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实的谎言(2)


blueski推荐 [2009-10-31]
出处:司马迁笔下的牛人们——兵家传奇
作者:扶栏客
 

然而,现在这位强人死了,这场游戏里的各方突然失去了自信和安全感,这就是伟人的力量。最不安的人当然是新即位的燕惠王和常年征战在外的乐毅。一个是长于深宫、年轻气盛的新老板,一个是能征惯战、老谋深算的老功臣,这一对不般配的搭档偏偏还发生过不愉快,这样的暧昧关系怎能不让人想入非非。燕惠王既没有提拔关怀乐毅的感情纽带,也没有控制掌握乐毅的权谋手腕,空虚和不安在所难免。远在齐国的乐毅掌握着燕国大多数军队,在那个暴力决定实力,实力决定权力的年代,如果乐毅跟燕惠王不是一条心,从某种意义上来讲,乐毅的权力实际上已经超过了燕惠王。过去燕惠王就对乐毅长期围困莒城和即墨的做法很不理解,现在到了自己做主的时候,燕惠王更加清晰地看到了自己的处境:从风险上来看,由于无法直接掌控军权,讨齐战争的风险全部集中到了燕惠王的身上;从收益上来看,还是由于无法直接掌控军权,讨齐战争的收益能否顺利兑现完全取决于乐毅的职业道德。再看乐毅,这种靠实力和拼杀登上职业顶峰的高端人才肯定不会轻易信服和追随一位老板,何况是跟自己发生过冲突的年轻老板。对新上台老板的不信任必然会加重乐毅内心的患得患失,而手握重兵的大将患得患失必然会增加新任老板的不安全感。就这样,燕惠王和乐毅陷入了非常不良的互动关系当中,难以自拔。

  客观地说,燕惠王和乐毅的决裂是早晚的事,而田单的出现只不过加速了他们的决裂。

  面对强大的对手,最有效、最节省成本的办法就是挑拨离间,让他们内部先乱,这种斗争策略对于曾经长期担任临淄市场管理员的田单来说并不陌生。如前文所述,田单派出了间谍,跑到燕国四处放风。不过有意思的是,田单派出的间谍散布的消息在《史记·田单列传》里的记载跟在《史记·乐毅列传》里的记载略有出入,这里列出两段记载供读者参阅。"齐王已死,城之不拔者二耳。乐毅畏诛而不敢归,以伐齐为名,实欲连兵南面而王齐。齐人未附,故且缓攻即墨以待其事。齐人所惧,唯恐他将之来,即墨残矣。"(《史记·田单列传》)"齐城不下者两城耳,然所以不早拔者,闻乐毅与燕新王有隙,欲连兵且留齐,南面而王齐。齐之所患,唯恐他将之来。"(《史记·乐毅列传》)比较两段记载,可以发现虽然说的是同一个事件,但是侧重点不大一样,最大的不同在于《田单列传》里直接点出了乐毅害怕撤军回国后被燕王杀死,所以故意拖延讨齐战争。这种说法等于提醒燕惠王,其实乐毅已经犯下了该杀的大罪,所以乐毅自己做贼心虚,不敢回来见燕惠王。显然《田单列传》里的表述方式更有杀伤力,而且更明显地暴露了田单的意图。田单最初的打算并不仅仅是让燕军阵前换将,应该还包括借刀杀人,也就是利用燕惠王对乐毅的猜疑彻底铲除燕国的头号名将。

  燕惠王的反应没有超出田单的想象,燕惠王派了一个自己信任的笨蛋骑劫上前线替换了乐毅;而乐毅的反应有点超出了田单的想象,乐毅并没有回到燕国束手就擒,而是跳槽到了赵国。

  不管怎么说,乐毅走了,工作就好开展了。乐毅的出走首先在士气和人心方面对燕国远征军产生了巨大的冲击。燕国大军在乐毅的领导下至少在齐国已经坚持了五年,虽然背井离乡,但是跟着乐毅征战立功的人普遍得到了封赏,物质上的满足保证了将士们效命沙场的积极性。另一方面,这位神奇将军百战百胜的韬略、战术也赢得了士兵们的普遍信任,从而在精神上保证了这支队伍能在远离故土的异国保持统一的思想和饱满的士气。现在乐毅走了,将士们对他们的新领导骑劫无法建立信任,远离故土的士兵们突然陷入了精神空虚。曾经长期从事市场管理工作的田单知道要想战胜敌人最省力的方法就是先占领敌人的内心世界,于是这位熟悉民间草根心理的名将开始策划了一次封建迷信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