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幸中的万幸:感谢李冰父子的千秋工程


blueski推荐 [2009-8-17]
出处:《财富时报》文化增刊
作者:不详
 

都江堰全景

  都江堰水利工程位于四川都江堰市城西,在成都平原西部的岷江上,是2200多年前战国时期秦国蜀郡太守李冰及其子率众修建的一座大型水利工程。它是全世界现存年代最久、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宏大水利工程,历经两千多年风雨沧桑,至今依然在灌溉田畴,造福百姓。全球水利专家都知道都江堰其名,其中许多人怀着朝圣般的心情前来瞻仰,对它高超、精湛的科学水平惊叹不已。

  都江堰由鱼嘴、飞沙堰、宝瓶口三大部分组成。鱼嘴是修建在江心的分水堤坝,把汹涌的岷江分隔成外江和内江,外江排洪,内江引水灌溉。飞沙堰起泄洪、排沙和调节水量的作用。宝瓶口控制进水流量,内江水经宝瓶口流入川西平原灌溉农田。这三项工程结构严谨,布局完善,相互依存,互相制约,形成一个精确完整的有机整体,收到“引水以灌田,分洪以减灾”的效益,科学地解决了江水自动分流、自动排沙、控制进水流量等问题,消除了水患,把狂野的岷江之水经大干渠分成千万条灌溉渠道的涓涓溪流,组成一个纵横交错的扇形灌溉网,灌溉面积达40余县,超过一千万亩,使川西平原成为“水旱从人”、农产丰饶的“天府之国”。所以蜀人都说:都江堰是川西平原的富庶之源、衣食之本。

  都江堰一带景色秀丽,文物古迹众多,主要有伏龙观、二王庙、安澜索桥、玉垒关、离堆公园、玉垒山公园和灵岩寺等。

  •二王庙

 

二王庙

  二王庙建在玉垒山上,是古人为纪念李冰父子治水功绩而建,初建于南北朝,名崇德祠,宋代以后李冰父子被封为王,蜀人敬李冰如神明,改称二王庙。明朝末年(公元1644年),二王庙毁于战乱,清同治、光绪年间(公元1862年至1908年)相继修复。二王庙建筑群分布在都江堰渠首东岸,规模宏大,布局严谨,是庙宇和园林相结合的清幽之地。占地约5万余平方米,主建筑约1万平方米。全庙为木穿逗结构建筑,寺庙完全依靠自然地理环境,依山取势,在建筑风格上不强调中轴对称,上下重叠交错。大殿及后殿内有李冰及二郎塑像。庙内石壁刻有李冰治水口诀:“深掏摊,低作堰”。

  二王庙前岷江上的安澜桥,横跨在内江和外江的分水处,是一座索桥。漫步桥上,西望岷江穿山咆哮而来,东望灌渠纵横,古堰雄姿尽收眼底。

  •伏龙观

  伏龙观建在离堆上(离堆是从玉垒山截断的山丘,因与山体相离,故名离堆),殿宇三重,顺山势逐级升高。伏龙观原名“范贤馆”,始建于晋朝(公元265年至420年间)。北宋初年(公元90年后),人们怀念李冰,大兴土木,扩建殿宇,沿袭李冰“降龙治水”的传说,改名为“伏龙观”。清同治五年(公元1866年),增修“老王殿”,形成今日之规模。

  殿前宽广,古木参天。殿内陈列着1974年维修外江节制闸时从河床中挖出的李冰石刻像,石像造于东汉灵帝初年,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圆雕石像,非常珍贵。右侧陈列有一座唐代的“飞龙鼎”,高1.6公尺,重500公斤,鼎上镌刻飞龙八条,神态各异,栩栩如生,或悠闲静卧,或昂首欲飞,或二龙戏珠,或张口吞物。该鼎出土于清雍正年间(公元1723年至1735年),是唐睿宗(公元684年)女儿玉贞公主、金仙公主的故物。

  伏龙现的左侧是宝瓶口,江水奔腾澎湃,气势磅礴。伏龙观后最高处建有观澜亭,两层八角,凭栏远眺,可见鱼嘴、索桥及岷江激流、西岭雪峰。

  •鱼嘴

  鱼嘴,是都江堰的分水工程。岷江之水发源于松潘县弓杠岭,流经茂县、汶川高山峡谷,汹涌澎湃地奔驰到高山大脉与平原低地的结合处,宛如天上之水,落差大,水流湍急,面对地势渐低的扇形川西平原没有束缚,一到洪期就形成严重水患。李冰当年在此考察后,决定变害为利,利用得天独厚的地形条件,在江心人工修筑分水堤,像一条鲸鱼逆江而卧,堤顶端呈圆锥形,形如鱼之嘴,故称“鱼嘴”。鱼嘴把岷江分为内、外两江,西面为外江,是岷江正流,主要用于排洪排沙;东边为内江,为人工开凿的引水渠道,用于灌溉。

  鱼嘴的设置极巧,它利用地形、地势,巧妙地将江水分流,且在洪、枯水季节不同水位条件下,起着自动调节水量的作用。

  鱼嘴所分的水量有一定的比例。春天,岷江水流量小,灌区正值春耕,需要灌溉,这时岷江主流直入内江,水量约占六成,外江约占四成,以保证灌溉用水。洪水季节,二者比例又自动颠倒过来,内江四成,外江六成,使灌区不受水潦灾害。在二王庙壁上刻的治水《三字经》中说的“分四六,平潦旱”,就是指鱼嘴这一天然调节分流比例的功能。

  •飞沙堰

  飞沙堰为都江堰的溢洪道,是确保成都平原不受水灾的关键要害。古时称“减水河”,取排洪、排沙之意。其主要功能是当内江的水量超过宝瓶口流量上限时,多余的水便从飞沙堰自行溢出;如遇特大洪水的非常情况,它会自行溃堤,让大量江水回归岷江正流。另一作用是“飞沙”,岷江从万山丛中急驰而来,挟着大量泥沙、石块,如果让它们顺内江而下,就会淤塞宝瓶口和灌区。飞沙堰由于位置设计很巧,能够将上游带来的泥沙和卵石,甚至重达千斤的巨石,从这里抛入外江(主要是巧妙地利用离心力作用),确保内江通畅,故称飞沙堰,确有鬼斧神工之妙。

  •宝瓶口。

  宝瓶口是李冰当年在玉垒山伸向岷江的长脊上凿开的一个口子,为内江引水咽喉,宽20米、高40米、长80米,形如瓶颈,故称“宝瓶口”。古人在岩壁上刻了几十条标线,取名“水则”,是我国最早的水位标尺。内江水流进宝瓶口后,通过干渠经仰天窝节制闸,把江水一分为二。再经蒲柏、走江闸二分为四,顺应西北高、东南低的地势倾斜,一分再分,形成自流灌溉渠系,滋养成都平原。

  损坏情况:

  初建于南北朝重建于清代的二王庙全部垮塌。伏龙观所有古建筑屋脊塌陷,屋瓦全部损坏,地面开裂下沉。都江堰水利工程鱼嘴出现裂缝。尤其是二王庙,昔日香火旺盛的景象被断壁残垣代替。庙门残缺不全,地上四处是残砖断瓦,建筑群内的多个大殿坍塌。循着庙门朝山上看,庙内红砖青瓦的幽然境界已不复存在,处处是墙体倒塌后露出的悬崖陡坡。一度是俯瞰整个都江堰水利工程最佳观景点的秦燕楼下沉,戏楼、厢房、52级梯步、照壁、三官殿、观澜亭、疏江亭等建筑和围墙、前山门古建筑全部垮塌,只留下断墙残瓦。从古堰景区通往二王庙那条斜斜的楼梯已被掩埋在废墟中。

  “5•12”汶川大地震给四川文物古迹造成不可估量的天大损失,但不幸之中亦有万幸,有一些标志性的重要古迹遗址抗过了这一劫难,没有受到毁灭性的创伤,如三星堆遗址、金沙遗址、乐山大佛、都江堰水利工程等。

  三星堆遗址博物馆和金沙遗址博物馆,是四川最重要的古文化遗址,出土有大量的青铜、玉、石、陶、金器,它们的发掘改写了人们关于长江上游古文明的固有观念,填补了史籍中从未记载的空白,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重点保护名单。地震发生时,距震中不足100公里的两座博物馆受到严重波及,所幸的是,这两处重大遗址由于是高规格的博物馆,建设时都是按照抗8级地震设计的,博物馆建筑经受住了考验,未出现重大文物及设施损毁情况。三星堆博物馆仅有两件陶器被震落,金沙遗址博物馆2号陶瓷馆部分陶器受损,其余数万件珍贵文物安全无损。

  雕凿于唐代的乐山大佛,立于岷江、青衣江、大渡河汇流处的岩壁上,是世界现存最大的一尊摩崖石像,在这次地震中,大佛周围的古建筑群多处出现开裂、脱落、地面下沉等,但千年大佛安然无恙,依然端坐在江边,静静地目视着世间一切。

  由于接近地震中心,都江堰是此次地震的重灾区,都江堰景区庙垮亭塌,瓦砾四散,所有地面古建筑群严重损毁,而两千多年前李冰父子修建的都江堰水利工程却抵御住了地下的剧烈震动,基本无恙,除鱼嘴出现裂缝外,整个工程系统坚实如初,运作正常,继续庇护着川西平原的千亩沃土,被许多考古专家视为奇迹。让人不得不再次对李冰父子生发敬意,除构思巧妙、设计科学外,都江堰水利工程的建造质量堪称一绝,是真正经得起自然磨难和时间考验的千秋工程。中国时下正值历史建造最高峰,李冰应该成为我们这个时代建造者们的行业神,如果大家秉持李冰的精神,会有那么多鲜活的幼小生命消失在垮塌的学校瓦砾之下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