惯。由此可见, “慎独”精神有利于提高道德主体修身的自觉性,有利于帮助道德主体在修身中把握下手处。道德品质和人格素养得以 实现并提高的前提就是“慎独”。持有“慎独”精神的人,自始至终都在 自我审视并关心着他人,同时又对社会生活保抱持着既高远又现实可行的期待。期待着整个社会和每个社会成员的完善与进步。从此种意义上来说,& ldquo;慎独”精神堪称个人和社会的镜子。
  (二)“慎独& rdquo;与处世——促进社会和谐进步
  一个和谐、有序的社会,是由每一个个体的自律行为构成的。必须以社会主义道德体系的建构和完善为前提。而在我国社会主义道德体系的建构与完善过程中, 提高和实现个体道德水平的要求显得尤为重要。随着我国对外开放和市场经济的发展,带来了人们思想观念、价值取向的多样性。商品交换的法则也侵蚀到了社会政 治生活和人们的精神领域。而社会主义道德体系的建构和完善,须臾也离不开个体的道德自律。比如当前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道德等的制定和遵守,在很大程 度上就依赖于个体的自觉参与、自我约束和道德自律。“慎独”意识也只有通过各种方式灌输和传递给个人,内化为社 会群体和个人的意识,外化为群体和个人的行为规范,最终才能产生社会凝聚力。“慎独”是我们每个人进行思想道德 修养的重要途径,也是我们每个人为人处世的需要。每个人的自觉修养又是养成良好社会风气的基础。顾炎武强调改善风气“匹夫之见与有责 焉”,要从每个人的自觉修养做起,这样才能有益于社会风气的好转。我们进行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就要人人做到“慎 独”,继而实现人的素质的全面发展。
  总之,“慎独”是我们每个人进行思想道德修养的重要途径,是我们为人处世的需要。也是养成良好社会风气的基 础。
  慎独是悬挂在心头的一记警钟,是阻止陷进深渊的一道屏障,是提升自身修养走向完美的一座殿堂。为人处事都应该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防微杜渐,警钟长 鸣;不唯慎独,还要慎权、慎欲、慎微、慎众,自重、自省、自警、自励,在孤独中磨砺自我,在寂寞中成就事业,以逐步把自己培养成为一个道德高尚的人,并共 同把我们全社会的道德水平推向更高的境界。


参考文献

[1] “慎独”本义新证 廖名春 - 《学术月刊》
[2] 朱熹对“慎独”的误读及其在经学诠释中的意义 梁涛 - 《哲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