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格与命运(1)天才白起


blueski推荐 [2009-11-15]
出处:明宗网
作者:巴山孤楼
 

(1)天才白起:恃才放旷,最大的困境是没有经过困境

公元前258年,也就是长平之战后的第三年,秦昭襄王再度发兵攻赵。这次,白起拒绝带兵。多次督请无效后,秦王于公元前257年将其放逐和赐死。
 
 
毫无疑问,白起是一个军事天才。威震天下的一百万颗人头便是明证。
 
这颗天才的种子,又遇上了合适的土壤。在有着完善军功制度的秦国,他得以大展宏图,打了一个接一个的胜仗,累积了越来越多的战功,爬上了越来越高的位置,最终成为一代名将。
 
然而,白起悲剧的命运,也是因此而酿成的。
 
世人评价白起之死,要么是“杀虐过重”,要么是“功高震主”。
 
 
白起在长平之战后,坑杀了数十万赵国战俘,让赵国民众对他恨之入骨。山西地区至今把豆腐叫做“白起肉”,表达大家对杀人魔王白起的满腔仇恨,要吃他的肉。
 
其实,白起杀人如麻,固然应该受到道德批判,但这和他的被逼自杀何尝有半点关系?至于功高震主,到白起死前,秦的统一战争还是进行得艰苦卓绝,需要他继续立功的地方多了,一代明主秦昭襄王哪里会那么容易被“震”到?
 
真正害死白起的,是他在战场上养成的“狂”性。
 
自古以来,伴君如伴虎。功勋越多,地位越高,越要谨小慎微。朝廷官场上的明争暗斗,其凶险是丝毫不亚于战场的。
 
 
而白起,这位纯粹的军人,这位依仗杀敌立功而成就的“军神”,对此却似乎全无概念,嚣张得很。
 
根据史料记载来看,白起对于官场政治一直稀里糊涂。固然,他很讨厌当朝丞相范雎,但似乎也没想到要和范雎斗一斗,而仅限于口头上发泄。他对发兵邯郸一直持反对意见,那也是从战略角度分析胜算不大。谈不上存心和谁过不去。
 
秦国名相范雎,提出了“远交近攻”的策略,为秦国的扩张统一指明了正确的方向。但此人同时心胸狭窄,恩怨必报。白起之死,他起到了很大推动作用。
 
 
 
魏冉,秦昭襄王的舅舅,秦国名相,为秦的强盛立下很多功劳。他又是举荐白起的恩人。后来秦昭襄王在范雎的劝告下罢免了魏冉,用范雎为丞相。白起和范雎想必因他而有芥蒂。
 
 
但这简单的性情,却制造出许多在旁人看来简直不可理喻的言行来。
 
在邯郸包围战期间,面对范雎和秦昭襄王的一再督请,他一再拒绝带兵,而坐看能力不如自己的王陵、王龁,在邯郸城下损兵折将。
 
这也罢了,秦军大败之后,他居然还在背后说闲话:“看看,大王当初不听我的,现在怎么样了?”
 
真是嫌命长啊。
 
 
或许白起以为,秦依律法治国,奖励军功。只要我能打仗,多立功,何必看人的脸色呢?至于我劝阻发兵的,那是金玉良言啊,大王您本来就犯了错误,我说说又怎么了?
 
战场上的百战百胜,让白起骄横跋扈。战争中,他能很快洞悉对手的图谋,把握关键,从而快刀斩乱麻地收拾对手。因此,他敢于疯狂,敢于用一半的兵力强攻韩魏联军,敢于孤军突入楚国腹地,敢于在长平包一个四十万人的超级大馅饺子。而他也都成功了。
 
 白起
不知不觉之间,他把这种战场上的自信,完全搬移到了朝廷上。同样搬移的,还有他的狂傲。对范雎,乃至对秦王不给面子,完全是说话不走脑子的结果。
 
他或许根本不知道,在再严格的律法之外,必然还有另一套东西——潜规则。正是这潜规则,要了白起的命。不听老大的安排倒也罢了,还要对国家的损失幸灾乐祸,想不想混了?于是,白起的退场,也就毫无悬念。坑杀几十万降兵遭到的报应吧。
 
魏明伦写的歌词“将才不抵帝王术,兵书哪及圣诏书”,咏的虽然是韩信,却也深合白起的调子。
 
 
数十年后的韩信,几乎与白起有着相同的命运:兵法奇绝,战场上所向无敌,功勋无数,却因为不懂官场斗争的残酷,而莫名其妙的被干掉。
 
白起之死,根本不在杀虐过重,也不在功高震主。或许,沙场上毫无悬念的百战百胜,才是造成白起悲剧落幕的真正元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