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赵盾是否弑其君


blueski推荐 [2009-11-23]
出处:blog
作者:若微仙草
 

有一个赵盾弑君的故事很有名。讲的是在春秋时期的晋国,晋灵公时候的事情。

   晋灵公奢靡无道,他喜欢在台上弹人,以观看人们躲闪为乐。他因为厨师未把熊掌煮熟,而杀掉厨师。晋国的宰相赵盾数次谏言,晋灵公皆不听,反而怀恨在心,派刺客行刺赵盾。而刺客却是知大义之人,不愿意杀忠臣,撞树自尽。行动失败,晋灵公又策划了另一场阴谋,他宴请赵盾,预谋在赵盾喝醉之时,伏击赵盾。而早年,赵盾曾在首山桑下救一饿人,而这一饿人就是宴会的厨师提弥明。提弥明知道灵公要袭击赵盾,怕赵盾酒醉不能起,便让赵盾先逃,灵公便放恶狗追咬赵盾。提弥明与恶狗搏斗并杀死了恶狗,灵公派伏士追击赵盾,提弥明便击挡伏士,使得赵盾逃掉了。(注:有关提弥明的事情,史记和左传中的记述略有不同,我这里写的是史记中的说法,左传中,提弥明是赵盾的卫士,而饿人则是伏士之一,最后倒戈。不过这和我今天论述的主题关系不大。)

   赵盾随即出城逃跑,但是在还没有逃出国境之时,他的堂弟赵穿在桃园击杀了灵公,并迎赵盾归城。赵盾归位后,晋国太史董狐写道:“赵盾弑其君”并在朝堂上公开。赵盾辩解道:“弑者赵穿,我无罪”而董狐说:“子为正卿,而亡不出境,反不诛国乱,非子而谁?”赵盾竟无力辩解,只得由他如此记载。

   对于赵盾是否和弑君事件有直接关联,史料中并没有直接的记载,历来也是众说纷纭。 而孔子是这样评价的:“董狐,古之良史也,书法不隐。宣子,良大夫也,为法受恶,惜也,出疆乃免。”  大概的意思是:董狐是古代的优秀的史官,记录的笔法不隐讳,赵盾,是古代优秀的大臣,因为笔法受到恶言,可惜啊,逃出国境就可以避免了。

 

为什么孔子说出国境就可以避免了呢?有一种很流行的版本是这样解释的:因为赵盾作为晋国的大臣还在国内,君臣的名分还在,而在国内没有保护好国君,返回都城却没有诛杀弑君之人,没有尽到做臣子的义务。所以从史书的记录原则上,这个弑君的罪名应该由赵盾来承担的。这种解释我在书籍和网站上不止一次看到,甚至把董狐的“子为正卿,而亡不出境,反不诛国乱,非子而谁?” 解释为:你身为晋国的宰相,但是逃跑还没有跑出国境,回到都城却不诛杀弑君乱贼,这个罪名不是由你承担,还是由谁来承担?认为赵盾仅仅只是因为“书法受恶”。

也正是由于这种解释让我非常的疑惑。赵盾难道仅仅是因为“书法受恶“吗?从实质上,他和“桃园弑君”这件事情是否有着密切的联系,甚至就是这件事幕后的主谋呢?

 

那就看看赵盾策划弑君的可能性吧。

首先赵盾是否有弑君的胆量??这个赵盾就是早先辅佐晋公子重耳的五位贤士之一赵衰的儿子。在晋公子重耳逃亡的过程中,赵衰和狐偃的功劳最大,后来重耳成为晋文公,赵衰成为晋国的大夫,而赵盾就是继承了他的爵位。晋文公死后,襄公继承王位,襄公死后,作为当时的权臣,赵盾想立襄公弟雍,而贾季想立襄公弟乐。赵盾派人从秦国迎公子雍回国,贾季也派人迎在陈国的公子乐。赵盾就废了贾季,杀了公子乐。后来由于太子母亲的压力,不得不立当时的太子,就是后来的灵公为王。可秦军已送公子雍而来,赵盾就背信弃义派兵阻隔了送公子雍而来的秦军。可见在关键时刻,赵盾绝不手软,并不顾及什么道义,也是绝不吝惜人命的。何况,灵公是那样一个“民不附”的昏君,还多次想刺杀赵盾,和赵盾已经水火不容。

 

其次,赵盾有没有弑杀灵公的能力和条件?而赵穿杀灵公有何必然性?史记赵世家中有一句话,可以大概让人窥探到灵公时期,赵盾的权利状况:“灵公即立,赵盾益专权”。 也难怪会招得灵公的反感。灵公想诛杀他,应该也不仅仅因为他屡次进谏阻挠自己奢侈玩乐。 而对于这样一个视他为眼中钉的弱小君主,赵盾是不会手软的。而赵穿呢?是赵盾的堂弟,同时也是晋襄公的女婿,他不像赵盾那样有和晋灵公直接的冲突。因此他对国君死的愿望不会强于赵盾。如果不是事先商量和计划,很难想象他宁愿背着弑君的罪名而替赵盾除害;也很难想象整个弑君的过程是如此的迅速而完美,甚至来不及等赵盾逃出国界。而赵盾回都城后也没有处罚赵穿,无法规避他幕后主谋的嫌疑。左传上记载赵穿“好勇而狂”,也无疑是“弑君”的最好的人选。就算赵盾没有有心安排,也一定利用了他性格的弱点有意激将,妄图能借他之手弑灵公而后快,以至于在途中佯走不走,等待消息。过程都可以遐想,而赵盾作为密谋者的可能性是极大的。

 

赵盾和赵穿合演的双簧,却无法逃出太史的法眼。所以刚直不阿的董狐才会冒着生命的危险,毫不隐讳的写出“赵盾弑其君”的千秋一笔!正如董狐所说:“子为正卿,而亡不出境,反不诛国乱,非子而谁?” 你身为宰相,逃亡而没有逃出国境,回城又不诛杀国家的乱贼,弑君的不是你又是谁,不是你谁会相信呢? 对啊,弑君背后密谋者的不是赵盾谁会相信呢?至少我不相信。

 

孔子叹“良臣”赵盾“为法受恶,惜也”。而在鲜血纵横的春秋时代,弑君却是绝对的不稀奇,想弑君而又未成功的例子更是不计其数。赵盾想弑君又想做纯臣,知道两者不可兼得,就利用别人替他做成此事企图遮掩。董狐记了他一笔,他佯装进行反驳,并表现的宽宏大量没有杀董狐,以免给人留下更大的把柄。虚伪之极也~