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谖与当代知识分子


blueski推荐 [2009-11-22]
出处:八斗文学
作者:鲁芹
 

关于《战国策》的写人成就。问题在于,写这种文章,很容易陷入东拼西凑而成文的误区。我想说自己的话,就暂借《冯谖客孟尝君》一文投机取巧,这点旁门左道不一定能投大家所好,但能从中取点鄙见,亦为乐事。
   ——谨记
   
   西汉刘向所编写的《战国策》,多少是带着他们刘氏家族统治的鼎盛王朝津津乐道的、具有强烈政治色彩的感情来做这部书的。但这并不影响他和此书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崇高地位,《战国策》那“辩丽横肆,亦文辞之最”(王觉《题〈战国策〉》给后世文学的有益巨大的作用是值得肯定的,尤其是“士贵耳,王者不贵”(《齐策四》)的思想价值,对于当代中国知识分子来说是有很多思考之处的。比如冯谖,先是“贫之不能自存”,后成为名满天下的谋士,其人生道路得益于“士贵耳,王者不贵”,他正是这种思想价值下产生的优秀代表。
   宰相肚里能撑船。孟尝这个宰相,姓田名齐,齐国贵族,“孟尝君”是政府对他的封号,素以好养士而闻名,与魏信陵君、楚春申君、赵平原君并称为战国四公子。尽管孟尝地位如此显赫,却不失平民作风,大概是三教九流也能入其囊中而不存偏见,他收下冯谖这个宝贝,足见其不愧是一代好伯乐。
   宝贝冯谖幸矣!千里马冯谖幸矣!
   足智多谋的冯谖,似乎只是做了“弹铗而歌”、“焚券市义”、“营造三窟”三件事,可却使得孟尝君高枕无忧数十年、薛地百姓免遭涂炭。当然,从冯谖“弹铗而歌”这事看,还真有点得意忘形,而且很“无赖”,非得弄个臭名昭著来引起他人注意而致嫉恨,也算是知识分子的自我卖弄,实在不可取,但换位来看,这又不能不是一种沉重的“怀才不遇”表现。在第三件事“营造三窟”里,恰到好处地反衬了冯谖确实是个深谋远虑、不可多得的人才,“立宗庙于薛”,让孟尝君“无纤介之祸者”,难怪孟尝君感叹“冯谖之计也”。而第二件事“焚券市义”可以说是最能展示冯谖关怀人道的突出风范。
   乍看冯谖在“弹铗而歌”中真有点“贪而不厌”的样子,但我看他是在跟孟尝君讲条件,大方又求才似渴的孟尝君却也一一满足了他,这是作为知识分子应该得到的待遇吧,况且这更能表现出冯谖的忠诚于主。冯谖毕竟是个知恩图报、真才识学的人,孟尝君有难,他便自告奋勇地为孟尝君解决收债问题,大有“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的大丈夫情怀。所谓“得民心者得天下”,冯谖就紧紧抓住“民心”道义不放,胆敢假冒孟尝君命令“以责赐诸民”、“因烧其券”,快马加鞭地回来又还镇静自如地仿佛若无其事,跟孟尝君讲理,说道义之所在、民心之所在的话,倒也难怪被蒙在鼓里的孟尝君要发脾气地叫他“休矣”了!结果,买卖做成了,以小道义换大民心。孟尝君解职返薛,百姓迎君百里,此时的孟尝君,感动异常,冯谖的一片用心良苦,已昭然若揭。
   就冯谖来说,他到底还是我们当代知识分子的榜样,其人正如《赵策三》说的“为人排患、释难、解纷乱而无所取”,他的怀才幸遇,首先得力于好执政者孟尝君的赏识,而最重要的莫不是有“士贵耳,王者不贵”的好制度好环境。如果没有这种好制度好环境,“贫乏不能自存”的冯谖纵有再大本领也逃不出统治者这个如来佛的手掌心,想吃饭还得与虎谋皮。当代知识分子大抵也是如此,政府是不可能主动给大家好饭吃的,只有往死里纠缠,他们才会给你多一点言论自由、多一点尊重文化知识,容忍不同的声音来批评时弊而不镇压人身和思想,让文化知识成为政府施政的智库依据。当然,我不否认政府已经为知识分子创造了一定的好制度好环境,但我以为,度量还应像孟尝君那样大一点再大一点,最基本要保障知识分子的独立自由,不要因任何势力阻碍而加以束缚。
   若这样的话,孟尝君万岁,冯谖幸矣;政府万岁,当代知识分子幸矣!我想,这也正是《战国策》写人成就可以称赞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