庞涓死于此树之下(1)


blueski推荐 [2009-10-31]
出处:司马迁笔下的牛人们——兵家传奇
作者:扶栏客
 

十三年以后,庞涓效力的魏国再次挑起事端。这次魏国和上次遭到侵略的赵国一起联手入侵了韩国,当然这里说的韩国是战国七雄之一的韩国,而不是今天朝鲜半岛上的友好邻国。

  十三年过去了,齐国仍然是老大,遭到欺负的韩国立刻向齐国求救。此时的齐国的国王是齐宣王,老板虽然换了,但是责任不变,齐宣王再次效仿先王毅然挑起了"战国警察"的重担,派兵支援韩国。这次军事行动的领导仍然是田忌和孙膑这对黄金搭档,田忌和孙膑这次用的招仍然是同上,不过这次叫"围魏救韩"。至于为什么不是"围赵救韩",据扶栏客推测原因有两个,首先是擒贼先擒王,魏国显然是主谋,赵国是帮凶,先打主谋,其次才是其帮凶,能收到敲山震虎的效果;其次是公私兼顾,庞涓是魏军的主将,打击魏国就是打击庞涓,孙膑同学就是要造成一种"庞涓不死魏难平"的舆论压力。只要魏王和魏国朝野都潜移默化地接收了这种舆论的引导,再配合强大的军事压力,庞涓迟早都是个死。

  十三年之后孙膑的"围魏救赵"战术出现了变种,他知道如果继续照方抓药、因循守旧只能解韩国之围而不能彻底解决自己和老同学庞涓之间的问题。春秋战国时期的物质生活和医学水平都很不发达,当时中国人的平均寿命明显低于今天的水平。孙膑不想让庞涓死在病榻上,一个兵法专业的高材生、一个享受了多年崇高地位和待遇的将军,最好的结局应该是死在战场上,只有这样才对得起师傅的教诲、培养和老同学的感情。

  孙膑决定要和老同学庞涓来一个男人之间、同学之间的彻底了断,因此,他放弃了在庞涓领军回师的路上阻击魏军的方案,而选择了一路向西不远不近地引导着老同学踏上黄泉路。赵、魏、韩三国在春秋时期都属于晋国,晋国军队的作风当年以勇武强悍著称。庞涓领导下的魏军不仅继承了这种风格,而且进一步发扬光大,向来以不怕死著称。孙膑当时分析了魏国军队的心理:"彼三晋之兵素悍勇而轻齐,齐号为怯,善战者因其势而利导之。"如果你恨一个人,不妨惯着他的毛病,这种理论不仅适用于教育小孩也适用于战争对抗,孙膑提出了惯着庞涓的方案,而且还发明了另一个成语--"因势利导"。

  当然"因势利导"惯着庞涓只是一个理念,既不是目的,也不是方法。在孙膑提出的方案当中,在因势利导的背后紧跟着"蹶上将"的目的:他说:"《兵法》,百里趋利者蹶上将,五十里趋利者军半至。"孙膑说的《兵法》就是《孙子兵法》。孙膑知道要达到一战必胜的效果,就必须在运动中削弱魏国的军力,这样才能"蹶上将",也就是"蹶"老同学庞涓。理念有了,目的明确了,剩下的就是科学的方法。

  当年孙膑和庞涓一起学习兵法的时候,师傅曾经教过两个学生怎样利用数据进行正确决策的方法。这门课程当中就有如何准确判断敌方兵力的办法。我们知道中国自古以来就有"号称"的传统,这在文学上叫夸张。比如《三国演义》上说曹操曾经率领三十多万军队征讨东吴时就号称百万大军,以此来看,中国古代军事家在自己兵力上的"号称"经常是以自己现有兵力乘以一个系数,这个系数通常大于等于2。因此作为一个英明的将军不能根据对手的"号称"来判断对手的真正兵力,这就像聪明的投资者不能仅凭上市公司公布的业绩来判断自己的投资方向一样。

  师傅当初教给孙膑和庞涓统计敌方兵力的方法很简单,那就是:数灶坑。

  是人就要吃饭,吃饭就要生火,大股部队野外行军做饭只能露天解决,因此中国自古以来,野战军解决吃饭问题都离不开在地上挖灶坑。日暮黄昏,大军扎下营寨,然后就开始挖坑做饭。一个灶坑一口锅,下面填上木柴,生火做饭,然后填饱若干士兵饥饿的肚子。军队讲究整齐划一,所以军用的饭锅也是统一规格的,一个饭锅煮出来的食物量也就是统一的。我们知道,军队的口粮是根据级别统一分配的,一般情况下不会特别照顾某些饭量超常的士兵,在这种情况下每口饭锅服务的士兵数量也就基本固定。一个灶坑对应一个饭锅,一个饭锅对应若干固定人数的士兵,这就形成了一个逻辑上的数据链。第二天大军开拔,前一天宿营的地方就留下了星罗棋布的灶坑,只要数一下灶坑就基本掌握了敌方的士兵数量。在没有军事卫星和侦察机的年代,数灶坑无疑是最有效、最可靠和成本最低的统计敌人兵力的方法。

  孙膑和庞涓的师傅在传授这种科学方法的时候,一定没有想到有朝一日自己的两个学生会利用这个方法展开生死较量,最后自己的一个学生因为创造性地利用了这个方法,而将另一个犯了教条主义的同学置于死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