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国孙姓得姓始祖孙叔敖:中华第一循吏良臣


blueski推荐 [2009-11-5]
出处:来自网上
作者:不详
 

春秋时期,有一支孙姓来源于楚国,他们的始祖是楚国名相孙叔敖,而孙叔敖的先祖则是楚国的创立者熊绎。

熊绎建立楚国

芈(mǐ)姓是先周时期的楚国国姓。楚民族是中原华夏族的一支与周围土著居民不断杂交繁衍而形成的,楚文化便是华夏文化与蛮夷文化融通汇合而结出的果实。

屈原在《离骚》开头就说:“帝高阳之苗裔”,自称是中原高阳氏的后裔。高阳氏就是我国传说时代三皇五帝中的五帝之一:颛顼(zhuān xū),颛顼是黄帝之孙,华夏族部落首领。他后裔中的一支称为祝融,和蛮族杂居在一起。传说祝融的后代陆终娶了鬼方之女,该女怀胎十一年而不分娩,于是剖腹产,开左肋生出三人,开右肋又生出三人。其中第六个儿子叫做季连,姓芈,季连就是楚人的先祖。

商朝时期,季连部族逐步南迁到汉水流域,他们与三苗土著居民不断融合,力量不断增强。季连后裔中最著名的人物是酋长鬻(yù)熊。为了反抗纣王的残暴统治以求得楚人的生存与发展,鬻熊决定投靠周族。他在营救周文王与协助周武王伐纣的过程中立下许多功劳。

周成王时分封功臣后裔,鬻熊的曾孙熊绎被封为子爵,建立了楚国,当时楚国范围主要在今豫西南和鄂北地区。由于鬻熊的历史功绩及影响,楚国国君从此以熊作为自己的姓氏。

孙叔敖及楚国孙姓的产生

<

楚国名相孙叔敖

蚡(fén)冒是春秋初期的楚国国君,姓熊名眴(xuàn),号蚡冒。他其中的一个儿子熊章因为食邑地在蒍地而被称为蒍(wěi)章,蒍章以善于处理外交事务而著称,这样,蒍氏逐步发展成为楚国的一个望族。蒍章的儿子叫蒍吕成,楚成王时被任命为令尹(相当于宰相),他的孙子蒍贾在楚庄王时任司马。蒍贾的儿子叫蒍敖,蒍敖字孙叔,也称为孙叔敖

孙叔敖(约公元前630年-公元前593年)出生于郢(yǐng)都(今湖北江陵县纪南城),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贤臣。他不仅勤政廉俭,而且文武兼备、厉行变革。司马迁在《史记》中称他为“循吏第一”。有书载:“孙叔敖治楚,三年而楚国霸”。

孙叔敖还是个孩子的时候,曾经遇到了一条两头蛇,当时传闻只要是看到这种蛇的人必定会死掉。虽然心里非常害怕,可是他想:死我一个人就可以了,不能再让别人看见它而丧生。于是他鼓足勇气斩杀了这条蛇,并将蛇的尸体埋入山丘。这件事情传扬开来,世人都非常赞佩他的品德,那座山丘也因而得名“蛇入山“。

孙叔敖斩蛇

成年的时侯,孙叔敖的父亲被诬陷而获罪被杀,他举家搬迁到期思(今河南固始北)。在这里,他发动民工排渍水,又在雩(yú)娄(固始东南)开挖渠道,兴办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渠系水利工程——期思陂(bēi)。

楚庄王十五年(公元前599年),在大臣虞丘子的推荐下,孙叔敖被拜为令尹,他继续推进楚国的水利建设,公元前597年左右,他又主持兴办了我国最早的蓄水灌溉工程——芍陂。

<

孙叔敖带领百姓兴修水利

有一次虞丘子的家里有人犯了罪,根据楚国的法律应当处死。许多人以为孙叔敖会看在虞丘子的面子上饶恕罪犯,可没想到他毫不循私情,依法将其处死。虞丘子得到消息以后,马上进宫去面见楚庄王,他对楚王说:“恭喜您,大王,孙叔敖果然是一位贤才,他并没有因为我的关系而徇私枉法。”

孙叔敖主张“施教于民”,“布政以道”,极为重视民生经济。他制定实施的政策法令,尽力为老百姓着想。他在汉西利用沮水兴修水利,还在江陵境内修筑了大型平原水库“海子”。鼓励农民秋冬上山采矿,大力推动青铜业的发展。楚国出现了一个“家富人喜,优赡乐业,式序在朝,行无螟蜮(míng yù),丰年蕃庶”的全盛时期。

楚庄王曾经认为当时楚国的车子太小,就下令全国一律改造高大的车子。孙叔敖立刻劝谏他,说如果强行按照这个命令行事,会招致百姓的反感,不如把都市街巷两头的门限做高,低小的车过不去,人们就会自觉改造高车了。按照他的建议实施以后,楚国人果然都自觉的开始造高大的车子了。庄王又有一次嫌原来流通的货币太小,命令改铸大币,强行流通,结果因为使用不便,引起市场混乱。孙叔敖便说服庄王恢复通行小货币,于是市场又趋于繁荣。

孙叔敖还具有杰出的军事才能,他设立军法,对各军的行动、任务、纪律等都制定了明确规定,并运用于训练和实战,使得楚军的战斗力大为增强。庄王十六年(公元前598年),楚军在诉地(今河南正阳一带)修筑城池,由于孙叔敖用人得当,计划周密,物资准备充足,30天就将城池建造完毕。第二年,楚国与晋国在邲(biàn)(今河南荥阳东北)进行大战,孙叔敖利用晋军内部不和的弱点,辅助庄王机智灵活地指挥了这场战斗。晋军刚一出动战车,他就鼓动楚军勇猛冲击,迅速逼近敌人。晋军措手不及,仓惶溃散,逃回黄河以北,楚国也由此奠定了春秋霸主的地位。

由于功勋卓著,楚庄王多次要重额封赏孙叔敖,但是他都坚辞不受,为官多年,家中却没有积蓄,因病去世的时侯连棺椁也没有。孙叔敖后来葬于江陵白土里,在沙头镇(今湖北荆州市沙市区)还有他的衣冠冢。

孙叔敖临死前告诫儿子说:“大王屡次要封我邑地我都不接受,将来我死了,大王会封你。但是你一定不要接受土地肥美的地方。楚越之间有一个地方叫寝丘,地方偏僻贫瘠,地名又不好,楚人视之为鬼域,越人以为不祥,可以让子孙住得长久的只有这个地方。”

孙叔敖死后,他的妻子、儿子回乡种田,穷困潦倒,经常要靠砍柴挑卖来补贴家用。当时的宫廷艺人优孟(我国戏剧的始祖)曾经受到过孙叔敖的恩惠,于是在楚庄王面前故意模仿孙叔敖的音容笑貌,惟妙惟肖,希望打动楚庄王。庄王见状不禁感慨万千,他决定封给孙叔敖的儿子一片肥沃的地方,可是孙叔敖之子牢记父亲的告诫,不敢接受,只是请求封到寝丘就足够了。楚王虽然诧异,但是还是把寝丘封给孙叔敖的儿子。

孙叔敖的后人为了纪念一代贤相,便以孙为氏,于是楚国孙氏产生了。孙叔敖临终前的话语也得到了验证,虽然历经战乱,但一直到汉代,楚国的孙姓子孙依然在寝丘繁衍生息。

孙叔敖家族的迁徙与分布

这一支孙姓家族的发展和迁徙情况在史书中几乎没有什么记载。只是根据宋代洪适所著《隶释》的记载,东汉桓帝延熹三年(公元160年),河南固始县令段光所立的《楚相孙叔敖碑》的碑文记有一些该家族的后裔的情况。

孙叔敖有三个儿子,居住在三个不同的地方。长子居住在封地固始(今河南固始一带),少子居住在楚国的都城郢(今湖北荆州),由于碑文残缺,中子的居住地不可得。东汉时期,孙叔敖的十余世后代有一位叫孙武伯,曾任渤海太守。武伯有两个儿子:长子叫孙伯尉,少子叫孙仲尉。伯尉有一子六孙;仲尉有二子,其中一子也有六孙。这些子孙中有一部分经营工商业。

楚国这支孙姓家族当时主要活动区域为河南南部和湖北大部地区,汉代其家族有了相当规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