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死拉上垫背的(2)


blueski推荐 [2009-10-31]
出处:司马迁笔下的牛人们——兵家传奇
作者:扶栏客
 

中国历史上所有的改革家都会不同程度地与既得利益集团产生矛盾和对立,所以吴起在取得巨大成功的同时,得罪楚国的权贵阶层似乎也无法避免。当然吴起与楚国贵族们的紧张关系在楚悼王生前都不成问题,毕竟在楚国是由大老板楚悼王说了算的,而楚悼王非常清楚吴起推动的改革对楚国走上富强之路具有多么深远和重大的意义。

  吴起的悲剧在于自己的身体太好、活得太长,而信任和支持自己的老板身体太不好、太短命。就在吴起踌躇满志取得了一系列改革胜利后不久,楚悼王突然去世了。这在医学不发达的古代非常普遍,而对于吴起来说,楚悼王的去世则意味着自己的辉煌人生也走到了尽头。

  从吴起在鲁国和魏国的遭遇来看,吴起这个人虽然有"猜忍"之名,但是由于他对于政治对手的暗算缺乏政治敏感性,导致了他一系列的人生悲剧。在来到楚国之前,战功显赫、治国有方的吴起接连被鲁国人的"人肉搜索报告"和魏相公叔排练的小品表演终结了自己在鲁国和魏国的政治生命,可见在吴起"猜忍"的性格当中似乎缺少对自己的保护意识。或许一个人过于优秀就会过于自信,吴起一生杀伐决断、战无不胜,所以他可能根本不相信这个世界上有人能打败自己。

  悲剧再次上演,不过吴起失去了东山再起的机会。

  那天吴起前去灵堂拜祭自己的老板楚悼王的时候,丝毫没有感觉到传说中的杀气。在吴起的一生中,楚悼王是与他合作得最融洽也是最愉快的老板。这位老板不仅对吴起的改革全力支持,更是对吴起给予了毫无保留的信任。对于吴起来说,楚悼王不仅是一位英明的老板,更是他的人生知己和精神导师,现在这位给予吴起完全信任的老板永远地离开了吴起,而吴起也将要一天天地老去。失去了楚悼王的吴起感到了前所未有的迷茫和伤感,他迈着沉重的步伐走向设在楚国王宫大殿里的灵堂,去尽一个为臣的本分。

  就在吴起走到灵堂附近的时候,突然看见大批的武士手持长戟和刀剑出现了。吴起吃了一惊,他知道那些武士显然不是来参加楚悼王葬礼的。那些武士也看见了吴起,他们不仅没有向这位楚国的第一重臣行礼,反而杀气腾腾地冲了过来包围了吴起。

  从前面的故事我们知道吴起是一个身体素质过硬的人,如果当初在鲁国的"吴起人肉搜索报告"提供的信息属实,那么吴起年轻的时候在自己的家乡卫国曾经制造过一夜杀死三十多人的惊天血案。由此可以推断吴起不仅体力过人,甚至很有可能是身怀绝技的武林高手。从《史记》对吴起遇刺的简单记载来看,虽然当时的吴起已经步入中老年,但是他当天遭到突袭后的表现仍然称得上身手不凡,遭到围攻的吴起不仅没有被当场杀死,反而摆脱了武士们的围攻逃跑了。

  武士们很没面子,如果一群经过专业训练并且精心准备刺杀计划的武士无法杀死一个毫无戒备的中老年男人,那么这些武士就只有去死了。于是武士们呐喊着奋力追杀吴起,场面非常恐怖。

  慌不择路的吴起发现自己跑进了祭奠楚悼王的灵堂,而楚悼王就躺在正中的巨大棺椁之内,这位老板此刻面目慈祥,仿佛睡着了。吴起愣住了,难道自己真的要追随楚悼王而去,在地下报答楚悼王的知遇之恩?

  门外的喊杀声追了过来,吴起本能地躲到了楚悼王的棺椁后面蹲了下来,有一句成语叫投鼠忌器,或许这些杀手不敢在尸骨未寒的先王面前大开杀戒吧?

  冲到门口的武士们也愣住了,楚悼王就躺在灵堂上,而吴起躲在楚悼王的后面。

  杀还是不杀,这是一个问题。

  沉默了片刻,仍然没有人敢带着兵器踏进楚悼王的灵堂。但是武士们明白吴起必须死,否则他们自己将死无葬身之地。僵持之中,突然传来了一声大叫"放箭!"一支箭从人群中射了出来,飞向了死去的楚悼王和活着的吴起。

  紧接着密集的箭雨覆盖了过去,楚悼王和吴起变成了两只"刺猬",吴起痛苦地倒在地上扭动着,终于追随楚悼王而去。

  就这样,吴起这位走到哪里都会给同事和同行带来巨大压力的天才死去了。他生下来的时候只是一个有钱人家的少爷,而死去的时候却是名满天下、威震诸侯的人。

  吴起临死前积极向老板楚悼王"靠拢"的行为得到了回报,在他死去以后继任的楚肃王对参与刺杀吴起的"宗室大臣"们进行了无情的报复和清算。《史记》记载"乃使令尹尽诛射吴起而并中王尸者,坐射起而夷宗死者七十余家"。吴起给楚悼王陪葬了,临死前拉上了阴谋暗算他的政敌们来陪葬。根据《史记》的记载,当时遭到牵连的七十多个家族的数百人遭到了屠杀,如果仅仅因为这些人参与暗杀吴起或许不至于遭到如此残忍的报复。那被杀死的七十多个家族的数百口人,与其说是为吴起偿命,不如说是为了楚悼王死后遭到虐待而谢罪。

  就这样,一场血腥的阴谋暗杀以另一场更加血腥的屠杀收场。

  太史公司马迁对吴起和孙膑有一段评价很有趣,"语曰:'能行之者未必能言,能言之者未必能行。'孙子筹策庞涓明矣,然不能蚤(早)救患于被刑。吴起说武侯以形势不如德,然行之于楚,以刻暴少恩亡其躯。悲夫!""能说到不一定能做到,能做到的不一定能说到",这不是顺口溜,而是在汉朝很流行的一句俗语。司马迁认为孙膑和吴起就属于能说到但是做不到的典型,孙膑在战场上料敌制胜有如神助,却遭到老同学庞涓非常低级的暗算变成了残疾人。而吴起在"西河谈话"中提出来的治国之道"在德不在险"的观点在当时也相当的超前,甚至让听众有振聋发聩、醍醐灌顶的感觉。然而后来吴起在楚国的一系列改革和作为只是一味地运用法家的权术和兵家的技术,对待工作、特别是对待同事和同行简单粗暴,导致了楚国贵族阶层与吴起势不两立,最终楚国贵族选择了刺杀吴起来彻底解决双方的矛盾。

  太史公的评价有一定道理,但是似乎有点坐而论道的理想主义色彩。当然一味地依靠法家的权术的确很难保持可持续发展。但是客观地说,吴起推行的三项改革似乎也是当时的历史背景下促使楚国迅速走向强盛的必然选择,而推行这三项改革就必然会触动楚国贵族的利益,最后难免势不两立。如果说吴起注意工作的方式方法,能够再低调一点、谦和一点,是不是就一定能够避免后来的悲剧呢?未必。

  这就是历史。

  需要说明的是,吴起死后享有与孙子齐名的地位不是因为他在楚国推行的系列改革,也不是他"猜忍"的性格,而是因为吴起对中国军事理论形成做出的重大贡献。根据《史记》记载,吴起著有一部名为《吴起兵法》的军事理论专著,而《汉书·艺文志》记载汉朝流行一部名为《吴起》的兵法著作,这部著作一共有四十八篇。从司马穰苴开始,中国兵家进入了理论研究时代,而孙武、孙膑和吴起则一起奠定了中国兵家的理论体系和思想框架。与司马穰苴、孙武和孙膑不同,吴起是中国兵家先祖中最有个性、最有争议和最富传奇色彩的一位大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