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起了李冰父子的“政绩工程”


blueski推荐 [2009-8-17]
出处:新华网
作者:云之涛
 

入夏以来,我国南方一些地区连降大雨,造成江河水位暴涨,泥石流频发,许多城市险情接连不断,多条铁路公路因路基塌方运输被迫中断。洪水给人民群众的安全造成极大威胁,也给国家和个人的财产造成巨大损失。

为什么我们的那么多水利工程就如此脆弱,不堪一击?有人说,是洪水太大了,太猛了,但是,如果我们的水利设施再牢固一点,防洪的标准再提高一点,不就可以更有力的抵挡住洪水,保护好人民的生命安全和国家的财产不受损失吗?有人会说,资金短缺,难那!但是,为什么政府大厦可以修的富丽堂皇,城市广场可以修的光鲜明亮,就算是要修“政绩工程”吧,为什么官员们都对水利的“政绩工程”少有兴趣呢?

我忽然想起了一项2250多年前的水利工程,它就是秦代的蜀郡守李冰父子带领人民修建的都江堰,它也可以算是古人的一项“政绩工程”了。我想,也许李冰父子修建它的目的绝不是为了什么政绩。但是,他们在无意之间把自己的“政绩”熔铸到了倾全力修建的水利工程之中,千百年来,都江堰在惠及世代百姓的同时,也向后人展示了李冰父子的不朽政绩;也许他们的确就是要修一项“政绩工程”,而且要让自己的“政绩工程”经历洪水的考试、历史的考核。

当年,李冰被秦昭王任命为蜀郡守,他来到蜀郡后,没有忙着修“衙门大厦”,也没有急于建“蜀郡广场”,而是深入民众,了解民情民意,知道老百姓最盼望的就是能够消除水患,李冰带着儿子二郎不辞辛劳,反复勘察,巧妙设计,精心指挥,终于建成了我国水利史上最伟大的一项工程——都江堰。它不仅可以彻底消除川西的水患,还可以灌溉上千万亩的农田。

上世纪八十年代,我曾经有机会到灌县出差,和当地人聊天,只要一提起都江堰,他们自豪之情就溢于言表,一说起李冰父子,他们就表现出无限崇敬之情。他们告诉我,在文革时,为了不让老百姓给李冰烧香磕头,就在李冰的塑像前修了一堵墙,但是,老百姓却朝着墙继续磕头烧香。我听了后还有些不太理解,但是,几天后当我站在都江堰面前时,我终于明白了。

奔流不息的岷江驯服的按照人类的指挥,从“鱼嘴”分流成内江外江,内江的水流经过“飞沙堰”,直奔“宝瓶口”,再经过无数大小河道,最终进入千家万户的农田;外江的水则浩浩荡荡汇入长江。看着这构思奇妙,已经和天地山水完全溶为一体的都江堰,我明白了为什么2000多年以来老百姓为什么把李冰父子敬若神明。

李冰父子当年修建都江堰,不可能不会遇到资金短缺,缺少技术,缺乏物资之类的各种困难。不用说别的,单就是把玉垒山劈开一道宽20多米的口子,成为江水流过的“宝瓶口”,这在那个没有炸药,就是铁器也很少的时代,简直是不可想象。但是李冰却凭着智慧和毅力,把困难一一解决了。特别可贵的是,修都江堰都是就地取材,用当地盛产的竹篾筐和鹅卵石,所以整个都江堰显得特别朴实无华。

一座秦代人修建的都江堰,历经2200多年洪水的冲刷和地理的变迁,使用到今天仍然安然无恙,继续发挥它巨大的效益,而我们今天的许多水利工程一场洪水就变了摸样,不是千疮百孔,就是荡然无存,这说明了什么?是我们资金不如古人丰厚?是我们技术不如古人?还是材料不如古人?都不是,不如李冰的,也许就是领导者和设计者的爱民之心和责任之心。

一段时间来,许多人都写文批评“政绩工程”,其实,“政绩工程”本身是一个中性词,是好还是坏,要看领导者和设计者如何对待。如果我们的各级领导者,能够把自己的“政绩”和老百姓的需要结合起来,把自己的“政绩工程”建成“惠民工程”“造福工程”,这样的每一项工程完工后,都能使党和政府多得一分民心;而不要把“政绩工程”建成“烧钱工程”“后患工程”,那样的每一个工程完工后,都造成党和政府与人民的距离远了一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