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长平下岗了


blueski推荐 [2009-10-31]
出处:司马迁笔下的牛人们——兵家传奇
作者:扶栏客
 

自从廉颇与蔺相如建立了和谐关系,廉颇的工作积极性空前高涨。廉颇和蔺相如这一对黄金搭档开始实施扩张和巩固东方边界的"东扩计划"。也就在那一年,廉颇率领赵军向东方征讨齐国,与齐国主力遭遇,齐国的一支部队遭到了廉颇军团的歼灭。又过了两年,廉颇再次讨伐齐国,占领了齐国一个叫做几的城邑,将这个地方划入了赵国的版图。三年后,廉颇率领部队讨伐魏国,向魏国的防陵和安阳发起了进攻,并且最终占领了这两个地方。四年后,蔺相如带兵进攻齐国,这一次蔺相如深入到了齐国的平邑才带兵撤退。

  在廉颇和蔺相如的精心设计和积极推进之下,赵国的"东扩计划"顺利地实现了预期目标,不仅将赵国的东方边界向前推进,从而大幅度地拓展了领土,而且也通过武力有力地震慑了东方的齐国和魏国,提高了赵国东方边界的安全。

  赵秦阏与之战后的第四年,赵惠文王去世了,赵孝成王即位。又过了七年,秦国大军和赵国大军在长平遭遇,战国历史上著名的长平之战爆发了。

  那一年本来已经划入秦国版图的上党在上党守冯亭的策划下归顺了赵国,赵孝成王因为接受这个天上掉下来的大馅饼而激怒了秦国,为了防备秦王出兵报复,赵孝成王派出了赵国第一名将廉颇率领大军驻守长平与秦国对峙。此时的赵国赵奢已经去世,蔺相如也病入膏肓,奄奄一息,因此廉颇不仅是赵国的第一名将,也是当时赵国的唯一名将。

  此时的秦国正在秦昭王的领导下逐步蚕食东方的邻居,秦王扫平六国、统一天下的野心已经昭然若揭。毫无疑问,当时的秦国已经是战国七雄中军事实力最强的国家,老将廉颇面对这样强大的对手也没有完胜的把握,在试探性的主动进攻遭受失利以后,廉颇采取了避其锋芒、坚守不战的持久战战略。

  秦军反复挑战,廉颇以不变应万变,凭借在长平构筑的坚固工事堡垒长期坚守。秦军无可奈何,始终不能取得突破。最后秦国有高人想起了当年田单给乐毅用的反间计,于是赵国朝野开始流传这样一个传言:"秦之所恶,独畏马服君赵奢之子赵括为将耳"。成功的君王各有各的成功之道,失败的君王却总是惊人地相似,与当初燕惠王上的当一样,这次赵孝成王也罢免了廉颇,让马服君赵奢的儿子赵括取代了廉颇担任长平前线的赵军总指挥。

  后来的结果是纸上谈兵的赵括中了白起诱敌深入之计,被擅长运动战的白起分割包围,最后在断粮四十六天后,赵括冒死突围被乱箭射死,四十万赵国士兵被俘虏后遭到了集体活埋。从此,赵国元气大伤,国内充满了绝望恐怖的气氛。

  对于赵国的窘境,友好邻邦燕国的相国栗腹看在眼里、喜在心上,这位相国实际上和赵孝成王有着同样的爱好,那就是喜欢占便宜。于是,在栗腹的极力鼓动下,燕武成王派出了以栗腹带队的燕国占便宜远征军,跑到赵国来占便宜来了。

  赵孝成王尝到了军事理论家的苦头,终于决定启用廉颇了。

  于是廉颇再次披挂上阵,率领年轻的赵国童子军抵御栗腹的进攻。这次战争,廉颇大获全胜并且乘胜追击,最后迫使燕国割让了五个城邑之后停战。为了表彰廉颇在赵国危亡之际的突出贡献,赵孝成王把一个叫做尉文的地方分封给了廉颇,并且授予廉颇信平君的称号,同时任命廉颇担任赵国的代理相国。

  赵孝成王在长平付出了四十万条生命的沉重代价以后,终于换来了对廉颇价值的正确认识,而此时蔺相如、赵奢等牛人都已经作古,因此恢复了工作的廉颇实际上成为赵国的第一重臣。

  又过了六年,廉颇率领军队讨伐魏国,并且成功地占领了魏国的繁阳。赵国是一个具有可怕恢复能力的国家,在经历了长平惨败以后,这个国家不仅顶住了燕国的趁火打劫,并且趁势获得了五个城邑的割地。又过了六年,这个国家居然主动发动了对邻国魏国的进攻,并且再次成功地扩张了领土。这对于一个只有几百万人口的国家来说实在是一个奇迹,而创造这个奇迹的人就是老将廉颇。

  当廉颇在长平前线被免去前线总司令的职务下岗以后,那些依附于廉颇的门客们纷纷自谋出路离开了这位下岗将军,让廉颇感叹世态炎凉。在长平大战之后,廉颇恢复了工作,不仅重新走上了赵国的领导岗位而且地位更加尊贵,这时那些门客们又纷纷回来了,要求恢复了工作的廉颇也能恢复他们以前的工作。门客们这种势利小人的做法让耿直的廉颇很难接受,于是他公开拒绝了热情的门客们,他说:"客退矣!"这时门客们当中有一个高人站了出来,理直气壮地拒绝了廉颇的拒绝,非要恢复工作不可,他说,"吁!君何见之晚也?夫天下以市道交,君有势,我则从君,君无势则去,此固其理也,有何怨乎?"这位高人说破了世俗中人际关系的本质,廉颇有权势的时候就能给身边的人带来好处,所以门客自然会跟随廉颇,而当廉颇失去了权势自然也就失去了给身边的人带来好处的能力,因此,门客们自然就会离开廉颇。这位高人不仅没有为自己的势利行为感到惭愧,反而对廉颇这么不成熟的表现而感到震惊,在门客们看来势利就是做人的真理,廉颇因为门客们的势利而怨恨门客们实在是大惊小怪。看到这位高人的高论,扶栏客不得不佩服这位高人的坦率和执著,但是扶栏客同样认为这位高人提倡的做人真理只适用于混饭吃的门客,而不适用于做大事的牛人。实际上廉颇之所以能成为牛人而不是跟着牛人混饭吃的门客,从根本上说是因为他信奉的价值观和审美观与门客们不同,当然这个世界上自古至今都是干大事的人少,而混饭吃的人多,所以对此我们也不能过于苛求。廉颇有没有原谅那些门客在《史记》里没有记载,也许司马迁认为门客提出的世俗人际关系并不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