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道经·二章》“有无相生”解


Blueski推荐 [2009-5-28]
出处:孔子2000
作者:张京华
 

〔提要〕

《老子·道经·二章》的"有无相生"与《四十章》的"有生于无"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不可以相混。"有无相生"属于形而下之"器"的层面,是老子所否定的。其中"有无"是一般名词,是相对的关系,二者相互依赖而存在,相反相成,互为消长,而不能互相取代。"有生于无"属于形而上之"道"的层面,是老子所要阐明的主要思想。其中"有无"是抽象概念,是同一的关系,无即是有,有即是无。"无生有"或"有生于无"是就逻辑上的先后而言,实际上无生有就是无成为有,有生无就是有成为无。文章从"有无相生"之"生"为生存之义、"有无相生"属于相对的逻辑思维层次、"有生于无"属于绝对的逻辑思维层次、"有生于无"之"生"为生出之义、《老子·道经·二章》的结构和次序问题五个方面作了论证。

老庄二人相较,给人的感觉是老子多讲阴阳,庄子多讲有无。阴阳是"器"、"事理"的层面,有无是"道"、"道体"的层面,二者是完全不同的。虽然如此,庄子讲有无,其学术渊源也是本之于老子的。
从文字上看,《老子》中讲阴阳仅《四十二章》"万物负阴而抱阳"1例。《庄子》中复合词"阴阳"的使用共22例,单字"阴"、"阳"并称共8例,单字"阳"作与阴相对之义共2例(1)。但《庄子》中的阴阳多作万物、自然之意,是与人事相对称的概念。而《老子》中使用了许多反义的概念,如有无、难易、长短、高下、音声、前后、虚实、强弱、外内、开合、去取、宠辱、得失、清浊、敝新、唯阿、昭昏、察闷、全曲、直枉、多少、大小、轻重、静躁、雄雌、行随、歔吹、白黑、吉凶、张敛、兴废、与夺、刚柔、厚薄、贵贱、进退、阴阳、损益、寒热、生死、亲疏、利害、祸福、正奇、善夭、智愚、牝牡等等(2)。
传本《老子·道经·二章》(3)紧接《一章》"无名天地始,有名万物母"之后讲"有无相生,难易相成"。主张新编的学者多将这二章重新分类(4),如严灵峰《新编老子章句》(5)更定为四篇五十四章,"无名天地始,有名万物母"归于第一篇道体,"有无相生,难易相成"归于第三篇道用。王垶《老子新编校释》及《老子新编译解》(6)新编为九章一百十二条,"无名天地始,有名万物母"归于明道章,"有无相生,难易相成"归于喻理章。艾畦《分类重编〈老子〉八十一章》(7)重编为四篇九十二条,"无名天地始,有名万物母"归于宇宙论篇,"有无相生,难易相成"归于方法论篇。虽打破传本二篇八十一章结构,但其侧重分析的初衷也是可以理解的。
同时,据守传本的学者,多将《一章》的"无名天地始,有名万物母",与《二章》的"有无相生,难易相成",解为一事,并引《四十章》"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为证,将"有无相生"与"有生于无"解为一事。如黄瑞云先生解《二章》说:"老子认为'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又认为'反者道之动',即天地万物变化发展,最终又归于无。无又生有,有归于无,周而复始,至于无穷,故曰'有无相生'。"(8)台湾学者李震先生也说:"《老子》一章告诉我们,道包括无与有,二者同实而异名,因此可见道之玄。……《老子》以'有无相生'来说明二者之间的关系。"(9)则是"有无相生"与"有生于无"二者都没有解对。
我们认为,"有无相生"与"有生于无"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有无相生"属于形而下之"器"的层面,在这个层面上只可以说"有无相生",而不可说"有生于无"。其中"有无"是一般名词,是相反相成的关系。"有生于无"属于形而上之"道"的层面,在这个层面上只可以说"有生于无",而不可说"有无相生"。其中"有无"是抽象概念,是同一的关系。老子在中国古代学术的概念思维方面,虽有极高的成就,但其学说中却同时包含着形上与形下两个层面,二者交互穿插,这是不能不予以分别的。
以下试从五方面做一论证。

一 "有无相生"之"生"为生存之义

《老子·道经·二章》(10)全文说:"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不居。夫唯不居,是以不去。"
其文意大致可以分析为三层。首句"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是说理。第二句"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仍是说理,是对首句的进一步说明。自"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以下,是说事,是前面所说之理的结论。
其中第二句连举六对反义概念,连用六个"相"字。六对概念的关系均为相反而相成、相互依赖而存在,自王弼以下学者并无异辞。兹略举数家:
汉严遵(严君平)《老子指归》:"无以有亡,有以无形。难以易显,易以难彰。寸以尺短,尺以寸长。山以谷摧,谷以山倾。音以声别,声以音停。先以后见,后以先明。故无无则无以见有,无有则无以知无;无难无以知易,无易无以知难;无长无以知短,无短无以知长;无山无以知谷,无谷无以知山;无音无以知声,无声无以知音;无先无以知后,无后无以知先。"(11)
魏王弼《老子道德经注》:"此六者,皆陈自然,不可偏举之名数也。"(12)
元吴澄《道德真经注》:"物之有无,事之难易,形之长短,势之高下,音之辟翕,声之清浊,位之前后,两相对待。一有则俱有,一无则俱无。"
高亨先生:"此老子之相对论也。老子以为物相相对者,一则存于人之认识,故曰:'天下皆之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推而言之,天下皆知有之为有,斯无已;皆知难之为难,斯易已;皆知长之为长,斯短已;皆知高之为高,斯下已;皆知音声巨之为巨,斯小已;清之为清,斯浊已;皆知前之为前,斯后已。反而言之,亦复如是。老子以为物相相对者,二则存于物之本体。故曰:'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推而言之,美恶相存,善不善相因也。"(13)
朱谦之先生:“盖天下之物,未有无对待者。……故有无,一对待也;……难易,一对待也;难以易显,易以难彰,无难则无以知易,无易则无以知难,此难易之相成也。长短,一对待也;寸以尺短,尺以寸长,无长则无以明短,无短则无以见长,此长短之相形也。高下,一对待也;山以谷摧,谷以山颓,无山则无以见谷,无谷则无以知山,此高下之相倾也。音声,一对待也;安乐悲怨,其出不同,无悲则无以知乐,无乐则无以知悲,此音声之相和也。先后,一对待也;先以后见,后以先明,无后则无以知先,无先则无以知后,此先后之相随也(用严君平义)。”(14)
陈鼓应先生:"'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则说明一切事物在相反关系中,显现相成的作用,它们相互对立而又相互依赖、相互补充。"(15)
高明先生:老子"第一次指出宇宙间一切事物皆有正与反两个方面,彼此相反而又先后依存。举'有无'、'难易'、'长短'、'高下'、'音声'、'先后'六事为例,具体阐述它们的矛盾现象,无'有'即无所谓'无',无'难'即无所谓'易'。诸如'长短'、'高下'、'音声'、'先后'以至于美丑、善恶,皆为相反相成,相互影响和作用。"(16)
张松如先生:"下文列举出六对矛盾:有无、难易、长短、音声、高下、前后,……这些无一不是相反的关系,也无一不显出相成的作用。"(17)
以上各家,都是将《老子·道经·二章》所举六对概念看作是属于同一性质的。既是属于同一性质,因此这六对概念的含义也是可以互训的。也就是说,此章"有无相生"的"有无",与"难易"等五对概念的逻辑关系是一样的;"有无相生"的"相生",与"相成"等五种表述的含义也是一样的。
"生"字由训诂方面看,为会意字。《说文》:"生,进也。象草木生出土上。""生"字为常用字,引申有生出、生存等多义。由《老子·道经·二章》文义互训而加以判断,"难易相成"的"成"是说难易相互成就,"长短相形"的"形"是说长短相互显现,"高下相倾"的"倾"是说高下相互显出差别。因此则知"有无相生"的"生"也应该是指有无相互依赖而存在。此"生"字应解为生存,即为显现出来之义,也就是一般所说有没有的存在之义。严遵解"有无相生"为"无以有亡,有以无形","亡"是没有、消失之意(18),"形"即"长短相形"的"形"。"无以有亡"意为没有因为有而显出没有。所以,由句法和训诂方面来看,"有无相生"就是有和无相互依赖而存在。

二 "有无相生"属于相对的逻辑思维层次

再由义理方面来看,借助《庄子·秋水》"东西之相反而不可以相无"加以理解,则知这六对概念包含有两层意义,一是"相反",二是"不可以相无"。"相反"的一层含义是不言而喻的,无须具述,关键在于"不可以相无"。所谓"不可以相无",从正面说是双方"相互而有",也就是相互依赖而存在;从反面说就是双方不可以相互取消,或者说不可以相互取代。
在此意义上,则知"阴阳"这一对概念与《老子·道经·二章》所说六对概念完全属于同一性质。阴阳也是相互依赖而存在的一对概念。一方面,阴阳是对立的。阴就是阴,而不是阳;阳就是阳,而不是阴。另一方面,阴阳相互依赖而存在。没有阴就没有阳,没有阳也没有阴;阴不能取代阳,阳也不能取代阴。双方皆非超越对立的全称概念。我们只可以说阴与阳二者互为消长,或者阴多阳少,或者阴少阳多。但是不能够说阴就是阳,或阳就是阴;不能够有纯阳或者纯阴(19)。这种只有相互消长而无相互取代的逻辑关系,借助宋人所作"太极图"恰可有一形象的说明。
对于《老子·道经·二章》中的六对概念,古今学者有"对待"、"相对"、"相对论"等不同称谓,我们认为以"相对"的称谓较为不失原义。从逻辑思维方面来看,先秦诸子中具有三种不同的层次:第一是"矛盾"的逻辑思维形式,第二是"相对"的逻辑思维形式,第三是"大象无形"的逻辑思维形式。
"矛盾"的逻辑思维形式以法家韩非为代表(20)。其最主要的性质就是"不相容之事不两立",也就是现代形式逻辑所说的"矛盾律"。即以长短为例,依照"矛盾不相容"的逻辑思维形式,长就是长,长多少就是长多少,与短无关,因此人们可以按照自己的意图,无限地追求长,而无须考虑短。
"相对"的逻辑思维形式以道家老庄为代表。春秋战国时期,百家竞作,由于诸家各持一说,互相非难,所以老子和庄子都着重阐述了"相对"的逻辑思维形式。"相对"的逻辑思维形式较之"矛盾"的逻辑思维形式更高一层,学者早有论述,如冯契先生说:"庄子的相对主义起着反对主观主义的作用,是哲学向辩证法发展过程中的一个必要环节。先秦诸家在认识论上都有独断论的倾向,而庄子则认为经验和理性都是相对的。从而否定了人们认识上的'独断的迷梦'。"(21)李震先生也说:"笔者以为庄子泯是非之说,并不意谓庄子在知识方面的怀疑论,而在于肯定感性和理性认识之限度。庄子所追求的真知是绝对性的,亦即有关'道'的认识。'道'不是理智分析的对象,'道'超越了是非相对的层面"(22)
关于"相对"的逻辑思维形式,庄子也有许多论述。庄子认为,事物的个性和各自的原则,包括各家各派的是非之争,不能作为衡量事物存在的根据和进行价值判断的标准。这是因为:第一,"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果且有彼是乎哉?果且无彼是乎哉?"(23)究竟有没有是非的分别,彼此二者不能互证。第二,是非不是绝对的。"物固有所然,物固有所可。无物不然,无物不可。""因其所然而然之,则万物莫不然;因其所非而非之,则万物莫不非。"(24)彼此所以是所以非,是由于彼此各有是非的原因。是非出于彼此自身,因此彼此同样都不具有普遍意义。第三,彼此虽然对立,却又互为存在的条件。"彼出于是,是亦因彼,彼是方生之说也。方生方死,方死方生。方可方不可,方不方方可。"(25)
因此,大致说来,道家一派讲"相对"的逻辑思维形式,是要对它进行否定,是由否定的态度上讲(26),这一点由庄子尤可证明。而老子也说:"唯之与阿,相去几何?善之与恶,相去若何?"(27)唯与阿都是叹词,是答应的声音。吴澄《道德真经注》解唯为正顺,阿为邪谄。刘师培《老子斠补》以为唯之与阿犹言从之与违。唯与阿,善与恶,同样是偏失,没有什么不同。

三 "有生于无"属于绝对的逻辑思维层次

"大象无形"的逻辑思维形式仍以老庄为代表。《老子·四十一章》说:"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老子·四十五章》又说:"大成若缺,大盈若冲,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庄子·齐物论》也说:"夫大道不称,大辩不言,大仁不仁,大廉不嗛,大勇不忮。"
"大"是至大,"无"是无对,也就是绝对。至大的象,涵括了所有的形,所有的象,无所不形,无所不象。因而有形同于无形,有象同于无象,至大而无对,孤立而自存,所以说"大象无形"。在"大象无形"的逻辑思维形式中,有方与无隅、有器与晚成、有音与希声、有象与无形等等表面对立的双方,就不再是相互依赖而存在的关系,而是同一的关系。"大象无形"的逻辑思维形式是较"相对"的逻辑思维形式更高一个层次。
先秦诸子百家多有关于"一"的讨论。《庄子·天下》称老子的学说是"主之以太一",说明老子的学说是"一元"的。
老庄都有很多关于"一"的阐述。《老子》中说:"载营魄抱一。""三十辐,共一毂。""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生;侯得一以为天下正。""道生一。"(28)。《庄子》中说:"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既已为一矣,且得有言乎?既已谓之一矣,且得无言乎?""凡物无成与毁,复通为一,唯达者知通为一。""其一也一,其不一也一。""至道若是,大言亦然。周、遍、咸三者异名同实,其指一也。"(29)
由此而论,《老子·道经·一章》所说"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始;有名,万物母。常无,欲观其妙;常有,欲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30)阐述的主要就是"道"与"无"与"有"的同一关系。对此,宋程大昌说:"当其已出也,则有之与无固可分矣。而其未出,则混合无间也,故曰此两者同也。同即一也,一即未为一三可以生万而未至为万者也。《易》暨《五经》《论》《孟》皆尝言一而未尝言其何以为一也,老氏之师弟子则于此特详矣,曰混成、曰浑沦、曰浑沌,皆言其未分为二也。"(31)元丁易东说:"道以无为体,以有为用,两者皆出于道,所谓一源也。而有无异名,无即微也,有即显也。惟一源,故无间也。同谓之玄者,谓之有不可,谓之无亦不可。以为有耶?则其体似无。以为无耶?则其用似有。故谓之玄。玄者,有无不可分之谓也。"(32)元吴环中(吴埈)说:老子"独于道字上不十分说破,一书间见迭出。埈反复沈潜,至'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地一以灵,谷地一以盈',喟然叹曰:一乎一乎,其为道之根柢乎!是一也,敛之则无,散之则有 。庄周曰:人地一,万事毕。信斯言也。道果生于一矣,果能此道矣。"(33)三人所说是极有见地的。
"有""无"同一,"有"即是"无","无"即是"有","有无"合在一起就是"道"。"道"、"无"、"有"三者都是同一的。从《老子·道经·一章》及以上叙述中可以提出四个要点:第一,"道"是一元的,也就是说"道"是绝对同一的。"道"至大无外,在"道"之外别无他物。第二,既然"道"是一元的,那么"道"就既是形而上的,又是形而下的;既是宇宙起源上的,也是抽象概念上的。第三,既然"道"是一元的,那么"道"就既是天地万物的起源,又是天地万物的演化。第四,既然"道"是一元的、绝对同一的,那么"道"就是无名的。可以对"道"加以任何称谓,但是任何称谓都并不是"道"本身。
对于老子的"道"、"无"、"有"三者的关系,古今学者众说不一(34),其中以认为"道"是无是有和认为"道"非无非有两说最可关注。
认为"道"是无是有的,如严遵《老子指归·道可道篇》:"有名,非道也;无名,非道也。有为,非道也;无为,非道也。无名而无所不名,无为而无所不为。"(35)牟宗三先生也说:"有不要脱离了无,它发自无的无限妙用,发出来又化掉而回到无,总是个圆圈在转。不要再拆开来分别地讲无讲有,而是将这个圆圈整个来看,说无又是有,说有又是无,如此就有一种辩证的思考出现。有而不有即无,无而不无即有。这个圆周之转就是'玄',《道德经》'玄之又玄,众妙之门'的玄。玄是个圆圈,说它无,它又无而不无就是有;说它有,它又有而不有就是无,因此是辩证的。"(36)
认为"道"是非无非有的,如宋司马光《道德真经论》解《老子·道经·一章》说:"玄者,非有非无,微妙之极致也。"宋范应元《老子道德经古本集注》说:"玄之又玄,则犹云深之又深,远之又远,非无非有,非异非同。"张岱年先生也说:"道亦有亦无,非有非无,……无中含有,有中含无。道实非有非无,似有似无,于无观有,于有观无,即所以不滞于有为之际,而为观道之方法。"(37)若由"道"无名一点而言,认为"道"非无非有是不错的。既然"道"无名,当然就非有非无,甚至还可以说是"非道"。如冯友兰先生所说:"不仅'有''无'是'异名同谓',道和有无也是异名同谓。不可以说'道'是有、无的统一,也不可以说有、无是道的两个方面。说统一就多了'统一'两个字。说两个方面就多了'两个方面'四个字。因为道、有、无虽然是三个名,但说的是一回事。"(38)
以上两说都因于"道"、"无"、"有"的绝对同一性质,所以都是对的。但我们认为,以"道"为非无非有,是从消极的方面而论,似杂有佛学的倾向,如僧肇《不真空论》即主非有非无说。不如从积极的方面出发,说"道"既是有又是无,更具概念思辨的意味。《韩非子·解老》说:"无定理,非在于常所,是以不可道也。圣人观其玄虚,用其周行,强字之曰道,然而可论。""道"虽无名,毕竟可论。关于道"可论"一点,老子其实已说得很清楚,可以不必再有疑问了。
四 "有生于无"之"生"为生出之义
"大象无形"中的"象"和"形"替换作"有"和"无",就成为"大有即无"。同理,大有者无所不有,无所不有则无所谓有,无所谓有则无有,故大有则无有,大有即大无。所以,在"大象无形"的思维层次上,"有""无"不是相反相成的,而是同一的。"有""无"同一,"有"即是"无","无"即是"有"。
由此而论《老子·四十章》所说的"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39),"有生于无"的含义是:因为"有"和"无"是同一的,"有"就是"无","无"就是"有",所以"有"才能生于"无","无"也才能生出"有"。说"无",是就天地万物的起源而言;说"有",是就天地万物的演化而言。"有""无"同一,所以天地万物的起源与演化也同一。此处的"有"和"无",都是形而上的抽象概念。从形而下的意义上,我们可以将天地万物的起源上溯到"母"、"始",或"恍惚",或"浑沌",而"浑沌"是没有任何规定性的,所以形而下的概念就上升为形而上的概念,就是“有”和“无”。王安石《老子注》:"无者,形之上者也。有,形之下者也。"王雱《老子注》说:"道有二物,自形而下,则阳尊而阴卑。自形而上,则阴先而阳后。"赵实庵《老子解》也说:"道可道,形而下者之谓也。非常道,形而上者之谓也。"在形而下的意义上,我们并不能说"无生有"或"有生于无",因为无不可能生出有。但是在形而上的意义上,我们就可以说"无生有"或"有生于无","生"字为生出之意,但此处的所谓生出并非实有的生出,而是逻辑上的生出。并非由"无"生出了"有",而原来的"无"仍然是"无"。"有生于无"系指逻辑上的先后、概念上的因果而言。如果一定要用通常的语言加以表述,则"有生于无"的"生"可以理解为成为的意思,"有生于无"意犹"无成为了有"或"有成为了无"。"无"成为"有"时,并没有一个原来的"无"仍然在那里,与这个"有"相对。这个"有"就是原来的"无",二者是同一的关系。
由逻辑方面而言,顺向地说,我们可以说由"无"推导出"有","无"是"有"的根据,先有"无",然后有"有"。或者逆向地说,我们也可以说由"有"推导出"无","有"的根据是"无",先有"有",然后有"无"。这时我们说"无生有",或者说"有生于无"。"无生有"或"有生于无"在语言上当然也可以说是"相生",但是在《老子·道经·二章》中"有无相生"已经成为一个固定的表述,所以是一定要与《四十章》的"有生于无"区分开的。
再由《老子·四十二章》所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一段文字加以说明。其中"道生一"一句的意思是:"道"本无名,勉强名之,于是有"一"。是称为"道"于是有了"一",不是"道"又生出了"一",所以"一"就是"道","道"就是"一"。
"一生二"一句的意思,历来主要有两种不同的理解。一是庄子、王弼等的理解,以"二"为"有无"。这是由概念思辨角度所作出的解释。
《庄子·齐物论》:"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既已为一矣,且得有言乎?既已谓之一矣,且得无言乎?一与言为二,二与一为三。自此以往,巧历不能得,而况其凡乎!故自无适有,以至于三,而况自有适有乎!"
王弼《老子道德经注·四十二章》:"万物万形,其归一也。何由致一?由于无也。由无乃一,一可谓无。已谓之一,岂得言无乎?有言有一,非二如何?有一有二,遂生乎三。"(40)
王安石《老子注》:"道一也,而为说有二,所谓二者,何也?有无是也。是二者,其为道一也。"
吕惠卿《道德真经传》:"太初有无无,有无名。有无无,则一亦不可得。有无名,则一之所起,有一而未有形也。既谓之一,则虽未有形,且已有名矣。名为一而名之者,为二。二与一为三。万物纷纷,自此生矣。"
王弼、吕惠卿等的解释明显是由庄子而来。其意为:"道"是"无";"道"是"无",所以"道"是"一"。这叫做"道生一"。称"道"是"无"或称"道"是"一",是有言,有言就是"有"。"道"是"无"的"一"加上"有言"的"有",故为二。这叫做"一生二"。"道"是"无"的"一"加上二,又成了三。这叫做"二生三"。虽然"一生三"的推导过程已经完成,但是"道"与"无"与"有"这三个概念本质上仍只是一个,所以王弼又说:"既谓之一,犹乃至三。"所谓二和三只是逻辑思辨的不同环节而已。在此我们仍然可以说无就是有,有就是无。
冯友兰先生说:"《老子》第四十二章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这里所说的'一'是指'有'。'道生一'等于说'有'生于'无'。"又说:"老子这句话,不是说,曾经有个时候只有'无',后来有个时候'有'生于'无'。它只是说,我们若分析物的存在,就会看出,在能够是任何物之前,必须先是'有'。'道'是'无名',是'无',是万物之所从生者。所以在是'有'之前必须是'无',由'无'生'有'。这里所说的属于本体论,不属于宇宙发生论。它与时间,与实际,没有关系。因为在时间中,在实际中,没有'有',只有万有。"(41)是非常正确的。
二是文子、《吕氏春秋》、河上公、《淮南子》等的理解,以"二"为阴阳,或称天地、两仪、动静。这是由宇宙生成的角度所作出的解释。
《文子·九守》:"天地未形,窈窈冥冥,浑而为一。寂然清澄,重浊为地,精微为天,离而为四时,分而为阴阳。精气为人,粗气为虫,刚柔相成,万物乃生。"
《吕氏春秋·大乐》:"太一出两仪,两仪出阴阳。阴阳变化,一上一下,合而成章。"
河上公《老子道德经河上公章句·道化第四十二》:"一生二",注曰:"一生阴与阳也。"(42)
《淮南子·天文训》说:"道日规(43)始于一,一而不生,故分而为阴阳。阴阳合和而万物生,故曰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唐杨上善《黄帝内经·太素·知针石篇》注:"从道生一,谓之朴也。一分而二,谓天地也。从二生三,谓阴阳和气也。从三以生万物,分为九野、四时、日月乃至万物。"
宋司马光《道德真经论》说:"道生一,自无而有。一生二,分阴分阳。二生三,阴阳交而和生。三生万物,和气合而生物。"
宋赵实庵《老子解》:"太极生三。……凡有四说焉。一以阴阳言,二以天地言,三以父母言,四以有无言。"
宋范应元《老子道德经古本集注》:"道一而已,故曰道生一也。一之中便有动静,动曰阳,静曰阴,故曰一生二也。"
元李道纯《道德会元序例》:"道生一,虚无生一气。一生二,一气判阴阳。"
奚侗先生说:"《易·系辞》:'是故易有太极,是生两仪。''道'与'易'异名同体。此云'一'即太极,'二'即两仪,谓天地也。天地气合而生和,二生三也。和气合而生物,三生万物也。"(44)
高亨先生说:"一、二、三者,举虚数以代实物也。一者天地未分之元素,《说文》所谓'惟初太始,道立于一,造分天地,化成万物'者也。《庄子·天下篇》述老聃之术曰:'主之以太一。'太一即此一也。《易·系辞上》:'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太极亦即此一也。二者,天地也。三者,阴气阳气、和气也。《礼记·礼运》:'礼必本于太一,分而为天地,转而为阴阳。'《吕氏春秋·大乐篇》:'太一出两仪,两仪出阴阳。'皆一生二、二生三之意,特仅言阴阳未言和气耳。'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阴也阳也和也,即此所谓三也。"(45)
文子、《吕氏春秋》、河上公、《淮南子》等的理解,是认为"道"与"无"与"有"均为一,三者可谓异名同实。"道"或"无"或"有"的"一"生出了"二",这个"二"就是阴阳。此处的"生"是实有的生,阴阳也是实有的存在物。
两种理解可以说都是对的。庄子、王弼等是由概念思辨角度所作出的解释,对于宇宙生成的环节未作讨论。文子、《吕氏春秋》、河上公、《淮南子》等是由宇宙生成的角度所作出的解释,对于概念思辨的环节未作讨论。所以二说并不矛盾。此处的关键是两种理解不可以相混。在概念思辨的环节,只能说有无同一,而不能说阴阳同一,因为阴阳是实有的存在物,是相对的逻辑关系。在宇宙生成的环节,只能说二是阴阳,而不能说二是有无,因为有无都是全称概念,二者是同一的逻辑关系。
由此反观《老子·道经·二章》,可知"有无相生"与"有生于无"是两种含义完全不同的表述。陈鼓应先生指出:"有无相生:'有'、'无',指现象界事物的存在或不存在而言。这里的'有''无'和第十一章'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的'有'、'无'、同义,而不同于上章(一章)喻本体界之道体的'无'、'有'。"(46)余培林先生也说:"'有无相生……前后相随。''有、无',这里只是指两个相对的概念――'有'和'没有',与第一章'无,名天下之始;有,名万物之母'的'有、无',一指道体,一指道用,意思完全不同。"又说:'无'虽是天地之始,'有'虽是万物之母,但它们并不是有形的物体,而只是概念而已。就层次上说,'无'的层次要比'有'为高,因为四十一章说:'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至于第二章的'有无相生',只是说'有'和'无'两个概念是相对而生的,和这层次毫无关系,不可混为一谈。"(47)所说都是非常精当的。

五 《老子·道经·二章》的结构和次序问题

由此而论《老子·道经·二章》全文的三层含义,首句"天下皆知美之为美"的意思是:天下人都知道美是美的,就没有美了;都知道善是善的,就没有善了。"恶"字意为不美、无美,由下文"不善"可知。天下皆知美之为美,就是无所不美,就是大美。皆知善之为善,就是无所不善,就是大善。由"大象无形"的逻辑思维形式而言,就是大美不美(48),大善不善。
第二句"有无相生,难易相成"的意思是:既然大美不美,大善不善,那么就没有美,没有善;如果有美有善,那也只是在"相对"的逻辑思维层次上的美和善,而"相对"的逻辑思维层次上的概念双方,既不能进行肯定判断,也不能进行否定判断,双方都是有条件的,只具有相对的意义。美与恶、善与不善、有与无、难与易,无论其美、善、有、易,或者恶、不善、无、难,都不具有绝对的性质,因此都没有意义。老子在此是予以否定的意思,与庄子否定是非彼此双方的思想是一致的。
自"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以下数句的意思是:由无为才能达到有为。这是紧接第一层的大美不美,和对"相对"的概念予以否定之后,仍在"大象无形"的层次上作出阐述。即指出在"大象无形"的层次上,无就是有,有就是无。以此作为政治理论就是无为即有为,无为无不为。《文子·精诚》:"老子曰大道无为,无为即无有,无有者不居也。""不居"既为无为,则"不去"的意思即无不为。宋祚胤先生曾经指出:"老子理论的核心是强调道的作用而非探究道的本体,或者说是在作用层面上展现本体这样一个中心。落实到现实层面上就是用'无为'来展现'无'的内容。"(49)《老子·道经·二章》全文的宗旨正在于此。
今观古代注家所论,也多认为老子是用首句的大美、大善否定"有无相生"等六对。
文子《文子·原道》:"古者……高下不相倾,长短不相形。风齐于俗,可随也。事周于能,易为也。"
河上公《老子道德经河上公章句·养身第二》说:"上六句有高下长短,若开一源,下生百端,百端之变,无不动乱。"(50)
严遵《老子指归·天下皆知篇》说:"世人所谓美善者,非至美至善也。夫至美,非世所能见;至善,非世所能知也。"(51)
苏辙《老子解》说:"天下以形名言美恶,其所谓美且善者,岂信美且善哉?彼不知有无、长短、难易、高下、声音、前后知相成相夺,皆非其正也。"
以上三家所说非至美至善、岂信美且善,及生百端动乱、皆非其正,明显是对"有无相生,难易相成"等相对概念持否定态度。
胡适先生也说:"这一段是老子政治哲学的根据。老子以为一切善恶、美丑、贤不肖,都是对待的名词。……平常那些赏善罚恶,尊贤去不肖,都不是根本的解决。根本的救济方法须把善恶美丑贤不肖一切对待的名词都消灭了,复归于无名之朴的混沌时代,须要常使民无知无欲。"(52)胡适先生的《中国哲学史大纲》论老子虽较单薄,但解释《二章》为消灭对待的名词,是非常精当的。
蒋锡昌先生说:"无名时期以前,本无一切名,故无所谓美与善,亦无所谓恶与不善。迨有人类而后有名,有名则有对待,既有美与善之名,即有恶与不善之名,人类历史愈久,则相涉之事愈杂,则对待之名亦愈多。自此以往,天下遂纷纷扰扰,而迄无清静平安之日矣。下文乃举'有无'等六对以明之。"(53)蒋锡昌先生以河上公之意作解,是对的。
张默生先生说:"道的本体,本无所谓美恶、善不善。换句话说,真理是至真至善至美的,不容吾人去分解他。自从人们有了偏见,往往自私用智,把真理一剖再剖,于是将一浑朴的道体凿碎了。……他们所说的美,已不是真美;所说的善,已不是真善。真理原是绝对的,而不是相对的。"(54)张默生先生将《二章》分析为绝对的真理与相对的事理两层含义,尤为清楚。
余培林先生说:"所有这些对应的概念都是在浑朴的道体分裂之后才产生的,但既然已经产生了,那已是无可如何的事,老子只有教人认清这些相对的概念,只有在比较之下才能产生,也就是说,只有在某一个时间、某一个空间限度才能产生,如果从更高的角度或另一个角度来看时,这些分别或者根本不存在,或者有其相通互济的地方。所谓'以道观之,物无贵贱;以物观之,自贵而相贱;以俗观之,贵贱不在己'(《庄子·秋水》),就是这个意思了。"(55)余培林先生引《庄子》互明,是极有见地的。
相比之下,现代学者因为太过强调"矛盾"的概念,将其与"对立统一"的"辩证法"视为一事,所以反而出现了较多错解。古今学者对于《老子·道经·二章》的错解大概说来有以下四种情况:
第一,《二章》"有无相生"与《一章》"无名天地始,有名万物母"及《四十章》"有生于无"概念相混。
马其昶先生《老子故》引姚永概曰:"此谓'道''无'对待。'有无'、'难易'十二者,皆对待也。"此为《一章》与《二章》意思相混,错以"道""无"的同一关系为相对的关系。
朱谦之先生说:"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此有无之相生也。"(56)此为以《四十章》解《二章》,"有无相生"与"有生于无"二概念相混。
第二,《二章》中大美、大善与有无、难易等概念相混。
吴澄《道德真经注》说:"物之有无,事之难易,形之长短,势之高下,音之辟翕,声之清浊,位之前后,两相对待。一有则俱有,一无则俱无。美恶善不善之相因,亦犹是也。"高亨先生据此作注,也说:"推而言之,美恶相存,善不善相因也。"(57)
陈鼓应先生说:"一般人多把这两句话解释为'天下都知道美之为美,就变成丑了。'老子的原意不在于说明美的东西'变成'丑,而在于说明有了美的观念,丑的观念也同时产生了。下句'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同样说明相反相因的观念。后面'有无相生'等六句,都在于说明观念的对立形成,并且在对待关系中彰显出来。"(58)
张松如先生说:"事物总是一分为二,二又共处于一中,矛盾着的两个方面,互相依存,又互相转化。这就决定了既有'美'与'善'之名,即有'恶'与'不善'或'丑'与'恶'之名。美丑、善恶,便是相互对待的两对矛盾,都是说明相对的比较的关系。……下文列举出六对矛盾……无一不是相反的关系,也无一不显出相成的作用。"(59)
诸家都将大美、大善的"大象无形"的概念,与有无、难易等相对的概念混而不分。在大美、大善的层次上,美恶善不善不应是对待、相因的关系,而是同一的关系。
第三,错认相对的概念是为老子所肯定的。
朱谦之先生说:"盖天下之物,未有无对待者,有矛盾斯有前进。故有美者,则有更美者与之相争,而美之为美斯不美已。有善者,则有更善者与之相争,而善之为善斯不善已。"(60)
高明先生说:"老子教育人们从正反两方面观察事物,不得偏举,……他利用事物相对的比较关系,概括说明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各种现象和本质。并进而指出,宇宙间的矛盾是永远存在的。"(61)
老庄学说主要是讲玄同、齐物的,但对于相对的概念并非没有肯定的一面,如《吕氏春秋·不二》所说"老聃贵柔",就是在"刚柔"的相对概念层次上,发挥"柔"的一面,以克制"刚"的一面。但此处老子对于有无、难易等确为否定的意思,与《四十章》"反者道之动"不同。
第四,怀疑《二章》的结构及编次有误。
怀疑《二章》的结构及编次有误包括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由于"有无相生"与"有生于无"相混而致。如马叙伦先生认为《二章》"有无相生"与《一章》论"道"、"有"、"无"的关系意思相同,又认为《四十章》"有生于无"、《四十二章》"道生一"与"有无相生"的意思相悖,于是判定《四十章》与《四十二章》非《老子》原文。马叙伦先生说:"'天下之物生于有,有生于无',乃《淮南》语羼入者。第二章明言'有无之相生',义正与首章'无名万物之始,有名万物之母'相合,则安得此复言'天下之物生于有,有生于无'耶?"又说:《四十二章》"此二十五字当自为一章,疑非《老子》文也。寻此二十五字虽已见于《淮南·道应训》引,然《淮南》未明称是《老子》语。且《老子》首章建义极明,今言'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所谓'一'者或可释为现象之全体,然老子所谓一即道,今言'道生一'已与老子义谬。'二'或可释为有无,然亦与'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相戾。'三'更何指?况万物复由三生乎?疑此乃后人据《淮南》羼入。"(62)
另一种情况是由错解老子对于相对概念的否定而致。如高亨先生说:"'是以'二字疑后人所加,盖《老子》原书,本不分章,后人强为分之,有文意不相联而合为一章者,遂加'是以'或'故'等字以联之。……本章前八句为老子之相对论,此后八句为老子之政治论。文意截然不相联,本无'是以'二字,明矣。"(63)陈鼓应先生也说:"'是以'后面的文句,若是别处错入此处,则'是以'二字未必是后人所加。但高亨指出本章两段文字'文意截然不相联',颇供参考。"(64)
而按照本文的分析,我们认为《老子·道经·二章》的三层含义由说理到说事,由提出大美、大善,到否定有无、难易,到得出无为即无不为的结论,于文意上并无不畅。再由《老子》全书来看,《一章》意在阐明道体,《二章》则是进一步阐明政治主张,即由形而上的无即是有,推导出形而下的无为即是有为,也是完全顺理成章的。

注 释:
(1)据王世舜等《老庄词典》,山东教育出版社1993年出版。
(2)据余培林《老子--道德的奥秘》,春风文艺出版社1992年简体字版。原名《老子:生命的大智慧》,台湾时报文化出版事业公司1983年出版。作者另有《新译老子读本》,台湾三民书局1972年出版。
(3)《老子》道德二篇次序,河上公、王弼本《道经》在前,严遵《老子指归》及两种帛书本《德经》在后,但均以"有无相生"章为《道经》第二章。
(4)严遵、吴澄、姚鼐、马其昶等诸家分章虽与传本不同,但尚未就整体分类。
(5)1944年重庆文风书店初版。
(6)辽沈书社1990年出版;辽宁古籍出版社1995年出版。
(7)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3年出版。
(8)黄瑞云《老子本原》,人民文学出版社1995年出版。
(9)李震《中外形上学比较研究》,台湾中央文物供应社1982年出版。
(10)据朱谦之《老子校释》本。相形,本或作相较;相倾,本或作相盈;前后,本或作先后;含义则大致不差,故不具论。《郭店楚墓竹简》(文物出版社1998年出版)整理战国简本《老子》作:"天下皆智(知) (美)之为 (美)也,亞(惡)已;皆智(知)善,此其不善已。又(有)亡之相生也,戁(难)惕(易)之相成也,長耑(短)之相型(形)也,高下之相浧(盈)也,音聖(聲)之相和也,先後之相堕(随)也。是以聖人居亡為之事,行不言之 (教)。萬(物) (作)而弗 (始)也,為而弗志(恃)也,成而弗居。天〈夫〉唯弗居也,是以弗去也。"
(11)据王德有先生点校本,中华书局1994年出版。
(12)据楼宇烈先生《王弼集校释》本,中华书局1980年出版。
(13)高亨《老子正诂》,东北大学1929年初版,中华书局1959年重订第三版。
(14)朱谦之《老子校释》,龙门书局1958年初版,中华书局1984年重印版。
(15)陈鼓应《老子注译及评介》。原名《老子今注今译及评介》,台湾商务印书馆1970年初版,中华书局1984年修订版。
(16)高明《帛书老子校注》,中华书局1996年出版。
(17)张松如《老子校读》,吉林人民出版社1981年出版。
(18)庞朴先生解"亡"为有而后无,见庞朴《说"无"》,载《纪念顾颉刚学术论文集》,巴蜀书社1990年出版。
(19)程颐认为阳无可尽之理,阴亦然。《程氏易传》卷二解剥卦说:"剥之为卦,诸阳消剥已尽,独有上九一爻尚存。如硕大之果,不见食,将有复生之理。上九亦变,则纯阴矣。然阳无可尽之理。变于上则生于下,无间可容息也。圣人发明此理,以见阳与君子之道,不可亡也。或曰:'剥尽则为纯坤,岂复有阳乎?'曰:以卦配月,则坤当十月。以气消息言,则阳剥为坤,阳来为复,阳未尝尽也。剥尽于上,则复生于下矣。故十月谓之阳月,恐疑其无阳也。阴亦然。"
(20)中文"矛盾" 一语即出韩非,见《韩非子·难一》,又见《难势》。
(21)冯契《对庄子的相对主义作一点分析》,载《学术月刊》1980年第9期。
(22)李震《中外形上学比较研究》。
(23)《庄子·齐物论》。
(24)《庄子·寓言》(《齐物论》略同)、《庄子·秋水》。
(25)《庄子·齐物论》。"彼是方生"的"方",注家多解作方将,惟刘武《庄子集解内篇补正》解作"并生":"《吕氏春秋·安死篇》:'其所非,方其所是也;其所是,方其所非也。'《说文》:'方,并船也;象两舟省总头形。'《仪礼·乡射礼》:'方不足',注:'方,犹并也。''彼是方生,即彼是并生。下文'方生方死,方死方生',即并生并死,并死并生也。"兹从刘武。
(26)其中仍含有肯定的因素。即"相对"的逻辑思维形式与"大象无形"的逻辑思维形式之间,也并非没有积极的联系。参见张京华《庄子哲学辨析》,辽宁教育出版社1999年出版。
(27)《老子·二十章》。帛书甲本作"唯与诃,其相去几何?美与恶,其相去何若?"
(28)《老子》《十章》、《十一章》、《十四章》、《二十二章》、《三十九章》、《四十二章》。
(29)《庄子》《齐物论》、《大宗师》、《知北游》。文子也说:"无形者,一之谓也。一者无心,合于天下也。""道者,一立而万物生矣。故一之理,施于四海。一之嘏,察于天地。""万物之总,皆阅一孔。百事之根,皆出一门。""一也者,无适之道也,万物之本也。"见《文子》《原道》、《道德》。
(30)据朱谦之《老子校释》本。
(31)程大昌《易老通言》。
(32)刘惟永《道德真经集义》引丁易东《老子解》。
(33)刘惟永《道德真经集义》引吴环中《老子解》。
(34)主要有"道"是无、"道"是有、"道"统有无三种观点,参见王博《老子哲学中"道"和"有"、"无"的关系试探》,载《哲学研究》1991年第8期。
(35)据王德有先生点校本。
(36)牟宗三《中国哲学十九讲》,台湾学生书局1983年出版,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简体字版。
(37)张岱年《中国哲学大纲》,初稿完成于1937年,商务印书馆1958年出版,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年修订再版。其后张岱年先生又有表述说:"有无同出于道。道一方面是无,一方面是有。"见张岱年《老子哲学辨微》,载《中国哲学史论文集》第一辑,山东人民出版社1979年出版。
(38)冯友兰《中国哲学史新编》第二册,人民出版社1984年出版。
(39)《庄子·庚桑楚》也说:"万物出乎无有,有不能以有为有,必出乎无有。"郭店楚简此句作"天下之勿生於又,生於亡",寥名春先生认为系"又"字后脱一重文符号所致,参见寥名春《楚简老子校诂(上)》,载台湾《大陆杂志》九十八卷一期,1999年1月出版。魏启鹏先生也持此意,参见魏启鹏《楚简〈老子〉柬释》,载《道家文化研究》第十七辑,三联出版社1999年8月出版。
(40)据楼宇烈先生《王弼集校释》本。楼宇烈断"一可谓无"为问句,此改为直述。
(41)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涂又光汉译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5年出版,1996年第二版。
(42)据王卡先生点校《老子道德经河上公章句》本,中华书局1993年出版。
(43)"日规"二字王念孙以为衍文,见王念孙《读书杂志》。
(44)奚侗先生《老子集解》,序作于1925年。汪福润先生点校《老子注三种》合刊本,黄山书社1994年出版。
(45)高亨《老子正诂》。
(46)陈鼓应《老子注译及评介》二章注释,又见书前《老子哲学系统的形成》注五。
(47)余培林《老子--道德的奥秘》。
(48)《庄子·知北游》"天地有大美而不言"亦即此意。
(49)见刘坤生《庄子哲学本旨论稿》附录《于实事求是中创新――试论宋师祚胤先生的治学方法》。汕头大学出版社1998年出版。
(50)据王卡先生点校本。"若开"原作"君开",据校勘记改。
(51)据王德有先生点校本。
(52)胡适《中国哲学史大纲》,商务印书馆1919年出版,东方出版社1996年及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编校再版。
(53)蒋锡昌《老子校诂》,商务印书馆1937年出版。
(54)张默生《老子章句新释》,1943年重庆东方书社出版。
(55)余培林《老子--道德的奥秘》。
(56)朱谦之《老子校释》。
(57)高亨《老子正诂》。
(58) 陈鼓应《老子注译及评介》。
(59) 张松如《老子读本》。
(60)朱谦之《老子校释》。
(61)高明《帛书老子校注》。
(62)马叙伦《老子校诂》,原名《老子覈诂》,北京景山书社1924年出版,古籍出版社1956年修订再版。
(63)高亨《老子正诂》。
(64)陈鼓应《老子译注及评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