占便宜的惨痛教训(2)


blueski推荐 [2009-10-31]
出处:司马迁笔下的牛人们——兵家传奇
作者:扶栏客
 

赵国被燕国无礼侵犯,此时在名将廉颇的领导下已经大获全胜,血气方刚的赵国童子军当然不会善罢甘休。很快燕国首都被赵国童子军包围,燕武成王无计可施,只好签订城下之盟,答应割地求和。

  燕国的成年人憋足了劲跑到赵国想占孩子和老头的便宜,最后没有占到便宜反而损兵折将,割地求和;赵国的孩子和老头被贪婪、无耻的邻居逼上绝路,被迫应战,最后不仅成功地反击了燕国的占便宜计划,而且还顺手牵羊从燕国占到了巨大的便宜。这就是历史的辩证法,司马迁对这段历史没有做任何评价,一切尽在不言中。

  有些人能进步不是因为受了教育,而是因为受了刺激。受到严重刺激的燕武成王终于体会到了乐间的价值,因此对乐间的思念与日俱增。在燕国干了三十多年的乐间投奔了赵国,而此刻的赵国和燕国已经结下血仇、水火不容,对燕武成王来说,这比割地求和还刺激。最后燕武成王效仿当年自己的父亲燕惠王派人给乐间送去了信,从文学性上来看,这封信比燕惠王当年对乐毅的指责有了一个质的飞跃。燕武成王说,"纣之时,箕子不用,犯谏不怠,以冀其听。商容不达,身祗辱焉,以冀其变。及民志不入,狱囚自出,然后二子退隐。故纣负桀暴之累,二子不失忠圣之名。何者?其忧患之尽矣。今寡人虽愚,不若纣之暴也;燕民虽乱,不若殷民之甚也。室有语,不相尽,以告邻里。二者,寡人不为君取也。"

  在给乐间的信里,燕武成王引用了箕子和商容的典故,这两个人都是殷纣王时代的著名忠臣,为了挽救殷纣王,这两个人频繁地犯颜直谏,当然殷纣王从来没有觉得自己需要忠臣的挽救,所以也就从来没有听从过他们的意见。最后殷商政权人心丧尽、彻底覆灭,这两位忠臣无力回天只好隐退。因为箕子和商容尽到了臣子对君主的无限责任,直到殷纣王自取灭亡才不得不隐退,所以后世在批判殷纣王残暴无道的同时,也在称赞箕子和商容的忠诚和圣明。燕武成王降低了对自己和燕国人民的要求,他认为自己再蠢,也没有殷纣王残暴,燕国人民虽然谈不上爱好和平,但是也比不上殷商的百姓推崇暴力。燕武成王觉得有些话必须对跑到邻国的乐间说清楚,因为自己不是暴君殷纣王,而燕国人民不是殷商暴民,所以乐间放弃了生活了大半辈子的燕国投奔赵国很不明智。

  燕武成王写的信很文学,但是逻辑很荒唐。如果因为燕武成王没有残暴到殷纣王的程度,乐间就不能放弃对燕武成王的挽救,那么这个世上就没有可以放弃的人了。乐间的老父亲乐毅早在三十年前就提出了"善始者不必善终"的观点,在乐毅看来作为具有独立人格的人只能对自己的老板承担有限责任。燕武成王没有殷纣王残暴也许是事实,但是这种比较其实没有意义,因为燕武成王只是一个国家的诸侯,而没有达到当年殷纣王的政治高度。作为这样一个小国的君主,燕武成王就能为了占便宜而弃道义于不顾,去侵略重孝在身的邻国,很难想象九泉之下的殷纣王能同意燕武成王的大胆比较。有些人不够坏很可能是因为还不具备足够坏的条件。

  燕武成王可以选择不当殷纣王,但是乐间从一开始就没打算当殷纣王的箕子或者燕武成王的棋子。

  乐间把燕武成王的信看完,随手放在一边,连回信都没有写。乐间要说的话三十多年前老父亲乐毅早就在《报燕惠王书》里说透了,那些往事随风而去,乐间下定决心在赵国安度晚年了。

  乐乘后来被赵国封为武襄君,成为老乐家第三位被封的小诸侯。

  第二年,尝到了甜头的赵国再次派乐乘和廉颇率领赵军进攻燕国,燕国又是花钱消灾,向赵国交纳一大笔保护费了事。又过了五年,赵孝成王死了,赵悼襄王上台,这位老板非常喜欢乐乘,就让乐乘取代廉颇总揽军事全局。没想到赵悼襄王的人事安排触及了廉颇的敏感神经,最终引发了廉颇和乐乘的火并,廉颇向乐乘发动了袭击,乐乘逃走,廉颇则畏罪逃亡到了魏国。

  廉颇和乐乘火并以后十六年,秦国灭掉了赵国。站在两千多年以后看,廉颇和乐乘当年的恩怨斗争实在是很无聊。但是这两位当时最著名、最精英的人物却斗得津津有味,好像两只雄狮争夺属于自己的狮群。这就是历史。

  又过了二十多年,汉高祖来到当年的赵国视察,突然想起来了乐毅,就问随行陪同的干部,"乐毅有后世乎?"随行陪同的干部回答"有乐叔。"乐叔是乐毅的孙子,乐叔的出现非常恰当地迎合了汉高祖的历史审美观和心理需要,于是汉高祖很慷慨地封乐叔为"华成君",这是老乐家第四位被封为"君"的人。乐毅家族从乐羊开始,分别被四位跨度超过百年的君主分封了四个头衔为"君"的诸侯,依次是昌国君、望津君乐毅,昌国君乐间,武襄君乐乘和华成君乐叔,这在中国历史上非常罕见。据司马迁的考证,赵国被秦国所灭以后,乐毅家族的后人乐瑕公和乐臣公逃亡到了齐国的高密。乐瑕公和乐臣公都是当时著名的学者,以精通黄帝和老子的理论而闻名于世,后来乐臣公教了一个徒弟名叫盖公,而盖公又收了一个非常有名的徒弟,就是后来接替萧何当相国的曹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